历史上谁是笑死的?有什么典故? 历史上关于笑的典故

网友提问: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典故?

优质回答:

古代庙堂之上,宫廷与军国大事的决定,一般都隆重而且严肃。形式上就不用说了,古代国家做事的仪式感比今天更强;讨论过程至少与常见的的说法“经过与会者充分讨论,最后一致做出如下决定….”类似;最后拍板决策拿出的办法,应该是得体而考虑周全的。

如果把本该隆重而严肃的事情,做得简单草率、甚至滑稽,那就是令人啼笑皆非了。

现在,大家可以跟我一起脑补一下:如果古人决定做重大事情的时候,把隆重的仪式当成小孩过家家、把慎重的讨论变成拍脑袋、把严肃的决策简化为“抽签”,是不是就有啼笑皆非的感觉了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人怎么把“抽签”这个方式推上严肃的政治舞台,给后人留下了啼笑皆非的故事。

一、抽签选皇帝。

王莽代汉之后的混乱,导致了赤眉军起义。公元25年,赤眉军在经过式县(在今天山东泰山附近)的时候,劫持了已故式侯刘萌的儿子刘恭、刘茂、刘盆子三人,让他们随军跟着。

(赤眉军进军路线)

赤眉军计划进攻另一个乱世豪强更始帝刘玄时,赤眉军首领樊崇认为应该先立一位皇帝。于是在军中寻找景王刘章的后代,其中只有刘茂、刘盆子以及前西安侯刘孝血统最为亲近。樊崇等人说:“听说古时候,天子亲自领兵,称为上将军。”于是用一片木简做符,上写“上将军”三个字,又把两片未写字的木简也放在竹筒中。在郑县(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北面修筑坛场,各位三老、从事全都聚会于此。请刘盆子等三人居台中排列站立,按照长幼顺序抽签。刘盆子年纪最小,最后抽签,结果他抽中了符。赤眉军的将领们于是全都向刘盆子称臣叩拜。

这位中签的刘盆子,当时才十五岁,日常随军放牛。这时披散头发,光脚破衣,被这个阵势搞的脸都紫了,紧张得浑身冒汗,被吓得几乎要哭出来。刘盆子虽然抽签抽中了皇帝宝座,但是每天早晚还要叩拜刘侠卿—他放牛班的首领,赤眉军的首领樊崇等人也不再来问候探视。

用抽签的方式选一位皇帝,真是儿戏啊!也是缺乏谋略的表现,后来的失败也就可以想见了。

二、抽签选皇后。

公元131年2月,东汉的第七位皇帝汉顺帝打算选立皇后。但是他最宠爱的后妃有四人,不知选定哪一位。有人建议用抽签的办法定,也就是由神灵决定人选。

汉顺帝正要安排人张罗抽签选皇后的事情,但是被一班重臣知道了,这些重臣哪能允许皇帝把这么隆重的事情做成这样。尚书仆射等重臣的反对理由有三:一是没有先例,没有古人以及汉家祖宗采用过这种方法选皇后;其次,依靠神灵选择不靠谱,而应该依靠品德选;第三,皇帝应该能从外表行为等看出聪慧贤德之人。提出反对意见之后,重臣们也给出了建议方法:除了四位候选人外,再增选良家女儿,从其中物色品德最好的;品德一样好,则选年龄较大的;年龄一样大,则挑选外貌美丽的;最后再交由皇上考虑决定。

要不是大臣们及时有力劝谏,汉顺帝抽签选皇后的闹剧差点就上演了。

(汉朝皇后)

上面两个抽签决定国家大事的故事(虽然有一件事并没有真的去做),我们可以充分看到,隆重的选帝选后仪式被当成小孩过家家的游戏,慎重的讨论过程变成某人拍脑袋或者一句话,最后严肃的决策就变成简单草率甚至滑稽的“抽签”,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完)

其他网友回答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想谋权篡位,可是心里没底,老赵就想到了一个注意。上朝时,他带了一只鹿,就对秦二世说:这是一匹千里马,不信你问问大臣,来试探一下群臣的反应态度,再做打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