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道德经》第七十章如何解读,给我们什么启示?
优质回答:
我想应该用更通俗的话来解释:我说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甚至说出了去办此事的办法,但是大家都没有理解懂,不知道怎样去办此事,你自己又没有很好的方法,说话要有主体,办事要有主见,不要东说也可以,西说也中,有于大家的无知,对我所说的意思不明白,没了解我的内心,对我的说法明白的很少,但能了解我的内心想法就更难,以但理解学到哪就更可贵,所以有学问的人并不着重外表,给人看来很朴素,让你们看不透,实际内心是很有本事,很有才华的,知识是很渊博的,对社会产生的价值很大的,是拿金银不可以比的,这就是圣人老子。
其他网友回答
原文释义: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底下竟然没有人可以理解,没有人能依照执行。言论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做事情有理有依据。但是很多人确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所以才不理解我。能够真的理解我的人比较少,那么能执行我办法的人就比较难能可贵了。因此,有道德的圣人总是穿着普通的服饰,而,心里和精神却跟美玉一样珍贵高洁。
老子意指,自己讲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易懂,只是没有统治者真的按照他的道理去实施,真的按照他的思想实施的领导者很难能可贵。有道德的君主会比较朴素节俭,精神上和心里是比较富足的,比玉值钱?
其他网友回答
1.我讲的话很容易明白、很容易施行;但天下人却没人能明白,没人能施行。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太执着于“自我”,总是被欲望冲昏了头脑,总是喜欢妄言妄为。怎么办呢?可以参照佛陀的话: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2.我说的话都是有根据有宗旨的,所告诉大家的办法、所做的事都是有主宰的,并非信口开河。只是因为大家无法体会大道,故而无法明白我所说的、所做的。
3.世人能明白我所说的太少了,能遵循大道的人那可真是难能可贵;因此,圣人虽然披着朴素的布衣,但他们的内心内却怀着珍贵的宝玉。
启示:老子的5000言首先是讲给统治者的,是告诉统治者如何治国平天下。这里“被揭怀玉”四个字总是被世人误解,主张有本事的人都应该“被揭怀玉”,隐居深山,待价而沽。实则不然,对于我们普通人若总是“被揭怀玉”“和光同尘”,可能十年无人问经,简历都不投一个估计连个工作都没有,不能养家糊口谈何“治国平天下”。
《道德经》虽然讲的普遍规律,但首先是帝王只学,老子作为第一人称讲述的5000言并非可以直接指导大众,大家需要理解、悟透,这样才能悟道、行道、得道。否则不得其精髓,那么越读道德经越会显得鹤立鸡群,与社会格格不入,以致怀才不遇怨天尤人,那就适得其反了!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第七十章 言有宗事有君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注 释
1、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帛书本作“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
2、 天下莫能知: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傅奕本作“而人莫之能知”,与帛书甲本“而人莫之能知也”几乎相同;而帛书乙本作“而天下莫之能知也”。
3、 言有宗,事有君: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帛书乙本句首多一“夫”字,甲本“宗”、“君”互换或为抄写之误。傅奕本“君”作“主”。
4、 不我知:帛书本、河上公本、王弼本皆同。傅奕本作“不吾知也”。
5、 则我者贵: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傅奕本、帛书本作“则我贵矣”。
6、 被褐怀玉: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傅奕本、帛书本作“被褐而怀玉”。
7、 言有宗:言论有一定的主旨、真理。
8、 事有君:行事都有一定的根据、道理。
9、 无知:指别人不知“道之德之行”的道理。
10、 是以不我知:不能了解我。
11、 知我者希:了解我的人稀少。
12、 则我者贵:理解我的主张为法则的人更难得遇到。
13、 被褐:被,穿着;褐,粗布。
14、 怀玉:玉,美玉,此处引申为知识和才能。怀玉,意为怀揣着知识和才能。
语 译
我的言论很容易理解、明白,也很容易践行。但是,天下竟没有人能理解、明白“道之德”是万物的行为原则,因此使得人们无知而无法遵从“道之德”之行。
人之言之论,就是要,言之道之真理;人之事之行,就是要,遵从道之德之行。正因为,人们都不能理解我这些言论,所以,人们也就不能了解我。
了解我的人非常稀少,理解我的主张遵从道法自然,也就是遵从自然价值取向客观行为规律的人也就更佳的珍贵。这就像,遵从道之德行的圣人那样,身外穿着粗布衣服,而身内守着美玉一样的德性而无法识别。
进而论之
当下国学的核心哲理思想,不是典籍(老子、孔子、古医家)的哲理思想,而是后人编译的思想,其哲理思想过于零碎、错置、歧义与失真。真可是,知老子者希,则老子者贵。
由于后人编译国学典籍在其哲理性不强,如:中国哲学特有的概念范畴中,本体、阴阳、精气、精神、五行、道、德、仁、有无、精神、中庸等,其哲学概念是什么?其准确的定义是什么?在理论上没有进行解答,进而形成了人见人殊、百人百议的话题。
譬如,根据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的哲理本义,我采用当下哲学语言给出最高概括性、普遍性之道的定义:
“万物之本之一”生化“万物之体之多”的生命机制中,“有”与“无”共同存在,“无”依存在“有”之中,并且“无”以“势之行”之形式,依存在“有”的目的之中,称之为道。
注:后人编译的《道德经》第一章里,不能简单地说“道不可言”或“道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这样非哲理的玄说,给人们云里雾里的感觉。
关于中国典籍的哲理研究,之所以会成为研究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以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为研究中国哲学基本问题时,就会产生错置、歧义与失真。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因为,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舍去了“上帝”的追问与反思,进而西方哲学也就无法解释“上帝”及“上帝的行为原则”。而且,中国古哲人所说的“天帝”,不是西方人头脑中的“天主”或“上帝”,中国智慧不需要上帝这个理念。尤其是,中国古典文献,或者是中国哲学被后人译成西方语言,一开始就被套上基督教的神学框架,这种“基督化”的烙印至今随处可见。在汉英词典中对于中国哲学概念词汇有不少欠妥的译法,这也使得我们无法透彻地去理解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也影响了后学。
如:中国古哲人称谓的“德”,主指“道之德”或“道德”,其本义是指宇宙本体的行为原则,也就是指宇宙万物的行为原则。因此,“道之德”也就是人类世界之上的无时间、绝对性、终极性的“道德普遍行为原则”或“道德普遍原则”。然而,“道德”、“德”的英文译法对应于“moral/morality”、“virtue”,其两者的本义就不同。
又如:中国古哲人称谓的“道之善”或“道之德行”,即为“道德理性”,其本义是指宇宙万物的行为理性,或者是宇宙万物的伦理(宇宙伦理)。而万物的“伦理”的英文译法对应于西方“ethics”或“sittlichkeit”, 其两者的本义也是不同的。
那么,要克服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不准确理解甚至是曲解,就必须准确翻译中国哲学核心概念词汇,让中国哲学讲中国话,而不是简单地、欠妥地套用西方哲学概念的词句。
针对中国哲学特有的核心概念,有必要说明现代伦理学中的“伦理”与“道德”和中国哲学中的“道德”与“道德理性”或“道德伦理”,在其基本概念范畴需要特别地加以区分。
尤其是,中国古哲老子称谓的“道德 ”或“道之德”,不是西语中人的“品性端正、好的品德、优点或美德 moral/morality/virtue”;而“品性端正、好的品德、优点或美德”在不同宗教、意识形态中具有历史时空的行为原则的相对性。
1、现代伦理学中的“伦理”与“道德”的基本概念范畴(是针对人道而言的,不是针对天道):
伦理(註:是专指人道伦理或人类伦理):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其规则具有时空性、相对性。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并作为一级概念。
道德(註:是专指人的伦理德性):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其道德具有时空性、相对性。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并作为二级概念。
2、中国哲学中的“道德”、“道德理性”或“道德伦理”的概念范畴(是针对宇宙万物而言):
道德:是指“道”的“阴阳行为原则”之“德”,也就是宇宙“本与体”的“阴阳行为原则”。道德范畴在有体的宇宙中,反映的是宇宙万物内在与外在的阴阳行为原则。道德或道之德的“阴阳行为原则”,就是宇宙万物必须遵从的道德普遍行为原则,也就是客观的、绝对性的、最高最为普遍的行为原则。
道德理性:是指“道”的“德行”之善,也就是宇宙万物内在与外在的行为“理性”之善。“德行”即为“善”或“理性”。而且,“道之德”是“道之德行或道德理性”的本体,“道之德行或道德理性”依存在“道之德”之中而共同存在。道德理性范畴在有体的宇宙中,反映的是宇宙万物内在的行为理性与外在的伦理关系以及维持万物的伦理关系所必须遵从的道德普遍行为理性。那么,道德理性或道德伦理(也称之为宇宙伦理或宇宙万物的伦理),也是客观的、绝对性的、最高最为普遍的行为理性或伦理。
道德理性,就是道之本之精气,在生化万物的过程中存在物质理性、生物理性和万物的伦理性,进而体现出道之善。
正因为,客观存在道德理性,这就为人类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提供了本体。所以,人类认识主体所认识的物理化学规律、生物生理规律、万物及人类伦理,都要遵从最高的道德理性,或者说,都要遵从最高、最为普世的自然价值取向客观的行为规律。
摘自《老子的智慧之学》南京出版社,2015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第七十章,老子的意思,他的话很容易理解容易去做,可天下之人不理解不能去做。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被通假披,褐,粗布。意思是,圣人身披粗布衣裳怀里却揣着珍贵的玉石。
老子自比为圣人。可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老子自我抛弃了。
《道德经》,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
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是知者,还是言者?老子若是知者,就不言,可老子言了道德经洋洋五千言。则老子是言者,老子不知。
如,道德经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是以圣人不行而知”,可道德经六十四章却又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是不出户知天下呢,还是出户之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