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真的是“丑书”吗?
优质回答:
《祭侄文稿》和《争座位贴》及《告伯父文稿》被后世公认颜书三稿。此书是颜鲁公是为在安史之乱中,为国殉难的侄子颜季明作的一篇祭文,当时心情悲愤又慷慨激昂,信笔疾书,笔势随着心情波动变化而书,笔与意念完全融为一体。大气磅礴一泻千里。苍劲古雅为历代书家推崇,和王羲之《兰亭序》并称行书双壁。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有一个北大教授评价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说:不算丑书,但是行书功夫很差。
当然除了这位教授之外,也有很多其他朋友表示看不懂这件作品。其实看不懂是正常的,《祭侄文稿》的高妙之处在于篆籀用笔,在于线条质量,在于整体架构,在于用墨恣肆,在于情绪表达。
有人说颜真卿的字,楷不如行,行不如草,草不如稿。不是没有道理,
不知道颜真卿写《祭侄文稿》的背景,单从书法上看,也能看出其情绪的变化,从沉郁到激愤,情绪逐渐递增。这种情绪的变化是通过用笔的夸张程度,结字的变化以及墨色的变化中体现的。
当知道了颜真卿写祭侄文稿的背景之后,再去慢慢体会其用笔和章法,则更能深入体会颜鲁公用笔之神。
祭侄文稿写于唐朝乾元元年(785年),颜真卿的侄儿死于安史之乱之后,颜真卿怀着悲愤交加的心情,援笔写就的,这只是一份草稿,是行书中夹杂着部分草字的草稿,是中华书法史上数一数二的精品之作。现在这件作品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其实,国人对书法鉴赏能力的缺失,从古至今都普遍存在。古代农耕社会大多数老百姓见了书法,别说篆隶楷行草,就是大字都不识几个,如何去评审?“审美缺失”也是与时俱进的,今天的我们,随着文化断层、文学修养缺失及印刷体等因素对书法审美的干扰,导致大量国人对书法审美的缺失,要么以丑为美,要么以美为丑。
对于丑书,大家都在认识上有两个错误:
一是不知道美是生命的感悟,是意志的体现,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形象,误将漂亮作为美,将打破局部的四平八稳、不讲究外在、媚巧的作品贬之为丑。
丑书固然要反对,然而,有不少人却分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丑书。但凡看到那些粗头乱服、奇形怪状、自己看不懂的作品都列为丑书,这是不行的。要批丑书,首先得提高自己的眼力,要懂得什么样的丑才是真的丑,而什么样的丑,却不是丑,而是拙。雅的美,容易欣赏。而拙的美,却难倒了很多人。拙的美,需要更高的眼力,所谓曲高和寡、阳春白雪。
二是不知道书法史上的“丑书”都是时代精神的表现,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因此批评起来教条主义,无的放矢。
书法,以何为美?
书法审美,更应该理解为“书法鉴赏”,所谓鉴定欣赏,就是界定字的好坏。什么是好字?主要看三点:
1、笔法纯熟,准确性高
王羲之说:“一画失节,如壮士折肱。”准确性,也就是“精到”。单字点画、结构、章法精确到位,合乎法度;结构符合平正、匀称、呼应、参差、向背等法则。章法布白得当。准确性就是要求大量临帖,笔法扎实,运笔经验丰富,所谓入帖。
2、个性鲜明,一目了然
鲜明,指风格鲜明。书法风格因人而异,由作者思想、学识、气质、师承、以及学书经历不同而各有不同。如果只能临帖却没有自己的创作风格,人书亦书,千书一律,相当于“书奴”了。书法风格的建立非一日之功,这是经过长期磨练、博采诸家所长而建立的。
3、韵味生动,文气浓郁
看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有如饮香醇,如听名曲,会产生情绪上的激动。这就是我们说的书法之生动性。
主要取决于4点:
1、点画、结构生动;
2、通篇气韵、墨韵生动;
3、文人气息浓郁,有书卷气;
4、被作者情怀触动。
其他网友回答
颜真卿《祭侄文稿》原来只是起草的一片文稿,并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创作的,由于作者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误涂抹,不计工拙。但由于其个性之鲜明,是书法创作述志、述心、抒情的典型,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通篇情感真挚,波澜起伏,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作品笔势圆润,姿态雄奇,情感宣泄与艺术的形式构成完美融合,达到书法艺术自然美的顶峰,并不是“丑书”。其之所以流传千古,被评为“天下第二行书”成为不朽之作,主要因为这样5点原因:
1、书法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取向
书法艺术是一种饱含人文精神的艺术,古人此尤其看重,对书法的品评首先要看作者的人品道德。柳公权说:“心正则笔正。”苏轼说:“古文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明朝的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古往今来,书法的评价方法强调“书品即人品”,除了书法作为艺术本身的美学内涵与价值,更是一种标榜的艺术,在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更加重视书法家的人格、学识等因素。
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书家的作品,首先要经过人格认可,必须从精神、道义、物质、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加以评判。书家必须恪守做人的原则,以艺术的良知与社会责任感,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在思想性的基础上才是艺术性。
2、颜真卿——一门忠义,人格典范
在安禄山叛乱之时,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挺身而出,取义成仁,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颜杲卿与颜真卿同为颜勤礼的曾孙,都是唐朝中期名臣。在讨伐安禄山的时候,颜杲卿第三子、颜真卿的堂侄颜季明,往返于常山和颜真卿所在的平原郡之间,传递消息。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颜真卿仅寻得其头颅,悲愤交加,援笔作文祭悼。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时而低回,声泪俱下,痛彻心肝,动人心魄,真情流露已挣脱“法度”的束缚。加上颜真卿高超的书法功力,使得这篇草稿在形式和内容、书法与情感方面皆高度统一。笔势连绵与情绪的不能自已,极度的悲愤之情化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自由之境。元代张敬晏跋云:“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宋代陈深跋:“颜鲁公,唐朝第一等人。公字画雄秀,奄有魏晋而自成一家。前辈云,书法至此极矣。”元代的大书法家鲜于枢,认为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行书第二绝非过誉。
3、开创之功——变姿媚为雄浑
“《祭侄季明文稿》一纸,详玩此帖: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在结体上,《祭侄文稿》打破了魏晋以来娟秀飘逸、姿媚婉转之风,形成了一种结体茂密、字势开张、结体宽博,寓平正于奇险的书法面貌。自此,在行草书的创作方面,形成了与二王为代表的秀雅书分庭抗礼的局面,达到了行书创作继王羲之以后的又一座高峰。
宽朗舒展,外紧内松,体现了颜字内放外收的特点。又多做横向取势,左右偏旁或相向、或相背,多用外拓之法,字形开张多变,疏密得体。颜体在行书方面多有创新,廓达大度的结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气势凛然,俯仰变化应和了书写时的内心悲壮,情绪放任“昂然有不可犯之色”(米芾《海岳名言》)。
4、用笔之贵,妙在中锋
《祭侄文稿》笔法圆转,线条遒劲,笔锋内含,力透纸背。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称:“正锋取劲,侧笔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晋人多用侧锋来取势,这种笔法使方笔字体中增添潇洒妍美的神情。颜真卿则转换为中锋,《祭侄文稿》打破了晋唐以来的习惯,线条浑厚圆劲,骨势洞达,富有立体感。王蘧常说:“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用笔之贵,又在用锋,用锋之要,则在中锋”。沈尹默先生进一步强调“用笔之妙,无非笔笔中锋”,白蕉认为:“用笔讲用中锋,是书法之宪法,是用笔之根本大法”。《祭侄文稿》中运笔疾涩恰到好处,有篆籀之气,笔致圆润浑厚,凝练遒劲,展现了非凡的艺术功力。
5、章法灵动,浑然天成
字间行气宽绰疏朗,随情而变,章法自然天成,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并不在意字距、行距,疏密完全是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变化。心情沉重则行笔稍缓,线条凝重,越往后情绪越难自已,章法变得飘忽不定,形成跳跃性变化。整幅作品“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反差,空间调节毫无雕饰,完全是情绪的左右之下所完成的,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墨法苍润,流畅自然。渴笔枯墨,燥而无润,干练流畅,挥洒自如。一笔墨写多字,多处用渴笔且有修改涂抹的迹象,表明颜真卿在写这篇草稿时的情绪激动,思如泉涌而手不能追,激愤之情流露于墨色的变化之中,枯、润、浓、淡、虚、实的穿插协调,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召力。苏轼说“无意于佳乃佳”,也正是《祭侄稿》鲜明的艺术特色所在。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颜真卿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
由以上5点也可以看出,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丑书”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不是丑书,无论从取法还是用笔,都有着传统的依据,并非胡写乱画的丑书可比,这才是真正的大师级的作品,融入了书写、功力和情感,是书法和情感交融的代表作品。这也是为什么它被评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强调作品丰富的内涵,不提升其精神品质。作为一门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高雅艺术,如果不能坚持初心,克己自律,一味的浮躁铺张,只能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书法映射了人的生存状态,希望更多的人在留心艺事的同时,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读一读经史,含涵体察,多一些专注,加强思想气质的修炼。以关注民族文化复兴的热情,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其他网友回答
这么看都不丑吧?建议尽早到眼科医院就医。
其他网友回答
“丑书”是个伪命题,美有不同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