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贾诩的智谋在三国谋士中能排上第几?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
贾诩如果是论在三国之中的名气可谓是不怎么样起码在三国所有谋士当中排在十名开外。要说贾诩的智谋在三国能排第几,这个不好评价,毕竟“智谋”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只能用一些事例来分析一下。
1、贾诩前期一直是董卓手下第一谋士,董卓能够一步步镇压黄巾军,剿灭韩遂,直至入驻洛阳,迁都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期间怎可能没有贾诩的功劳。
2、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意欲逃亡,然而又是贾诩站了出来告诉二人如要各自逃亡,就凭二人单枪匹马路遇一亭长即被捉拿,不如沿途收揽残兵败将,反攻长安,成可挟天子以令诸侯,败则逃亡不迟,二人果断采纳,随后也就造成了史上有名的“李郭之乱”。
3、贾诩在李郭手下几年,逐渐看出二人胸无大志,且迟早内乱所以一路辗转后投效南阳张绣,之后力劝张绣与荆州刘表联合给曹操造成了心腹之患,之后更是在与曹操的几番大战之中力挫曹军,再之后的降袁绍还是降曹操这件事上面贾诩一眼就可看出袁绍无容人之量,虽势大但迟早必败,曹军虽弱但必胜,所以一力劝阻张绣投效曹操。
4、其后的力阻曹操攻伐东吴、离间马腾韩遂、等等无一不证明其军事才能卓著。
所以从以上几点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尽管是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论军事才能贾诩亦是名列前茅足以排进前三位的谋士。
但是贾诩最厉害的不是其军事才能,而是其不可多得的政治头脑,其中审时度势、识人辨认,甚至是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利用,从董卓到郭李,然后是张绣到曹操,最后坚决拥立曹丕,贾诩不论是在谁手下一直都是其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最后甚至是在司马家族建立晋朝,贾诩后人也还是朝中重臣、名门望族,所以这一点是三国里其他谋士拍马都赶不上的,论政治头脑贾诩在三国之中足以排第一!
以上都是小弟(太阳一样110)的一点个人浅见,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意的评论区可以指出来,小弟一定虚心学习,不过大家要是有一点点的赞同的话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了。
其他网友回答
贾诩此人谋略极高,光从其战绩来看,只要是其主导的,未尝一败,且都达到他的理想效果,若论谋略当与郭嘉并列第一,若论处世方法贾诩更胜哥郭嘉一筹,所以贾诩活了七十几岁,郭嘉只活了38岁。
当年官渡之战,郭嘉分析了十胜十负,而很多人忽略了贾诩也分析了四胜的优势,并准确的预测了胜利的方法和大概的时间(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果然,袁绍被曹操抓住时机一击而定。
贾诩此人极会借势,分析其大小战役,无不是天时地利人和,对大局把控准确,对人心分析透彻,往往是找准时机一蹴而就。
但是贾诩并非曹操旧部,投靠了太多的诸侯,虽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被曹操提防,因此,他在曹操的,军营里,只算是一个顾问,顾得上就问没事就不理,而他指导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董卓及几个猪头寻乐而安而放弃了天下大势,这也不得不说,是他当年选择诸侯时的败笔,就像我们现在找工作一样,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却忘记了看老板是否有雄心壮志。而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让他成了天下文人口诛笔伐的对象,曹操阵营里的其他谋士也对他排斥。
这里不得不说贾诩的心态看的非常的开,韬光养略,你问我我就答,而且给出的建议,都是非常正确的,至于说你听还是不听,那就不关我的事了,这点他与郭嘉是两个极端,所以郭嘉累死了,贾诩却通过拥立曹丕而加官进爵惠及子孙,但即使这样,贾诩却仍旧能够保持不骄不躁的心态,对曹丕建议先修内政再讨在外扰。
在后世的评价中,贾诩评价不高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其有政治污点,客观来论,贾诩,是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谋士。
其他网友回答
天下乱则英雄出!
三国鼎立时,魏蜀吴出现了数不尽的英雄人物。谋臣,武将英雄辈出,个放异彩。
最有名的武将有刘备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加上魏延、马岱。曹操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曹仁,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典韦等。孙权的周瑜,韩当,周泰,程普,黄盖,丁奉,太史慈等。
而今天的问题主要说的是三国中的谋士。
诸葛亮,庞统,徐庶,荀攸,荀彧,郭嘉,贾诩,程昱,鲁肃,周瑜,陆逊等等。
那么贾诩在众多的谋士中能排第几?这种说法自始至终都没能统一,对贾诩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
一个奇谋百出,算无遗策的奇才。一生四易其主,成为他的第一个槽点。刚开始从董卓,后劝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又投张绣,最后投曹操,曹丕。
第二个槽点是在董卓死后,王允联合吕布等人清算董卓余党。董卓部下李傕,郭汜等人准备解散众人各自逃窜。因为贾诩也是董卓部下,为求自保就怂恿李傕、郭汜召集散勇反攻长安。结果这两个草包在贾诩的建议下竟然打败了吕布,成功地占领了长安。烧杀抢掠,戕杀大臣,使长安由帝都变成“人间炼狱”。间接的使汉王朝灭亡往前推了几十年。此为贾诩的人生第二个污点。
贾诩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和诸葛亮,郭嘉等不相上下。为什么千百年来他的名声始终没有这么大呢?相比诸葛亮,郭嘉,荀彧一生忠于一主,或者说是忠于汉朝的“大忠”来说,贾诩估计跟他们提鞋都跟不上。
但是论其安身立命,保家求全之道,在坐所有谋臣都不是他对手。
所以,易中天老师说: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