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文学 │133期写作 ? 创造?交流?享美好人生
天水文学 ┃ 让文学走出天水
小说–历程1
在偏僻的于家村,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常常坐在院边的核桃树下乘凉,银白的头发梳理的很整齐。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虽然老人七十多了,但五官仍然端庄清秀,一双温和的眼睛闪烁慈祥的光芒。这样可亲的老人因年轻时从事过于繁重的劳动,而今两腿酸疼,走起路来需要拐杖搀扶。
今天的身旁蹲着两个年轻妇女。老人意味深长的对身边的两妇女说:“娃娃,大人嘴里有毒,记着孩子怎么气你,都不能诅咒他们,人留后代草留根,不然会后悔终身。”老人显得很无奈,表情也很严肃,接着就给这两妇女讲述了一个的故事。
四十年代初,禾水村有个李大夫,医术很高,在方圆村子里很有声望。那年李大夫的夫人生了个姑娘,小姑娘生得十分可爱,白净的瓜子脸蛋,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滴溜溜转,特惹人喜爱。李大夫已有两儿子,长子李德,次子李福,女儿起名李玉。李大夫很是疼爱女儿,不论多忙回来都要抱抱女儿,逗逗女儿等笑笑后才自己歇歇了。后来李夫人又相继生了两男孩,四十年代的生活很清苦,但由于李玉的父亲李大夫有精湛的医术,再加具有高尚的医德,日子还算过的去,一家七口其乐融融。
父亲从不刁难病人,不论白天黑夜,天阴下雨,严寒酷暑;不论山高路远,疲惫精神,只要有人请即就是深更半夜,雪没膝盖,他都豪不迟疑拎起药箱即刻动身。在父亲的带动下,母亲也学会了针灸按摩,方圆乡村无不称赞。
然而好景不长,小弟弟出生两三个月时父亲去世了,到如今李玉也说不上父亲到底是什么病。因为父亲的去世,母亲沉默寡言,也开始变得严厉起来,动不动就给她们发脾气,李玉依稀记得,就在父亲去世那年,因大哥贪玩,不但没帮母亲干活反而顶撞母亲,母亲拿起软竹条顺腿狠狠的抽了两下然后说,“晚饭不要吃,谁也不许给,晚上也不要进屋睡觉。”李玉见状等饭熟先偷偷的盛了一碗给哥哥端去,母亲希望这样,毕竟是自身上掉下的一块肉,饿着也不忍心,因而装作没看见。李玉天真的以为她偷过了大人。天刚黑下来,李玉见哥哥在烧炕的柴草里搭了个柴草棚坐着,从小聪明善良的她也悄悄溜过去陪哥哥说说话,然后再溜进屋里,就这样,来来去去不知几趟才无奈的钻进被窝里。小李玉以为母亲真的狠心,其实母亲一夜都没睡安稳,隔会端着灯盏去看看,到天亮也不知看了几趟,可人家在草堆里睡的很香。
随着孩子们渐渐的长大,饭量也增大,缝衣服的布料也增多,一家过的很是艰苦,没有换洗的衣服,更没有完全吃饱的口粮。冬天很少洗衣服,夏天洗衣服时找段人很少去的河坝,再找有大石头的地方就钻进水里,蹲在大石头下再洗,如有人来便做谜藏似的偷偷的围着大石头转,等人走远了接着洗,洗完晒在大石头上,加暖带晒一会功夫就干了,再穿上回家。为了糊口,一家除两个小弟弟外,两个哥哥跟着母亲上工挣工分(按工分分粮食),李玉在家一边干家务一边照看弟弟,从此,所有的家务全落在小李玉一个的肩上。
李玉很善良,看见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就干,一有空还帮一个院子里腿脚不便的老大爷端屎倒尿,由于太小,有时会洒落在自己身上,可是她不嫌弃,也不懂得嫌弃,久而久之,把帮老大爷的事看成是自己一天中必须做的事了。邻里都夸赞是个有爱心的好姑娘,小李玉听到,笑得像是一朵面对太阳的太阳花,阳光灿烂。
母亲下地干活回来后再顾不上帮李玉干家务了,因为父亲去世后村子里再没有大夫,小孩子生病都抱来找李夫人针灸按摩,有时也忙的顾不上歇息。从而小李玉锻炼出了一手做饭的好手艺,虽是粗茶淡饭可比别人做的可口入味,那时由于太小,灶房准备着半截木墩,擀面时挪在案板跟前,炒菜时挪在锅台跟前,站在上面,才能够着做饭。家中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做饭时要筹划的做,不然会长时间挨饿,所以李玉除做家务外,还带着弟弟去野外挖野菜接补食用。就这样,懂事的她从不和哥哥弟弟一起吃饭,常常等他们吃完自己吃,有时能吃上一碗,有时只吃点粘在锅上的,尽管自己饿着,也不和哥哥弟弟抢一口吃。那年代也正好是男尊女卑的年代,家里成员中没有一个问问李玉吃饱没有,有时小李玉看到别人吃东西自己总是偷偷的咽口水。心想要是父亲在多好啊! 生不逢时多荆棘,缺衣少穿苦受饥。 失去父爱感自卑,单亲家庭谨遵规。
姓名:王海珍,笔名,郁小悠,甘肃天水人,喜欢文学,酷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