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看待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产业带来的影响?
优质回答: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雾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制造管理和控制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或企业应用集成工程,是工业领域的离散制造流程化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综合技术,涉及六大重点领域:
1、物品、设备的网络与标识解析,
2、人工智能的工业传感与控制,
3、CPS制造管理集成创新系统,
4、工业研发设计软件系统及体系,
5、安全保障体系,
6、系统工程集成。
笔者Jasonjian007把供应链应用,生产制造协同区别划分归属于产业互联的范畴,有利于建立清晰的工业互联的理论和创新开发设计出应用系统,且国家工业互联网的政策和战略里面,绝大多数专家学者的工业互联网的理论模型、学说里面,都很少提生产制造协同,供应链应用,这一点笔者非常认同。
当前唯一重要的是,产业互联网应该像工业互联网一样,明确提出成为国家的政策战略及高度。虽然马化腾及腾讯多次,正在把产业互联网当做其下一个战略方向。
我不知道工业互联网是怎么来的、怎么翻译的?我非常怀疑其翻译有误理解。网一般理解是带有公共性、广域性、开放性,而工业互联落地实施应用是私有性、局域性、封闭性。我很怀疑GE的Predix 的industry Internet只是想表达工业互联,而国人只要见Internet把之理解为互联网,增加一个“网”字,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会带来很大很多的方向误导,方向错误,理论与模型建设就有错误,理论与模型错误就会系统工程实施就会错误。看见很多专家院士教授的理论模型和工程案例,都没有见到“网”的公共化、开放化、广域性的结构可视化图象。
正因为如此,不难理解,所以Gartner在2019的工业互联魔力象限中,很多所谓的非常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都没有入围呢,因为这些工业互联网品牌都不具备通用性和可复制复用性,都是高度客户个性化和定制性的,换句话说其不具备工业互联网名称的真正意义。
流程性制造业非常高的自动化了,可能需要更加智能化而已;只是离散制造业需要高度的流程一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以提高生产力、生产效率、转变生产方式(人换机器),保障生产制造质量,提高良品率,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或供应链个性化的柔性服务能力,以实现生产资料的输入到产品输出(I/O)的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都是为了自动化,为了实现黑灯工厂、智能车间、智慧工厂,即离散制造业向流程制造业逼近或实现。
提示:千万不要把产业互联和工业互联搞混淆了,两者之间有不同的范式和概念内涵,更有不同的应用功能和价值。产业互联的核心是企业组织和产业关系连接,是法人机构的互联,是企业供应链和产业关系链的互联,是一个复杂网络结构,是一个神经网络系统工程;工业互联更多的是企业内部的物理设备和生产工艺工序制造流程互联,而供应链的互联则属于产业互联网,因为供应链应用的刚性需求和流程特性必须是企业法人机构互联、产业关系互联。混淆了不利于我们开发设计出有价值应用和广泛通用性的系统,不利于企业生产制造智能化工程的有效实施。
—-怼链弹经,产业互联和工业互联布道实践总结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工业互联网”的提法在业内早已盛行,每次产业革命都会催生一批新业态和新模式,带来产品、服务和制造的重大变化。“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代表了初现端倪的新一轮产业变革,体现了新型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彻底改变制造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产业模式,进而深刻影响全球制造业变化。
首先,制造生产设计将从实体物理空间转移到虚拟数字空间。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设计软件技术,采用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丰富设计知识库和模拟仿真技术支持的数字化、智能化设计系统,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支持下,可在虚拟的数字环境里并行地、协同地实现产品的全数字化设计,结构、性能、功能的模拟和仿真优化极大地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一次研发成功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虚拟产品开发模式将为制造业创新周期缩短、客户需求多样化等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制造生产模式将由大批量、标准化的推动式生产向市场需求拉动的批量化定制生产转变。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未来制造业建立在网络一实体物理融合系统基础上,实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规划与优化,可大幅度提升生产系统的功能、性能与自动化程度,使制造系统向柔性制造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车间、数字化智能化工厂、以及智能制造系统方向发展,使以最低的资源能源消耗为每位顾客提供最优化的产品制造成为可能;同时,使用工业控制系统连接和监控的机器人取代大部分人力劳动,能够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智能生产模式将为客户高效率地提供符合个性化需求的高质量定制产品,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成为可能。
最后,制造价值的实现形式将由有形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使企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各业务、各要素的协同规划与决策优化管理,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并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更加有效,企业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客户对于产品的功能、样式、包装等方面的需求,在智能生产的基础上完成满足需求的产品制造;同时还会实现自检测、自维修等功能,降低产品运行成本和维修成本,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解决方案。由此制造业将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制造业企业将从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