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每个人到了50岁都可以“知天命”,60耳顺、70从心所欲不逾矩吗?80呢?
优质回答:
八十对于古人而言是命数,七十在孔子时代都是稀少的。俗话说“八十阎王不来自己去”。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曹操《对酒歌》曰:“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八九十岁能够益泽万物,惠及天地所有生命乃为寿終。
其他网友回答
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比如50岁,他对自己一生的走势基本清楚了,知道未来可能有些变化,但变化不会很大,一生的状态巳基本定型,懂得了命该如此,也就是知天命了。知天命了,对一切不会强求,就耳顺,就随心所欲了。80岁之后,对一切更是淡然了。人生规律,人人如此,当然,圣人,伟人例外。
其他网友回答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说出自《论语?为政》篇。
这是孔子对自己人生每一次“重要阶段”的总结!以孔子的天赋、禀志和勤奋,其生逢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天下仁怀,自我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环境的磨炼而方致于此每一境地,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亦不是其他人简单可以与之比较的!
此处尤须识得大问所在:要参透孔夫子所谓其何志?其何立?何不惑?何天命?何耳顺?何从心所欲才是!圣贤与凡夫何是哉?!
此即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仰慕和参照激励吧!
孔子活了七十三岁,至于之后如何总结?或者如本题所问八十如何?大慨仍须用论语中孔子自己的话作参考,一以贯之才是,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之”云云了。
其他网友回答
人的一生命中注定,把握一生思想注定。知足常乐一生爽,怨天怨地一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