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战国早期的霸主魏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优质回答:
正所谓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人睹。战国初期,魏国之所以能强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君贤明,魏文侯魏武侯,勤奋治国,会用人,能招揽人才。重用李悝变法,革新强军,奠定了魏国近百年在战国初期的霸主地位。但是,随着国君的更替,魏国近百年的强盛,让魏国君臣高傲自大,自私自利,政治腐败,人才流失。魏国居天下之中,处在各国的包围之中。再加治国方略不当,仇国强国环伺,关键的几战失利,一下子就让魏国走向衰落。魏国处天下之走集,需时刻奋发图强,不敢有半点松懈,但由于封建君主的专制,一旦君主不明,国家就会很快跨掉。这就是独裁专制制度的最大弊端。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战国初期的魏国为何由强变衰问题,有直接原因和深层积累问题导致衰败。分析义主要几点:
一、直接原因是几次战役上的失败。第一,魏齐相争的战役,魏军主帅庞涓遇到了自已危险的师兄孙膑连吃两次败仗。一次是前354年,魏国攻赵,赵求救齐国。齐国孙膑没有发兵邯郸救赵,而是集中兵力逆向进攻魏国首都大梁,魏军杀到邯郸已是兵疲将乏,闻听国都被围,忙回师救援,在国都外的桂陵被埋伏的齐军大败,全军覆灭,只有庞涓一人逃生。这就是著名典故”围魏救赵”。二次是马陵之战。距桂陵之战13年后的魏、赵合好,魏赵又联合出兵攻打韩国,韩国又求齐救援。齐国孙膑力主救韩以弱魏。田忌为将,孙膑仍为军师。孙膑依旧让齐军攻魏都大梁。庞涓接受教训,趁齐军刚入魏境就回师救援。一路追来发现齐兵军灶逐渐减少,从十几万减少到两万个。误为齐军溃败兵损,丢掉魏军重甲步兵,只带两万轻装精锐急追。当进入马陵道山谷后,天己昏暗。士兵发现山谷大树剝皮,上写”庞涓死于此”。顷刻间箭石齐下,居山谷中两万精锐魏兵及主帅庞涓全部战死。之后的重甲部队也被消灭,连太子申也被俘。此次减灶增兵的马陵之战,使魏损失主帅庞涓、太子申及IO万魏武卒。自此走向衰弱。第二次西与秦战,丢失从秦国抢回的河西七百里土地。经过几次东西与齐、秦的战争,称霸资格荡然无存,成为四面受敌,节节败退。魏惠王死前哀叹:”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失八邑;寡人耻也!”。
二、深层次战略原因。魏惠王死前之悟,仍然是战术层面,而魏衰弱原因应该是战略失误。第一,前403年三家分晋时,魏国所占土地为中原肥沃之地,是魏国称霸的天然优势。魏文侯和魏武侯实行联合三晋战略,周围诸侯唯马首是瞻。特别是文武两侯重贤用贤,广延各国英才于魏,是诸侯中首个变法自强的诸侯国。李悝、吴起、西门豹、公孙痤、乐羊、犀首、庞涓等为魏国的繁荣富强都立下功劳。魏创造武卒制度,精锐甲步车骑兵达80万。独步诸侯。
魏国地处中原,无险可守,成为四战之国。文侯和武侯制胜之策为联合韩、赵,三晋一体。虽四边无险,诸侯无人敢染指于魏。从武侯后期到魏惠王马陵之战一段,骄横自大,东攻齐,南攻楚,西攻韩、秦,北攻赵,四处出击结怨于诸侯各国,连最紧宻的韩、赵也倒向齐、楚。秦失河西七百里,魏弃商鞅于秦,秦则变法图强,魏不攻秦,反倒与赵、韩内斗,一直受气的齐、楚和秦伺机打击,各自夺回被侵土地,使魏处于四面夾击之中。实属自我树敌招致灭亡。等秦变法成功后,只有等亡。这应该是百年称霸魏国跌落神坛的深层次原因。加之魏惠王唯亲是用,吴起入楚,商鞅入秦,孙膑入齐。弃贤的后果就必然败亡。
其他网友回答
一,起源:魏国先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被封于毕国,毕公高的后代亡了毕国,他的孙子毕万投靠了晋国成为晋的士大夫,因为军功追随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被封于魏地并成晋国六卿。
二,变法:晋阳之战后,晋国被韩赵魏三卿瓜分,魏国立国。魏文候重用李悝吴起,李悝变法实行分封制,世卿制受到限制,地主阶级兴起。重视农耕兴修水利储备国家粮库。吴起负责军事改革,训练建立起一支常备军队——魏武卒。
三,称霸:魏武候时魏国称霸。
四,衰败:魏惠王时重用庞娟,庞娟嫉妒贤能迫使孙膑投靠齐国。通过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和围魏救韩的马陵之战后,魏武卒这一常备军队尽丧于齐国之手,齐威王称王。
五,灭亡:魏惠王后期秦国楚国赵国其余六国先后效法魏国进行变革逐渐强大。秦国商鞅变法就是以李悝变法为蓝本的,后终被秦始皇一统六国。魏亡。长江水浪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其他网友回答
在我看来魏国的衰落在于以下几点:大量人才的外流和国土的限制以及周围国家的崛起。这三点是魏国的霸主地位衰落的绝对因素。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纵观整个魏国高开低走的局势,可以说,魏国主要是昏君频出,整个战国时期,各代魏王的治国水平,是要低于其他六国的,或者勉强能跟边陲的燕国在一个档次之上。但魏国的地缘政治却又和燕国不同。
魏国自从徐州相王之后,在整个战国时期逐渐衰落。所谓“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说的就是魏国。
我说几个魏国比较典型的人才流失事件:
商鞅,原本叫卫鞅,最先投奔魏国,魏惠王完全没有重视,注意:当时商鞅的治国理念是能很快改变国家局势的政策。而魏国的大臣公叔痤得知魏王不接纳商鞅之后,就向魏惠王说:不留他,就得杀了他。
魏惠王也没当回事。
结果商鞅到了秦国,跟秦孝公谈了之后,很快得到重用,并在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打下了大秦帝国壮大的根基。
孙膑,在魏国被削去了双脚。史书说是受到了庞涓的迫害。但是魏王听信了庞涓的话,把人才给逼走,逼到了齐国,这直接导致了庞涓最终战死,魏国败给了齐国,进一步走向衰落。
张仪,所谓纵横捭阖之术,算是张仪和苏秦在战国时代开的先河,而他们的老师都是鬼谷子。
张仪是魏国人,最先投奔魏国,魏国不看好,又投奔楚国,结果被楚国人嘲笑并陷害他是小偷。然后张仪到了秦国,秦国重用张仪,最终导致了楚国大片山河被秦军占领。苏秦的合纵也被张怡严重破坏。
还有公子卯、魏章,这两个是属于和魏国王室有血缘关系的人。一个最终投降了秦国反过来攻魏,另一个被逼走到了楚国建立了许多功勋。
魏惠王这个坑货,在执政期间,甚至没有留住任何象样的人才,反倒是让魏国宫廷变成了一个内耗严重的国家。
再说范雎,他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这才逃到秦国。和秦王谈话后,秦王认可了范雎的才华,范雎提出,秦国现存的问题是贵族把持了很多资源,王权受到了限制,恐有隐患。秦王听了范雎的意见,加强了王权,并拜范雎为相。
范雎的政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秦的最终统一,因为确实解决了当时秦的最要命的内患。
这么多人才,走一两个,是人才的问题。但是到最后一个都没留住,还是人才的问题?
魏国之问题,在于在最开始就给宫廷制造了无需内斗之风,使得人才没法得到重用,被逼到他过,是以魏国乃七国文化最繁盛、人才最丰富之地,却在整个战国时代,都没能留得住一个真正有治国之才的能人。
这才是魏国最终衰败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