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界】张国良:风情山乡——醉美皇后

点击上方【中州作家文刊】关注平台
No.158

风情山乡——醉美皇后
河南南阳 张国良
 
八百里伏牛山是她的风骨,悠悠鸭河水是她的眷眷柔情,南山一轮明月是她清澈的目光,楚风汉韵是她弹奏的琴音。
  
皇后乡,一个山区小乡,不浓妆艳抹,没有车水马龙,素山素水,是穿了净色旗袍的女子,微微一笑,温婉,风情。
——题记
1
风情山乡——皇后乡
背上行囊,做一名过客,天地间徜徉,在最深的红尘里行走,沿八百里伏牛山向东,若是日落时分,行至一个山区小乡——皇后乡。
看夕阳如画,远山叠翠,近水含情,你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放下行囊,被一缕炊烟牵引着,把身心栖息在这片青山绿水间。
拂面而来的清风,伸出手掌,轻轻拍去你肩上的尘土。清澈的山涧水,洗去你旅途的疲惫。巍巍群山低首敛眉,任你把现实的负累和红尘的不堪安放。推窗遥望的那轮月,为你捧出花间一壶酒。
借着月光,打开皇后乡的历史长卷,一卷一卷地翻阅。
皇后乡位于南召县东北部,伏牛山南麓,地处南召、鲁山、方城三县结合部。这个面积156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山区小乡却承载着厚重的楚风汉韵。这里是楚长城的发源地,这里有汉帝刘秀反莽创业时留下的足迹。
沿着时光的长河逆流而上,遥想当年东汉光武皇帝刘秀迎光烈皇后阴丽华入京,曾在此修筑行宫皇后城,阴皇后居住过,故得名皇后乡。至今,境内还流传着西汉末年刘秀起兵的许多故事,如皇后峪、娘娘庙、官坟、天桥、将军石、蒸馍石、搬倒井、过凤楼。同时,还有蚕姑庙、铁牛庙、晒经石和玉皇顶等历史遗迹和文化传说。
旧址已被岁月抹去,但仍有迹可寻,一直流传下来的古朴民风,让每一个路过这里的旅人,依然会把皇后乡当做温暖的栖身港湾。
鲤鱼垛,铁牛庙,晒经石,蚕姑庙,王婆石屋……数着一座座名山古寺,这些生动的名字会让你刹那间恍惚: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与你有过一段纠缠不清的故事。这里的一寺一庙,都与你有过心心相通的关联。鸭河岸上,杨柳依依,似有故人,乘舟将欲行。
散落分布的小村庄,每一座优雅的庭院都会让你疑是故乡,自己不是过客,是归人。
皇后乡,白天没有都市的繁华喧闹,她用清晨最干净的一缕阳光,迎接每一位过客的到来。晚上没有绚丽璀璨的霓虹,只有一地月华,照澈旅人迷茫的梦境。皇后乡,没有乌镇的虚幻缥缈,如梦如幻。也没有丽江的风姿绰约,妩媚生动。
她只有一座座山的浑厚,一道道水的清幽,一轮明月的深情,在中原大地上,站成自己独特的风景。淳朴,贞静,不张扬,不造作,风吹绿水,鸟鸣山涧,都是风情万种。
一朵白云在蓝天上游走,一群牛羊在山坡上吃草,一簇野花开在路旁,一棵老树站在旷野上,一位农妇踏着晨光,提一篮带露水的小白菜,几个孩童在夕阳下的柳林里追逐嬉闹……
每一幅朴素的画面都带着风情,诱惑着你,不想走了,把自己当做归人,在这里住下来。
把山水赏遍,把风景看完,把一杯菊花茶从浓喝到淡,把一卷史书从厚重读到深远。褪去城市的锦衣华服,换上粗衣布衫,抱一怀闲散时光,轻叹一声:就这样老了吧!

2
皇后乡名字的由来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外戚王莽趁机篡汉,自立“新”朝。为中兴汉室,公元8年,南阳白水乡地主刘秀兄弟趁新朝根基未稳,借口汉室后裔,揭竿而起,并在南阳诸地遍访扶佑将领,并由此引来王莽的一路追杀。话说一日,刘秀在王莽骑兵的追杀下,慌不择路,翻过云阳镇鹿鸣山,过了二道庙,到扳倒井,刚准备喝水,因追兵将至,急忙又向河北岸的村庄跑去,但因太困乏了,眼前一黑,便一头栽倒在田埂上,昏了过去。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将要中兴汉室的一代英主岂能饿死累死在田野之间?此时正逢六月大热天,但勤劳的农民仍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天将晌午了,只见村里走出一个丑姑娘,她左手拿着碗筷,右手拎了一罐饭,看样子是要给正在劳作的父兄送午饭,姑娘正走间,猛然一抬头看见不远处有一道七彩云气从地上直通天际……嗨!黄天老日头的大晴天,怎么会出彩虹呢?姑娘加快脚步走到彩云处一看,呀!一个衣衫褴褛但英气逼人的公子昏倒在田埂上,善良的姑娘顾不得给父兄送饭,快步凑近刘秀把他叫醒,并把给父兄准备的粥饭舀一碗给刘秀喝,三下五去二,刘秀一口气把一罐饭给喝光了。   
  
吃饱了,喝足了,汉小王刘秀也要走了,丑姑娘看着刘秀狼吞虎咽的样子,噗哧忍不住笑出声来,刘秀这才不好意思地抬头细细打量眼前的姑娘,并想起询问救命恩人的姓名。姑娘面对长相英俊又陌生的年轻公子说:“俺们姓阴,因长得丑,俺爹给俺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阴丽华。俺爹叫阴德,在地里做活,俺正要给他送饭去……”。刘秀看着善良又娇羞的姑娘,知道她爱慕自己又不好意思,便随口说道:“我就是南阳刘秀,现在我也不能报答你什么,日后天若护佑,我做了皇帝,就娶你做皇后”。  
话说刘秀走后,长着一脸雀斑、头发又稀疏的丑姑娘阴丽华天天坐在自家门前一棵弯腰树上面朝着刘秀走的方向念叼:晃悠悠,晃悠悠,刘秀娶我做皇后。不巧,这话被阴丽华的刻薄嫂子听见,就数落她说,恁大的姑娘,也不嫌害臊,就你那丑样,还想当皇后,你要真能当皇后,我就做你的“上马石”。   
公元25年,刘秀果真推翻王莽暴政,定都洛阳,建立东汉王朝。当上皇帝的刘秀第一件私事就派出钦差大臣来接阴丽华进京当皇后。那场面真热闹呀,四十对匹马往来打探禀报,二十把鬼头刀壮势扬威,八面铜锣警示开道,十六对金香炉烟雾缭绕,五色杂旗遮天蔽日,侍臣捧过金盆让阴娘娘洗脸,三两把洗过,脸上雀斑消失,脸面皙白,两颊绯红,再看双手,细腻柔清,粗皮老茧也没有了,用金梳子只梳了几下头发,立马长出一头三、四尺长的乌黑青丝,秃疮也不见了,活脱脱一个光彩四射的皇后!戴上金冠,穿上霞披,穿上日月龙凤衣,系上山河地理裙,真个是九天仙女下凡,真命皇后在世。  
因当时道路狭窄崎岖,翻山过河,只能骑马,而无法乘銮舆大轿,阴丽华也不在乎这个,就兴冲冲地准备扳鞍上马了,眼看自己由一个丑姑娘变成了美丽华贵的国母皇后了,真是满面春风,心旷神怡。这时,阴丽华的嫂子因平时没少数落自己的小姑子,这会儿也慌得去“巴结”阴丽华,见阴丽华就要上马,慌得想去扶她,只见一个趔趄,就倒在马前,刚好阴丽华走到马前,顺势一脚踩在她背上就上了马,真应了她那句要当“上马石”的话。   
几百人的迎驾队伍出发了,当队伍刚走出村子2里远时,一阵狂风袭来,顿时天色变暗,到处飞沙走石,皇后娘娘的座骑突然受惊,阴丽华一头栽到马下,一命呜呼,驾鹤西归了。人们说,阴丽华有命无福,有做皇后的命而无缘享受做皇后的福份,真乃千古遗憾!迎接娘娘的官兵见娘娘仙去,自愧没能完成任务无颜见天子就集体拔剑自刎了。刘秀在洛阳听到消息,伤心不已,为报当年搭救之恩,就赐给阴家千亩良田,万两金银,并下令就地给娘娘建庙供俸。后人为纪念这位善良美丽的皇后娘娘,就把阴丽华出生的地方改名叫做“皇后峪”,她所在的村叫做“皇后村”,把建有娘娘庙的村叫“娘娘庙村”,把掩埋官兵的地方叫做“官坟”,因当时皇后乡政府的所在地在皇后村境内,所以这里永远被当地人自豪地叫作“皇后乡”。

3
一条母亲河——鸭河
青山围绿水,绿水绕青山。一股清澈的山泉,从皇后乡天桥村大王垛一条小山沟的泉眼里潺潺流出。一路蜿蜒向东南,绕皇后流过,经云阳、泰山庙、皇路店,在南阳市与白河相汇,最后注入汉水汇入长江。
相传,古时临近鸭路,称为鸭河。她常年流水潺潺,河水清澈纯净。饮一口,真有莲花的清凉溢入心扉。
从连绵山间潺潺流出,九曲十八弯,绕皇后乡一路向南流。不激情,不澎湃,有少女的温婉,多情。又有母性的沉稳,丰盈。沿途两岸,土地富饶,水草丰美。
错落有致的一块块田地,绿树掩映下的小村庄,岸边杨柳依依,芦苇葱葱,有白色的水鸟成双成对地站在河边,照自己的影儿。偶有路人经过,便扑棱棱飞起,隐没在芦苇丛中。
站在河岸上,看河水悠悠,一路轻歌流向远方。
撑一页小舟,沿鸭河顺流而下。穿越时空,恍若能遇着楚时在河边浣纱的女子,白衣胜雪,长发如瀑,红纱如霞。也恍若能遇着唐时在岸上吹箫的男子,一曲箫声,吹皱了一河星辉,吹破了听箫人的梦。
一支长篙,能打捞起多少鸭河旧时动人的画面?
散散聚聚的红尘,鸭河岸上,离歌唱了一遍又一遍,来来去去的身影恍若有我,恍若有你。
云水相逢,不必刻意铭记,只记得鸭河岸上一朵花的微笑,一阵风的轻柔。只记得这条母亲河,从远古时代,就用她甘甜的河水,滋润着皇后这片热土,哺育着千千万万皇后儿女。
不管走多远,不管走多久,每一个皇后人,胸口总有一汪清甜的鸭河水,洗涤落在心上的尘埃。
无论在天涯,无论在海角,总会记起那条如母亲目光一样温暖的河流,抚慰乡愁,安顿漂泊的心。

4
家乡的辛夷王
天桥村的辛夷王,树高31.5米,胸围4.4米,冠幅1206平方米,树龄近千年,年产辛夷近千斤。
传说刘秀在阴丽华家病倒了,她用这种花蕾给刘秀治好病,当时把这种花蕾称为”木笔”,现在还这称呼,由于有辛香之味,让人平息宜气,刘秀说叫”辛夷吧”,这就是辛夷的来历。经国家林科院鉴定为世界之最。家乡旅游业蓄势待发。环辛夷路生态游已列入《南召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千年辛夷王”生长在天桥村,6万亩辛夷林海成为“天然氧吧”,皇后乡被命名为”中国辛夷之乡″,是辛夷的原产地受到保护,现在皇后辛夷产业是南召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5
家乡的铁牛庙
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动人、内容丰富、见证团圆的神话故事,并由此衍生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查经问典,寻根溯源,“嫦娥奔月神话”起源于南阳市南召县皇后乡铁牛庙。为此,南阳市集邮协会成功申报为南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追溯嫦娥奔月神话形成的过程,她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形成于汉代,居“汉水之北”的南阳属楚,贯穿南阳的楚长城遗址大部分在南召县,深厚的古代汉文化最终孕育了“嫦娥奔月”。

铁牛庙建于鸭路铁牛庙街西端,大殿五间,殿前即戏楼。楼门西方乃是中外闻名的铁牛角。相传盘古时候,民间有一嫦娥养着一头黑牛,后嫦娥奔月飞上月宫,此牛被王母娘娘骗到天宫耕种蟠桃园,此神牛思念故主因此逃跑,王母娘娘知道后派神将追赶神牛。无奈钻入地下,大黑牛施动神威身子大长,眼看牛角已露出地面,不料天将在上边看住,神牛不敢再出来,后变成铁牛,即是八百里伏牛山,此有吃南阳屙陕西之说。至今铁牛庙后山有一巨石看似人形,人称神仙看。
西汉末年,后汉主刘秀被王莽追赶得无处藏身,神牛显灵救了刘秀,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在洛阳称帝,史称东汉光武,刘秀为报答神牛救命之恩,下令建庙祭祀。不知何因,此庙建于唐开皇元年(即公元六一八年),在牛角露出之地建起此庙,取名铁牛庙。该庙驰名中外海峡两岸,延誉了一千多年,直到一九五八年修建辛庄水库,古庙被沉溺于清波之中长达半个世纪。
伏牛山名扬中外,鸭路山卧虎藏龙,地灵人杰,许多有识之士为振兴南阳古文化遗址发起号召,群起响应,在县乡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二00五年三月初十日破土动工,重建铁牛庙,于二00六年(丙戌年)七月六日正式举行开光大典。

6
家乡的晒经石
皇后乡凉水泉村,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名叫晒经石。
村庄名字的来历,还和家喻户晓的唐僧取经的故事有关。话说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高兴得不亦乐乎。师徒四人一路欢歌笑语往回赶,行至伏牛山,见一小河,又累又渴的师徒决定停下来休息休息。一向勤奋好学的唐僧就趁歇息的时间,打开经卷,读上几眼。忽然刮起一阵大风,经书被吹落水中。徒弟们急忙打捞,但经书已经被水浸湿。唐僧心疼地把这些经书一张一张摊在一块大石头上晾晒。
经书很快就晾干了,石头上却留下了清晰的字迹。从此,人们便称这块石头为晒经石,久而久之,它就成了村子的名字。村子附近的石头,大都是一层一层的,看上去,确实像一本本经书呢。现该山已被称为“佛经山”。

7
家乡的鲤鱼垛

八百里伏牛山巍峨高耸峰峦叠嶂,如一条横亘中原大地的巨龙,绵延到了南都城地界,被南阳盆地生生截断了,山峰虽然依旧陡峭高耸,却少了一些连绵不绝继续蜿蜒下去的气势,只剩下了鲤鱼垛突兀地耸立在那里,清凌凌的白河水从伏牛山深处流出来,绕着鲤鱼垛划了个优美的弧又向东南流向了盆底,让鲤鱼垛看起来果然像是一条跃出碧波之中的鲤鱼,整个鲤鱼垛就像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的边缘突然收笔,但是依然留足了余韵,成为这幅旷世山水长卷最精彩的一笔。

传说:天上的七仙女在银河里沐浴的时候,银河里的一条鲤鱼乱游乱闯冒犯了某一位仙女,亵渎了沐浴的仙女足以典型油烹红烧了它三次,那条亲近了仙女的鲤鱼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倒霉的鱼没有被玉帝典刑,但是被盛怒的七仙女扔下了凡尘,化成了鲤鱼垛小鲤鱼觉得冤啊,鱼儿水中游是天经地义,这不是我的错,所以鲤鱼头不屈地昂首向天,使鲤鱼垛就显得突兀高耸,整个鱼身弯曲如勾,鲤鱼尾轻摆连着莽莽群山。

8
家乡的蚕姑庙
盘古在开天辟地、创造万物之时,已种下桑柞地树,上至云天,盘蜿于下层,通三泉。一瞬间秦岭南北成了它的天下,把大地遮得如同黑夜,五谷无法生长,伏羲得知后即命毒龙化作金蚕专食柞叶,命一少女化为银蚕专食桑叶,并且各结金银二铃镇着二树生长,是时五谷又开始生产结食,万民欢乐,后来人们把树枝挂茧的形象化作“木”刻在甲骨上,作为快乐的“乐”字。
银蚕由女子所化,性情温柔,食桑叶总留相当部分以作桑树生存、生长。金蚕因毒龙所化,性情残暴,形象古怪,头上长角,身生钢毛,黑夜发光,如同朝阳,蚕食柞叶总是片甲不留,并常吐黑红色毒液伤害人类,所以古人称它为“龙蛓”。盘古正为此发愁时,主管蚕事的伏羲命“鸟、兽、虫”向龙蛓(cì)袭击,后来又把它贬黜到弥罗国。
盘古得知后甚乐,把伏羲,女娲夫妇抱了起来。金蚕在东海已好几十万年,它接受教诲,认真修炼,性情与往昔大不相同,不仅不再释放毒液伤害人,且活泼如婴儿,惹人喜爱,所以人称它为“蚕儿”、“蚕宝宝”,同时,它为了痛改前非,所结的茧丝质有“瑞光宝气之美”,此时金蚕向蚕神提出要回宛地造福于人类。到了西汉末年,河南一带,柞蚕开始人工喂养,岁岁不断,一年比一年盛,饲养至今,皇后乡也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

9
家乡的王婆石屋
  
在分水岭村公路路边,有一座整块大石开凿出来的房子,名叫王婆石屋。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撵刘秀,刘秀经过此地时,又饥又渴,看见一个老婆婆,刘秀说:“大娘,有吃的吗?我很饿”。老婆婆说:“有”,掀开锅盖,一锅热气腾腾的大白馍,让刘秀吃。刘秀吃饱以后,继续赶路。
不大一会儿,王莽也来到这里,看见老婆婆说:“喂,老太婆,有吃的吗?”老婆婆说:“馍还没蒸熟”,等好长一时间,王莽等急了,说:“这么久了还没蒸熟,你难道蒸的是石头吗?”老婆婆掀开锅盖,果然是一锅石头,王莽无奈,只好饿着肚子,有气无力地又去追赶刘秀了。刘秀当皇帝之后,差人前来封老婆婆为王婆神,并开凿此石屋,以做纪念。
后记:
若你来皇后这个山区小乡,春天,十里玉兰花含笑相迎;夏天,百亩荷田为你接风;秋天,漫山野菊为你倾城;冬天,红泥小火炉陪你夜话到天明。
若你离去,群山为你送行,软风牵了你的衣襟,鸭河岸上有人为你踏歌声,浩浩长空那轮明月,送你一程又一程。

作 者 简 介
作者:张国良
张国良,南阳市南召县人,小学高级教师,1976年出生,南阳一师毕业,河南大学汉语文学本科学历,在南召县皇后乡中心完小工作,主持市级教研课并获一等奖,2017年获得河南省骨干教师称号,座右铭”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愿桃李天下″。
中州作家文刊编辑部
顾问:刁仁庆 徐文主编:张 静执行主编:魏新征 郑江涛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景自卫团队:赵红俊 鲁光芬范荣振袁荣丽 陈立娟 王华伟杨乐才曾权伟 孙光旭陈朝晖肖绍柱 张居军 贺保双王新谱
主编微信:cgzjingjing投稿邮箱:zzzj201819@163.com投稿须知
作者须先关注《中州作家文刊》微信公众号。来稿必须是原创首发,严禁抄袭,严禁一稿多投,作者校对无误后再投稿,否则文责自负。
作者投稿时,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赞赏七天一结算,六成作稿酬返给作者,四成作平台发展用,后续不计。赞赏少于20元不予发放。
读走心好文 品书香文韵
长按二维码关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