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自古为何有人说不能“忠孝两全”?
优质回答:
之所以说自古忠孝两难全,是源自汉代的李密不愿为官,写《陈情表》上书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臣无祖母,无以至今;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说自己是老祖母抚养长大的,现在老祖母老了,需要自己在身边孝顺、赡养。
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忠地君主也代表忠于这个国家,侍奉双亲也就是要侍奉老爸妈。在封建社会,忠和孝是社会的或者说社会维持的两大基石,少了任何一个不可,以前的君主提倡以孝治天下就是这个原因。
孔子也说过:一个人孝顺而喜欢违法乱纪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守法安 已,而喜欢叛乱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的这一主张就成了封建社会比较实用的以孝治国的政策,被历代君主所沿用。 但在有些时候,比如战争或其它的大事发生的时候。
那么侍奉结双亲 (以前侍奉双亲要求在双亲身边照顾他们的所有事,不能离开双亲,而且由于孝 道长时间沿用也变的有死板和保守更加剧了这一现象)就会和尽忠于国家产生冲突。孝是治国之本,一个不尽孝的人是会被所有人骂的,而且会受当时的法律严惩。
所以孝早已深入人心,但国家有事,个人也要尽其之能,就要离开双亲,将尽心于国家之事。人们将国事放在重要位置,所谓无国便无家就是由此而来。所以说忠孝不能两全,在以前在有选择的时候选择任何一个都可以为人接受,但现在的社会怕只能选择忠了,这也是社会发展产生的结果。
其他网友回答
在笔者眼中忠乃是对国而言,孝是对家庭而言忠是国家的利益和道义,孝是对家庭的责任意义。这二者既相连系有时却犯冲突,比方说一个执法者自家一位長辈犯了罪。去抓他是合法的守职责忠于国家宪法的但是于家庭来说似乎又违背了孝道,这样说来左右为难当事者就忠孝难两全了。但是这个难题今己被智者破解了现在法家有了可以申请的回避制度,最大限度化解了当事人的两难境地和危机。还有,如有一些青年忠志警察在执行任务中常与亡命歹徒遭遇执法中常有不幸伤亡。这样情形下警察成了烈士,为国凸现忠诚节义。然而仅家庭而言年轻的烈士常是上有老人下有幼子,这种情形中英雄就没有机会再尽孝了!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人在社会,或者说人在湖身不由己自然地忠孝两难全就好理解了。做为一个中国人忠,孝。能成全其一就算成功,荣耀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理解。古代出仕为官,路途遥远行走不便,一走数年数十年。老人在家,难以奉养。所以,才有忠孝两难全的感慨。也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描写。还有一种就是为国上阵,生死两茫茫,为国捐躯难以尽孝了。
现代社会,这种感慨应该少许多。只要想尽孝,这个已经不是啥难事了。反而多了许多不事孝道的忤逆子孙。曾国蕃写一名联道,家无逆子寿命长,国有贤臣社稷安。孝道是一种美德和做人底线。新时代的盛世,希望不要有忤逆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