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江西属于江南吗?
优质回答:
这个要看怎么说,如果是狭义上的江南,就是现在大部分人印象中的江南(苏南浙北,也就是明清时期杭嘉湖镇苏常松七个府,或者加上江宁府八个府),那江西自然是不属于。
不过广义上江西属于江南没有问题,别忘了江西的称呼怎么来的,那就是江南西道。
尤其是古代江西北部的洪(南昌)江(九江)饶(景德镇和上饶西部)信(上饶东部)四府,那完全可以算江南。
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就是在南昌
江南十大名楼:浔阳楼在九江
其实很有意思的是,江西是现在唯一一个以江南命名的区域(江南西道),却不属于v明清之后人们印象中的“狭义江南”。
其他网友回答
“江南”这个词是从唐朝太宗在南方设置的“江南道”之后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地理和行政概念的。当时的江南道包括今天的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湖南、贵州等省市,面积很大。
到了唐玄宗时期,天下太大,十道不足以有效管理,遂将十道划分为十五道。因此,江南道被一分为三: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管理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西省和湖南省和安徽南部。江西的名称就是来源于此。
唐朝的江南道奠定了江南的范围:贵州以东、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包括今天的湖南、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区域。因此,江西当然属于江南地区了。
但还有一个人文概念的江南。它指的就是今天苏南、上海和浙北这块狭小区域。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区(摘自央视纪录片《何处是江南》)。
在人文概念里,江南是一个才子佳人地,富庶繁荣乡。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词,叫做《忆江南》,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首诗是他在洛阳写的,他说的江南,指的就是苏南和浙北地区,因为他曾经担任过杭州和苏州刺史。他回忆中江南总不会说江西或者湖南吧?
其他网友回答
江西是不是属于江南,这是一个看起来像绕口令的问题。我的答案是毫无疑问,江西是中国传统意义上江南的一个部分。
一般来说当我们说起江南,下意识地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江南的江的是不是长江?我觉得,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
从文字的角度,江将或者是河,都是河流的统称,但是在中国只有两条河可以单独使用江或者是河来做代表,江指的就是长江,河就是黄河。
苏东坡写赤壁赋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个江是长江。毛泽东写沁园春雪说大河上下,顿时滔滔,这个河就是黄河。
因此,既然江西的地理位置在长江以南,属于江南没问题。
至于有人说,江南一说是因为唐朝设立了江南道,这就更加验证了江南是长江以南的说法。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地图,当年的江南道,包括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基本上就是以长江为界的。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江西在中国版图上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就知道江西是否属于江南了。下面我就来告诉你江西为什么属于江南而又叫江西的原因。
首先,江西的称谓是根据其地理位置决定的。在我国的文化地理中,“江”特指长江,“河”特指黄河。古人就常以黄河、长江这种名山大川来划分地理,如河北、江南等历史地理名词。而在我国现在的省份中,河南省、河北省以分属黄河南北而得名。那为何江西省的全境在长江之南,却以江西命名?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有明确的说法,他认为“江西之名殆不可晓,全司之地并在江南,不得言西”。
第二,江西称谓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古代,江西向东就有江东之说,所谓“不肯过江东”、“无颜见江东父老”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既然有江东,当然就该有江西来相对。据晋《地理志》中记载:以庐江、九江自合肥以北至寿春,皆谓之江西。此亦《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也是(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的原因所在。
第三,江西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江西地处长江以西,长江南岸,因而属于江南。这里四季分明,美景如画,河流纵横,物产富饶,典型的鱼米之乡。这里的井冈山是革命老区,驰名中外的庐山更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妇孺皆知,八一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庐山会议旧址、庐山瀑布更是闻名遐迩;江西景德镇陶瓷更是闻名世界,陶瓷艺术品成为古代皇宫的瑰宝。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江西属于江南是毫无疑问的。
其他网友回答
江南的范围随着历史的发展,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在历史上,只有汉代和两宋时期,江西被全部划入江南范围之中。
其它时期,江西要么不属于江南,要么只有靠近长江的东北部被划入。
如今我们所说的江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角度讲,江南包括五省一市,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市位于长江以南的地区。
另有一种广义概念,说江南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广阔地区,包括上海、江西、湖南、浙江全境,江苏、安徽、湖北三省的长江以南地区,以及福建北部等。
这是一个气象地理概念,与我们常说的江南还是有区别的,范围要大不少。
狭义的江南,通常指上海、苏南、浙北,皖南等长江以南的地区。
很明显,江西不属于狭义概念中的江南。狭义江南具体范围如下:
今江苏省的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市全境,今浙江省的杭州、绍兴、宁波、嘉兴、湖州地区及安徽省的皖南芜湖,黄山,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等地区。
历史上的江西和江南又如何呢?
江南的概念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时的江西是一个泛指概念,主要指百越地区。
也就是今苏南、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东南沿海地区,这是百越人最集中分布的地区。
这时还没有江西的概念,江西境内分布着部分有邗越人,属于人烟稀少之地,春秋时的吴、越、楚三国争取江西。
秦朝建立后,在全国设36郡,江西属九江郡,包括庐陵县、新淦县、南壄县。
江南的范围在这时得到扩大,包括今湖南省和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
从史料记载来看,这时的江南南界已到南岭一带。
到了汉代,豫章郡被设立,下辖18县,与九江郡、长沙郡、庐陵郡一起囊括了今江西的大部分地区。
这时的江南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了今江西省、湖南省及湖北南部地区。
两汉时期的江南,主要是指洞庭湖南北和赣江流域地区,也有其它局部地区,但无疑这三地是核心地区。
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相继南迁,江南这才被赋予了文化概念。
隋朝时期,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唐代时增加至8州。贞观初年,全国置10道,江西则属于江南道管辖。
这时的江南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南部、江西、湖南。
到了开元年间,全国置15道,江西属江南西道,江西一词也是由此而来。
宋朝时,将唐以来的道改为路,江南路包括江西全境与皖南部分地区。江南路又分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范围如下:
江南东路包括宣州、池州、太平州、徽州、饶州(上饶)、信州(鹰潭)、抚州、洪州(南昌);江南西路包括袁州(宜春)、吉州(吉安)、江州(九江)、虔州(赣州)。
这一时期,整个江西省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地区。
明清时期的江南,就是我们上述所讲的广义江南。清初时的江南省和江西省都由两江总督管辖。
后来江南省被拆分为江南右布政使司和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初年有左右布政使司改为江苏布政使司和安徽布政使司。
江苏就是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而来,安徽则是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而来。
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又是一个历史和文化概念。
地理概念通常来说都比较宽泛,历史概念会随不同历史时期而变动,文化概念则泛指的就是太湖流域的江南文化。
从地理概念来讲,江西属于江南,但可能只是靠近长江的东北部。若按气象地理来讲,则江南包括了江西。
从历史概念来讲,江南范围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江西仅在汉代和两宋时才全部属于江南,其它时期或不是或部分是。
文化上的江南,更是界限比较模糊,到底江南指哪里?可能答案有千百种。
经济史学家李伯重给出了江南界定,他认为江南的合理范围应包括今苏南、皖南及浙北和赣东北。
也就是明清时期的十府一州,即应天、苏州、松江、常州、宣州、徽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十府及太仓直隶州。
这一范围的内部生态具有统一性,同属太湖水系,经济文化联系紧密,与外围地区有天然屏障并形成分隔。
从这个角度来讲,只有江西的东北部才属于江南。
但很多学者给出狭义上的江南,是不包括江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