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塑造了林黛玉怎样的形象 《林黛玉进贾府》,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网友提问:

感觉林黛玉整天哭哭啼啼不受人待见,作者创作这个人物的用意何在?

优质回答:

红楼梦最前面有说绛珠仙子是为了报恩下凡的,泪流尽了也就圆满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子的,贾宝玉本是是赤霞宫的神瑛侍者,一天他走到灵河岸边看到一颗绛珠仙草(多美,你能想象美的辞藻)。于是呢,他就每天就给它浇水(甘露),然后这个仙草就修成人形了,成了绛珠仙子(就是女主林黛玉)。

为了贯穿全文,毕竟人家是女主。

她心里太难受了,本来是家里的独女,受万千宠爱于一身。后来父母都去了。寄人篱下。那种感受肯定很不好受。

而前面说了为了报恩,来还泪的,所以才会哭的。

她也并非只会哭哭啼啼的,不能因为只看到别人不好的一面,就忽略了别人身上的优点呀。

相反,我很欣赏这个人物,她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而且有这个那个时代不具有的叛逆性格,不受封建思想的拘束,能做自己。最起码她不虚伪,真实。

有人会说那我是不是很讨厌薛宝钗,我觉得她是一个识趣的人,她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感情。站在角色本身来看,其实也不值得批判,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三观和当时封建思想的影响,还能保持像林黛玉这样的叛逆思想的毕竟不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宝钗身上就是比较好的证明。

还记得那个三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吗,她看似像小丑一样 ,但我认为最通透的是刘姥姥吧,她不卑不亢,也懂的感恩。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高官显贵的,看似很平平不奇,像小丑一样的她,在她身上也看到被困在这偌大园子里的人,所没有的踏实感,她是活在俗世里面的明白人。也正如平凡人一样心酸,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委屈求全,让自己去做一个小丑,但即便生活艰辛,她依旧没有忘记初心,懂得感恩。特别是最后贾家落败,凤姐临危托孤,刘姥姥有情有义的场面 ,大概是我看到想象中最感人的画面吧。

每一个角色在曹公的笔下都显得栩栩如生,很立体,有各自的特点,很饱满。

一个小的角色都能刻画如此之棒,何况我们的女主林黛玉呢,她是才情与美貌及一身的女子,那种忧郁与才气的气质也是其他角色不能比拟的,还有那种伤春悲秋富有诗书气病态之美。曹公似乎也把她写活了,直到已过去200多年的今天,已经有绝大多数人知晓林黛玉,更有甚者还有红学的研究者。

黛玉葬花词也特别有名,最喜欢里面两句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读出了她当时的心酸,悲伤,落寂。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怕是当时曹公也有这样的悲伤与苦闷吧,所以作为女主的黛玉怎么会不哭呢,她的哭更像是一种反抗。她或许不是为自己而悲恸,而更像一种对当时时代无力的悲恸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读者心里都是不一样的。以上都是我自己个人的看法。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及时找我联系,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想是题主还没仔细看开篇第一回文字,故而有此一问。

黛玉是谁?

明里她是贾府千金贾敏的女儿,巡盐御史鹾政林如海的独苗儿,实则她还有一个特别打眼的身份,那就是她原本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那株绛株仙草,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甘露浇灌,得脱草胎木质,幻化为人形,修成个女子。

为了报答神瑛侍者这一番灌溉之恩,她亦随了凡心炽烈的神瑛侍者下凡到人间,并信誓旦旦地表示,神瑛侍者以甘露浇灌,她没得其他仙露可还,只能以泪水相代,故而有“还泪”一说,这也是整部书的大关节,这一段神仙往事也被曹雪芹设定为“木石前盟”,是个通篇贯穿的主线故事。

只是这曹雪芹太擅于隐匿主旨立意,故而采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叙事法则将其时隐时现,若即若离,就闹得各色人等十分忌惮甚至厌烦黛玉的还泪之举。

虽说于创作手法上显得很稀奇,也很另类,但还是很切合黛玉、宝玉他们的前世身份的,自然就博得绝大多数读者的认定与首肯。

表面看,黛玉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实则就是因为她总是以泪洗面,以泪还情,才落得个这般形象,一副病容,如娇似嗔,经常哭得梨花带雨,玉色生香。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时候,设置了两条情感线,一条就是这木石前盟,由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个主要人物构成文本主题架构,通篇以还泪为皈依,是原本就一直沿循的叙述主线;另一条则是薛宝钗到了贾府之后由其母薛姨妈和姨娘王夫人依法炮制的“金玉良缘”,就形成了薛宝钗横刀夺爱、硬插一杠子的爱恨纠葛,几个青年男女的卿卿我我、爱恨情愁就总是浮游于这两条线之间,形成作者为文的主题脉络。

连曹雪芹自己都说,自古本无还泪之说,而作者特意以还泪作为一个叙事因果,则千古未见,也足见曹雪芹在文本设置方面的苦心孤诣,别开生面。

实乃千古宏文也。

宝玉黛玉两个你情我愿,一个灌溉,一个还泪,既有前情,又有后爱,两个人同衾共枕鸳鸯成双看似水到渠成的事儿,似乎早已板上钉钉了。但最后的结局却截然相反,这就更加突出了本书的悲剧性色彩,也使得读者越发感喟那样一个时代真挚爱情的血泪悲歌,说不得让读者忍不住掬一捧同情的泪。

这也是曹雪芹之所以营建林黛玉这一关键角色的主旨所在。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说起林黛玉,大家不陌生,作者问了身边的朋友,如果林黛玉做你的女友,你愿意吗?朋友们一笑,说肯定不行,整天哭哭啼啼,身体又不好,和她在一起,还不得天天照顾她,如果和其他女孩子说话,她又吃醋,还得哄着。我又不是贾宝玉,没必要啊。虽然曹雪芹把林黛玉作为第一女主角,可是她身上的毛病太多,连吃的药都是极珍贵的,药费都负担不起啊。

作者哑然失笑。林黛玉太冤枉了。要知道林黛玉哭泣的真正原因,实际上与她的身份有关系。据书中说,原来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有一位神仙的小跟班经常用仙露灌溉她,于是就成精了,修炼成了一个女孩子的模样,整天就在天上飞着。饥饿了,就吃蜜青果,渴了,就喝灌仇海的水,蜜青果的意思是迷情,灌仇海就是情欲,所以呢,这个成了精的绛珠草,就天天想着报恩。人家是神仙的仙露灌溉的,可是她没有仙露啊,并无此水还他。这个时候,神仙小跟班想要下凡,就是贾宝玉,绛珠草听了后,就说,那我也下世,把我一生的眼泪还给他,就算报答他的灌溉之恩了。于是,绛珠草下凡后成了林黛玉,那个神仙小跟班成了贾宝玉。这也就是林黛玉经常哭的原因。

我们再说说书中的另一个人物,贾宝玉脖子上戴的那块宝玉。其实那也是成精了的石头。这块石头是女娲炼石补天的时候,剩下的那一块。这块石头因为经过女娲的锻炼,已经具备了灵性。有一天碰到了一个僧人和一个道人,这块石头就说,带我到人间去吧。这一僧一道也就答应了,将这块大石头变成了一块美玉,在神仙小跟班下凡出生的时候,就顺带着让它跟着。贾宝玉出生时候,嘴巴里就叼着它。这块玉石亲身经历了大观园的一切,所以等它再重新变成大石头后,就把这段经历刻在了自己的身上,所以,红楼梦又叫做《石头记》。

那么,为啥那么多人喜欢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呢,因为他们都是从择偶标准来说的。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确实适合做一位妻子,可是,曹雪芹并非凡夫俗子。曹雪芹是一位有故事的人。在很多古代文人看来,肉欲的满足远远不能和精神的满足相比。贾宝玉和林黛玉乃是精神恋爱。放到现在,薛宝钗就是我们说的,身材好,样子好的,林黛玉就只有样子好,身体完全不行,更别说身材了。可是,贾宝玉为何独独欣赏黛玉呢?这要从黛玉独特的审美来说。黛玉的欣赏水平在整个大观园中,是最像外祖母的,也就是贾母的。所以,贾母是黛玉和宝玉婚姻的最坚定支持者。大家不要被后40回欺骗了,觉得贾母会同意薛宝钗和贾宝玉,那是不可能的!在前80回中,贾母已经明确的表明态度了。

其实对林黛玉的欣赏和喜欢,牵扯到了更多的中国古代文人喜好。你看咱们的国画,寥寥几笔,已经深远,讲究温润而富有内涵。一个身材很好,嗓门很大的女子,在古代注定不受文人喜欢。反倒是看起来病怏怏,又懂得诗词歌赋的女子,会受到青睐。我们作为现代人,毕竟不能随意去评判这种审美的正确与否。

斯人已逝,曹雪芹带来了大观园的故事,同时也带来了太多的谜团。我们感谢他,给我们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女子,让我们从她们的一言一行中,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幸甚至哉。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提的有点不太正确,因为林黛玉没有整天哭哭啼啼,林黛玉也没有不受待见,作者创作这个人物的用意,当然是因为林黛玉是红楼梦全书的主角。

下面来详细解读这个问题。

一,林黛玉喜欢哭,但她哭的对象只有贾宝玉一个人,除了在贾宝玉面前,林黛玉刚进荣国府时,只和贾母抱头痛哭过一回,林黛玉更没有不受人待见。

林黛玉前世是绛珠草转世投生,当年在西方灵河岸边有一块大石头,每天早上大石头表面都会结出露水,在石头的下面,生长着一株绛珠草,每天石头上凝结的露水就会嘀嗒到绛珠草上,天长日久,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这块大石头和绛珠草都修炼出了人形,大石头成了神瑛侍者,绛珠草成了一个仙女,又不知过了多少年,神瑛侍者下凡历劫,投生为贾宝玉,绛珠草于是也跟着神瑛侍者下了凡,投生为林黛玉,来报当年大石头给她的浇灌甘露之恩,所以林黛玉和贾宝玉在一起时,林黛玉经常哭泣落泪,就是以泪偿还当年的甘露灌溉之恩。红楼梦这个前言故事,注定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是一场悲剧,所以林黛玉只在贾宝玉面前哭,并不像题主所说那样,整天哭哭啼啼,除了贾母和贾宝玉外,林黛玉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曾哭过,林黛玉在日常生活里,爱说爱笑,说话风趣幽默,言辞犀利,喜欢与人开玩笑,很受众姐妹们喜欢,她的任性和小心眼只用在贾宝玉一个人的身上,在贾宝玉面前,因为小心眼所以经常吃醋生气,一生气就会哭,在贾宝玉面前非常任性,必须要贾宝玉来哄,否则哭起来就没完没了,男女恋爱过程中,女孩子很喜欢在男朋友面前撒娇任性,然后让男朋友来哄,这一点作者在生活中一定深有体会,才写出来一个还泪的林黛玉。

林黛玉不受人待见,这个也是错误的,林黛玉和众姐妹关系都非常好,例如史湘云,薛宝钗,探春,王熙凤等人,如果说林黛玉不受待见,只是在一个人面前,就是王夫人,因为王夫人不想让贾宝玉娶林黛玉,所以才会不待见林黛玉。

二,作者创造林黛玉这个人物的用意是什么?

红楼梦一书中,林黛玉是第一主角,没有林黛玉,红楼梦这本书就无法开篇,宝玉黛玉的爱情是红楼梦一书的中心内容,没有了林黛玉和贾宝玉前世今生的木石前缘,没有林黛玉还泪的凄惨爱情,红楼梦这本书就不能再称之为梦,贾宝玉和林黛玉前世今生的爱情,就是红楼梦这本书,最大的一个梦境,其他所有的梦幻故事,都是发生在林黛玉和贾宝玉二人爱情的梦境里,就好像作者做的一个梦,首先要梦见林黛玉和贾宝玉,然后才能梦到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以及与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有关的人物,所以作者必须要创作林黛玉这个人物,没有林黛玉,也就没有了红楼梦这本书。

贾宝玉的怡红院,和林黛玉的潇湘馆,是红楼梦一书中,最重要的两个场景,很多事情都发生在怡红院和潇湘馆里,很多人物都会聚集在怡红院和潇湘馆这两个地方,其他的地方,几乎是没有人愿意去的,例如薛宝钗的衡芜苑。说明林黛玉是红楼梦里的第一女主。红楼梦全书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人物展开的,林黛玉死后,红楼梦全书也就开始了收尾,不再有新的故事情节发生,开始书写所有人的下场结局。总之林黛玉这个人物,是红楼这场梦境第一女主角,林黛玉和贾宝玉二人的爱情梦境,就是红楼一场梦。

其他网友回答

还泪之说

看官:你只见林黛玉的哭哭啼啼,果然不解作者痴啊!《红楼梦》的故事场景中,关于人物就有四百多个,但是做为最具典型形象的却只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以及王熙凤等为代表性的角色。作者曹雪芹先生对于每一个角色的设定、出场到离场都是有着很深的用意的。

还泪之说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里就已交代了贾宝玉的身份和林黛玉的眼泪了。一切缘起《石头记》:贾宝玉乃警幻仙子处赤霞宫神瑛侍者,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见有“绛珠仙草”十分可爱,遂日以甘露浇灌,这“绛珠草”得天地之精华后遂脱胎为人形,常言:“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

还泪之说

可见他二人早已是警幻仙子记录在册的,凡此情痴情种风流冤家若下凡者必将引出这么一场风流公案来,《石头记》里一僧一道所谈的因果实乃不可泄的天机。

还泪之说

“不进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的黛玉,出场已是悲悲切切的入了荣国府的门了,也足见她日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多说一句话,更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去的谨小慎微。且不说黛玉自从入了荣国府之后的泪是由春流到夏,再由秋流到冬,黛玉的诗情书画也是不可省略笔墨的。

还泪之说

“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父母”里,黛玉初与众姐妹斗诗:“世外桃源(匾额)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的与众不同;和宝玉斗气时的葬花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还泪之说

林黛玉走的这一遭,所结的情缘以泪始,终以泪退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