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人为何喜爱寄情于山水画?
优质回答:
国画的水墨风格较适合写意,而山水风光往往过于写实就会失去意境。所以国画往往侧重山水风景,而油画和素描偏重人物写实。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不只是古人,中国山水画是从古至今,都是画者与欣赏者一直最喜欢的题材。
虽然说艺术是比较个人主观的表达,对于艺术的喜欢也更取决于个人的审美和喜好,但古人喜爱寄情于中国山水画,绝对不只是个人喜欢的原因,原因有很多,自己理解应该主要是以下三点吧。
一山水画在中国画中的地位
中国画主要分三科,山水人物花鸟,看似简单实则有玄妙,因为不能单单看做是题材的分类,更应该看做是,古人 用艺术表现的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 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相得益彰,正是反映了中国文化思想,中国人的世界观甚至宇宙观。
这可以看出来山水画首先是中国画很重要的一科,而且大家也知道,中国画的最高追求,乃至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所以山水画与这些都高度的吻合,中国古代特别钟情与山水画,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山水画更容易寄情更直观的达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却可以依据每个人不同的心境,提供给我们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享受。在中国绘画中,人在自然之中是渺小的,无言的自然上升为审美的主要对象,自然又是广大辽阔,又是变幻莫测,山、水、树、石、云,包括气候的变化都是基本自然因素,而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这些也是山水画基本构成,现实中古代文人雅士游山玩水,体会自然的感染力,寄情山水之间,画中山水画自然也成了,最直观最容易表达情感的艺术表现。
其实中国山水画在成为独立的画派之前,是作为人物故事背景承托的描述,所以那个时候的“人比山大,水不能行船”。比如说顾恺之的《洛神图》的山水就是人物的陪衬。渐渐在此之后人物之中的山石、树木的比例开始协调,空间也放大。人们发现在山水画空间中,水之浩淼,山水之逢云,人发觉了自然独立的审美意义,而且中国画讲究诗情画意,更是有一些特别的表现手法,比如气韵,留白等等,山水画更能突出将这些表现淋漓尽致,从而山水画更容易寄情也能更直观的达意 。
三山水画还有现实需要的美好寓意
如果山水画只是文人雅士的寄情,没有更多人的喜爱,用现代的话就只能是小众的艺术,而不可能是更多的人寄情与此,山水画不但可以让文人雅士寄情,也可以让更广大的受众给予美好的心意。
最广泛的就是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寿比南山一直是中国人对人最好的祝愿,中国道教已经仙人也都隐与山林之中,长寿不老到现在也是生命科学最热门的话题。
现在又开始流行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但是现代社会对山水的合理利用开发,中国古语也早就有云,山管人丁、水管财禄,人丁兴旺财源滚滚是每个人都希望的繁荣。山更有靠山,有龙脉的象征。
所以无论古人还是现代人,无论是画者还是欣赏者,都愿意寄情于山水,寄情于山水画。
其他网友回答
山水之中有阴阳,阴阳和合则是东方文化的根,在山水画中以寄心思也!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人类生存对自然的依赖性很高,对自然存在天然的敬畏,且古人的人文成就在他们看来要远逊于自然。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人画画,画家无论画山水花鸟梅兰竹菊,画的其实都不是山水花鸟梅兰竹菊,画的是他自己,托物言志,画画家的清高,画画家的境界。中国文人向来寄情山水,儒道释三家合流,山水画更适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