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周王朝和郑国的关系

网友提问: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优质回答:

西周灭商之后,实行了分封制与宗法制。从周文王开始,他们就分封了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做诸侯,以此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而我们今天所说的郑国就是属于分封的子弟一类。因为他们与周王室都姓姬。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有天子诸侯的关系,又有一宗族之中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从具体的历史当中去看看吧。

首先这是一种君与臣,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作为天子与诸侯,天子要分封土地和人民给诸侯,让他们世袭统治。他们可以世代相传诸侯之位,无需向天子报告。他们还可以收税,建立自己的军队。但是,他们也有义务,那就是守一方疆土,随从天子作战,纳贡给中央,向天子朝觐述职。

郑国的国君姓姬名友,做为臣子他在朝廷的官职叫司徒。周宣王把黄河洛水之间的国土和老百姓分封给了他,成为了一方诸侯。

不过他也在朝廷做官。在周幽王,周幽王宠信褒姒时,他看到了国政腐败,国势衰落,就想离开朝廷,就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向天子请求去洛水以东,天子同意后,他率领自己的臣民,就离开了初始的郑,到了洛水以东,那里也有诸侯国,叫虢、郐,由于是他在朝中是大司徒,虢和郐的诸侯有些畏惧他,就献出了十座城邑。这样就建立了新的郑国。

不过,这时的郑桓公仍然在朝廷为官,所以犬戎攻破镐京,他也同周幽王一起被杀了。郑的诸侯王死了,于是郑国的人们就立新的国君,那就是郑桓公的儿子掘突,郑武公。这里重新立国君,那是不需要天子任命的。诸侯王世代相袭,从郑桓公到郑武公再到郑庄公、郑昭公、郑厉公、郑文公……

当然,如上文所说,他们是有义务的。其中一项就是朝觐。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前717年,郑庄公就去朝觐天子周桓王。但是周桓王就没有按当时的礼仪来接待他,大家在这里要明白,周朝实行礼乐制度,等级分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礼节和音乐。回国之后,郑庄公就私自与鲁国交换了许国的田地以示抗议。这是不允许的,属于他违犯了周朝的礼法了。因为当时实行分封制,土地属于天子和诸侯,但是不允许私自交换和买卖。

接下来,前707年郑庄公没有去朝觐天子。

《孟子》有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

可能是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了,于是周桓王就率领陈蔡虢卫等国的军队去讨伐他,可是很不争气,还被郑国打败了,《史记》记载“射中王臂”应该说,这次郑国做为诸侯对天子实在是以下犯上,严重违反君臣礼法,这反映了当地天子式微,诸侯势力增强的现实。

做为诸侯,还有随从天子做战的义务。前675年,燕、卫、周惠王的弟弟颓以下犯上,攻打周惠王,周惠王就向郑国求救,郑厉公就出兵攻打反叛的颓,终于在前673年,杀掉了颓,护送惠王回京。

其次、他们之间还是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从祖辈说,郑国的开国之君,那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亲弟弟。所以说,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有句话说,血浓于水。这样有争斗之外,也就有时会体现出一种温情。 前707年,郑国与周天子之间爆发了战争,周桓王被打得大败,周桓王还被射中了手臂,手下问是不是继续追击,郑庄公就说,不要去追了。并且深夜还派人去慰问周桓王的病情。

前673年,周惠王的弟弟造反,郑厉公就为周惠王平叛。前636年冬季,翟人攻打周襄王,郑文公就让他到自己的汜邑避难。前519年,西周又有人作乱,郑定公又派人去平叛,护送敬王回国。

太史公说,“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意思是,依靠权势与利害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当权势利害终结时,关系也就疏远了。而周天子与郑国也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并且因之,而发生了矛盾与冲突。

郑国与周天子是一种利益关系。

初生之时,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仅此而已。但是,周宣王即位后,郑桓公被分封了,郑桓公成了周宣王的诸侯。从此,有了利益关系。

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桓公因之率自己的百姓离开了他。前717年,郑庄公因为不满周桓王的不公平礼遇,一怒之下,抢夺了邻国的土地。并在前707年,和周桓王兵戈相向,全然不顾血缘关系。更为甚者,一箭射中同族之大宗的手臂。前636年,周襄王请求郑文公,周文公全然不顾惠王之大宗身份,置之不理。原因是当初上一代父辈人的恩怨,郑厉公曾帮助过周惠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爵位和俸禄。

郑国与周天子之间关系变化的原因

西周之初,本来是一种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以血缘为基础,既是宗亲关系,又是一种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君与臣的关系。而当社会历史的发展,分封的土地不断减少,血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随着生产力的进步,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不断趋向瓦解之维系郑国与周天子的这种君臣关系的经济基础,不复强大之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走向尴尬,越来越成为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当此时,利益关系也就成为了主要的关系。强者为王,弱者即使是周天子也无能为力。

总而言之,周天子与郑国的关系,是一种利益之间的较量。曾经郑国为臣子,为小宗,而到了西周后期,走向了强大,越来越独立,实际上成为了与西周对等的国家。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是实力消长的结果。

其他网友回答

春秋初年,周平王在位时,郑国的国君是郑庄公。郑庄公有兄弟两个,弟弟叫段。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偏心眼儿,特别宠爱他的弟弟段,甚至想把王位交给段。

郑庄公登基那年才15岁,但他人小志气大,上台就抓住大权不放。武姜无机可乘就向庄公给段讨封地,武公就把旧都京城封给了段,此后人们就叫他京城太叔。叔段有了封地,更惦记着怎样把哥哥弄下台,自己当国君,于是就积极招兵买马,准备攻打都城。他还和母亲武姜约定,到时候由她打开城门。后来阴谋暴露了,郑庄公派兵平叛,叔段弃城逃跑了。这件事情发生后,庄公对母亲十分恼恨,就把她逐出了国都,赶到颖城居住,并且发哲说:“不到黄泉,永不相见!”颖城有位官员叫颍考叔,有一次他来都城进献礼品,庄公把他留下来,让御膳房送上来一只蒸羊招待他。

考叔一边自己吃一边用手撕羊肉,撕下来就放进袖子里。庄公见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这是干什么,考叔回答道:“下官家有高堂老母,从来没有尝过如此美味,我想拿一些回去让她老人家尝一尝。”庄公听了,一连叹了好几口气。考叔明知故问:“大王有什么心事这时候,庄公对母亲的气已经消了,很后悔自己说出那么绝情的话,可又无法收回来。既然考叔提起了话头,他就把自己的难处说了一遍“大王不必为此烦恼。“考叔是个聪明人,他马上就给郑庄公出了个绝妙的主意。“黄泉不就是黄土地下的泉水嘛,只要主公下令挖一条地道,一直挖出泉水来,您和老夫人在地道里见面,这不就不算违背誓言了吗?”

郑庄公大喜,立即派考叔去操办此事。地道很快就挖好了,庄公与母亲在地道里见了面,从此母子和好。春秋初年,数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最密切,郑国的国君在朝廷上当卿士,执掌朝政。郑庄公权力大了,就没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周桓王即位后,打算惩治一下狂妄的郑庄公,就解除了他在朝廷的权力。庄公大怒,就借口说本国闹灾荒,粮食不够吃,派人把京城郊外刚刚成熟的谷子都割了去。桓王气得七窍生烟,却拿他无可奈何。过了不久,郑庄公到都城来朝见天子。桓王故意送给他10车谷子,还用讽刺的口吻说:“郑国以后再遇到灾年,我会接济你们的。”掌管朝政的周公黑肩害怕郑庄公生气,连忙加送两车绸锻。

天子赏10车谷子,这可是件丢脸的事情,但又不能扔下。郑庄公灵机一动,便让人把那两车绸缎覆盖到10车谷子上,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京城,逢人便说这些绸缎是周天子赏赐的,又说宋国很久没来朝质了,周天子命令他前去讨伐。回到国内,他还直的出兵把宋国给灭这一下周桓王再也忍耐不住了,征调陈、蔡、卫三国的军队前往郑国兴师问罪,而且天子亲自挂帅出征。郑庄公可不管你天子不天子,把郑国的军队开出来,摆好了阵势,就等着交战。周桓王事先准备好了一篇讲稿,想在阵前见到郑庄公时痛痛快快地骂他一顿,没想到郑庄公连个面都没让他见到,让他见到的是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那几个国家的土兵跟郑国无冤无仇,都不想打仗,一见郑国的军队冲过来了,掉头就跑。桓王只好传令收兵,并亲自断后。郑国大将祝聃远远地望见桓王,就对准他射了一箭,正好射在他的左边肩头上。

祝聃立刻催车追赶,眼看着就要生擒桓王了,忽听营中鸣金收兵,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桓王跑掉了。郑国打了胜仗,为什么还要收兵呢?这个收兵的命令是郑庄公下的,人家毕竟是天子,要是真有个好歹,别的诸侯可不能放过他。当天晚上,他让人带上12头牛、100只羊,还有一些粮草,到周王兵营中去慰问,假惺惺地请求天子赦罪。桓王心里明白,这是郑庄公给自己的台阶,此时不下还等何时,就下令撤军了。

其他网友回答

春秋初年,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最密切

春秋初年,周平王在位时,郑国的国君是郑庄公。郑庄公有兄弟两个,弟弟叫段。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偏心眼儿,特别宠爱他的弟弟段,甚至想把王位交给段。

郑庄公登基那年才15岁,但他人小志气大,上台就抓住大权不放。武姜无机可乘就向庄公给段讨封地,武公就把旧都京城封给了段,此后人们就叫他京城太叔。叔段有了封地,更惦记着怎样把哥哥弄下台,自己当国君,于是就积极招兵买马,准备攻打都城。他还和母亲武姜约定,到时候由她打开城门。后来阴谋暴露了,郑庄公派兵平叛,叔段弃城逃跑了。这件事情发生后,庄公对母亲十分恼恨,就把她逐出了国都,赶到颖城居住,并且发哲说:“不到黄泉,永不相见!”颖城有位官员叫颍考叔,有一次他来都城进献礼品,庄公把他留下来,让御膳房送上来一只蒸羊招待他。

考叔一边自己吃一边用手撕羊肉,撕下来就放进袖子里。庄公见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这是干什么,考叔回答道:“下官家有高堂老母,从来没有尝过如此美味,我想拿一些回去让她老人家尝一尝。”庄公听了,一连叹了好几口气。考叔明知故问:“大王有什么心事这时候,庄公对母亲的气已经消了,很后悔自己说出那么绝情的话,可又无法收回来。既然考叔提起了话头,他就把自己的难处说了一遍“大王不必为此烦恼。“考叔是个聪明人,他马上就给郑庄公出了个绝妙的主意。“黄泉不就是黄土地下的泉水嘛,只要主公下令挖一条地道,一直挖出泉水来,您和老夫人在地道里见面,这不就不算违背誓言了吗?”

郑庄公大喜,立即派考叔去操办此事。地道很快就挖好了,庄公与母亲在地道里见了面,从此母子和好。春秋初年,数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最密切,郑国的国君在朝廷上当卿士,执掌朝政。郑庄公权力大了,就没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周桓王即位后,打算惩治一下狂妄的郑庄公,就解除了他在朝廷的权力。庄公大怒,就借口说本国闹灾荒,粮食不够吃,派人把京城郊外刚刚成熟的谷子都割了去。桓王气得七窍生烟,却拿他无可奈何。过了不久,郑庄公到都城来朝见天子。桓王故意送给他10车谷子,还用讽刺的口吻说:“郑国以后再遇到灾年,我会接济你们的。”掌管朝政的周公黑肩害怕郑庄公生气,连忙加送两车绸锻。

天子赏10车谷子,这可是件丢脸的事情,但又不能扔下。郑庄公灵机一动,便让人把那两车绸缎覆盖到10车谷子上,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京城,逢人便说这些绸缎是周天子赏赐的,又说宋国很久没来朝质了,周天子命令他前去讨伐。回到国内,他还直的出兵把宋国给灭这一下周桓王再也忍耐不住了,征调陈、蔡、卫三国的军队前往郑国兴师问罪,而且天子亲自挂帅出征。郑庄公可不管你天子不天子,把郑国的军队开出来,摆好了阵势,就等着交战。周桓王事先准备好了一篇讲稿,想在阵前见到郑庄公时痛痛快快地骂他一顿,没想到郑庄公连个面都没让他见到,让他见到的是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那几个国家的土兵跟郑国无冤无仇,都不想打仗,一见郑国的军队冲过来了,掉头就跑。桓王只好传令收兵,并亲自断后。郑国大将祝聃远远地望见桓王,就对准他射了一箭,正好射在他的左边肩头上。

祝聃立刻催车追赶,眼看着就要生擒桓王了,忽听营中鸣金收兵,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桓王跑掉了。郑国打了胜仗,为什么还要收兵呢?这个收兵的命令是郑庄公下的,人家毕竟是天子,要是真有个好歹,别的诸侯可不能放过他。当天晚上,他让人带上12头牛、100只羊,还有一些粮草,到周王兵营中去慰问,假惺惺地请求天子赦罪。桓王心里明白,这是郑庄公给自己的台阶,此时不下还等何时,就下令撤军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