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偏头痛发作,哪些方法最管用?
优质回答:
可以参看我写的关于颈源性偏头痛的一篇文章:
拆解偏头痛,那些经验得来的伤科辩证逻辑
两周前来了一位偏头痛的病人,右侧从枕部到颞部区域的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纠缠了长达十年,除了偏头痛还伴随着颈椎僵硬,肩胛内侧酸皱总想找人揉揉才舒服,多方求医无效辗转找到我。
例行触诊时在她枕后右侧人字缝触摸到明显的紧张筋膜,压痛明显。继续向下可以触诊到寰枢关节(第一、二颈椎)向右侧偏歪,x线颈椎正位开口片可见寰枢关节间隙不对称,再加上其他的触诊和分析,初步诊断为颈源性偏头痛。寰枢关节处于颈部最上端与头部交接的位置,它的偏歪刺激到枕大、枕下神经会造成头痛的症状,如果刺激到椎动脉还会引起头晕的症状
在临床上“颈源性头痛”是偏头痛的常见成因,这个患者经过几次系统治疗逐渐好转并治愈了。
面对这个病以前我是有很多失败经验的,很多年前治疗偏头痛,我用的还是只用寰枢关节复位的方法,疗效还算不错,直到后来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患者,每次复位后疗效只能管一两天,之后又反复,反复了很多次,其中也尝试了其他治疗,按摩、针灸、中药、拉伸、肌肉锻炼等等,用尽办法效果依然不理想。
我陷入了迷茫,痛定思痛我对他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触诊,在她枕后人字缝寻找到一个极痛的压迫点。
我瞬间明白了,是枕后侧方的筋膜一直处在褶皱挛缩状态没有打开造成的。
由于患者的长时间不良姿势,异常的压力使得颈椎的小关节渐渐移位,为了保护错位不再加重,肌肉、筋膜会保护性的紧张痉挛,在长时间的紧张挛缩下,筋膜短缩产生褶皱,穿行在其中的神经感受器,受到褶皱过大的压力而产生疼痛
大部分患者解决了关节错位,筋膜、韧带、肌肉会自然而然的恢复正常,而这位患者特使在虽然关节位置恢复正常但由于错位时间过长,筋膜仍然无法自行恢复,需要一种单独解开筋膜解决异常张力的方法
医者要根据现有的症状、检查依靠逻辑与推理寻找疾病内在的联系,破案一样拆解疾病的内在运行原理,反复完善自己的循证方法论,这就是医者的自我进化
完成了证据链的关键一环,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我在枕后侧方筋膜平刺两针,释放了张力,患者就彻底治愈了。
证据补完第一次
但这也还只是迈了一小步,阿甘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得到什么。很快我就遇到了怕针的患者。
对于怕针的患者,枕后筋膜怎么解决?还有什么可以替代的治疗办法?
泡沫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时候筋膜学说还没这么火,泡沫轴还是个新鲜的玩意儿:通过体重压在泡沫轴上滚动的办法来放松抚平筋膜,这种运动康复的方法对周身大块肌群和筋膜的松解效果非常好。
不过还有个小问题——泡沫轴直径太粗,接触面小的部位没办法滚动到,好在有聪明人发明了原理一样的东西——筋膜球,筋膜球可以在类似枕后这种面积小的地方自如的滚动。
筋膜球有两种,一种是独立的筋膜球,另一种是两个筋膜球连接在一起的花生球
通过试验我发现,花生球的对枕后筋膜效果更好,独立的筋膜球只能对痛点周围的筋膜起滚动效果,满足不了放松筋膜褶皱需要涉及的长度,就像一张网有了褶皱,光在褶皱点乱捣是没用的,而花生球则能把周围一片区域的网拉平
花生球
花生球也好,筋膜球也好优点是明显的,不依靠别人,躺在地上靠自己的体重压在球上就可以完成,缺点是也是明显的,对于很大部分的中老年人可操作性很低。
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换一个角度就可以了,于是擀面杖出场了。
擀面杖就是一个放在身体上面的泡沫轴
它满足了三个条件:足够灵活,可以无死角滚动
滚动的面积足够大,可以平衡很大区域的筋膜网
足够细,提供了足够的压强。
单个筋膜球 滚动区域 擀面杖 滚动区域
升级后的治疗系统是:整复寰枢关节+花生球滚动枕后筋膜
或
+擀面杖滚动枕后筋膜
唯一的问题是,用擀面杖滚动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擀不了。
我曾天真的以为治病是技术的问题,事实证明治病最重要的是社会问题,能找到儿女帮自己擀筋膜的老年人真是凤毛麟角,老年人也总觉得儿女忙,舍不得使唤,筋膜的问题最终结束于孝心的问题。
证据补完第二次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意外,复杂的疾病总是要我们不断尝试新的旅程。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还是有一些特殊的患者,他们的筋膜是不会被轻易地抚平,一般患者滚压一到两周疼痛症状就会消失,而他们则不会,那么是否还有什么漏掉的原因?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枕骨错位”这个名词渐渐浮出水面,枕骨错位是一个少见的提法,通常概念里颅骨在成年后就完全长合了,变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研究很多资料后发现:成人的人字缝也会出现轻微的移位,使枕后筋膜张力增高。
后来我专门研究了一个应对枕骨错位的手法,治愈了那位患者。
正骨的理论和劲力是大树的根,繁复的手法是枝叶,通晓了根的原理,手法是可以自创的
证据补完第三次
到了这里治疗系统已经完善了吗?
不,问题还远远没有结束,远端的异常应力会传导到近端的治疗效果,不解决肩胛甚至更远处的骨盆问题,扭曲的力线一段时间后会把已经治好的地方再次弄歪。
如何处理局部与整体的治疗顺序?
它们是怎么样互相影响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局部与整体的内在制约平衡上。
教科书上有句耳熟能详的话,“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急则治其标:寰枢关节复位+解开枕后筋膜异常张力+枕骨复位手法
缓则治其本:系统的评估胸椎的小关机紊乱,肩胛骨的旋前、旋后,腰椎两侧的张力,骨盆倾斜的角度,甚至步态等行为习惯。
在研究了整个机体在空间结构下的扭曲方向,平衡各部分的异常张力后,我们得到了新的治疗系统:
证据补完第四次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心累”了?
然而对真理的追寻永远是无止境的,上面复杂的环节还是处在“治”的层面,为了系统的完善,后来又补充了“养”和“用”的环节
养:1、内在的养,身体保持松而不懈的“觉知”状态,是“养”的不二法门。在时时刻刻“安定内观”的状态下,气血会自然的充盈,这是对人体最好的修复,所谓的“行走坐卧皆是修行”就包含了这一部分内容。
2、借助外力的养,中药的补益与疏通——外在给予气血以平衡和补益
3、减少破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枕头的选择,电脑桌椅的高低,手肘的角度等等
用:1、身体的认知和内在运动
2、合理的发力次序,建立自己以核心带动四肢的运动模式
3、拉伸紧张的肌群,加强无力的肌群,加强深层筋膜的支撑
医者需要不断地自我进化,完善治疗体系,不能不管什么原因,看到类似的症状就把会的招数都用一遍,靠概率获胜,如果东学一招西学一招,形成不了内化也只能止在“术”的层面,挖掘每一个个体的差异,在逻辑上指明方向,形成系统的治疗理论,在实践中一点点地求证才能到达“法”的层面,再往上则是“道”的境界,化简为繁再化繁为简,大道至简又玄之又玄,不再是吾辈可以尽述的了。
我想不久以后还有下一次的证据补完吧。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感谢邀请回答!
说到偏头痛,很多患者都喋喋不休的阐述着偏头痛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缓解呢?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呢?
1、用冰袋冷敷
主要是为了让扩张的血管收缩。那些因为血管扩张而引发偏头痛的人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经常这样做的话,轻度偏头痛的症状会得到消除。
2、保持正确的饮食习惯
含亚硝酸盐的食物摄入过多,巧克力或者葡萄酒等经常进食,大脑神经可能会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头部疼痛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容易引发偏头痛的食物需要远离,保持正确良好的饮食习惯。
3、保持良好的作息
现在很多人都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长时间熬夜之后身体得不到休息,会影响自身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有可能会导致不良症状出现,在熬夜的时候大脑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出现不良症状。因此,平时应该注意良好习惯养成,不要经常熬夜,否则有可能会出现偏头痛。
4、学会自我解压
在生活中,需要学会自我解压,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比如说逛街、听音乐和唱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