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高考志愿怎么选择院校?
优质回答:
1、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在同一批次的一组平行志愿中,院校的搭配非常重要。要按照冲、稳、保的原则,冲击一下,选报1-2所相对的名校,稳住2所较理想的院校,保住2所保底院校。 2、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因为平行志愿也是按先后顺序投档的。 3、平行志愿一般设置3~5个院校志愿,分别用英文字母ABCDE来标识其顺序。招考办检索到某位次考生时,虽然几个院校志愿是平行的,但也会按照考生填报院校的自然顺序来依次检索。比如某省平行志愿可以填报五所大学,一名考生ABCDE分别填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在检索这个考生的档案的时候,首先看他A志愿院校,如果离北京大学的投档分还差一点,那么马上就检索他的B志愿,仍然没有达到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档线,再接着看他的C志愿,然后再看他的D志愿,一定要把他检索完毕。比如说该考生符合C志愿南京大学的投档条件,该考生的档案投到南京大学里面去了,那么他后面的志愿,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就不再检索。虽然五个志愿都是平行的,但一定是遵循ABCDE这个自然顺序来依次检索的。因此,投档时并不是按所填报院校调档线的高低来投,而是按考生填报的自然顺序来进行。 4、由于平行志愿为一轮投档,如果投入高校被退回来以后这个考生就意味着没有机会再投档了,所以省级招办和高校采取了很多举措,比如说调减调档比例,由120%调减到110%到105%,甚至为100%,大大缩小退档比例了。虽然退档比例缩小了,但只要调档比例高出100%,还是有一些考生会被退出。许多高校出于保护考生的考虑规定只要服从专业调剂,则可不被退档。服从专业调剂对考生而言有利有弊,利即保护了考生不被退档,弊则是指可能被调剂到考生不感兴趣的专业中。因此,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分数情况、目标院校的招生专业情况等谨慎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其他网友回答
冷门专业正在被解冻
高考志愿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地区,合适的院校,更要选择合适的专业。近年来有一批冷门专业正在被解冻,如历史学,生物学,环境学等,这些专业虽然对人类的发展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其就业率低,学习起来又比较枯燥,因而很多学生不愿意报考这样的专业。据中公教育专家观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90后的尾巴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见解,特别是这一代人的父母,经历了共和国精神与物质由匮乏到极大丰富,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对孩子们的“成功观”也变的更加宽容与理解,更能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种种原因,造成了这些冷门专业开始慢慢解冻,很多对这些人文科技感兴趣的孩子开始选择这些所谓的“冷门”专业。
过热专业正在逐步降温
对于这批正在解冻的冷门专业而言,还有一批专业正经历着由过热到冷的降温转变,如国贸专业,法学专业等。这些专业曾经辉煌一时,都是引得考生竞相报考的“高大上”专业,它们有着与国际接轨的光鲜外衣,就业率也是非常高,比如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规模为8.5万至9万人,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85%至90%,属于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也正是由于这些专业的,造成了各大院校纷纷开设此类专业,造成了这类人才的急速扩张,如199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1年,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为292所,2005年增长到559所,如今全国已有610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每年法学毕业生达到10万多人。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此类专业人才的膨胀造成了市场的饱和,未来就业率和工资水平很可能受影响,这些原因,也使得很大一部分考生将眼光投向了其他专业。
专业选择要与工作挂钩
无论是解冻的冷门专业还是降温的热门专业,对于考生而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么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呢?所谓适合自己的,即选择的专业是与未来自己的工作相适合的。中公教育具有十多年公职培训经验,在公考、事业单位、村官等各大考试的培训过程中,经常遇到有考生因为专业不符无法报自己心仪的职位而后悔当时报专业的任性与鲁莽。因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在专业选择选择上要加入对未来工作的思考,也就是说,在高考报考时,就要未雨绸缪,有意识地为未来的工作选择打好基础,从高考报名起,就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否则,到了找工作时,悔之晚矣。
文/盐城公职网
(关注小师妹,获得更多考公、招聘即时资讯。有任何疑问都欢迎咨询小师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