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内向者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优质回答:
内向究竟怎么了?
为什么适用于内向者的集体活动永远少于外向者。为什么被指不合群的永远是内向者。为什么我们对内向者的探讨要永远多过外向者。放下“内向”与“外向”的标签,我们都只是想要好好活着。
“我是一个比较宅、不善社交的人,但越宅的人,越有可能做出好的社交产品,因为他最懂什么是孤独。”——映客CEO,奉佑生
几个月前微信升级,创始人张小龙再次被推到了前台。
洋洋洒洒几个小时,几万字的发言,没有废话,沉稳淡定。
留心观察,他的食指与中指微微泛黄,那是烟瘾严重的证明,也是孤独的证明。
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不愿参加例会,不愿露脸,甚至当被人发现自己的饭否账号,还偷偷删除了7条内容的如此不善社交的“悲剧人物”,竟然能做出一款日登陆量10亿的社交软件。
于是近些年,“内向者强大”论甚嚣尘上,关于内向的种种好处越发得到关注,好像内向的一切特点都成为了闪光点。相比于酒桌上制造氛围的人,角落里安静的微笑似乎也变得更有吸引力起来。
荣格在1921年提出了内向和外向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在他的个性问卷中对典型的内向性格描述为: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
就是这样几个简单的词汇,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却在正与反之间被人们反复定义。
就在几年前,在拥抱互联网,拥抱世界的浪潮中,在马云、罗永浩激昂、风趣演讲的带动下,人们崇尚表现力,崇尚外向。
我在兼职演讲教师阶段,每次观摩其他同事的课程,他们让孩子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发声练习——要大声的破音,用中气发音。当时满心疑惑:演讲的要义首先不是要让孩子们拥有独立思想,其次才是在台上如何可以做到完整的表达思想吗?几年之后细细品味,便愈发觉得,这种教育方法对于内向孩子的不公平。
曾有位外国女孩儿在一次演讲上说,当她小时候与其他孩子一起参加夏令营时,教练却不允许她独自坐在帐篷里翻阅她带去的那些书籍,教练的意思是,你这样太过自闭,应该多参加集体活动。
女孩儿说:可我只是想安静的看看书而已啊。
如果你以及你周围的朋友与一个内向的人关系不太熟,导致在一个环境中对方并未与你们过多交流并保持一定距离,同时由于爱好不同而选择在角落独处,那么,你们是否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内向还是有自闭倾向——内向与自闭究竟应该由谁来定义。
科学调查显示,如今每88个孩童中往往就会有一个被诊断为患有“自闭症”,而导致患者数量逐年猛增的原因,除了基因作祟与成长环境的影响,也许就是我们对自闭的定义范围越来越广。
正如著名动物学家,自闭症患者坦普·葛兰汀所说:“如果把爱因斯坦、特斯拉放到现代,他们也会被诊断为自闭症患者。”
而这些,都还只是几年前的事情。
Sarah Corbett作为一名职业活动家,她曾在Ted上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有一次刚结束白天的维权活动,晚上集会时,所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更适用于外向者,这样的活动对于她这名内向的人来说很不习惯。
她说,这个世界上终究还有三分之一内向的人存在啊。
为什么适用于内向者的集体活动永远少于外向者。
为什么被指不合群的永远是内向者。
为什么我们对内向者的探讨却要永远多过外向者。
当原本外向的你看到这篇文章低头沉思、默不作声时,周围新认识的朋友是否会认为你内向。
网上关于内向者的描述,最多的就是不善言辞、喜欢独处、较少或独特的兴趣以及生活上的敏感,但如果你搜索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也大多拥有同样的特点。
既然无法将这些成功人士都归结为内向者,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即所谓“内向”,只是人的一种交际或表现手段。
集体活动少是因为没有时间,“不合群”是因为要保持独立思考,而对“内向者”的探讨多,是因为他们展现出了自己非凡的能量。
换个角度,是不是会轻松很多。
人权律师布莱恩·史蒂文森小时候,有一次正在客厅玩耍,忽然发现他的外婆一直安静的注视着他,过了一会儿,外婆把他叫到身边并对他说:“我一直在观察你,我确定你是个非凡的孩子,将来会取得非凡的成就,既然这样,你要答应我三件事好吗?”
史蒂文森点头,其中第一件事,就是让他永远也不要喝酒。
讲这个故事时史蒂文森52岁,他说“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至今为止我滴酒未沾。”
“我确定你是个非凡的孩子”这句话让小史蒂文森充满了力量,但更重要的,则是外婆以一种“内向”的手法所展现的那个默默观察的过程——这让他相信,他的外婆没有胡说。
荣格认为,内向者的能量指向内部,他们对内心世界的兴趣更大。
在《伟大的辩论家》中,法莫二世针对黑人被私刑处死一事说:“圣奥古斯丁说过:‘一个不公正的法律就不算法律’——这意味着我有权利通过暴力,或者消极抵抗来维护我的权利,你们应该庆幸我选择了后者。”
诚如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消极抵抗下,是我内心的无比强大。
放下“内向”与“外向”的标签,把它们当作人在某段时间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尽管这段时间有长有短,但我们都只是想要好好活着。
史蒂文森律师在演讲最后时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其他个体的生存都息息相关,我们在科技和设计上的前景、在娱乐和创造力上的眼光必须与人性、慈善,和公正的远见相结合。
而相比于外向者,内向者更加享受孤独,他们更愿意用自身特有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即便是相对于他们不擅长的社交领域——就像那些热门社交软件的开发者们一样,比如微信张小龙,比如快手宿华,比如映客奉佑生。
外向者善于表达,内向者善于聆听;外向者擅长调动情绪,内向者擅长削弱情绪;外向者可以执行,内向者适合把控。取长补短,这个世界少了谁都玩不转。
而就像Sarah Corbett所阐述的那样,越是那些深远浩大,繁复冗杂以致近似于社会改造工程的工作,越是少不了内向者去推动进行。因为内向者更能够抵抗这份枯燥与压力,从而保持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的应对与分析。
@咪蒙 曾在公众号里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今年35岁,住在四五线的小县城,每月拿着4000多的工资。虽然工资不高,房子也不大。但是父母健康,妻儿幸福。两个月前,去医院检查身体,意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直到现在,我都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只好自己偷偷去化疗。每天依旧正常工作,逗老婆孩子开心,每周回家看一次父母。有一天,老婆突然问我最近怎么疯狂掉头发,我就笑着告诉他,“因为我聪明绝顶啊。”说完这句话,我忍住赶紧跑到厕所,一个人偷偷地哭。
在为咪蒙祈福的同时,也要替身为“内向者”的你感到幸运。
既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失去了“崩溃”的权利,那么我们也只能步伐坚定且内心温柔的走下去。
恭喜你,比别人提前了一步。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了解性格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促进你跟别人的关系。“内向”作为性格的重要特质,应该客观准确的认识,因此,为了更好的正确认识内向性格的特点,我们认为一般要打破三种性格认识的误区:
1、误区一:外向比内向更容易成功
对于内向者,首要明确并不是外向好,内向就不好。外向比内向好的观察割死人,要不得。有数据显示,在科学领域获得成就的人,内向者的占比远高于外向的人。我们公知的一些人物,比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霍金等都是内向的人。
真相是:是否容易成功跟性格的外向和内向没有直接关系。
2、误区二:性格有对错与好坏之分
我们知道,人格类型(性格)没有对或错,而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上,也没有更好或更坏。每一种人格类型都有独特的优点和缺点,我们需要做的是发现并发挥自己性格的优点,回避性格的缺点。
真相是: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
3、误区三:性格可以改变
性格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由人的先天气质决定,并在个人成长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形成。在一定的时期内相对稳定。但它的确受环境的影响。
我们常说的改变性格,还主要是停留在一定环境也的调整。但这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个人的性格特质。比如一个内向的人,在陌生的环境中,为了得到某些利益,通过刻意训练也可以表现的让自己看起来比较外向。但失去这个环境后,就会自然回到原来的状态。
真相是:人的性格不能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了解了以上三种误区,我们也给出
内向者的所普遍具有的性格特点
决策通常不大考虑周围的约束或刺激
习惯独处,沉默寡言,不喜欢被打扰
沉浸于自我内心世界,注重隐私保守
分享或互动时会小心选择对象
被要求立即回应或马上行动时感觉别扭
不容易记住别人的姓名和面貌
寻求深度的知识和影响力
更喜欢更实质的互动
其他网友回答
接纳自己的内向并发挥内向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