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笔法是指什么 书法当中的笔法可分为哪三种

网友提问:

书法中的笔法到底是什么,都包括哪些方面?

优质回答:

笔法的概念是什么?

我们讲一个原理,魏晋时候的楼兰残墨,它是在边疆地区的小文书、小会计等的日常书写,他留下来的残本墨迹,为什么宋以后的书家都写不出来那种古朴的气息。一个常人,一般有文化的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水准,这就说明在魏晋的时候确实有笔法的。

笔法是我们当代书法要探索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古代的笔法,找到古代的笔法,就提供了一条使我们走得更远的路、一个方式。

其实真正笔法的失传是从五代以后宋朝开始的,后来的书法家为什么达不到楼兰残墨的水准?我们可以看书法史的图录里面,有楼兰残墨的图本,有些写的几乎和王羲之的感觉气息是一样的。第一个是人精神,第二个失传的方法,某某云所谓的解密了中国书法的笔法,那是错误的,不可能的。

第一个,古人写字为什么要转笔呢?不必要吧?写一封信给朋友要在笔上转来转去多麻烦,是不需要的,捻管法好像是清朝书论中出现的理论,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写字为什么拿起站着写,为什么不坐着写,古人要累自己吗?不是,这不是方便之道。其实古人和我们今天的人是一样的,他在写字的时候是在最便利的条件下写。

当然他跟我们现在的条件不同,首先第一点古代没有宣纸,他是竹纸、麻纸、皮纸、木简,绢等,宣纸是后来有的,如果用宣纸练字,你永远不得不到古法,为什么?它是新法。

第二点,古人对字的要求跟我们现在不一样,他讲常态,就是自己平常写到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并不在表现、创作和表演。

没有创作在里面,他讲本,讲最自然的表达,是真正的本我,所以修炼书法就是修炼平常的状态,所以现在有很多理念是错误的。我们现在可以进入书法创作,但是要先回到本,从这里修炼一条真路,可能会走的更好一些。艺术里面有一个原则,如果前一代的技术和方法成为一个谜的时候,艺术是没有高度、没有前进、没有变化的,而一直在方法的误区里。

说魏晋书法是永远不可逾越的一个高峰,这就是错误,古人的书法我们可以从方法上学,可以理解它,我们虽然不一定要超越他,但是我们可以学会他们走出不同的路,这就是我们探讨笔法的重要性。

笔法的重要性还有,当你找到了方法,你的心会获得更大的自由,因为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忘记技术的时候,艺术刚刚开始产生。”当一个人被技术所迷惑的时候,它没有艺术。我们讲跳芭蕾,当基本功还在训练的时候,芭蕾的艺术不存在,当一个人基本功练好后,他在投入的享受舞蹈本身语言的时候,这时候芭蕾艺术刚刚产生。

(缘自 于少平老师谈笔法)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的笔法是指:入笔、收笔、拐笔和运行笔四种笔法。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书法家,是排除之外的书写者。关键问题是,实现入、收、拐、行笔法的方式方法是什么?是写好书法的关键所在。从书法的运转规律上来说,就是:“五个点“的运转规律,即“一点坚,二三露,四为撇,五作捺,五个点,多变化,求运转,得规律。”这一运转规律,是书法笔法的共性和特殊性,王羲之用过,欧阳询在用,颜真卿在用,杨凝式在用,赵孟頫在用,孙过庭、张旭、怀素、苏东坡、米芾、黄自远诸多书法家也在用,当今的书法家作为自身的最高书法境界来追求,真是可欲难求呀。书法的笔法,书法遵循的规律,是不变的,永恒的,古人写书法不变,今人写书法也不能变,未来人写书法也变不了,一百年不变,一干年一万年也不可能变,因为书法的笔法是法,是规律,而变的是书法笔法“五个点”的形态,即大小、长短、粗细、实虚、浓淡、干湿、阴阳等等。五个点的不变,就像“1、2、3、4、5、6、7″七个音符一样唱遍天下,“五个点“可书写天下。总之,“五个点”是实现书法笔法入收拐行的运转规律,是书法不变的法,不变的规律。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中的笔法到底是什么,都包括哪些方面?”这是笔法中常见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笔法的含义,一个是笔法所包含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分析这两个问题。

书法中的笔法到底是什么

笔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它就是点画的用笔方法,确切地说是点画用笔的法则和规律,值得注意的是,笔法的形成不是哪一个书法家发明的,也不是哪一个时代创造的,它是千百年来经过人们无数次实践而总结出来的科学规律和原则,因此笔法具有固定性和传承性。

赵孟頫曾说过:

“书法以用笔为上,笔法千古不易。”

这说的就是笔法以及笔法的重要性。

〈赵孟頫书法笔法精妙,堪称典范〉

从书法的技法层面来说,笔法是书法三要素笔法结构章法中的第一个法则,在书法中具有起始的重要作用。

孙过庭说:

“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这里提到的“一点”就是笔法的具体表现形式笔画。

所以,总结起来,书法中的笔法就是运用笔的方法和规则,是能够帮助我们写好字的关键技法。

以上阐述了什么是笔法,接下来我们谈谈笔法都包括了哪些方面,我认为笔法包括的方面非常之多,但是其中重要的有三点:第一是执笔法;第二是腕法;第三是用笔法,我们依次来解释。

一,书法中的笔法包含的第一个方面是执笔法

学书先学执笔,这是一个公论,试想,笔都不会拿或者说不会正确拿笔,又怎么写出好的书法来呢?

所以,笔法包含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执笔之法。

〈古人的执笔方法图示〉

自古至今,执笔之法的论述颇多,有二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捻管法,撮管法等等,但是自唐代陆希声提出“五字执笔法”之后,这个执笔法几乎成为了比较正统的握笔法,因为“五指执笔法”达到了苏东坡所说的执笔要求“要使虚而宽”,所以学习书法一般需要掌握的执笔法就是五指执笔法。

〈五指执笔法图示〉

运用五指执笔法可以较好地做到指实掌虚腕活的要求,便于写字。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执笔的高低,执笔的高低是根据不同字体而确立的,在这方面,我觉得初唐书法家虞世南说得比较准确,虞世南说:

“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

一般来说,写楷书需执笔低一些,写行草书执笔高一些,写大字榜书则需要使用抓笔的方法,站立起来悬肘悬腕书写,方可自由挥运。

执笔之法如此重要,所以执笔之法是笔法中所包含的第一个重要方面。

二,书法中的笔法包含的第二个方面是腕法

作书时运腕之法很重要,唐太宗李世民曾说:

“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自然手腕虚,则锋含沉静。”

执笔不光是手指的动作,还要掌握好腕的作用,古人常说,运指不如运腕。所以,腕法在笔法中是很讲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总结起来腕法有三种,即枕腕,提腕和悬腕。

枕腕多用于写楷书也适合于初学书法者执笔不稳的情况,枕腕可以有效地辅助写字,枕腕之法也多用于写小楷中楷以及小行草书,倘若写大字则显得捉襟见肘,不能挥运。

〈枕腕,提腕,悬腕三种腕法图示,各尽其用,各有妙处〉

提腕也就是枕肘不枕腕,这个方法适合于写大楷字,也有一定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悬腕之法多用于写大字榜书或者行草书,因为字大需要站立书写,既然站立书写就只能悬肘悬腕,写行草书由于挥洒自由,点画飞动,所以要用悬腕之法来配合。

元代书家陈绎在《翰林要诀》中说到:

“枕腕以书小字,提腕以书中字,悬腕以书大字。”

说的就是腕法的灵活运用。因此,腕法是笔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三,书法中的笔法包含的第三个方面是用笔法

如果说以上所说的执笔法和腕法都是为了实际书写做准备的话,那么用笔之法就是书法的实际技法了。

用笔之法内容也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起笔行笔和收笔上,这三个动作是完成每一个笔画的关键,也是全部内容。

〈起笔行笔收笔图片〉

我们写一个笔画,一个字首先就要想到如何起笔行笔和收笔,只要把握好了这三个方面,一个笔画其实也就圆满完成了。

我们看上面“之”的捺画,起笔为圆头起笔,显得敦厚朴实,中间行笔逐渐加重力度,笔画变粗,收笔处压笔出锋,笔画力度由重到轻,写出捺脚,至此整个笔画的书写过程就结束了,每一个笔画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得以呈现,所以笔法中的起行收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忽视,必须深研。

除此之外,中锋和偏锋也是笔法用笔法之中很重要的技法。

中锋行笔历来被誉为行笔大法,而偏锋则配合中锋使用,二者相得益彰,能使书法作品更加有韵味,提高书法作品的层次。

〈中锋偏锋是笔法用笔法中重要的技法,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用笔法是书法的基础,它的内容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是书法笔法中至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在学习时需要特别注重用笔法。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明白了笔法其实就是用笔的方法和规则,具体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三点我认为一是执笔法,而是腕法,三是用笔法,把握了这三个方面的深刻内容,书法的问题其实已经得到解决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您的关注和鼓励,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的笔法,表面看是指书写时用笔的方法;但更深层的含义,是指不同的用笔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笔触的艺术视觉属性。

从根本上来说,笔法只有两种,圆笔和方笔。

当我们执笔垂直,用笔尖书写,笔迹就会出现圆笔的效果。当我们执笔倾斜于纸面。用笔肚或笔根书写,就会出现方笔的视觉效果。

以《瘗鹤铭》为祖,黄庭坚、八大山人、徐悲鸿等等的书法都以圆笔表现为主,圆笔的线条较为含蓄,外显圆润,内蕴刚韧,雕塑感很强。

以《张迁碑》和《始平公碑》为祖,隶书和魏书的书写,则是要表达线条凌厉、方峻的效果,直接而畅达,艺术感染力也很强。

当然也有许多书法家的书写表达方式比较中庸,既有圆笔也有方笔,使用得当,仍然可以达到非常好的艺术效果。除了用笔的方式不同,还有一个因素影响笔法,这就是毛笔和墨汁的不同特性的选择。毛的材质不同,羊毫、狼毫等等;笔头的长短不同;调墨加的水量不同;蘸墨时分焦墨、浓墨、淡墨分别浸舔,还是一种墨色一笔浸透;用新调墨或隔夜的宿墨等等,这些书写背后的准备工作,都会最终影响书写的笔法的最终的艺术效果。

其他网友回答

笔法是一种把毛笔字书写变成书法的技法,是一种把普通毛笔字变成活的、精妙的、反映天人合一深奥意蕴的用笔方法,是一种变俗书为法书的根本大法。

中国人用毛笔写字约有三千多年了,但那时没有笔法,只有写法,因为纸张还未发明。

笔法是在一千多年的用笔实践中,最后在东汉纸张普及后升华成熟的,彼时出现了草圣张芝,人们像疯了似的学笔法,因为这个笔法很难,但又非常吸引人。之前的一千年是笔法草创期,以后的二千多年来,人们都把笔法当秘诀,纷纷求之而难得。历代能得到笔法成为书法家的人,屈指可数。所以不要把古代传下来的不得笔法的书写,以及现在那些不懂笔法的毛笔字书写,都当作书法。

那么究竟什么是笔法?如何区分书法和书写?

这个简单而又深奥的艺术问题已经折腾人们二千多年了,这么多年来书论无数,只有宋代米芾说明白了。

米芾说:学书贵弄翰。又说:书非以使毫。

只用了两句话,老米就把书法与书写的本质区别说清楚了:弄翰,就是按笔法写,就是书法。使毫,就是无笔法写,就是书写。

那么怎样才能弄翰?就是做到按笔法写出书法?又是怎样才能区分一般的不按笔法的书写?

米芾又说明了两种区别:笔画写得“细如髭发亦圆”,是笔法。写得“粗如椽亦扁”,不得笔法。

宋代人早就说过了,笔画写圆,就是笔法,为什么又是一千年来,很少有人懂笔法呢?

还是一个对书法的理解问题,一般人都以为把毛笔字写端正了,写好看了才是书法,不知这样仅仅是书写,看起来漂亮的毛笔字,如馆阁体、写经体、唐楷体,只是应用字,离书法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明白了笔法原理,运腕中锋用笔,把笔画写圆了,把字写活、写出变化来,就是笔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