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女将军和女元帅?
优质回答: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这这样一个家庭,父亲是开国元帅,丈夫是上将,她是中将,她就是伟大的女性聂力将军。
聂力于1930年9月23日出生在上海。父亲聂荣臻为了革命,不久就到苏区工作,曾任红一军团政委,与军团长林彪搭档,抗战中任115师副师长,建立了晋察冀根据地。解放战争中,聂荣臻任华北军区司令员,参与指挥了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
将门虎子,聂力自幼就受到父辈的熏陶,抗战中,她来到了父亲身边,在根据地小学读书。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聂力到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与光学仪器学院学习。回国后,她从技术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参加了导弹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等大型国防科研工程的研制和组织工作,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聂力后来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1993年7月,由少将晋升为中将,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位女中将。她丈夫丁衡高上将任国防科工委主任。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女将军、女元帅多得数不胜数,今天不讲别人,单说商王武丁王后——妇好。
妇好,商王武丁的第一位王后,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妇好并不姓妇,她的姓是一幅画中的一个标志。嫁给武丁后,有了丰厚的封土和土民,深受土民们爱戴,大家尊称她为“妇好”。妇好多次征战沙场,为商王朝的拓展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妇好虽贵为王后,偏偏“不爱红妆爱武装”。喜欢舞刀弄枪,经常向丈夫请命带兵打仗。
商王朝每次打仗前,都尽可能地多动员百姓来充实军队。妇好作为军事将领,经常出去为商王招兵买马。她不仅在国内征集,还到周围的邻国去扩大兵源。
在妇好墓中,出土了四把铜钺,两大两小,上半部刻着“妇好”二字。两把大铜钺,每把重达八九公斤。巨大厚实的铜钺象征着商王朝的最高王权, 而铭刻在铜钺上的“妇好”则显示了她至高无上的军事权威。
当时,距离商朝都城正北,1000多里以外,有一支强悍的土方部族,常常侵入商朝边境地区,掳掠人口和财物,成为商王朝的心腹之患。
商王曾进行过多次保卫战,但收效甚微,土方部族更加不可一世,南下侵扰的更加频繁了。
武丁即位后,妇好率兵出战,仅仅一仗就打退了敌人,收复了国土。而妇好并没有停歇,她带兵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彻底挫败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从此,土方再也不敢入侵,势力也渐渐衰落下去,最终划入了商王朝的版图。
夷国是位于商朝东南方的一个小国,国力并不强盛,却时不时地突发奇兵,侵袭商朝的疆土。
妇好又一次带兵迎敌,她来到前线后,并不急于进攻,先暗中观察敌军动态。一待时机成熟,突然全线出击,敌军一时招架不住,慌忙四处逃窜。只这一仗,就让夷国变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滋扰生事了。
在西北方,妇好还打退了羌国的侵犯。
历次作战中,妇好都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特别是征讨巴方的战斗,是她军事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笔。
巴方位于商朝西南,时常在边境搞些小摩擦。武丁决心平定战乱,与妇好一起制定了克敌之策。
妇好率兵预先在巴方军队必经之路上埋伏好,武丁则带精锐部队去突袭巴军军营。巴军受到袭击,不知商朝有多少军队打来,慌不择路,一头撞进了妇好的埋伏圈。
妇好一声令下,商朝军队从四面八方杀向巴军,巴军哪见过这阵势,一下子溃不成军,死的死、降的降,很快被全部歼灭了。
有人说: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经典“伏击战”战例。
妇好最伟大的战功之一,就是率领13000人征讨河套之敌。当时,妇好麾下聚集着一大批优秀的将领,如禽、羽等,他们跟随妇好南征北讨,作战经验非常的丰富。
河套之战,商王朝军队奋勇搏杀,一举击败羌人,使商王朝西部得以安定。
边境的安宁,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了这场战争的本身。
妇好是一位王后,更是一位将军。她有勇有谋,打仗时身先士卒。可惜的是,无法查证她在军中的具体军衔。如果那时有元帅,她做个元帅是绰绰有余的。(月满山)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中华自古英雄辈出,然而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束缚下,驰骋疆场的大多为男性,有机会和男人征战沙场的女将不多。其具代表性的有花木兰、秦良玉,还有一位就是南宋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
梁红玉在苗、刘叛乱中出城引兵勤王,成功解杭州之围。后又跟随丈夫韩世忠以绝对弱势兵力于黄天荡阻击金兵长达48日,致使金兵北去后短期内不敢南顾,因此被朝廷封为安国夫人、杨国夫人。
家庭变故
梁红玉原籍池州(今属安徽),其祖父和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跟随父兄生活,练就了一身功夫。本为武将之后的她,在一场变故中由原来的千金大小姐变成官妓,靠赔酒作乐渡日。
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聚众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连陷州郡,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因在平叛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但由于她精通文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弓射箭,每发必中,浑身带着一股巾帼豪情,毫无娼家气息。
英雄救美
为平熄方腊之乱,宋徽宗派童贯领队出征,后来的南宋名将韩世忠也在征讨队伍里面。方腊被平定后,童贯率队班师回朝,行到京口,召营妓陪酒,梁红玉也在其中。
就在众多将领在大吹大擂的欢呼畅饮中,唯独韩世忠显得闷闷不乐,这一举动引起了梁红玉的注意,而梁红玉那飒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气也引起了韩世忠的注意,于是两人各通殷勤,互生怜惜。为娶得美人归,韩世忠将军顶着压力为赎梁红玉赎了身,并娶其为妾,后来在原配白氏死后将其立为正妻。
飞马传诏
北宋末年,金军南侵,大掠汴京,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在今天的杭州建立南宋。然而金兵仍不断南侵,使得大宋百姓流离失所,期间正应了那句:乱世出英雄。在后来抗金的征战中,韩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征战后在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建炎三年三月,将官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强迫高宗让出帝位,内禅皇太子,由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在这次叛乱中,在秀州拥有重兵的韩世忠的儿子以及夫人梁红玉也被扣压在其中。
事变发生之后,宋高宗失去了人身自由,宰相朱胜非与隆佑太后密商,决定派梁红玉出城,驰往秀州,让韩世忠火速引兵杭州勤王。为安抚梁红玉,太后亲封其为安国夫人,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
梁红玉领诏后回家抱起儿子,跨马疾驰而去,一昼夜赶到秀州。韩世忠了解情况后,当即领兵向杭州进发,平定了苗、刘叛乱。宋高宗喜出望外,亲自到宫门口迎接他们夫妇,当即又授韩世忠武胜军节度使,不久又拜为江浙制置使。
黄天荡之战
公元1129年10月,金军在完颜宗弼率领下长驱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慌忙出逃。先从杭州逃到今天的宁波,再从宁波逃到海上。金军乘船紧追其后,金军孤军在海上追高宗五个多月后,江南各地不断爆发了抗金队伍。宗弼见形式不乐观,于是在大肆掳掠之后准备北返。
这时韩世忠正担任浙西制置使,听说金军北撤,急率水军八千人急赴镇江截击。此时金军号称有十万兵力,数量虽然不实,但兵力远超过韩世忠的。兵法有云“归师勿遏”。也就说不要阻截归乡的军队,否则思乡心切的军队往往会发挥出超常的战斗力。
此时从表面上看,韩世忠无论从兵力,士气还是战斗力上都远远不如金军。因此金军统帅宗弼大概也觉得韩世忠是在以卵击石,于是下战书给韩世忠约定日期开战,韩世忠接受。到了约定的日子,金军开始北渡长江。韩世忠率军在江面上拦截。双方在江面上激战。梁红玉则冒着箭雨亲自擂鼓,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金军始终不能渡江。
金军遭到重挫,大出宗弼所料,于是他采取和平手段,派使者对韩世忠说只要韩世忠肯放他们一条生路,他愿意归还所有在江南掠夺的财物,另外还送给韩世忠名马作为谢礼,被韩世忠一口回绝。
和谈不成后,宋金两军在长江上且战且走,金军因不熟悉地理,被宋军逼入黄天荡死港。此时本是消灭金军的最好时机,但由于宋军的兵力实在太少,在得不到任何支援的情况下,韩世忠和梁红玉带着八千宋军苦苦奋战,最后战船被金军用火攻烧毁,韩世忠败回镇江,金军才得突围而去。
黄天荡之战,从战术上来说,宋军虽然败得很惨。但是从战略上来说,韩世忠和梁红玉以绝对弱势兵力而能阻击金兵达48日,而且金兵北去后短期内不敢南顾,已经达到了击退金兵的战略目的。金兵败北之后,梁红玉再次被朝廷加封为“杨国夫人”!
结语
金兵南下,一国之君的宋高宗吓得远逃到海上,许多达官贵人也是望金而逃时。就有这么一个女子,她跟随自己的丈夫亲赴前线,上阵杀敌,带着仅有八千的宋兵,就敢去拦截号称十万的金兵,令金军始终不得渡江。梁红玉如此的巾帼气概,实在令人叹服!
其他网友回答
妇好
花木兰
梁红玉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今中外的王侯将相大多都是男性,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不乏能征善战的女将军或者元帅,但都因为年代久远、史料稀缺。在中国历史上,唯一进入正式且有单独列传的女将军是明末的大将军秦良玉。
提起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人们通常会想到商朝的妇好、南北朝的花木兰、隋朝的冼夫人、宋朝的穆桂英,但这些女性人物,要么年代久远、记载不详,被传说所夸大,要么就是彻头彻尾的虚构人物。
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而且战功赫赫的女将军应该首数明末女将军的秦良玉。秦良玉是重庆忠县人,嫁给土司、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
少数民族出身的土司马千乘自称是三国名将马超的后人,但真实性已经不可考证。因为马超的妻子儿女均被曹操与张鲁杀尽了,只有马岱一支得以延续。
秦良玉与丈夫一起为明朝效命,先后立下了众多战功。她手下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白杆步兵,由重庆、湖北的少数民族组成,擅长在山地作战。万历年间,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被宦官诬陷,不幸惨死在监狱中。
由于古代女性地位低下,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记载的本就寥寥无几。稍微有名声的也是以守好贞操、三从四德而进入《烈女传》的贞洁烈女或者良家妇女,能以战功在中国正史中立传的女性,古往今来就只有秦良玉一个人。
在丈夫马千乘死后,秦良玉仍然忠于朝廷,报效国家,这是难能可贵的。作为妇道人家,既能识大体,也能报国家,实在是巾帼不让须眉。她先后参加过明朝万历三大征中的镇压播州杨应龙之乱,镇压西南少数民族叛乱,镇压张献忠起义。由于表现杰出,崇祯皇帝册封当时已经50多岁的秦良玉为二品诰命夫人,亲自接见了她。
明朝崇祯二年,关外皇太极率领八旗铁骑绕道蒙古攻破长城进入河北,逼近明朝的首都京师,史称为“己巳之变”。秦良玉奉命率领这支勇猛白杆兵从重庆出发,北上勤王,支援京师,再次立了大功。
《明史?秦良玉传》记载:秦良玉为人胆大心细,智力超群,马上功夫了得,精通诗词,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她驾驭部下法令严峻,每次出兵所下发的命令,都让部队纪律严明,与民秋毫无犯。她的部队号称“白杆兵”,让各地的军队都感到敬畏。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不过,大明王朝败局已定,并不是秦良玉一个女性能够改变的,她与马千乘的儿子也在保卫襄阳城时战死。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而死。远在重庆的秦良玉既不投降李自成,也不投降清朝,一直据守石柱,坚持抗清,沿用南明的国号,直到1648年才去世,终年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