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动物之间会发生战争吗?它们有没有复仇意识?
优质回答:
在印度,一个猴群与村子里的狗群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复仇战”,最终结果狗子伤亡250只,村子里的所有狗子被猴群“团灭”,打红眼的猴子在没有狗狗报复之后,竟然把复仇的怒火转向了当地村子里孩子,其态度相当的嚣张。
你可能会很疑惑,两个不同的动物种群竟然也会爆发“战争”,这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其实在动物世界,不同的物种爆发矛盾是很常见的,大规模的聚集争斗也常有发生,特别是对于群居动物来说,这种矛盾往往都是“集体性”的,在没有外界因素干预的情况下,双方往往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印度的这个“狗猴大战”也是如此,特别是遇见了相对记仇的猴子,一旦触犯了它们的领地,亦或者伤害了它们,报复心理是很常见的,当遇到较强的敌人时,那么报复的行动就开始了。
印度“狗猴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这次的“狗猴大战”发生在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比德区的一个小村子,据目击者宣称,在一个多月之前,村里的一只大狗带着狗群咬死了一只小猴子,从此之后,村里周边的猴群莫名其妙的多了起来,狗狗与猴子之间的“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起初村里人很难理解,为什么猴群会这样做,因为在印度,猴群是当地最常见的动物之一,与牛、老鼠并称印度“三大动物”,无论你走到那里,几乎是随处可见,猴群成员也有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损伤的情况,但并没有听说猴群为了一只猴子而大规模的聚集,甚至出现报复其他动物的举动。
但这次似乎出现了例外,而且这些猴子的举措有着很强的纪律性、合作性、策略性,进退有度,仿佛有一个“智者”在指挥一样,这实在是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这些猴子并非一股脑儿的就冲下山找狗群复仇,而是以三五只猴子为一队,从村里狗群战斗力最薄弱的小狗入手,一起合作把小狗给抓住,然后带上树梢给扔下来,遇到情况紧急的,猴子会直接把小狗从房顶给扔下来,短短不到一个星期,村里的小狗就被消灭都差不多了,而这时狗群还没有反应过来。
在攻击狗群薄弱力量之后,猴子又以三五个为一组,专门抓落单的大狗子,狗猴之间的战况那是越来越激烈,情况已经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随着村里的大狗迅速减少,猴子的这一举动也让当地人愤怒了,相对于猴子,狗子对于人类的用处则更大。
如此放任猴群肆无忌惮,村里的狗子只怕都会惨遭毒手,但私自参与其中又不得行,猴子怎么说也是被“保护的动物”,当地村里把这一情况向森林部门工作人员反应,看看能不能派人来捕捉这些肆无忌惮的猴子。
当地森林部门得到消息之后派了一队工作人员去抓捕这些猴子,结果工作人员在村里蹲守了好几天都没见到猴群,这些猴子竟然都消失不见了,没有耐心的工作人员以为这就是一场闹剧,收拾收拾也就离开了。
结果这些人一离开,猴群又回来了,这次的猴群来得比上一次更加凶猛,对狗子的报复也更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些猴子的报复太有针对性了,而且还能准确抓到狗子落单的时机,就算遇到三五成群的狗子,这些猴子竟然也能够分化瓦解狗子,最终无论是大狗小狗,通通被这些猴子抓到。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猴子知道自己撕咬能力欠缺,这些狗子都是从高处被扔下来而摔死的,这种智慧已经是相当的出色了,有分工,有针对性的行动,怎么看都让人意外猴群真的能够做到这些?
最初这些猴子还只是针对村里的狗子,但随着狗子数量的急剧下降,有些猴子竟然开始突袭村里的小孩,直接造成了好几个孩子被抓伤,要不是有大人护住,说不定还真的会被这些猴子给抓走。
这次的“狗猴大战”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最近,村里的250只狗子全部被猴子消灭干净,几乎让村里的狗子“团灭”,其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
但它们似乎并没有收手的意思,村子附近的其他地方也开始出现大量的猴群,并且据其他村子反应说,一些外出的流浪狗也惨遭狗群的围攻。
狗猴大战愈演愈烈,也让更多人注意到了猴群这次不一样的举措,它们似乎已经有了“群体智慧”,一些动物研究所对此也非常的感兴趣,群体性的行动很多动物都能够做到,狼群就是如此,但这些猴子的行动明显又在上了一个台阶。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猩球崛起》里面的剧情,猴群里面是否也诞生了一个类似于凯撒的领导者呢?
这我们无从得知,但就《猩球崛起》这部电影来说,当某一个物种开启灵智时,或许它们也就走在了人类的对立面,地球上不允许同时出现两个“智慧物种”,如果出现了,那必然是只能留下一个,矛盾是调和不了的。
猴子是所有动物中“智慧”相对较高的物种,它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人类不刻意的驱逐下,它们已经会模仿人类的许多动作了,列如巴拿马猴就会简单的使用工具,非洲热带雨林里面的黑猩猩经过人类的培养,竟然会一些简单的数算,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前两年去旅游,发现峨眉山与贵阳的黔灵山猴群都差不多是一种,这种猴群长期与游客接触,不仅会自己扭瓶盖喝饮料,甚至还会撕包装袋吃里面的零食,平时的一些小动作也与人类非常的相似,这大概率就是模仿的结果吧!
猴子的战斗力有这么强?狗子都没反击的吗?
别小看猴群的战斗力,狗子虽然也有反击,但以狗子的智商来说,这次的“狗猴大战”优势的确不大,猴群之所以取得胜利,可能有以下这些因素影响:
1:纪律性强:这次的猴群很团结,并没有单一的独自行动,多是几只猴子对一只狗子进行攻击,几只猴子一起上,在没准备的情况下,狗子想要避开真的很难。
2:针对性强:这次猴群并非是直接与狗子摆开阵营直接对垒,而是以偷袭的办法取得先机,先拿下狗群战斗力不强的小狗,有以锻炼猴群的合作,之后再针对落单的狗子进行下一步计划,目的性与针对性相当的强。
3:灵活性强:猴子的灵活性比狗子强得多,它们并不会与狗子硬碰硬,反而选择消耗狗子的有生力量,以自己的灵活性优点不停地打乱狗子的攻击,狗子在短时间之内是没办法抓到猴子的,在把狗子的耐力耗尽之后,猴子想要抓狗子就易如反掌了。
4:团队合作:相对于狗子,猴子能够最大发挥群体合作的力量,狗子虽然也会成群结队,但以团队合作意识来说还是不如猴子,大部分情况下狗子喜欢单独行动的多一些,这给了猴子各个击破的可能,这也是猴群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消灭所有狗子的原因。
5:智慧突出:狗子的智慧在所有动物中已经相当出色,要不然也不会与人类接触如此密切频繁,但对于一个群体的智慧来说,猴子似乎在这些方面更加突出,它们知道该如何行动才能保证自己不消耗的情况下消灭对方,相对于狗子来说,猴群多了严密的团队分工,并且能够执行命令。
6:命令唯一性:狗群里面很难产生一个狗王,在不同的品种下,每一种狗都有不同的意识选择,但就认同狗王这一点来说,狗群里面的竞争相当的大,在没有出现绝对压倒性力量的情况下,一只狗是很难聚集其他的狗子的,一个村里的狗群也许会有好几个团体,出现一个强大狗王的情况很少见,不过猴子的群体意识比狗子强得多,猴王出现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在一只猴王的带领下,其战斗力是成几何倍增。
简单来说,印度这个小村子发生的“狗猴大战”是一个有针对性、有团队精神的猴群对一盘散沙的狗子发起了“偷袭战”,并且这些猴子且战且退,并没有和狗子硬碰硬,遇到硬茬就退,遇到软柿子就抓走。
如此长时间的消磨下,狗子的数量越来越少,反而猴群没损失多少的样子,在狗子数量不多时,猴子以数量的绝对优势,狗子想要翻盘也不可能了。
说起来,狗子的单独战斗力是强,但在很多方面还是不如猴子,狗子的耐性一般来说都很差的,直接攻击不成往往就很难持续下去,完全没有猫咪那种耐性。
在被这些猴子有针对性的“算计”下,狗子最终“团灭”也在情理之中了,狗子是可以咬伤猴子,但这些猴子并非是一对一,公平决斗对于猴子来说是不可能的,一逮到机会,这些猴子就会以拖拽的方法强行拉狗子上屋顶树梢,在合适的位置一收手,狗子的结果可想而知。
猴子的平均战斗力虽然要弱一些,但它们会设陷阱,会根据地势来增加自己的战力。
猴子对狗子复仇的原因是什么?
事后很多人都猜测,一个月之前村里狗子咬死的那一只猴子“身份不简单”,它应该是这个猴群的核心成员,甚至有可能是猴王的后代,要不然很难解释猴群会如此疯狂的反扑。
因为之前也有其他动物攻击猴子的情况出现,但这种群体复仇的举动还是第一次见,如果是不重要的猴子估计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这或许是其中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这次印度袭击狗群的猴子是猕猴群,猕猴相对其他猴类物种来说是一种自私自利,且报复心理最重的猴子。
同样也是发生在印度的事,这次发生的不是狗猴大战,而是人与猴的矛盾,在印度西南的一个村子也是如此,长期有大量的猕猴群破坏农作物,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村民主动出击捕捉这些猕猴,想把这些猕猴给送离开。
猕猴群的智商虽然高,但如何是人类的对手?这些猕猴被村民捕捉干净,请来了一个货车司机,把这些猕猴运送到远离村子几十公里外的一个森林里面,原本以为这次行动之后就结束了。
但没想到,这些猕猴群竟然又几十只又从几十公里外的森林跑了回来,对捕捉的村民展开报复,大量的农作物被毁,其中运输司机甚至被一只猴子给抓得遍体鳞伤,最终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把这些猕猴送进动物园,毕竟攻击型太强了,如果不处理,危害只会更大。
无独有偶,在四川峨眉山,一名游客就因为得罪了猕猴,被大量的猕猴围攻,最终导致身体部分骨折,多处被抓伤的情况,这还是发生在去年的事情,这名游客一开始是看到猴子乱抢东西,他也是出于好意帮忙其他游客驱赶了猴子,但没想到一会儿就涌出来几十只猕猴对他出手,附近的游客想要驱赶已经来不及了。
同样的事情在贵州黔灵山也是如此,据不完全统计,贵州黔灵山公园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被猕猴抓伤,这些猕猴蛮横复仇的心理是非常普遍的,就算你刚刚给它食物吃,但紧接着对你就是一爪子的举动很常见,根本就没有感激之心。
所以!印度出现猕猴群与狗子的争斗并不难理解,大概率是猕猴群看见有小猴子被狗子给咬死了,这才怀恨在心对狗子出手的。
不过这些猕猴群的报复心理也是相当的重了,只损失了一只猴子,它们就想团灭整个村子的狗子,甚至最后打红眼了,还对人类出手,真的是睚眦必报。
最后:
对于“狗猴大战”这种情况你怎么看待呢?是猴子的报复心重?还是狗子得罪了猴子?
不论怎么说,随着与人类的相处,猴子的思维模式也发生了巨变,不仅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甚至在智慧上也有了突出的进步,这种变化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从猴类物种来说,金丝猴与人类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但金丝猴就能够温文尔雅,唯独就是这些猕猴性格狂暴,且自私自利,报复心理远远大于其他猴类。
每次去峨眉山爬山最怕的就是这些猴子,就算你不主动招惹它,它也会强行扒拉你的背包,虽然说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但随着猕猴数量越来越多,对其他动物也是一种危害!
就如同这次印度的“狗猴大战”,猕猴群付出极小的代价就团灭了狗群,对于狗子来说,这算不算一次灾难呢?
其他网友回答
1974年,人类第一次见证并记录了动物之间的战争行为。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参战的两方居然是来自同一部族的黑猩猩,战争的过程更是刷新了人类对黑猩猩的认知。
1960年,年仅26岁的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只身来到坦桑尼亚贡贝国家公园,开启了针对黑猩猩长达38年的野外研究。
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黑猩猩是一种温顺、活泼、食素的动物。然而,珍妮的到来颠覆了人们以往对黑猩猩的印象。
通过长期的野外观察,珍妮发现黑猩猩也是吃肉的,它们最喜欢捕食的就是丛林中的疣猴。黑猩猩们会有组织、有预谋的将疣猴从树上赶到地面。随后,等在地面的黑猩猩成员一拥而上,将疣猴分食。
珍妮还发现,黑猩猩掰下小树枝,沾上自己的唾液去掏蚂蚁吃,这也是人类首次见到动物制作并使用工具。
虽然这些新的发现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黑猩猩,但在这长达几十年的野外研究中,最让珍妮不能忘记的,是那场长达四年的贡贝黑猩猩内战。
卡萨克拉部族的分裂
黑猩猩的族群如同人类封建社会那样,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族群的首领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族群的其它成员见到首领的时候,有让路、点头哈腰等讨好行为,黑猩猩首领以碰手、摸头等动作进行回应。
珍妮·古道尔记录的这场黑猩猩内战,来自于一个叫做卡萨克拉的黑猩猩族群。
1970年,卡萨克拉族的族长不幸死亡,族群的情况开始悄然的发生转变。俗话说“旧皇退位,新王登基”,依照黑猩猩的生活习性,新的首领应当是族群中最强壮的黑猩猩担当。
一只名叫汉佛莱的黑猩猩,依靠自己的身强体壮,成为了卡萨克拉族的新族长。
然而,汉佛莱刚刚上位,并没有建立起自己在族群中的威信,有一些族群成员根本就不服从新族长的号令。其中就以休和查理这两兄弟为代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休和查理与汉佛莱的隔阂越来越大。最终,休和查理这两只黑猩猩带领一部分族群成员来到了领地南部,汉佛莱带领其余黑猩猩成员留在了北方。
就这样,以前的卡萨克拉族群一分为二,形成了“南北分裂”的格局。珍妮·古道尔在发现这一情况后,给北方的族群起名叫做新卡萨克拉族,南方的族群叫做卡马哈族。
从南北两方实力对比上来看,新卡萨克拉族有着8只成年雄性黑猩猩和13只雌性黑猩猩;卡吗哈族群性对薄弱一些,只有6只成年雄性黑猩猩和3只雌性黑猩猩。
1974年,两个族群的战火被引燃
最初的时候,这两个黑猩猩族群并没有起任何的冲突。由于都是从一个族群分裂出去的,两个族群的成员甚至还相互往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往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两个部族相互摩擦的次数越来越多。不过,这种摩擦的程度并不严重,只不过是两方成员在边境区域相互嘶吼而已。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4年初。
1974年初,珍妮数次发现新卡萨克拉族的几名黑猩猩成员经常围在一起,样子很像是在一起密谋着什么。好奇的珍妮对这种情况展开了跟踪并记录。
在一个清晨,新卡萨克拉族的6头雄性黑猩猩悄悄的潜入到了卡马哈族的领地,它们发现了一头独自觅食,名叫戈迪的卡玛哈族成年雄性黑猩猩。
新卡萨卡拉族的6头黑猩猩一拥而上,对戈迪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双方在数量上有着明显的差距,戈迪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半个多小时以后,戈迪躺在地上彻底没了气息。
在珍妮的记录中,这6只黑猩猩打死戈迪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去,而是围在戈迪身边,兴奋得手舞足蹈,又蹦又跳。
新卡萨克拉族和卡玛哈族的战火,因为戈迪的si亡彻底爆发。
四年“内战”,以卡玛哈族被灭族拉下帷幕
战争的结果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毕竟新卡萨克拉族一共有21头成年黑猩猩,而卡玛哈族只有11头成年黑猩猩,在数量对比上,新卡萨克拉族占据绝对优势。
即便数量上双方差了一倍,但这场“内战”足足持续了四年的时间。
在这四年时间里,不仅卡玛哈族的6头成年黑猩猩被全部消灭,就连几头幼年黑猩猩都没有幸免。至于那三只雌性黑猩猩,一只死亡,一只失踪,一只被掳回新卡萨克拉族。
在仅仅失去了一头雄性成年黑猩猩的情况下,新卡萨克拉族彻底赢得了这场“内战”的胜利,占领了卡玛哈族的地盘。
在这四年期间里,残暴和血腥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黑猩猩的印象
族群和族群之间发生争斗,对于黑猩猩来说是很常见的,因为它们要争夺更多的地盘和食物资源。
不过,对于新卡萨克拉族和卡玛哈族来说,这两个族群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两个族群成员之间有可能是“叔侄”、“堂兄弟”这样非常亲近的关系。
即便有着这样亲密的血缘关系,两个族群成员之间也没有手下留情。
在这四年期间,黑猩猩们会撕扯失败者的皮肉并吃掉;获胜之后还会继续鞭打失败者的尸体;有的还会将对方的下体撕扯下来以示炫耀。
这场“内战”,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黑猩猩的印象。珍妮作为这场争斗的记录者,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内战”无敌的新卡萨克拉族,被外族打得节节败退
新卡萨克拉族在消灭了卡玛哈族之后,并没有满足现状,膨胀的汉佛莱带领着族群继续向南方扩张。
这一次,新卡萨克拉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它们遇到了更为强大的卡兰德黑猩猩族群。
面对不可一世的新卡萨克拉族,卡兰德族群悍然发动攻击,几个回合下来把新卡萨克拉族打的节节败退,就连首领汉佛莱也在冲突中丧命。
直到1981年,新卡萨克拉族丢失大半个领地,族群仅剩4只成年雄性黑猩猩,缩卷在小小的领地内苟延残喘。
说在最后
动物之间会发生战争么?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群居性动物,彼此之间更容易发生争斗。
对于黑猩猩来说,生存的资源和领地是最重要的,为了夺得这些,它们不惜“手足相残”。不仅如此,在这长达四年的黑猩猩“内战”中,我们见识到了它们的凶残、血腥和无情。让我们知道原来权力争夺和侵占土地不仅会出现在人类社会中,动物们也会因此爆发战争。
其他网友回答
动物当然会发生战争,就像狮子群,猴群之间,它们往往会为了领地或复仇就会发生群战。
其他网友回答
新加坡两大水獭家族间爆发了一场持续8年的战争,两大家族各有自己的“father”,各种战术层出不穷,战争的目的也由抢地盘慢慢发展成了复仇之战,最后就连人类也卷入其中,堪称“世纪之战”。
2014年,新加坡的碧山公园,人们首次在公园河水边发现了几只水獭,这几只可爱的小家伙立即受到了全新加坡人民的喜爱,因为是在碧山公园发现的,所以人们把它们家族命名为“Bishan 5”
5代表着碧山家族共有5名成员。但很快随着生活的安逸,碧山家族的成员已经壮大到了11名。此时碧山家族的“father”决定要扩张家族的势力,于是11只水獭浩浩荡荡,沿着加令河顺流南下,离开碧山公园开启了它们的南巡之旅。
战争爆发
加令河的南边,有一个名为滨海湾蓄水池的风水宝地,2013年,一对水獭夫妇与几只水獭来到此地定居,第二年,水獭妈妈生下了5只水獭宝宝,家族势力瞬间壮大,因而它们被人们称为“滨海湾家族”。
可好景不长,2015年,碧山家族南巡至此,它们也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仗着獭多势众,碧山家族发起了对滨海湾家族的入侵。由于滨海湾的5只小水獭尚且年幼,缺乏精壮战斗力的滨海湾家族节节败退。
最终滨海湾家族只得撤离到东海岸暂时落脚,在撤退过程中,一只小水獭还不幸走失了,此战滨海湾家族损失惨重。
互换老家
2016年,人们发现碧山公园消失多日的水獭又回来了,可人们不知道的是,其实此时碧山公园的“老大”已经换了主,这里成为了滨海湾家族的地盘。
原来当初被赶到东海岸的滨海湾家族日子十分难过,东海岸离海太近风浪巨大,而且此处人类游客太多,十分不适宜水獭居住,于是滨海湾家族对碧山家族发动了数次进攻,想要夺回家园,但均以失败告终。
滨海湾家族不得不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最后达成一致: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吗,举家逆流北上,另寻新家!
于是滨海湾家族绕过碧山家族,一路北上,却歪打正着发现了碧山家族的老巢:碧山公园。于是滨海湾家族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此地,安心发展家族势力。
按理来说碧山家族相中了人家的地盘并且夺过来了,那就安心在那边待着呗,不行,这帮家伙还惦记着自己的老家。得知老家被占领,“father”震怒,立即发出指令:全军北上,夺回老巢!
于是在2016年到2017年间,碧山家族逆流而上,对滨海湾家族发动了大大小小的进攻,然而此时的滨海湾家族已今非昔比,足以与碧山家族抗衡。
两大家族都称这场战争为“家园保卫战”,双方互不相让,其中一场战斗尤为惨烈:
只见碧山家族倾巢出动,足足15名精壮水獭列队而上,而防守方的滨海湾家族,虽然只有11只水獭,但各个骁勇善战,完全不落下风。
只见碧山家族布锥形阵,滨海湾家族布圆形阵,双方游速似箭。一波冲锋过后扭打在了一起,最后滨海湾家族还是没能敌过碧山家族,找到公园一座小岛暂时驻扎,而碧山家族也没讨到多少好处,一瘸一拐上了岸。最后以碧山家族撤退双方暂时罢兵。
人类首次参战
2017年6月,是滨海湾家族最悲伤的日子,因为它们的“father”不幸误食了老鼠药中毒身亡。然而就当家族上下悲伤的时候,碧山家族却打听到了消息,意图趁此机会发动偷袭。
掌握了碧山家族意图偷袭的情报,志愿水獭保护组织Otters Watch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人类参战宣言”:
“大自然最后终将会做出它自己的决定,不过不是今天。不应该是在人类社会和滨海水獭一家仍在哀悼刚刚逝去的水獭爸爸的时候。”
于是新加坡民众纷纷站在河岸码头的楼梯上,通过跺脚、拍手、挥动雨伞,还有推动栅栏等方式制造噪音,试图吓退碧山水獭一家。
但碧山家族却没有轻易撤退,它们试图从下水管道等偏僻的位置强行登陆,好在人们帮滨海湾家族坚守了足足两个小时的阵地,碧山家族终于放弃攻城,班师回家。
“加令獭吼”复仇战争
2018年5月,碧山家族的“father”也离开了獭世。同年10月,滨海湾家族出师南下,誓要夺回它们的滨海湾蓄水池老家。这是自5月以来双方第一次会战,因为两方都失去了首领,因此此战也被称为“公平之战”。
虽然双方数量相当,但碧山家族还是轻松赢下了战斗。
战后有专业人士复盘分析,此次失败完全是因为滨海湾家族战术制定失误造成的:
滨海湾家族采用的是松散的“一字长蛇阵”,这样的阵型虽然会迷惑敌人,看起来数量多,但进攻性不足,防御也差。
而碧山家族采用传统的杀手锏,锥形阵。第一波冲锋就把滨海湾家族冲散,当滨海湾家族想要形成包围圈时,却被抱团的碧山家族以闪电之势逐一击破。
最终滨海湾家族落荒而逃。
多年来滨海湾家族打仗就没怎么赢过,但碧山家族也没有讨到多少好处,直到今日,双方家族还在互相争斗着,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战争中的爱情故事
在2015年那场战争中走失的滨海湾家族小水獭,后来被人们发现了。此时的它居然正与碧山家族的“小公主”甜蜜地在一起玩耍,丝毫没有回家的意思。不知道在家族世仇的背景下,这段凄美的爱情能否被两大家族允许呢?
人类在战争中的作用
除了2017年那场保卫战,新加坡人民还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不再参与到水獭之间的战争。同时水獭保护组织Otters Watch每天都要巡视一遍,帮不幸走失的小水獭找到家,顺便也救治一下打架受伤的水獭,充当着“医疗兵”的角色。
写在最后
其实动物和人类一样,发动战争的原因无非就是地盘与资源,只不过人类会为战争添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动物不会。
同样,动物也有着自己的爱恨情仇,它们不懂得什么叫冤冤相报何时了,也没有法律的束缚,一旦惹了它们,可能换来的就是世代复仇之战,直至另一方彻底毁灭。
最后,作为旁观者的人类,究竟应该遵循自然袖手旁观,还是去帮助战败的可怜一方呢,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