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为什么叫母伏 母伏是什么意思

网友提问:

“今年是母伏”,是啥意思?

优质回答:

乍一看,这个问题确实挺搞笑的,三伏天咋还会分公母?是的,按照老辈人有关伏天的讲究,还真有这么一说。不得不感叹,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有趣有料。

俗话说,日子好过,伏天难熬。说话间,“上蒸下煮”的三伏天就要到了。具体啥时候入伏?“夏至三庚数头伏”这句俗语,说的简单明白,一目了然。

夏至,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也是一年之中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古人云:“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民间也有“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谚语。

虽说夏至过后昼短夜长,阴生阳衰,可随之而来的这段日子却是异常的高温闷热,浑身上下上总是汗涔涔的,体感极不舒服,用“汗流浃背”一词来形容,不失为恰如其分。

古时候,伏天被称为“暑邪”,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所谓的“三伏天”。“伏”字本身也有隐藏潜伏之意,古人主张宜静不宜动,避免高温天气对身体健康的侵害。

今年夏至过后的第三庚日是7月11日,也就是说从7月11日开始正式入伏。有人可能会问,庚日是啥意思呀?庚日是一年365天其中一天的名字。

日子怎么还有名字?当然有了,这和古代天干地支纪日法有直接关系。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称作“十二地支”。

将天干地支按照固定顺序进行组合,可以得到60个日子名字,60天为一周期,每十天便会出现一个庚日,分别是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和庚申日,一直循环往复。

今年夏至的第三个日子即为庚申日,也就是阳历的7月11日。头伏从夏至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第四个庚日前结束,即7月20日为止,合计为10天。

中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前结束。由于庚日出现的日子并不确定,有时早有时晚,一早一晚便会产生10天的差距。

因此,夏至到立秋之间,有的年份为5个庚日,有的年份则为4个庚日,今年就是5个庚日,导致中伏有10天与20天之别。今年的中伏从7月21日开始,到8月9日为止,合计为20天。

而末伏呢?和头伏一样,都是铁定的10天,即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即8月10到8月19日,合计为10天。

简而言之,今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想想心里是不是多少有点犯怵。虽说伏天每年都会如期而至,然而,不同年份热的程度也有所差异。

老辈人根据长期的观察和总结,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意思的经验之谈。比如说“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有雨应秋早”这句俗语,就是以夏至当天是否有雨,从而对伏天炎热程度作出的大致预测。

接下来,咱们切题划重点,老辈人凭啥将伏天分为了“公伏”和“母伏”?为啥说今年是母伏呢?到底是母伏热还是公伏热?

说起来,这和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学说有重要关系。

阴阳五行认为1、2为木,1为阳木,2为阴木;3、4为火,3为阳火,4为阴火;5、6为土,5为阳土,6为阴土;7、8为金,7为阳金,8为阴金;9、10为水,9为阳水,10为阴水。

由此可见,1—10个数字中,单数为阳,阳与公同义,双数为阴,阴与母同义。所以,古人便以此为判断依据,如果入伏当日是阴数即为母伏,如果是阳数则为公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单双日,并不是以时下通行的阳历计算的,而是以传统历法农历为准。通过查询,入伏日的阳历7月11日,对应的农历为六月初二。二为阴数,自然今年是母伏了。

那么,母伏热还是公伏热呢?一般来说,公伏没有母伏热。俗话说,“雨淋公伏头,晒破狗舌头”。意思是说公伏的天气睛热少雨,空气中的湿度较低,潮湿闷热的感觉不会那么强烈。

而母伏则不同了,民间有“雨淋母伏头,炕头起蘑菇”的说法。当然,潮湿度并没有那么的夸张,竟然可以在坑头上长出蘑菇。主要是形容雨水频繁,再加上高温,“上蒸下煮”特别的难受。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这种公伏和母伏的经验之谈,我认为也不必过于在意。寒暑交替,自然规律,不管什么伏,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才能平稳度过这段炎热的时节。

至于说伏天的酷暑高温,什么时候才会消退?大概要过了“处暑”和“白露”两个节气,才会真正的感觉凉爽起来。眼下,最应该做的是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高温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伏”乃长夏,盛夏已过,余热尚存,称之为“长夏”,大气层的水分子因地气热不能下降于地,气候潮湿闷热。

五行是“土”。

恰逢今年六气是“太阴湿土”司天,与地气的长夏重合,加重湿热天气。

“母伏”是指太阴湿土司天。

今年下半年是“太阳寒水”主令,近入立秋以后地表温度下降,大气层的蒸汽中的水分子将凝结下降,降雨量会增加。

其他网友回答

人们常见只是生物学上分“公母”。’而今日头条上知识面也太广了吧!怎么论到年份季节也分“公母”的呢?我们今天说的“母伏”,就是从三伏天中引申出来的。象我们常论秋天的“秋老虎”一样,“秋老虎”就意味这一年秋天气温格外高。

俗话常说,日子好过,伏天难熬。尤其是热不过三伏,“上蒸下煮”的三伏天,令人热得至息。

夏至,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也是一年之中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古人云:“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民间也有“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谚语。虽说夏至过后昼短夜长,阴生阳衰,可随之而来的这段日子却是异常的高温闷热。令人难以煎熬,古时候,伏天被称之为“暑邪”,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既所谓的“一伏,二伏,三伏”。“伏”字本身也有隐藏潜伏之意。在三伏天内,古人主张宜静不宜动,避免高温天气对身体健康的侵害。

而今年夏至过后的第三庚日是7月1日,也就是说从7月1日开始正式入伏。头伏从夏至第三个庚日开始,(每个庚日十天,分别是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和庚申日,一直循环往复)今年夏至的第三个日子既为庚申日,从7月11日到7月20日为止,合计10天。

入代日的阳历7月11日,对应农历为六月初二。二为阴数,自然今年是母伏了。

那么,我们了解了公伏与母伏的节点,但是到底是母伏热还是公伏热呢?通过古人积聚的经验来看,公伏没有母伏热。俗话说:“雨淋公伏头,晒破狗舌头”。意思是说公伏天的天气晴热少雨,空气中的湿度较低,潮湿闷热的感觉不会那么强烈。

而母伏则不同,民间有“雨淋母伏头,炕头起蘑菇”的说法。主要是形容雨水频繁,再加上高温,“上蒸下煮”特别的难受。

所以,母伏是特别热的节气。

其他网友回答

这种说法源自于以前人的“彩头”文化,在农耕社会,人们总喜欢用某一年或者某个月的头一天来判断天气变化。单数为阳,偶数为阴,因此单数为公,偶数为母。所以入伏的头一天日期如果是单数,就是“公伏头”,如果为偶数,就是“母伏头”。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只知道,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有公母之分,如鸡就分公鸡和母鸡;看西瓜屁股上圆圈,圆圈小的为公西瓜,大的为母西瓜,母西瓜要比公西瓜甜,等等。

而三伏天听说也有公母之分,并且今年2021年就是母伏。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是不是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想弄清楚哪一年是公伏,哪一年是母伏?

其实,要想弄清楚也很简单,没有想象中那么悬乎。

首先,要弄清楚初伏是哪一天

初伏是根据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来确定的,从每年夏至日算起,到第三个“庚”日止,这一天就是这一年中“三伏”天的初伏。

这里的“庚”,是指十天干中的“庚”;庚与庚之间相差10天。

其次,要弄清楚初伏阴历日期数的奇偶

民间判断每年的“伏”到底是公伏,还是母伏的习惯做法与阴阳和奇偶有关。

如果入伏的这一天,以阴历(现行农历)的日期是单数,也就是奇数则为阳属公,那么这一年就是公伏。

相反,如果入伏这一天的日期,按阴历算是偶数,则为阴属母,这一年就是母伏。

今年的夏至交节是6月21日,按照“夏至三庚数伏”的算法,到明天7月11日就是今年三伏天的初伏,而明天是阴历的6月初2,2为偶数,按照判断公母伏的方法,偶为阴属母,所以今年是母伏。

关于母伏,民间有很多说法,比如“下破母伏头,淋湿狗舌头”,还有“下破母伏头,炕头起蘑菇”等等,意思都是说,要是赶在农历的双日子入伏的当天〈初伏这一天〉下了大雨,大雨淋湿了母伏的“头”,那么后续接下来下雨的时间可能就比较多,暑热多雨的三伏天,可能随时就会把狗伸出来散热的舌头都淋湿;而炎热和潮湿,也有可能让暗藏着菌丝的农家土炕头上生长出各种各样的蘑菇出来。

虽然,炎炎夏日,正是作物需要水的时候,同时人们也希望能下些雨来降温解暑,但如果长期大雨或暴雨,虽然能降温解暑,但对作物的生长不利,所以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明天就是今年三伏的初伏,会不会下破母伏头,让我们翘首以待。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