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什么族的节日(我们的节日——彝族火把节)

火是彝族人民最崇拜的东西,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推动了人类发展的进程,点亮了璀璨的人类文明。古老的彝族人在一年四季的生活中,吃在火塘边,睡也在火塘边,火成为了彝族人们世代离不开的一种神圣事物。虽然现在社会的发展,电取代了火在生活中的作用,做饭都是用电,既便是这样,在彝族人家中火塘里的火从未熄灭过,还在把世世代代延续的火种传递着。它代表着彝族人民的兴旺,寄托着彝族人民的希望和温暖的港湾。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彝族人民都会共同庆祝,欢度彝族人生活中最盛大的一个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有多种神奇的来历传说,在“火把节”活动中主要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与此同时还会开展斗牛、赛马、赛歌等民俗活动,举行商品贸易集会。火把节要进行一个盛大的点火仪式,首先在祭台插上青松,撒上松毛,献上猪头、鸡、酒等祭品,点上香火。接着,由彝家德高望重的文明掌管者“毕摩”大师身穿专属毕摩服饰,左手执经书、右手拿着摇铃,边念火神经语边摇着铜铃,请求火神保佑,赐予人们食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在点火仪式中,用来点燃篝火的火种是以“钻木取火”的方法来获得。因彝人祖先在远古的时候,在不经意间钻木时发现了火,从此之后便学会了生火的方法,一直沿用钻木取火的方式取得火种,也让人类文明得到了快速的推进,钻木取火的方法也一直留传到了现在。它也是彝人发展史中人类认识自然,战胜磨难,创造人类文明的一个见证!在人们使用火的过程中,还用火战胜了啃食庄稼的昆虫,让庄稼得以保全而不被挨饿!
取火时毕摩将钻把从祭台上取下来,在准备好的干木块上选出钻火的位置,把事先准备好的易燃油木和火草放在钻火口四周,经钻把手上下推收受力带动传动麻绳,麻绳再将钻把驱动来回旋转和木块摩擦发热。待温度达到着火点把木块钻出火星时,再把火星夹在火草中,把火草和油木点燃,这时钻木取火流程已完成。正常情况下需花费十多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便可钻出火星。

当祭拜祈祷仪式完成后,立即以钻木取火的方式获得火种,由选出的点火者身穿彝族服饰用小火把引出火种,毕摩大师则念诵经语,邀请火神同往,在前方指引点火者跟随,准备点火工作。到了点火时,点火者稳步登上祭台引燃大火盆里的篝火火把(篝火火把一般都是大火把,高数米宽数米,点燃后火把的火光可照亮整个篝火广场),协助者则推动祭台一路缓慢驶入广场中央。成千上万的兄弟姐妹手拉着手,里里外外围成数十圈,以大火盆为中心,有节奏的跳起彝族舞蹈如‘笛子调、八脚穿花’等。在这样喜庆的氛围中让人忘掉了烦恼,忘掉了忧伤,尽情的狂欢后让火神把所有不好的东西统统烧掉。欢度火把节的天数因各个地方的风俗而定,有两天的、三天的、四天等不一!

彝族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风土人情。彝族以“火族”著称,自认为是火的民族。从族源的历史、生产生活方式、宗教图腾、节日习俗等方方面面都彰显出彝族人民与火的不解之缘,其民族文化表现中充分体现了火的特质。“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盛典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在这个传统的节日中无形地流露出彝族人民对“火”的热爱和崇拜,最直观地展示了一个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它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彝族先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每一种文化历史,是人类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所创造的美丽人文景观之一。
在彝族人民生活中火把节不仅是祭拜火神的重大节日,同时还有另外重要的祭祀活动——“六月二十四祭新坟”,这个祭祀活动在很多支系都村子,对于彝族红彝乃苏支系(又自称纳苏)来说也是非常重要。从彝族红彝乃苏支系的礼俗来说,亲人去世之后满一年之内大大小小要祭拜好几次,如满月祭拜、六月二十四祭拜、年三十祭拜、清明祭拜。它代表着对逝去亲人的牵挂和无限哀思,怕逝者在阴间过得不丰足,所以时常来祭献。那么,六月二十四火把节这天红彝人又是怎么祭拜去世者呢?
六月二十四祭拜是红彝人亲人去世后未满一周年之前祭拜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满一周年之后也就只有一年一次的清明节扫墓祭拜了。通常,主家在要去祭拜前的四五天里会通知自己的家支,兄弟姐妹,寨子里一些关系较好的,到六月二十四当天带着家里的锅碗瓢盆等炊具,米、菜、肉等食材来到祖坟地边,选块平整的空地烧火烹制饭菜。祭品由主家家庭条件决定,有的杀羊祭拜,有的杀鸡祭拜,在六月二十四祭祀中用鸡做祭物的较为普遍。这天中规定禁止牛肉、狗肉进入祖坟或混杂饭菜,自古彝族人不吃牛肉、狗肉,这种习惯经祖祖辈辈留传至今。在祭拜之时,按红彝人的规矩要先祭拜“摩龙树”,“摩龙树”归总了整个坟地里的坟墓风水,“摩龙树”掌管着整个坟地里的一切。假如是祭物只有一份,在这情况下“摩龙树”是首选祭献对象,其次才是坟墓,所有坟墓中新坟又是主要祭献对象。
祭拜之前主家都会在先人的坟墓前撒上青松毛,插上香,然后在墓前青松毛上摆出祭品,如米、糖果、酒水等,主家把鸡或者羊放在墓前念词祷告,表示把祭物点验给逝者,敬请先人来领取祭品,祈愿先人保佑全家安康,一帆风顺。参加祭拜的家支,还有亲戚们行过祭拜礼后双膝跪地,起立三次,每次磕三个头,磕完了做个礼毕之手式(这天中是去世者的长辈也好,兄长也好都要脱帽,表示逝者为大)。
祭拜完后前来参加祭拜的亲朋好友,家支中的亲人自发分工,洗菜、煮饭、切肉、有秩序的统一忙活起来准备下午的饭菜。将要到太阳落山之时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饭也熟了。主家盛一碗饭,加当天的肉食各一两块端到“摩龙树”及墓前进行第二次祭拜。这时的祭拜预示着今天的祭拜即将完成,前来参加祭拜的人再一次来到新墓前,全体起跪三次磕九个头,邀请逝者灵魂前来用餐后礼毕。

这天,鞭炮声响起时是到吃晌午时间了。亲朋好友们在墓穴边上撒上青松毛,盛上出锅的菜品端放在撒青松毛的空地上,三五成群的围着坐了下来,倒上美酒开始吃饭。这一天主要是以鸡、羊、猪肉及特色家常小菜等为主食。用完餐了后主家准备盆清水,水里加点避邪物围着墓穴的四周洒一圈,寓意是洒了这水之后将不干净的不好的东西挡在外边,不让它扰乱先人。当然了,这也是这次祭拜中的最后一道程序。随后大家一起帮主家收拾带上山的炊具及剩余食物,做好防火安全措施后行礼告别先人回家。亲人去世后的唯一一次六月二十四祭拜也就这样结束了!

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历史阶段,彝族祖先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分支,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大支系又形成更多的彝族小支系。彝族因彝语方言和地域差异,加上社会历史的变化和自身不断发展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彝语方言、土语和服饰。因此,彝族是一个支系繁多,自称繁杂的民族,即不同的支系其自称也不同。按地域划分,彝语可分为六大方言,即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和中部六大方言区,各方言区内部又可划分出许多方言和土语。各方言间差别甚至较大,基本上很难相互沟通和交流,但许多礼俗、文化传统又是相通的,就如这火把节在所有彝族支系中都是最隆重的节日。这也说明了彝族是个大家支集合体,我们有共同的祖先。
那不灭的火把点亮了祖先前行的希望之路,从远古走向未来,让族人在黑夜里不再迷失、害怕,她护佑了彝人的繁衍生息,赋予了彝人火一样的热情和秉性。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流淌着彝人的血液,我们源自共同的祖先,都在火神的庇护下成长,都是彝人的孩子,我们是火一样的民族!我们都有一个美丽节日——火把节。

图文:李忠武
编辑:李浩忠
彝族乃苏支系红彝人,是我国唐朝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独锦蛮后裔,是盛唐时期南诏国皇室主体民族,是南宋大理国时期西南乌蛮三十七部之罗部后人,欢迎关注红色彝人公众号,你的转发和点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欢迎来访云岭红彝网:www.naisup.com
投稿联系微信/QQ号:
391645731 李文明
941479539 王金梅
1601633690 李浩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