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外国人常说的中国三大殿,指的是哪三大殿?
优质回答:
中国三大殿这个说法好像没有,因为中国的宫殿太多了,只有故宫有三大殿的说法。
在历史上,无论是哪朝皇帝,在都城和宫殿的选址上,都比较注重风水之说.总是希望自己所选的都城、宫殿,能够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吉祥、如意、福祉、使自己的统治绵延万年。
那么,什么样的风水适合建造都城、宫殿呢?风水先生会告诉你,国都的西北方最好要有龙脉。什么是龙脉呢,龙脉就是那连绵起伏的青山。龙脉的中心为祖山,是王气郁积之处。以此起始,引入京城,到达宫殿背后的靠山即“主山”。主山两翼,左以河流为青龙,右引道路为白虎。主山之前、青龙白虎之间的最佳选点,是万物精华的“气”的凝结点,是为龙穴,明堂就应建于此处。
按照风水学所说的,紫禁城就是处在北京城的最佳位置上,而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所处之处就是明堂所在地。俯瞰故宫你便会发现,三大殿就是整个故宫。的重点,是整个紫禁城内建筑的核心。可谓是居天下之中心,正与天空中央玉皇大帝所居的紫微宫遥遥对应——这是三大殿的选址缘由。
从规模和装潢上来说,三大殿在整个故宫内也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占据了紫禁城最主要的空间,面积达85000平方米。它们依次布置在高达8米的台基上、台基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为须弥座形式,四周围着汉白玉栏杆。每根望柱上部雕有精美纹饰,下部雕有华美螭首——口内凿孔以便排水。大雨滂沱时,千龙吐水、层层迭落、胜似泉涌,蔚为壮观;阳光普照时,千龙之影,排排迭退,黑白相间、宛如图案。在建筑设计和艺术构思上,它们凭借着自身所具有的气势威严、规模雄伟、装修华丽、色彩神秘而成为紫禁城中最辉煌的建筑群。
三大殿中、太和殿最高、最大,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全殿内外立着八十四根大柱、是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的。它属于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依然保留着原有的富丽堂皇。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师和每年的正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等重大典礼,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典,接受群臣的朝贺。
中和殿在太和殿的后面,是一座四角攒尖、有鎏金宝顶的方形殿堂,朱红廊柱,金扉琐窗,造型凝重,建筑奇特。殿内设宝座,雕刻金龙,金色璀璨,四列宝器。皇帝在举行重大典礼前,先在这里接受内阁大臣等重要官员的朝拜,然后再去太和殿。
保和殿在中和殿之后,是皇帝举行盛宴和科举殿试的地方,也是三殿中年寿最古老的,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三大殿既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又散发着它独特的现代光辉。如今的它们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
其他网友回答
外国人常说的中国三大殿,指的是故宫的三大殿。下面我们具体来说说故宫的三大殿。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太和门内,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明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时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现名为清朝时名称)。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
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约2380多平方米。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庑殿式。檐角有10个走兽,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大约从14世纪明代起,垂檐庑殿是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中和殿(明朝称华盖殿、中极殿)
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高29米,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保和殿(明朝称谨身殿、建极殿)
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7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屋顶有4条垂脊的亭子形的方殿。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工字形基台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基台三层重迭,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迭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千龙喷水,蔚为壮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太和殿“建极绥猷”匾
建:即创建、建立之意;极:原指房屋中脊之栋梁,在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绥(suí):原义是古代的旌旗或上车时绳索制成的拉手儿,后来也有安抚、顺应的意思;猷 (yóu):既有谋划、功绩的意思,也指道和法则。“建极”二字出自《尚书·周书·洪范》中的:“皇建其有极”。商朝末年,纣王之叔箕子为中华第一哲人,可是被纣王囚禁。后来武王伐纣,纣王自焚而死,周朝建立。箕子重获自由,武王求教于箕子,箕子为其讲解 “洪范大法”,即天地间宏大的法则,其中第五条即为“皇极”,意思就是说君王为万民之主,应当自己建立宏大中正之道,然后才能教化臣民。
“绥猷”同样出自《尚书》,夏朝末年,夏桀王残暴不仁,汤顺应民意讨伐夏桀,建立大商。然后将伐桀的大义诰示天下,即是《汤诰》。《商书·汤诰》所载:“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意思就是天帝将善道赋予世人,使人们有常性,能顺乎其道的则为天子。因此“建极绥猷”的意思就是:身为皇帝,肩负着上对苍天、下对黎民的双重使命,既要顺承天意建立宏大中正的法则,又要顺应大道安抚天下万民。
中和殿“允执厥中”匾
允:既有同意、答应之意,也指公平、诚信;执:含义很多,在这里指遵守、坚持;厥( jué):在这儿没有昏厥的意思,而是代表乃、其、于是;中:即指中正。允执厥中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舜为上古时期“五帝”之一,他的王位是尧禅让的,尧禅让王位时传给舜四个字,即“允执厥中”;后来舜将王位禅让给了大禹,并告诫了他十六个字,便是刚才提到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个字被尊为中华心法,是中华民族的至高文化理论,意思是:“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幽微难明,只有精心一意,诚恳地秉执中正之道,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所以中和殿“允执厥中”匾的意思就是:皇帝的言行需要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这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方法。
保和殿“皇建有极”匾
皇建有极与建极绥猷一样,同是出自《尚书·周书·洪范》:“皇建其有极”。此乃箕子为周武王讲解 “洪范大法”时提到的,别看短短五个字,其中包含着五行、五福、五祀、三德、八政等等诸多信息,是帝王治理天下之根本。
总结起来,意思就是:“天子的训导,可以作为百姓永远的行为准则”。因此,“皇建有极”匾代表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告诉世人,由天子来制定中正的法则,是天下最高准则,在这里有强调皇权的意思。
三大殿的匾额,都是包含强调皇权、和治理天下的大道理,这与三大殿的作用和地位有关,三大殿是紫禁城外朝的核心,也是级别最高的建筑,其中又以太和殿为最,太和殿就是俗称的金銮殿,是举行重大朝会和盛大典礼的地方,如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中和殿居中,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皇帝参加亲祭仪式,会在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皇太后上徽号,玉牒也存放在中和殿,并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保和殿在最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到了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就在保和殿。
所以说三大殿是过去紫禁城最重要的场所,匾额所蕴含的意义,自然也要“高大上”,集中体现封建帝王治理天下的理想,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此三块匾额,全部由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只不过现在悬挂的,都是在故宫为恢复“康乾盛世”风貌,维修时的复制品。
三大殿因为是故宫的核心地位,也就常被外国人提起。这就是故宫三大殿的特色。喜欢的朋友别忘点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