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唐宋年间普通老百姓是不是经常喝茶?
优质回答:
是的,唐宋的老百姓经常饮茶,斗茶,通过出土的茶具瓷器就能知道,而且他们饮茶的方式跟我们今天的不一样。中国饮茶最有艺术范的是宋朝人,从《茶经》里就能感觉宋代人儒雅而绅士的茶道艺术。无论从茶艺点茶还是饮茶用的杯子建盏都有一种艺术美,和对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中国人经历了几千年,最有讲究精神艺术生活的就是宋朝人了,从喝茶就能感觉到对生活的享受,是一种文人雅士的艺术之美的追求,闲云野鹤的生活,让如今的人非常向往。
宋人点茶-高雅的艺术饮茶方式
宋人喝的茶跟我们今天喝的花茶、大红袍、铁观音可不一样,宋朝人喝茶是煮茶,而且工艺复杂,步骤繁琐。宋代点茶(分茶)技艺讲究注水、击浮及茶水交融的程度。宋人茶色尚白,点茶最爱黑釉盏,甚至认为非此不能表现点茶技艺水平。
点茶
点茶用水以“活”为上。点茶总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与水交融,茶汤表面现雪沫乳花,厚而白,经久不散,经过点茶的茶汤,味道是乳香。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说明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点茶、点汤,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汤煎煮沏泡技艺。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
斗笠建盏最美的饮茶杯子
宋人不仅喝茶工艺复杂,而喝茶的杯子都那么优美,用建盏斗笠碗喝茶,大小以一只手能握住为宜。建窑黑釉盏为点茶而设计。宋代点茶前先要炙盏,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建盏胎厚茶不易冷,底深利于发茶,盏底稍宽,便于茶筅施力击拂。这种茶盏受到蔡襄、宋徽宗等竭力推重。茶盏底部刻有“进盏”“贡御”铭文,为皇室专用。宋代建盏分为鹧鸪盏、兔毫盏、曜变盏、 油滴盏等。
大型敞口碗建盏口缘外侈,边唇稍有曲折。边唇器壁较薄,厚仅5毫米,近底处厚7毫米。这一类的建碗虽出土不多,但特点鲜明。
中型敞口碗建盏口径12—13厘米、底径4厘米、高6.5厘米,近底器壁厚4—5毫米。大体可分为两类:1.底径较小,口径较大;2.底径较宽,口径较小。这类碗边唇没有曲折,由底至口,逐渐侈张。这一类型建碗的特点是敞口、小底,形如漏斗状。
大型弇口碗建盏口径12.8厘米、底径4厘米、高.5厘米。厚重,口缘稍敛,器壁最厚处有的达8毫米。这一类的碗出土很多,是建盏的重要产品之一。
中型弇口碗建盏一般口径10厘米、高6.3厘米,比大型弇口碗低矮。口缘向内收敛,这类碗颇为厚重,为建窑建盏器具中的一个特点。
小型弇口碗建盏:口径9厘米、底径3.2厘米,高4—5厘米。此碗型数量最多,为建窑建盏的主要产品之一。
建阳窑黑釉兔毫盏
兔毫盏
建阳窑黑釉兔毫盏,宋,高9.6cm,口径16.2cm,足径4.9cm。
器口内敛,腹部渐收,底圈足。通体施黑釉,盏里施满釉,盏外施釉不到底,露胎处呈黑色。器里外口沿釉色呈黄褐色,下腹部呈黑色,外壁垂釉形成滴珠状。
此茶盏为宋代典型的福建建阳窑器物。北宋时期因宫廷盛行斗茶之风,所以这种胎体厚重、釉色漆黑似铁的茶盏流行一时。在这种茶盏的黑色釉面上有呈放射状的黄褐色条纹,似兔身上的皮毛,俗称“兔毫纹”,兔毫纹属于结晶釉的一种。除“兔毫纹”盏外,建阳窑还生产“油滴纹”盏,这些黑釉盏都是宋代著名的茶具品种。
其他网友回答
是的,上有行下必效。关键是经济承受力和所用茶的档次,喝茶排场。
其他网友回答
依据茶品制作数据:早朝历代皆是道家特殊食品。未清楚何时傳入大官学士食用。至宋才有:道家所食清茶果?,庶民所食粗茶淡饭之流传。朱元璋女婿为走茶税赴死刑,可知民间难亨。我处茶区也是八零年後,全面食用规模制作垃圾茶。哀哉、惜哉!
其他网友回答
宋朝喝茶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文人雅士群体更是聚会首选,要不宋朝怎么会有那么多闻名遐迩的茶盏呢宋代的建盏,木叶盏,油滴盏…唐代喝茶肯定是要喝的,只是没上升成社交和礼仪的首选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