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越王勾践真的“卧薪”了吗?
优质回答:
是真的。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r
对于昔日的君王来说,走到如此境地,是非常难堪的。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r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r
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r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中国人感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时,西方也在同样上演着相似的历史。这就是著名的——卡诺莎觐见,也称卡诺莎之行。
其他网友回答
“卧薪尝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励志故事,有付对联相信学霸们都听过,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说得就是夫差与勾践在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事。很可惜,这件事就是头尾正确——先是吴国控越,后是越国吞吴,中间的都是编的戏文,赚我们一把眼泪而已。下面根据最新发布的文献重新诠释一下这个古老的故事。
一、《史记》编出了“尝胆”的故事,《吕氏春秋》作了扩张描述,苏轼造了“卧薪尝胆”的典故。
在春秋战国时代,吴越不过是东南沿海蛮夷小国,“文身断发”、好吃蛇等腥物,本不为中原各国重视,也就是发生了吴越争霸,许多书籍如《左传》、《国语》、《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尸子》、《吕氏春秋》、《史记》、《韩诗外传》、《淮南子》、《越世家》、《吴越春秋》等书都记载了这种反转,我们才大致了解勾践在春秋末期争战称霸的君主形象。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国入侵越国,越俘刺死吴王余祭;
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先攻越国,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
十五年(前505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吴境,此后两国交战,专业拉锯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前496年,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败,阖闾受重伤而死;
二十六年(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集全国之兵在夫椒山大败勾践,勾践急得差点自杀,之后就是巧用文种、范蠡、计然之策,帮越国渡过难关,所谓“卧薪尝胆”就发生在这次战争之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四十二年(前478年),越在笠泽(又作囿,今江苏吴江一带)大败吴,夫差被迫逃回姑苏城(今江苏省苏州市)中,龟缩不出;
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再度攻吴,包围姑苏城;
四年(前473年)十一月,被围多年的姑苏城破,夫差逃到姑苏山一带,相求和不许,自杀,吴亡。
其实,我每次听这段故事,都感觉吴越世仇,夫差和勾践又有杀父之仇,居然能够在占据巨大优势情况下轻易放过勾践,真是心胸过于宏大,有悖人伦。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里仅有“尝胆”的故事,没有提到“卧薪”的情节。早就有人根据大量资料考证了,这只是史迁的小说家之言,不是真史。
而《吕氏春秋·季秋纪》进一步说:“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 以致必死於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到了苏轼这里,写了篇《拟孙权答曹操书》,以孙权口吻称“仆受遗以来, 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是说孙权“卧薪尝胆”, 与勾践并无联系。只是大家无意中把“身不安枕席”想象为为“卧薪”而已。
到了《吴越春秋》,又通过增改、细腻化情节,来深化勾践的忍辱负重形象,出现了忍辱尝粪、九术伐吴、敬蛙誓师等情节,勾践的故事逐渐丰满起来。
二、清华简《越公其事》把故事打回原形。
清华简第七册中公布了《越公其事》,共75支简,分为11章,详细记载了勾践灭吴的过程,与勾践有关的历史史实大体上没变化,但细节突然发生了重大改变。
1、第1—3章详细叙述勾践派大夫种到吴师求和,吴王说服申胥(伍子胥)答应求和的过程。
这一段合理解释了一个疑问,在夫差倾全国之力大败越国之后,为什么不乘胜灭越,而是给对手留下机会引来将来报复。真实原因就在于夫差灭越实力不足,不得不与勾践礼貌许和,在越国举国顺服情况下同意退兵。
当时,勾践令大夫种见夫差求和,话语里软硬话都有。软话就是,一旦同意求和——“君如为惠,邀天地之福,毋绝越邦之命于天下,亦使句践继纂于越邦。孤其率越庶姓,齐和同心,以臣事吴,男女服”。“臣事吴、男女服”,可以理解为战败称臣,男女供奉,并不一定是都亲自到吴国去做奴隶臣妾。而硬话是,你若不同意和,我这边就要狗急跳墙了——“君如曰:‘余其必灭绝越邦之命于天下,勿使句践继纂于越邦。’巳! 君乃陈……王亲鼓之,以观句践之此八千人者死也”——越国剩下的最后八千死士就要玩命了,看着办!
而夫差这边却出奇地温和礼貌,好言好语答应了越国的求和要求。申胥(伍子胥)看不下去了,果然开口进谏,“王其勿许! 天不仍赐吴于越邦之利。且彼既大北于平原,以溃去其邦,君臣父子其未相得。今越公其胡有带甲八千以敦刃偕死?”就是说别叫他哄了,灭越天赐良机啊。
夫差则不急不恼,耐心向申胥解释了三条准和的理由:形势对吴有三不利,一是远离吴土,道路太远,后备跟不上;二是吴之将士战死过 半,兵力不足;三是越人还有八千,斗志旺盛,惹急了拼死决斗胜负难料。之所以没有乘胜追击剿灭勾践,是因为自估实力足,没有获胜把握。“申胥乃惧,许诺”。不是惧夫差,而是惧继续开战的结果。经过君臣协商,又恢复了一团和气。
看看这段描述,简直是颠覆了全部历史记载的细节,根本没有什么勾践入吴三年为奴的事,更没有“服侍夫差,为其前马”的受辱事。勾践未受大耻,日后自然也不需要“卧薪尝胆”,自灌鸡汤。
我甚至想,阖闾败了是真,但直接死亡原因可能不是受重伤,而是因受伤带来的心理耻辱。这样,越国臣服了,耻辱得雪,自然也不好提替父报仇了。
当时夫差许和是独立决策,压根没有受到奸佞伯噽影响。夫差本人既不贪财,也不好色,没有趁机勒索点稀奇古怪的事物,三观很正。这样,也就没有了越国进贡西施的可能性,更不会有最后把西施沉江的事发生。西施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单纯的美。
得出这结论是因为,夫差以及其谦卑的语气答应了使者求和的要求——“吴王乃出,亲见使者曰:‘君越公不命使人而大夫亲辱,孤敢脱 罪于大夫。’”接着解释这回吴军入越是因为“无良边人”挑起衅端,现在越公栖在会稽,自己担心不良之部下纵火于越邦,所以入守越之 宗庙以等待越的使者。
真相原来是,兄弟,这回误会了,我是替你看会宗庙,打击跨境纵火的恐怖分子,你服软了,我也满意了,拍屁股走人。
2、第4-9章叙述勾践在三年休养生息之后,依次实施五政,使越国逐渐国富兵强、刑罚严明、民心一致、敬畏效死的过程。
吴军撤了,勾践并没有马上发奋起来,而是除了一些建宗庙、修祟位、祈求民安等凝聚民心、恢复国家常态的举措外,其他均一切照旧,无为而治三年,休养生息。这才开始逐渐实施富国强兵的“五政”。
“五政”是为灭吴实施的五个方面举措:第一,对己则饮食不致味,听乐不尽音;第二,对民则老老慈幼,长其孤而问其幼;第三,修其政令,宽其刑罚,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第四,经济上富者安之,贫者与之,救其不足,裁其有余;第五,外交上交好楚、齐、晋等大国。
说实话,这“五政”在今天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比如“施民所欲,去民所恶”和“富者安之,贫者与之”等。
最后才是整齐民心,严峻刑罚,凡不恭不敬,有所怠慢则惩罚杀戮,使得“越邦庶民则皆震动,荒畏句践,无敢不敬”。
3、最后两章分别叙述对阵决战,大败吴师,拒绝吴王之求和,最终灭吴。
这段就是越国休养生息后终于灭了吴国。
有意思的是,和史书记载中的勾践一方面是有为之君、另一方面则是刻薄寡恩之人的形象不同,《越公其事》记载的是勾践对夫差并不算一味地刻薄寡恩。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能重蹈夫差覆辙,他不同意求和——“天以吴土受越,句践弗敢不受”;但同时对亡国之君又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王其毋死! 民生地上,寓也,其与几何? 不谷其将王于甬句重,夫妇三百,以屈尽王年”。
看到这里,不禁怀疑夫差的最终命运是什么,是自杀还是在勾践留一条生路后圈禁而死。当然,也不排除这纯粹是勾践的漂亮话,作为当年夫差“手下留情”的回报。
简文很短,能说的就这些。
三、由于清华简的出现,没有颠覆历史大事件的脉络,但是颠覆了许多历史细节。这说明中国史的本质是信史,不管什么时候出现新的材料,大局上不会有太多冲击。但细节上就充斥不少变数了。我们否认“卧薪尝胆”在历史上发生过,但不应否认作为故事出现有其良好的教化意义。
正如读历史,《三国志》肯定枯燥,读《三国演义》虽然充满大量虚构可是能让你愉悦,这两者不矛盾。在读真史方面,最好是在无趣的历史记载中读出有趣的意境来。
其他网友回答
换个思路,越王勾践是否卧薪,薪,意思是柴草的意思,在古代睡柴草的无非是乞丐,囚犯之类的角色。而史书记载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也就是说他被吴国囚禁了三年,这三年当中,作为囚犯的越王勾践肯定是卧了薪的。至于被释放回国以后,他有没有再卧薪,历史已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