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怎样才能做好书法创作?
优质回答:
问题:怎样才能做好书法创作?
书法艺术的创作,并无固定的模式与程序。创作者性格的差异、创作场合的不同,势必造成创作方法和习惯的不同,这里只谈谈一般的创作方法步骤。
多积累素材
多积累素材,就是多积累“优秀作品素材”,多看、多思、多记是有效的方法。
多看就是多看作品展,多看作品集;多思就是一旦遇到好的作品应多思考、多品味,真正理解和把握作品的优秀之处;多记就是善于记录下来,好的作品要真正欣赏、读懂并不是那么容易,需反复若干次才行,那么就要及时记下(主要是拍照)以备后用。当然最好最终的记下是铭记于心!这方面的积累越多,你创作的底子也就越厚,用到时方能得心应手。
审度好要创作的内容
创作内容是一幅书法作品的载体,重要性不言而喻。作品内容一定要健康、向上,一定要和展示的场景,氛围相吻合,自己有感而发的诗文联语更佳。如果作品内容为别人所写,书写之前还要认真研读作品内容,不仅要理解内容本身,最好还要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写作时的意境。这样才能跨越时空,与作者心心相印,让作者写作时的意境诱导出书法创作的意境。
对创作作品进行认真的全面的构思
1,从作品内容的意境出发,确定创作的字体
如岳飞的《满江红》,暴溢着一股忠愤之气,当以较为狂放的行草书体为之,行笔沉健果敢,更能展现出岳飞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慨。使创作出的作品才能达到内容、形式与意蕴的高度统一。再如,要写一篇《朱子家训》,最好用楷书书写,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更能表现出《朱子家训》的规范、权威与智慧。又如写与秦代有关的诗文,最好用小篆,写与汉代有关的诗文宜用隶书,这样,才可谓有意识地做到了书法作品内容、形式与时代风尚的一致。
2,推敲字形。
对每一个字的形态、体势要反复的推敲,尽可能的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重复字更要推敲字形变化。当然,也不能过分强调字形的推敲与安排,否则容易呆板、拘束。书法创作很看重随情使转、因势利导,临场发挥。
3,遵守章法整体布白。
比如如何设计行列?如何落款?如何加盖印章?等。
4,定好总的基调。
一幅作品,尽管点画、线条、用笔、结体和章法布白千变万化,但总有一种贯穿全篇的、反复出现的、形态相近的主调,这就是基调。换言之,书法作品中的基调是反复出现的,大致相同的,起着主导作用的基本线条。是“长枪大戟”式的基调?还是粗重雄浑的基调?是舒缓、宁静的典雅基调?还是情绪节奏动荡较大,狂放不羁的雄强基调?笔墨和线条的选择上都是区别的。书法作品中的基调,往往代表着作者的个性特征,即风格。我们不主张一个书家只具备一种风格,试想如果书家搞个个人作品展,其中的作品均千篇一律,展览能圆满成功吗?
酝酿好感情。
书法属于表现艺术,书法创作最终是表现作者的学识、修养、思想感情。有人说书为心画,写字就是写心、写情,无情无义也就没有书法,没有艺术。只有在情之所驱,不书不快的情况下,作者才能真正达到忘我的境界,笔、手、心自然高度融合,才有可能创作出惊世骇俗的佳作。感情的酝酿有高低粗俗之分,与人的广识博学有关,广识博学的人往往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古今融汇,左右逢源,挥洒自如;而胸无点墨之人,处在同样的场景中,只能望景空叹或呆若木鸡。因此,作为一个书家,一定要多注意“字外功夫”的修养。
其他网友回答
如何进行书法的艺术创作?
进行书法艺术作品的艺术创作,它虽然是一挥而就,但也有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规范需要把握的。为了便于大家的听,我按自然过程来讲这个问题,即动笔前、动笔中、动笔后。
动笔前:这是一个策划和准备阶段,大致需要做这样一些工作。
(1)首先要弄清创作的主题是什么?
即你要写什么内容。这样内容做什么用的,它是装潢用还是作为礼品送人,是送给什么样的人,是什么年龄段的人,送的对象是什么职业,送的对象或主人翁有无特别要求,或为单位为建筑物题写匾牌名称,或为工艺品镌刻铭文,或为石刻题署铭文,或为某书籍题写书名,或为单位及个人题词嘉冕。就是装潢也要看是用于客厅、大堂、走廊,还是会议室、餐厅、书房、卧室等等,一定要把作品的用途用场弄清楚,并区分内容,加以消化理解,为创作定下基调。这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才能达到天人一致,情、景、物和书法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比如:办喜事与办丧事,字的风格就大不一样,喜事活泼喜气一点,丧事则要凝重严肃一点。再比如:抄写经书要正规庄重,一丝不苟,最好用楷书,用行草书似乎不妥,写唐人诗词,特别是挂于客厅等公众场所的名人诗词,则最好用行草体书写,这样可以更好表现诗词的意境,艺术感、情绪感比较突出,给人造成一定气场,这是其他艺术品所难以达到的效果。总之,只有正确地理解主题,才能进行更好的艺术创作。
(2)进行规划。
——根据空间和内容及要求,选好不同规格的纸。
——确定用什么字体,以什么样的风格来写,是横幅还是竖幅,大概几行,一行大约写多少字,落款如何落,要不要前款等等,要想清楚,打好腹稿。
——调好墨,要用多少墨,最后一次性调好,这很重要,断不可中间换墨,那样写出来的字气中断了不说,墨色不一样,因为墨分五色,不同的水分呈现不同的墨色,艺术效果也不同,好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其实这太重要了。
——选择好毛笔。写多大的字用多大的笔,小笔写大字不行,大笔写小字业不行,要对号入座为好。另外,要根据个人的习惯选用毛笔是纯羊毫还是狼毫硬笔,或是兼毫,是长锋笔还是中锋笔等等,要选得适合自己,不要草率,这样效果会达到最佳状态。选好笔以后,着墨前,先用温水将笔湿湿水,在水中浸一下,再把水挤干,尔后再放墨里,反复地调整好笔锋、含墨量,这里要说一下,写前,含墨量一定适中,太少,写字太干枯,太多容易跑墨,字成了黑墨团子了。可以说用笔、用墨对创作太重要了。
动笔中:这是整个创作中最关键最精彩的部分,也最见真功、最难把握的时候。大致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运好气,定好神,调整好姿势,合理用好全身之力。写书法是练气功,这话不假,前面已经讲过,一定要运好气。定好神,主要指把情绪和心境要回到主题和内容的意境之中去。调整身姿用好力墨,这主要是指写大幅或写大字,尤其是榜书,尤为重要,力量不协调,手中之笔肯定不会协调,字肯定写不好。就是写小字,哪怕是小楷,虽不象写大字大幅那样严格,但也要将身体调整的舒服了才能下笔,不然也会影响效果。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开笔。开笔中要精力集中,全神贯注,按原先设定好的方案走,这里最要紧的是要处理好这样一些关系,即:处理好重与轻的关系(从运笔讲,即提与按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连与断的关系;奇与正的关系;左与右的关系;上与下的关系;浓与淡的关系;疏于密的关系;枯与湿的关系快与慢的关系;放与收的关系等等。只有这些关系处理好了,这篇作品才能和谐统一,意趣横生,给人以无穷的玩味。
除了处理好这些关系之外,还要注意规范,尤其:
——不能有错字、漏字、添字和病句。
——不能漏风跑气。
——不能违背格式,胡抹乱塗。
——不能塗描。(俗话讲写字不描,拉屎不瞧)
——一般不用简体汉字。
——不夹写非汉字符号(因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其他文字不搭界)
——正文与落款所用字体不乱辈分。一般落款字体辈分要比正文的晚,而不能相反。(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动笔后:这是比较轻松的一个阶段,字写好了,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等于战斗打完了,可以松口气,但是绝不能马虎,要收好尾。
主要做好这样几件事:
一是从头至尾认真审查一遍,看有无错漏之处,看有无不合规矩之处,看有无不舒服之处。没有,OK!有,那只好重写了。这是常有的事,就是毛主席这样的万年大家,也有这样的现象,光“人民日报”几个字,他就不知写了多少遍。
二是盖印。
这个方寸之物,是点睛提神之宝,很重要。不能盖错位置,书法用印通常有三种,即名章、引首章、闲章,一般用前两种即可。引首章的使用一般盖在第一行,第一、二两字之间的靠右方位,大字盖在右上角,题匾或为建筑物题名,一般不盖引首。名章的使用,一般盖在落款下方适当位置,或盖在名字的左边位置,但无论如何,不能低于正文的底线位置。另外,名章用两枚的话,一般是一阴一阳互相混搭使用,第一枚章用于名字底部,第二枚章用于堵漏位置,即右边一行字之两字之间,但与第一枚章间隔不宜过大。另外,名章不太大,有人喜欢用大印。太大了与作品不适宜,也似乎有不谦和之意。闲章一般不用,如果作品出现空白地方,又无法用墨来补充,那么就只好用闲章来填充一下,这样也不失典雅之美。还有学生送给老师点评的作品,最好先不盖章,因为你盖印了,是OK了,那你再送评,有伤师尊,很不谦恭,老师讲究起来是不接受的,一些学生不懂这些规矩,有时老师就原谅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学生,要懂这个规矩。
三是,作品自然晾干,叠好。一定要晾干,最好自然晾干。折叠。
四是,装裱。这里的讲究就不说了。到此,全部创作过程就完成了。
与大家共勉,共习!
??????????????????????????????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创作需要以下要求:
1.扎实的基本功;
2.对创作作品的形式要有自己的认知;
3.表现出自己的风格。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扎实的基本功是指要对古人书法的吃透能力和书写能力。每一个学习书法的人,都要从临摹古人作品开始,并且在这里要打下坚守的书写基础,如果不临摹古人作品,一切都是空谈。学习古人作品,可以增加自己眼界上的视野力、书写上的笔力、意境上的拓展力以及笔墨、字法、章法能力。
创作书法作品前,要对纸张、尺幅、书写内容等进行构想,正所谓“意在笔先”,例如写一幅四尺作品,写成横式的还是竖式的,写大字,还是写小字,写一首诗还是一篇短文,用哪种书体写,等等,这些都是创作之前所要考虑的问题。接下来是按照上述想法去完成,在作品中既不能照搬古人字帖,也不能完全脱离古人,这一点是很难把握的,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训练才能得到。
关于自己的风格问题,说起来也很复杂,但你是学谁的字帖,写出来的字也就有那个古人的风格了,就相当于有了古人的“基因”一样。而创作的作品毕竟是你自己的,而不是古人的,这就是自己的风格。风格形成的因素也很多,包括学古、认古、知古,以及后来自己的学养、认知、阅历、情操等各个方面。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创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书法中的集字创作是一种非常实用非常有价值的一种创作。掌握了书法的集字创作,就为自己的书法创作之路打开了一扇宽阔的大门,提供了无限的创作机会。
集字创作前,首先要对你要准备进行创作的碑贴强化训练,通过反复的学习,掌握碑贴范本的特点及书写技巧。至少要把临摹的水平达到七八成以上,临好范本是集字创作前的必要准备,这是关键的一环,此道关过不了,后面的创作就失去了意义。
书法的集字创作要尽可能的体现原帖的风格与特色。
下面是我用清华大学收藏的楚简【保训篇】进行集字创作的作品。
志远不懈
集字创作还需要一定的诗歌对联方面的基础,加强古文诗歌的写作技巧,心中储备一定数量的对联诗歌素材,集字的作品要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你的集字创作的文字能力,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水平和价值,字写的再好,如果文不达意或者立意低下,则会直接导致创作的失败。
书法的集字创作需要高端的文学语言进行整合处理。
身德名顺
集诗,集联,集句。是书法创作的必备技能。??
我们面对的大量古老的碑贴,其内容陈旧过时,与当今时代严重脱节,掌握集字创作的技巧会让我们如鱼得水,如鹏展翅。让古为今用的想法变成现实。
书法创作能力=书法创作能力+集字创作能力。
勿淫欲,立嘉德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书法集字作品,但稍感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大多数是文学家的作品,书法家参与的较少。这种情况应该改变。
不会集字创作的书法家会使自己处在被动无奈的囧境。
阴阳万备,上下一亲。
附图作品均选自杨半撰书【中国书法临摹创作全集】
(清华大学收藏楚简【保训篇】集字创作专辑)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欢迎来到于秋水工作室,一起聊聊书法创作有关的话题,提出怎么样才能做好书法创作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结合当代书法发展情况和书法艺术传统谈谈。应该认识到学而思之,能解惑,更能突破艺术创作的“瓶颈”,艺术人生,真正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艺有小成,砚田耕耘,有所心得。
横看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现状,观察书法艺术创作,由于为了适合当代展厅展览要求,追求西化新思潮和装饰化审美时风,强调“吸引眼球效应”,追求笔墨爆发力和冲击力的艺术效果,偏向于大尺寸。
这样,面对创作构思时,书法家创作思考是刻意而书,以眼向外,囿于一技。应该是认识到学习西方艺术,洋为中用,当代中国艺术的中外交流和借鉴过程中,促进当代中国艺术的新的探索和革新,不等于以西方文化传统观念和西方艺术审美标准作为唯一标准,唯洋马首是瞻,抄袭西方现当代艺术和日本西化书道现代书法,炒作艺术书法论、形式即是内容论、废汉字论等,甚至是与文化无关论,仅仅盲目考虑外在形式上的标新立异,没有内在思想感情和艺术审美,往往是做作苍白;还是随意而书,以心向内,法理通达,艺以载道,强调艺术的审美性和精神性,讲究外在艺术形式美和内在艺术内容人格美的统一性创作原则,追求达到形神兼备意象美和虚实相生意境美,偏向大气象,经意不经意之间,达到中国文化艺术传统讲究自然之美。
纵观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中国历代书法家书法艺术理论家,不断创作研究,探索革新,不断积累总结创作基本技法、原则和规律,薪火相传,传承传统,同时不断提出新的艺术主张和审美观念,与天地精神往来,追求大我、大美、大巧、大气象,超越平淡之我,热爱生活和艺术,发现生活的美,创造艺术的美,影响和促进书法创作。
历代相关代表性中国书法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观点,代代诗书画艺术互相借鉴和共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之道,中国诗歌艺术讲究意境的物我相忘,情景交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原则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书法艺术创作,同样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生活。热爱艺术的人,首先是热爱生活的人,有生活情趣、人生觉悟和艺术审美,也就是性情中人,所谓天赋禀性,不仅是能够善于细心观察和感悟,有一定的想象力、洞察力和觉悟力,而且也有文化艺术学识、艺术审美判断力和书学思想理论指导,例如周代《论语》有“从心不逾矩”,汉代杨雄《法言·问神》有“书,心画也”,汉代蔡邕《笔论》有“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也,若迫于事,虽山中兔毫不能佳也”,宋代苏轼《书吴道子画作》有“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有“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等,从书法创作相关各个角度和方面,谈论和探索书法创作规律、原则和审美。
所以艺术创作,如果是闭门造车,刻意设计,止步于炫技,卖弄于外在笔墨变化,也是过于浮浅,也仅是写字而已。书法家是注重真善美的文人,是应该有思想情怀,是有品格才情,是有传统文化艺术学识修养,是有艺术审美,做到不脱离时代,不脱离自然生活,不脱离传统文化,不脱离独立人格,进行独创性的艺术创作时,造化在我,心眼手合一,时而平静,时而激烈,观人生自然,有思而书,或悲或喜,有感而发,充满生气活力,生生不息,张扬鲜活生命的节奏韵味,更是神采飞扬,气象万千,创造个性化艺术审美风格和意象意境美。这样出新意、审美雅、格调高的书法艺术作品,再难以复制,更难以临摹。功在创作之中,更在创作之外,平时基本技法学习训练外,个人才情学识,品格操守和思想感悟,都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笔墨表现出来,也让欣赏者看到书法家内在品格情操、笔情墨趣和审美趣味,产生艺术审美新享受、思想感情新共鸣和艺术作品境界新发现。欢迎不同观点和见解交流!谢谢你关注于秋水工作室!(附图:中国书法艺术创作代表作晋代王義之《兰亭集序》、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和宋代苏轼《寒食诗帖》,通过了解书法家的人生经历、学书感悟和传统文化艺术学识修养,了解到他们书法创作时的精神状态、内在思想感情和书学思想功力,也看到是笔墨随着内心变化而变化,一点一划,结字成行,无法之法,以意生法,造化在我,以我笔墨,写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