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说乾隆的文字狱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优质回答:
所谓的文字狱,就是统治阶级为了禁锢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意识而采取的高压政策。很多人认为,文字狱只出现在中国的旧社会,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存续于世界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只是在中国的表现形式更加明显罢了。
中国古代的文字狱出现很早,而且延续了很长的时间,不仅禁锢了思想,而且堵塞了言路,甚至延缓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其中,尤其以清朝的文字狱危害最大。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文字狱”,深入了解它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于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国最早关于文字狱的记载,大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公元前548年,齐庄公与自己臣下崔杼的妻子私通,被崔杼得悉后联合棠无咎发动政变,被诛杀后改立其弟杵臼为齐国新君,史称“齐景公”。事发后,齐国史官据实在竹简上记载:
崔杼弑其君。
不过,崔杼为了避免自己在后世留下弑君的恶名,便以“记载不符史实”为由,下令斩杀了这名史官。而这次记载,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文字狱的记载,此后才越来越多的出现关于类似事件的记述。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从春秋时期到了战国时期,关于文字狱的记载屡屡出现。但是,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出现,还得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焚书坑儒说起。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和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通过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实现疆域统一的同时,又完成了思想和文化的统一,为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不过,由于手段决绝,力度过大,这次事件也为秦朝的消亡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秦朝在短暂的统一后灭亡,以后历经了两汉、魏晋、隋唐、两宋和元明各代,都有关于文字狱的记载,从来就没有消除和间断过。只是,这些历史时期的文字狱并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更没有造成太大的危害。
满清入关替代明朝后,中国的封建君主专权达到了鼎盛。特别是,作为经济和文化都明显落后的满族入关统治中原,对于自己的统治地位非常担忧,因此提出了“尊满抑汉”的治国理念。
在这种反动和威压之下,自然引起了各民族的强烈抵制。自然,拥有最多人口和最先进文化的汉人首当其冲,纷纷反抗满族的落后和腐朽统治。
对此,满族统治者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为了打压反抗意识,满清政府掀起了越来越多的文字狱。基本上,这种文字狱贯穿了整个满清王朝的始终,前后持续了二百多年,以康雍乾时期最为严重,特别是乾隆时期达到了顶点。
在康熙和雍正时期,文字狱虽然多次出现,规模也不小,但总计也就三十多起,涉案数千人。但是到了乾隆时期,文字狱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达到了一百三十多起,株连人数达到了数十万人。
满人入关以来,历经了顺治、康熙和雍正三朝,到了乾隆执政时期,政权已经延续了一百年。而且,刚刚结束了康熙和雍正的两朝盛世,统治基础已经完全稳固,按理说实在没有必要继续推行文字狱。
在乾隆登基的元年,他的确也表现得非常宽容和大度,丝毫没有要大兴文字狱的意思。当御史曹一士上疏痛陈清朝前期的文字狱弊病时,乾隆当即表示了准许之意。据《请宽妖言禁诬告疏》记载:
若以此类悉皆比附妖言,罪当不赦,将使天下告讦不休,士子以文为戒!殊非国家义以正法,仁以包蒙之意也。
乾隆帝一向自傲,尤其在文化方面更是对自己颇为自信,感觉琴棋书画都样样精通。他一生附庸风雅,光诗作就有四万多首,而且特别热衷于题字和作跋,搞得“乾隆御览之宝”到处都是。
不过,到了乾隆十六年前后,朝中的局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当一封署名为孙嘉淦的奏折出现时,彻底引起了朝中的震荡,因为奏折中提到了乾隆帝的失德之举。
自诩为“朕一书生皇帝耳”的乾隆,向来都认为自己是英明神武的封建帝君,怎会受此羞辱,于是立即下旨严查。
经查,这封奏折的署名虽然为孙嘉淦,但他却坚决否认,而从字迹来判断也绝非他的手笔。在封建社会中,假冒署名向皇帝上奏,无异于是一次公开的欺君之举。
从此开始,乾隆隐隐感到了一丝统治的危机,他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宽容之举是否得当,是否太过宽纵。于是,他开始越来越担忧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还是显而易见的。
案件查证了一年多,直接缉获上千人,间接牵连近万人,可依然还是真相未卜。乾隆在无奈之下,只得草草结案,将江淮千总卢鲁生父子定为主犯后就凌迟处死了。
不过,“伪奏折案”虽然结案了,但乾隆心中却始终未曾真正放下,开始在思想上和文化上都加强了管控力度。
到了乾隆中期后,朝廷要求重点查缴所谓的“悖逆事件”,甚至不允许在诗句和文章中出现“狄”、“夷”、“蛮”、“明”、“胡”和“日”、“月”等字眼,一经发现就从重治罪。
在这种背景下,又出现了“徐述夔案”、“胡中藻案”等大型的文字狱。
受这种高压文字狱的威慑,所有的读书人都变得循规蹈矩。除了参加八股取士外,再不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极大地禁锢了社会进步,彻底使得士人沦为了封建帝制的奴隶。
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却处于剧烈的激变期,在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各国都先后挣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之路。
不可否认,清朝的文字狱,尤其是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成为中国在近代遭受欺凌和压迫,以及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我们知道就这样一句平平常常的话,如果被统治者咬文嚼字,胡乱牵扯,就有可能掉了脑袋。这就是文字狱。
清代的文字狱从顺治时期就有,一直到清朝末年,几乎贯穿整个清朝始终。
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除清朝外都并未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时期自顺治开始,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余年。
要说文字狱最多的时候,无疑是康乾乾隆朝,那么这是为何呢?弘历无疑察觉到其父以辩服人之术收效不大,故改弦更张,一变而为严禁辩论。他能够这么做,得力于时代背景,即所谓康雍盛世。
为何清朝大兴文字狱呢?这是因为少数民族掌权的清朝,对汉人控制极严。特别是满族,以区区十多万人,来统治两亿来人,心理是没有安全感的,所以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清代的文字狱保守估计200余起。除了极少数事出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
只是到了后期,觉得社会已经基本掌控,汉人已经服服帖帖,才停止了文字立罪的迫害!但是,文字狱无疑钳制了国人的思想,文化发展也停滞不前!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