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故事有哪些 贾平凹有趣的故事

网友提问: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贾平凹的轶事,你听过哪些?

优质回答:

我以前因为工作关系,采访过几次贾平凹,他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内向、幽默和机智,常常能在平淡的话语里体现出自己睿智的思想,一如他的散文,平实中见奇崛,淡然中显光华。我谈几件我目染耳闻的事,以便大家从侧面了解这位大作家的成长之路。

第一例,200封退稿信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初,19岁的贾平凹从陕南商洛丹凤县农村来到西安,用他的话说,他被大城市的繁华“晃眼”了,一下子觉得自己很寒碜。但他觉得这些都跟自己无关,他唯一要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为自己闯出一番天地,立足在城市中。

于是,他在雁塔区某个村子租下一间小房子,开始了写稿、投稿生涯。房子条件非常简陋,只有一张床,并且光线不足,冬冷夏热是常态,尤其在夏天,房子如同蒸炉,闷热难耐,贾平凹只好脱掉衬衣,光着膀子趴在床边写作。汗水不停流下来滴在稿纸上,他时不时要腾出左手抹去汗水。

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贾平凹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又往报社投了一篇又一篇稿件。

每次写好稿,再修改完,然后他再工工整整抄在稿纸上,再装进信封塞进邮筒。还好,那时投稿信是不需要贴邮票的,要不然,买邮票的花费他根本无法承担。有时,仅仅1分钱一只的信封,贾平凹有时也买不起,他只好步行几个小时,亲自把稿件送到各个报社,陪着笑脸塞到各个编辑手里。

命运并没有青睐贾平凹,他投的稿和送的稿都泥牛入海,这个现实把他打击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甚至怀疑起自己是不是一块写作的材料。正当贾平凹心灰意冷,打退堂鼓要回老家时,他意外收到了《西安晚报》的通知,让他去领稿费。

贾平凹几乎是兴奋得奔跑着赶到西安晚报社,颤抖着领走了1元稿费。这1元稿费对他来说,既是救星,更是强心剂,从此,他似乎摸索到了写作的门道,被采用的稿件越来越多了,生活逐渐有了改善。

贾平凹数了数退稿信,从写作到发表第一篇文章,他整整收到197封退稿信,如果再算上一些他亲自送到编辑手中没有被退回来的稿件,数量早已超过了200封,如果按照一天写作一篇文章的效率来计算,这些文章是他大半年的心血,大半年的心血没有被认可,对一般人来说,或许已经放弃写作另谋出路了,但贾平凹正是依靠陕西楞娃般的傻子精神,终于为自己撬开了文学大门,可见,他的意志力有多么坚定,他之后能以每2年左右的时间,创作出一部长篇,这样的效率和功夫,他在年轻时就已经打好了。他这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精神值得赞扬和学习。

第二例,花60元请大企业家在小摊吃包子稀饭的故事。

经过两三年打拼,贾平凹似乎交上好运了,他有幸进入西北大学镀金。毕业后,又有幸进入某文学事业单位,做了一名编辑,这时已经是70年代中期了。工作有着落后,贾平凹的心态更平和了,很快展现出他的文学才华,相继发表了《满月儿》、《丑石》、《二月杏》等分量十足的散文,名气和影响立马冲出陕西,在全国被关注起来。

之后,随着1987年发表长篇《浮躁》后,贾平凹摇身变为全国知名作家。又几年后,因为1993年《废都》出版,贾平凹在全国文坛一下子红得发紫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著名作家,在全国文化界,人人皆知。

正是在这个时候,贾平凹的文学盛名带动了书法盛名,他的书法开始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对象,并且,价格一直很硬气,远远超过同时代的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价格,令书法家和同行都眼红,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现在,他的四尺书法标价10万,还供不应求。

前几年某天早晨,一名大企业家提着数百万现金来到贾平凹工作室,要买走贾平凹几十幅书法作品。贾平凹写完后,正好到了午饭时间,于是,贾平凹建议请企业家吃饭,企业家心里一想,我赞助你这么多钱,你请我吃一顿大餐也理所应当。

贾平凹把大企业家和司机领到一个卖包子稀饭的小摊前,没人点了两套小笼包和一碗稀饭,以及其他小吃,吃完饭结账时,仅花了60元钱,让企业家心里十分不爽。从此,经过企业家在外边传播,贾平凹落下了小气的名声。

实质上,贾平凹的生活一直非常简朴,对吃穿用都不讲究,他把大量的金钱用到了收藏,以及保护文物古迹上。一些散落在民间的古迹由于没有妥善保护,破损程度越来越严重,收藏和保护这些玩意又需要大量资金,所以,贾平凹只能在生活上虐待自己,为实现这个愿望累加资本。他的心愿是,在一定时候,把自己收藏和保管的藏品捐献给政府,算是履行了自己作为文化人的担当。

第三例,蔑视权威,彰显文人气节。

这件事还跟他的书法有关。

某年,陕西一个著名媒体组织了一场义卖活动。贾平凹现场写完几幅书法作品后,很快被企业家高价买走,钱当下捐献给受助对象。这时,某个市领导走过来,拍着贾平凹的肩膀说:老贾,你的字不错嘛,我的办公室墙上一穷二白,你给咱动动笔,写几个字装饰一下。

贾平凹瞅了市领导一眼,冒出一句字正腔圆的陕西话:额滴字从不送人,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一概不白送,你想要的话,拿钱买可以。

市领导一下子被噎住,瞬间脸红了,愤愤离去。

自古以来,对文人的要求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贾平凹这样做,是对文人气节的最好阐释。

其他网友回答

商洛易遇千年树,长安难求一字书。

平凹墨宝值千金?醉倒贾府贵妇人。

其他网友回答

我曾在西安长住,当时西北风很厉害,市井里都说他们,最牛的当然是贾平凹了,啬,鄙,色,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