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八股文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经历了哪些朝代?
优质回答:
任何国家只要是以写文章作为判断自己国民文字水平的标准,那么必然就会有类似于八股文的情况产生。
八股文全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用现代的标准,那就是点名题目,解释题目,开始发表观点,要点一,要点二,要点三,总结陈词。
实际上就是为议论文划定一个标准,虽然考生可以自由发挥,但是写作的内容必须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套用完成。
中国人现在是非常反对八股文,并且经历了一百多年对于八股文的批判,把它当做封建思想的代表。
但是我经历了一段德国的写作教育以后,我发现八股文这种模式实际上在全世界是广泛存在的。
德国人考自己的母语和我们当年科举考试考八股文有点类似,要求考生写议论文的时候是必须要按照一个规定的格式来进行书写的。
开篇必须要点明论点,然后从正面和反面去描述这样的论点,接着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陈词。
你们看德国人这样的写作标准,是不是非常类似于八股文?
这种写作模式的产生,主要是为了防止考生用非常多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写作方法,造成评卷困难,客观上造成一种评卷上面的不公平,以及在评卷给分上面的争论。
对于封建社会来讲,在一篇文章中用有限的篇幅和有限的八股来束缚考生,让考生以最简洁的文字,把事情的要点讲明白,以此作为评判标准,实际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毕竟八股文应用的场合是在考试之中,在有限的时间和评卷人有限的精力内,为国家选拔人才,是没有办法不制定一个标准的。
直到今天欧洲非常多的国家,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仍然参照类似于德国这样的标准,这样的教育模式已经延续了几百年没有发生过变化。
中国的八股文也延续了好几百年,到1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批判这样的写作模式,可以说中国人在文学上的思维实际上是领先世界非常多的。包括现在的高考作文也非常的提倡,开放性的思维,可以说是领先于世界的。
但是八股文似的做解题方法在中国的语文高考中仍然存在,比如说中国语文高考的现代文阅读题,这种题目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语文考试都不考阅读题。
但是中国的语文高考存在这样的题目,并且考得非常的奇葩,不管你读的懂文章还是读不懂文章,只要你看出来这个题目属于什么类型的文章,下面的问题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题目,你就可以用八股文式的思维方式,直接把语文的答题模板套用进去,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填几个字就能得到正确答案。
这种八股文式的解题方法实际上也是非常值得批判的,因为曾经有高考文章的作者自己做高考语文的卷子拿不到分数的情况。以至于现在高考语文的文章,绝大多数的文章都是死去的作者的文章。
因为考试要给定一个评分的标准,出题人要凭借着一个标准来给出正确的答案,所以这种类似于八股文的答题标准以及评分标准不得不存在。
这就是八股文产生的历史土壤,对于考试而言,只要有一个评分标准在那里,必然就会有答题的模板,这种答题模板是很难被突破的,如果我们以批判这种答题格式的方式去思维,那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仍然非常的多。
因此,八股文虽然被批判并且消失了,但是它的影子却仍然存在于非常多的涉及到写作的考试中。
其他网友回答
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
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
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
其他网友回答
八股文的产生,是一个在文化基础上、考试制度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八股文既然是为了应试考试而生的,自然与封建统治阶级以及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有关,即八股文是不可能是在某个朝代凭空出现的产物,而是在中国语言、文字以及文学的基础上,加上封建统治者们所制定的考试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八股文产生的条件:
1、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是任何体裁文学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中国文化作为支撑,便没有八股文。早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很多作品中出现了天然的对仗,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昔我往昔”与“今我来思”便采用了对仗,这种语言文字的特征恰好是骈文、律诗产生的基础,也是八股文行文的基础。因为对于八股文而言,所谓股便有对仗的意思,八股则为四个特殊对仗的句子(很多八股文中超过了四个),这样看来,无对仗,不成八股文。这段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八股文的产生其实是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演变的一种行文格式,并不是凭空产生。
2、八股文既然作为科举考试的文体,因题目全部出自“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而且口吻与文字要依照圣贤的口吻,因此如果没有四书五经作为基础,那么自然也没有八股文。而且我们需要注意,想要科举及第,四书五经乃是基础,而八股文则是根据四书五经而作,即先有四书五经,后有八股文,四书五经乃是八股文思想、内容、表达之基础。
3、八股文是因为科举考试的需要而产生的,八股文在当时的朝代代表着选拔人才的规则,“学而优则仕”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如果你的八股文写得好,便有可能入仕。八股文虽然不是决定入仕的最终答辩,但却是入仕可能的开始,而且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而言,八股文是唯一入仕的路。尽管其中出现了迂腐之人、生不逢时之人,但也涌现了数不清的治国之才。存在即合理,八股文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确实能够作为遴选人才的有效工具,并且创造了学子们求仕的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因为有了科举制度,才有了八股文,可以说八股文是科举制度的特殊产物。
八股文所经历的朝代
八股文的发展,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五、六百年。
一、元朝——既是启蒙也是压制期
八股文虽然源于元朝,但在元朝时期却没有发扬光大,这与元朝的统治阶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元朝的统治者采取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
具体到科举考试而言:在乡试、会试中,蒙古、色目人(广义上讲,除了蒙古人、汉人、南人以外的西北民族都算是色目人)只考两场:一是“经问”五条,二是策一道。而汉人、南人则需要考三场:“明经”、“经疑”两问,经义一道。在御试时,虽然四种人都考策问一道,但蒙古人与色目人答案限500字,而汉人与南人则需在答千字以上。在这样的科举考试上汉人与南人能够科举及第已经很艰难了,但元朝的统治者竟然在录取榜上也做文章,蒙古人、色目人为右榜,汉人、南人为左榜。(右尊左卑)
当然忘记说明一点的是,在元朝即使你刻苦专研,科举及第,但如果这个时候出现拦路虎——用钱买官之人,那么你的功名很有可能会被抹去。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汉人或者南人,十年苦读很有可能换来的只是白干一场。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度形同虚设,八股文自然跟着倒霉。
二、明朝——既是完善也是发展期
所谓打江山容易(其实也不容易),守江山更难,尽管明太祖朱元璋本人确实没有什么文化素质,但并不妨碍他的高瞻远瞩与雄才大略。旧的制度被打破,不仅仅代表着旧的官僚制度的丧失,也同样代表着人才的丧失,这个时刻明太祖比谁都明白,明朝若想要长治久安,那就必须遴选人才,为官为政,重新建立属于明朝的秩序。于是乎,明太祖不仅赞赏了元朝的科举制度,更是将八股文作为科举制度,甚至是入仕的唯一选择。并且明确规定了八股文题目取自四经,且行文必须以“以圣贤立言”。
仅仅是严格的考试内容是无法保证科举制度的公平的,在此基础上,明太祖为其制定了严格、不可逾越的惩罚机制来保证求仕之路的相对公平。虽然作弊、贪污之人依然存在,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而言,算是公平。而且为了尽可能使得普通百姓能够读书,明朝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廪生制度,以保证不至于因为读书而饿死……
虽然八股文是应试考试下产生的,但八股文的出现也衍生了更多教育机构,尽管这些教育机构的目的还是为了入仕、选拔官员以及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但在一定的意义上也使得很多人能够接触到教育、文化,提升了整个社会的认知,从这点上而言,八股文的作用是肯定的,尽管科举制度在明朝也中断过,但依然不影响八股文作为明朝人才辈出的重要作用。如“三杨”、史可法、海瑞、王阳明、张居正等便是由八股文入仕,青史留名,又如商辂连中三元成为明朝的传奇人物,亦如李时珍、徐霞客虽未入仕,但也因为耳濡目染文化找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
三、清朝——既是鼎盛也是衰落期
“拿来主义’的践行者,清朝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明朝科举制度的那一套规则,包括赏罚制度以及国子监与私塾的建立,尽管在教学、目的上有所不同,但根本上是一致的。最重要的是女真族的领导阶层,他们并没有轻视汉人,至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也使得汉人愿意读书入仕,为官从政,一展鸿鹄之志。
而且清王朝为了保证遴选人才为国家所用,更加重视学校教育,并且提高读书学子的待遇,规定地方官员不得对秀才用刑。而且除了上述清朝对八股文要求的改进之外,在清朝科举制度上又加了一个考试项目——试帖诗(我们不做讨论)。
在清朝中,科举制度也并非一帆风顺,可以用一波三折形容。一方面是来自清朝统治者即皇帝所拥有的一票否决权;再一方面是来自大臣们对于八股文入仕的痛恨;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兴文字狱的恐惧等等都使得科举制一度被废除,但总归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科举制度优于其他遴选人才的制度,也使得八股文在清朝多次达到鼎盛。凡是有但是,所谓物极必反,在清代中期以后,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科举制度也呈现出了衰败景象,那么依附于科举制度的八股文自然也无法避免。光绪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随着科举制度的退出,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八股文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也代表着八股文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他网友回答
八股文的前身可追溯于唐代的帖括。唐代明经科以帖试,常常把经文中贴去若干字,今应试者对答。后因帖难记,考生总括经文,编成歌谣,便于记诵应对。至宋王安石变法后,以经义试士子,考试时以经义为文,理解经义写文,由从唐代科举重诗赋到宋代的重经文,八股文初步形成,由于宋代思想家辈出,此时的八股文虽有,文体格式却多样,非明清时期的那种主流格式。后至明代,宋双程理学及朱熹理学影响,为强化君权父权,听命于皇帝,朱元璋便命科举以经义为题,代圣人言,起到教化人心,使人驯服之用。单从思想上说,八股文禁锢人心。但以八股文的文体来说,其格式又是简单明了,易于阅读,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即提出论点,丰富论点,开始阐述,分点阐释,开始议论,丰富议论,得出结论。八股文难在一是要代圣人言,二是字数上有限制,清乾隆时是700字,并用对偶骈文写就。以上两种使考生时常纠结于文字游戏之中,苦不堪言。对于为什么用这种文体,相传是明代刑部尚书茹太素有一次写奏折用了一万七千字,明太祖在中书郎读到一万六千字时,仍未听出头绪,大怒,便叫人打了他的梃杖二十板,在狠揍茹太素后,朱元璋就命令制定行文规范,使得不着边际,虚浮夸饰的作风改变,值得一提的是,有明一代的公文都比较干练。
其他网友回答
八股文(英译:Stereotyped Writing;Eight-Legged Essay),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八股文最初是写议论文章的一种推荐格式,本身无好坏之分。但后来由于科举考试规定必须采用这个格式,就遭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反对。八股文就成了古代科举制度弊端的替罪羊。同时八股文的题目出自《论语》和《孟子》
文体发展
八股文
八股文的形式,最早可溯源于唐朝的“帖括”。所谓“帖括”,就是赅括地默写某一种经书的注解。唐代虽以诗、赋取士,但并未完全废除读“经”。
宋代自王安石秉政,以“经义”试士,学子任治一经,考试时发挥“经义”为文字,这不同于唐代专重记忆注疏原文,考试概括来书写答案的“帖经”,而是发挥对经文意义的理解来写文,因而名为“经义”。
元代考试,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出题范围,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中。这就是最早的八股文雏形了。
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应试文仿宋“经义”,其后此种文字讲求格律,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形成了。顾炎武《日知录》中说道: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如《乐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如《责难于君谓之恭》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若题本两对,文亦两大对,是为两扇立格,则每扇之中,各有四般,其次第之法,亦复如之。故人相传谓之八股。长题则不拘此,亦有联属二句四句为对,排比十数对成篇,而不止于八股者。”
应用领域
科举考试
八股文是明清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明清时“科举”考试时写的八股文对内容有诸多限制,观点必须与“朱圣人”朱熹相同,极大地制约了丰富内容的出现。若有与之不同的观点则无法通过考试。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部分要求严格对仗,类似于骈文,书写难度甚高。
八股文即制义,或曰制艺,又名时艺、时文、八比文、四书文。
“制义”,就是按规定格式所写的“经义”。“制艺”一词,制字意义仍如上述,而“艺”则是用六艺之一的意思。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时艺”,就是当时的六艺之一。“时文”就是当时的文章、文体,区别于古文、骈文等。“八比文”意同“八股”,即八段排比对偶的文章。“四书文”是指所出题目,都是《四书》中的,因而叫“四书文”。
三级考试:府试考诸生,俗名“秀才”,只考《四书》八股文。乡试(即在本省考)考举人,首场考八股文。会试(在北京考、包括礼部贡院考及殿试)考进士,首场也考八股文。除殿试而外,府、省、京城三级由小考到中进士考试都是以八股文为主。因为首场作八股文,试官评阅取中取不中,全看首场,首场不入试官眼。二场、三场所写的论、判、案等看也不看了。所以八股文是惟一的考场文字,能否考中,全看学子写八股文的功力如何了。因此,兵部侍郎舒赫德给皇帝上奏折,建议废除八股文。
私墪教育
八股文由两千多年前就称为”古之教者“的远古说起,直到三五百年前的“八股文”鼎盛时代,其教育的根本形式,还是一直沿续着,那就是“私塾教育”,其所谓“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等县学、府学、国学类似的国家教育机构,似乎只起一些管理考查作用。
私塾教育的学习年限自由,遍布全国各省农村、城市、甚至穷乡僻壤的地区。“私塾”分为纯粹的“私塾”,和公办的“私塾”,私塾演变成后来的“家有塾”,后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纯粹的“私塾”包括城、乡有钱人家,为教育其子弟,请教师在家设帐,按年付教师聘金束修;或教师自己在自己家及其他公共房屋,如庙宇、会馆等处设帐招学生来读书,按月或按季节交钱给教师,等于学费,这就是纯粹的私塾。都是个人对个人,故曰纯粹的私。
公办的“私塾”包括,如一个村庄合请一个教师,立个书房,教本村小孩,谁家孩子来读书,就教些束修,像《儒林外史》第二回所写汶上县薛家集周进的书房,是村中付馆金每年十二两银子。来读书的小孩又多少送些“贽见”(即见面时礼金),这就是公办的了。另外如一族人办的义学,或用某项公款办的义学,也都有“公”的成份在内。
从教学程度分,私塾并不像现代的学校那样可分成小、中、大学三级甚至研究院等等,程度级别那样明显。私塾是高低程度浑在一起的,全看教师的水平,有的教师程度很差,只能在三家村的小书房中,教教识字课本“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教到《论语》就困难了。
但是一般的私塾教师,大多是些不第的秀才,他是读完《四书》“五经”,而且会作八股文的,如前举《儒林外史》第二回周进的例子,他在县里考“案首”,即童生小考第一名,自然不但“五经”《四书》烂熟胸中,八股文一定也很不错了。可是时运不济,所谓“文章虽好难入考官眼”,连个秀才也考不上,只能到乡间去作“孩子王”,但这样的老师他教的幅度就比较大了,从启蒙教育,教教识字课“三”“百”“千”小书,一直教完《四书》“五经”,教会作“八股文”,甚至教出名家,教出状元,也一点不稀奇。也还有中了进士,甚至作了官,然后又因种种原因,再作教师的。如《红楼梦》所写贾雨村作黛玉的教师,就是中了进士、放了官又丢了官,才到林如海家教家馆的。自然,这样的私塾教师,不但可以教会作八股文,而且可以把自己的考试经验传授给学生了。明、清两代不少很有名的学者名人,也都是长期教私塾出身的,如明末归有光、清代郑板桥,都作过很长时期私塾教师,郑板桥《道情》十首中咏塾师之作:“老书生,白屋中,说唐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亲切感人,等于是写他自己。
尽管好的私塾教师,能从启蒙教到参加全部科举考试,
似乎是连贯制,不分等级。而就学生言,还是可分等级的。大约是这样:一是启蒙教育,即识字教育,约一至二年;二是读书教育,约三至五年;三是开讲、开笔作文教育,约五至八年;四是八股文完篇、练习揣摩、参加科举考试阶段,约八至十年;五是不断温书,不断练习作八股文,争取考中秀才、举人、进士,这就各人情况不同,期限也不一致了。旧时识字课本《七言杂字》中道:“用上十年好功夫,进个秀才不费难。”
私塾教育由识字开始,到学会作八股文,这个教学进程是如何安排的呢?一是识字,由认方块字起,一般几个月或半年之后,读等于识字课本的“三”“百”“千”《名贤集》《神童诗》各种《杂字》(如《五言杂字》《七言杂字》)等等。这些识字课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句子短,句子整齐,四声清楚,平仄互对,音节易读,字很大,即使不很聪明的儿童,也很容易读,琅琅上口,很快读熟,句子读熟了,字也记牢了。
一二年间初步完成了识字教育,即开始读书教育。所谓“读”,是读出声音来,琅琅上口,强调读熟背诵。
私塾的教育方法,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比如同时十来个学生,不但可以分别按不同程度读不同种类的书,比如三个读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这类书的,两个读《论语》的,两个读《孟子》的,三个读《诗经》的,两个读《左传》的……都可以同在一个老师的教导下、一个房间中共同高声朗读。
发展历史
宋朝
八股文起源于宋元的经义,
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帖经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
考试的文体并无规格,没要求对仗排偶。当时有的考生主动运用排比笔法,写成与八股文类似的文章。被某些历史学家视为八股文发展的开端。
元朝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但把出题范围,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经书中。考试时的文章格式还没有限定对仗排偶。王充耘以《书经》登第,“此乃所作经义程式”。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才是最早的八股文雏形。
例如邓之诚在《中华二千年史》卷四“制艺文”道:“宋熙宁中,王安石始废诗赋用经义,元祐后复罢,迨元仁宗延祐中,定科举考试法。于是王克耘始选八比一法,名《书义矜式》,遂为八股滥觞。”
明朝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士人参与科举考试必须通过三场的考试。不过写法或偶或散,初无定规。明宪宗成化年间(1464年-1487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逐渐形成了以讲究格律、步骤,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始由“经义”变为开考八股文,规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格式严格,限定字数,不许违背经注,不能自由发挥。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清朝
清顺治三年(1646年)宣布恢复科举取士,沿用明朝的八股文,做出一些小改变。后来的康熙皇帝意识到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1663年废止八股文。1665年,礼部侍郎黄机上疏:“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言微旨,以观心术。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1668年,康熙恢复八股文考试。
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上书乾隆皇帝:“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应将考试条款改弦更张,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乾隆组织讨论之后,发现没人能提出替代科举之方,这次提议暂且结束。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试文格式》谓其定型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考试使用八股。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翌年起废除。
新文化运动后,八股文的形式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因此也用以比喻空洞死板的文章或迂腐的言论。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四:“要做出适合领导人们口胃的八股来,大家都已经感觉着头痛。
不过八股文,不能被全面否定。也有少数内容和文采俱佳的八股文,如王鳌《百姓足,孰与不足》,表现了重视民生的良好观点。所以有人说“唐诗宋词明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