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提副科是不是公务员 事业单位升到副科是不是就是公务员了

网友提问:

事业编提拔为副科后属于公务员吗?

优质回答:

很遗憾,一般来说事业编制人员提拔为副科后还是事业编制人员,不属于公务员,但有几种情况例外,也可能转化成为公务员。

我们通常所说的编制,就是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没有其他的如国企编制或工勤编制等等说法。拥有行政编制机关人员的基本上都是公务员,但也有一个特例,那就是机关工勤人员。机关工勤人员也拥有行政编制,但不是干部,也不属于公务员。公务员要进行公务员登记。拥有事业编制的人员则有三种岗位,分别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事业编制的管理岗与公务员一样有明确的对应级别,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则没有。

事业编制管理岗分为一至十级,由低到高的对应关系分别为:十级对应办事员级、九级对应科员级、八级对应副科级、七级对应正科级、六级对应副处级、五级对应正处级、四级对应副厅级、三级对应正厅级、二级对应副部级、一级对应正部级。也就是说,事业编制管理岗九级晋升到管理岗八级,就从科员级晋升到了副科级,但在这个过程当中,编制性质是不会变化的,还是事业编制,不会变成行政编制,也就不属于公务员。

事业编制人员提拔为副科级,有几种情况可以转换为公务员,包括:

第一、公务员调任。公务员调任就是指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从事管理的人员调动到行政机关成为公务员的过程。调任需要满足很多条件,包括要担任副科级以上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学历现在基本上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如果满足公务员调任的条件,从事业单位转到行政机关工作,那么编制就会从事业编制转成行政编制,从而成为公务员,可以做公务员登记。

第二、乡镇领导班子选举。乡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有五类人员可以参选,如果当选为副乡镇长,那么也可以从事业编制转变为行政编制,从而成为公务员。这五类人员包括:乡镇事业编制人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和特岗人员。显然,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包含在这五类人员之内,满足条件是可以成为乡镇领导班子,从而转成公务员,可以做公务员登记。

第三、所在单位参公或者调入参公单位。参公,就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参公单位就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有可能整体参公,也可能分流整合参公。如果单位参公或者掉入到其他参公单位,编制虽然不会变,还是事业编制,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可以说公务员能够享有的工资待遇、工作待遇和政治待遇等,参公人员都可以享有,如职务与职级并行、工资构成、公务交通补贴等等,对于公务员一般无二;虽然不做公务员登记,但也要做参公登记,说是公务员也没有错。

综上所述,事业编制人员提拔为副科级之后,一般还是事业编制人员,不会成为公务员,但如果是通过公务员调任、乡镇换届选举、单位参公或调入参公单位等方式,进入到行政机关或参公单位,那么就属于公务员,最关键的就要看是否做了公务员登记或者参公登记,做了登记就是公务员,没有做就不是。

其他网友回答

事业编制只能提拔为事业副科,然后在事业副科岗位任职满一年,就可以调任到公务员副科岗位,试用期满办理公务员登记,成为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不能直接提拔为公务员编制副科,不符合政策规定,公务员管理部门不会予以承认办理登记。

其他网友回答

一是看是否是通过正规招考渠道进入的公务员。

二是非正常招录的(如调任、转任或其他方式)看是否完成公务员登记。

其他网友回答

事业编不管提拨为正科,还是副科,其身份仍是事业人员,不可能转变当公务员,这是干部组织人事原则问题。我们位于成都区县,前些年,我们这里区政府办研究室主任(正处),和区人大一位专委会副主任(副处),因是事业身份,没有每月1050车补。后来,他们分别被组织部门下派到乡镇参加镇长与副镇长人代会选举,正式当选为镇长、副镇长后,其事业编就转变为公务员身份。

这些年,我们这里事业干部转为公务员机会几乎也沒有了。我退休前,在区融媒体工作,我们单位提拨了两位副主任(副处,管理岗6级,事业身份),一位是电视台新闻部主任,另一位是区委宣传部外宣办科长,至今提拨任职都四五年了,他们仍然还是事业编,没有车补。现在,凡事业编要转为公务员,即使你担任科级、处级,甚至职务更高,要转变为公务员很难,也不容易。

其他网友回答

事业单位提拔为副科级领导职位,依然还是事业编。但是假如在县一级事业单位被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就有了资格可以通过调动进入到公务员单位转换成公务员编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