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英宗杀了于谦一事 明英宗为什么要杀死于谦

网友提问:

你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明英宗为何残忍处死功臣于谦?

优质回答: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于谦的那首《石灰吟》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无论是为官还是为人都公正清廉,可谓是毫无黑点。

“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这句话在很多场合就是用来专指于谦的。在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后,组织北京保卫战,打退瓦剌进攻,保住了明朝的江山,随后出任宰辅,辅助明代宗处理朝政、改革军制,让明朝逐渐从战败中恢复过来。

但是于谦也因个性刚直,招致不少人忌恨。在“夺门之变”后,遭到了诬陷,最终被复位的明英宗以谋反罪处死。

于谦,就是这样在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冤枉的情况下被杀的,但是所有人也都非常清楚,于谦必须死。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于谦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在明朝英宗之后,地位非常的高,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北京保卫战的功绩,更重要的是突出于谦的功劳,就会削弱另一位北京保卫战最大贡献者的作用,他就是明代宗。

如果没有明代宗的鼎力支持,并且居中调度协调,于谦不可能打赢这场仗,并且明代宗在极有可能出现第二次“靖康之耻”的时候,选择临危受命,坚持抵抗,而不是逃走,本身就是起到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明代宗真的有这么大的功劳,再加上他在位八年,国家政局稳定,国力逐渐恢复与发展,明英宗“夺门之变”的复辟行为,就要被顶在谋权篡位的耻辱柱上了。所以为了政变的合法性,为了后世名声,于谦接下了北京保卫战的最大功劳而名垂青史,而明代宗却成了默默之辈。也正是因为此,于谦必须要死,不仅是为了明英宗,也是为了明代宗。

除此之外,明英宗杀于谦还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明英宗的私愤。

在自己被俘,朝不保夕的时候,以于谦为首的朝中大臣没有想着按照瓦剌的条件,割地赔款,而是让自己的弟弟取而代之,然后组织北京保卫战全力抵抗,全然置他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如果保卫成功则可,如果战争失败了,那么明朝的结局是又一个“靖康之耻”。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北京保卫战取胜,明朝的江山得以保留,而明英宗在瓦剌军营的坚毅表现不仅感动了朝臣,也感动了瓦剌,最后被放回了北京。但是,重获自由和安全的明英宗事后仔细想想不得不有所后怕,因而对于谦泄私愤也是在所难免。

其二,是为了皇位的稳定。

于谦是明代宗最重要的辅政之臣,“夺门之变”后,明英宗重夺皇位,并且软禁了明代宗,对于前朝功臣,特别是肱股之臣,得到好下场的并不多见,明英宗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的皇位安稳,同时于谦的影响力太大,自己又是另一种形式的篡位夺权,所以不杀于谦,对于自己、对于自己的皇位、对于刚刚重新获得的皇权,都是一种威胁。

最终,明英宗借由石亨等的栽赃构陷,处死了于谦,这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大冤案。然而明英宗去世后,明宪宗继位,明宪宗马上为于谦平反昭雪,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著《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后世也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于谦也已民族英雄的形象而名垂青史。

其他网友回答

谁是明朝最好的大臣?于谦当之无愧为其中最杰出的一个。土木堡之战打垮明军主力的瓦剌大军,被于谦带着一群新兵溃兵,在北京保卫战中打得大败而逃,令大明朝生生延命近二百年,其功劳之大,有明二百余年一众士大夫文臣,恐怕无人能及。 说到人品操守,于谦更是清廉如水,家无余财,纵是后来摄行皇权十载的救时宰相张居正,恐亦逊色三分。

当时英宗复位后,指挥北京保卫战的于谦身陷囹圄。英宗犹豫说:“于谦确实有功啊!”。这时建议南迁的徐有贞提醒道:“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英宗遂批复,斩首抄家。 英宗复位的第六天,谕令将于谦、王文午门斩首,并籍没家产,家属流放戍边。抄于谦家时,“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于谦死时五十九岁,国家一品大员,主持朝政数年,家中仍如此清贫,实在难得。于谦是一位忠于国家和民族且正气凛然的英雄,正如他生前诗作所表述的那样:“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后人把他的灵柩运回故乡杭州,与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祠墓同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

原创:尚武先生

其他网友回答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人,历史上公认的名臣、民族英雄。

关于他的评价,《明史》中写到: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虞,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变起夺门,祸机猝发,徐、石之徒出力而挤之死,当时莫不称冤。然有贞与亨、吉祥相继得祸,皆不旋踵。而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总的来说于谦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石灰吟》一样:“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若等闲。肝脑涂地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可是这样的功臣忠臣,在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二十二日以“谋逆罪”处死,行刑之时京城百夹道痛哭,巧逢阴云蔽天,可谓天怒人怨。

这件冤案发生在明英宗刚从弟弟的手中把皇位夺回来,正需要收买人心之时,且明英宗明知道于谦是大功臣,所有人都知道是冤案的情况之下。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明英宗下令杀死于谦呢?

根据史书记载是因为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和于谦有仇,所以他们借迎接明英宗恢复皇位之功,捏造了于谦“意欲迎立外藩”的“谋逆罪”,逼迫明英宗下旨杀死于谦。

当然这是面上的,明英宗也并非傀儡皇帝,实际上于谦之死他才是主要因素,因为:一是有私怨。在土木堡之变时,于谦在明英宗成为俘虏时没有主张救他,而是拥立了明代宗;而在明英宗回来之后被明代宗幽禁了7年,这期间于谦掌管朝中大权,在明英宗看来这是明代宗的得力助手,岂能不恨?

二是出于政治考虑。虽然于谦对明王朝贡献很大,但明英宗恢复帝位时,明代宗还活着,于谦是在明代宗时候手握大权的重臣,在朝廷的威望非同小可,朝中百官、军中将军大部分都是他提拔任用的,在明英宗看来,只有杀掉于谦可以彻底将明代宗势力压制,安坐皇位。

综上,做为恢复明英宗帝位有功的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当然知道英宗所想,于是他们幕前表演,英宗幕后助推,一代名臣于谦只知为国不知为已,这就被冤死了。

其他网友回答

于谦是明朝中期名臣,以身报国,清正廉洁,他所作的诗《石灰吟》正是其性情品格的真实写照。在明英宗被俘于土木堡的国家危难之际,他力排众议,在军事上坚决反对迁都南京,力主保卫北京,最终取得保卫战的胜利;在政治上坚决反制也先利用明英宗为人质的政治讹诈,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拥立朱祁钰为帝,保持了帝国的政局稳定,实为帝国的功臣。

在英宗复辟之后,拥立英宗复辟的徐有贞等人要求处死于谦,英宗最初于心不忍,认为于谦实有功于国家,不忍杀之,但徐有贞的一句话促使他改变了主意,徐有贞认为不杀于谦“夺门之变”没有合法性,在这番说辞之下,明英宗最终处死于谦。

于谦死后归葬杭州,得到后人的尊崇,清代诗人袁枚这样评价于谦,“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将于谦和岳飞相提并论,这是对于谦的充分肯定。

其他网友回答

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摘文于下:廷中大嘩,监国起,且退。兵部侍郎于谦趋上,掖监国止,顿首曰:请殿下坐。监国复坐,问曰:尔意云何?谦进前密对数语,顿首下。监国遂曰:振罪当赤族!予请太后……。试问,密对,说的是什么!当也先想勒索点钱财时,到了北京。石亨要守,等勤王之师,于谦硬要出战。是否是想激怒也先,让也先撕票,杀死英宗?当石亨们打败了也先,石亨们要追击。于谦又不让追击。是否是怕把英宗救回?土木之将士,是因为缺粮,恶的不能打仗,为什么史上强调缺水?明明天降大雨,咋会缺水?史称王振再等贪腐脏物,王振是呆子吗?明目张胆,拉着赃物和出征大臣同行!再说,兵部侍郎,粮饷转运不到,能没责吗?大家怎么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