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的摄影师说拍摄风景照多半看天气,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优质回答:
有的摄影师说拍摄风景照多半看天气,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天气对于风光拍摄的人来说,确实很重要。出门看天,已经成为了很多风光摄影师的拍摄习惯。要说风光摄影是靠天吃饭,其实也不为过。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风光摄影师的采访报道。很多经典的风光片都是摄影师长期守候拍摄的结果。很多场景都有运气的成分。这个运气其实更多的是指当时的环境天象等偶发因素。比如彩虹、耶稣光、闪电、火山爆发、沙尘暴等天象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正是因为天气的不确定性,造就了风光摄影的多变。这也是风光摄影的一大魅力之一。
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天象。同一个地点,因拍摄的时间不一样,其得到的照片效果也不一样。这也就是很多户外风光摄影师常年在外,风餐露宿拍摄创作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觉得风光摄影师靠天吃饭这个说法是完全说得通的。但万事没有绝对,很多时候摄影师并不看好的天气,也能得到意外的惊喜。举个例子吧,下面这张图是我几年前在金鸡湖李公堤拍摄的照片。
记得拍摄当天早上大雾。按照常理这种天气是不宜外出拍摄风光的。然而正是因为大雾,才能把湖中的石塔拍出朦胧的意境来。反过来,如果是一个好天气,那是石塔后面的高楼也会出现在背景上,图片就意境全无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苏州三忆影像。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占中国摄影队伍的绝大部分是拍风光的。为了拍好风光,需要等待一个绝佳的天气。技术固然有之,运气必不可少。碰到好的机遇,偶然会拍出非常美丽的照片,这种以美为主的照片,占了风光摄影的绝大多数,这是大众摄影的一个普遍的现象。
事实上,当代摄影发展到现今阶段,拍摄风光,并不是为了单纯表现美,照片变得有思想,有观点,有隐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拍摄风光照片只是个表象,把风光作为一种符号,符号背后有隐喻的意义,天气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比如下面两张照片,都与天气无关。第一张表达的是城市绿化移栽的大树已经枯萎了,隐喻了城市化进程当中对自然的破坏。第二张也与天气无关。它表达的是半颗孤竹向天而上的一种精神。真正好的风光照片是风光背后的意义。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拍摄风光的时候,专门在阴天的时候拍摄。目的是客观的表达景观的本质。删除因光影造成的对事物本质的干扰。所以光影或者是天气并不是拍好风光照片的必要的条件。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要弄明白,拍风光片是旅游拍摄还是真正的创作拍摄。如果向大众一样的普通拍摄,那就不分什么样的天气了,只要自己觉得不错,那就是好片。但摄影创作就不一样了,看天气当然非常重要,但要掌握好什么天气情况下去哪拍,拍什么内容。资深的摄影人,基本都是懂些气象知识,知道一年四季日出日落的时间,知道干潮湿潮的规律,阴天去哪拍,蓝天白云去哪拍,大风大浪去哪拍,了解了这些,什么样的天气情况就都能拍出大片。我认识一些初入门的摄影爱好者,平时不注意拍摄地点的观察,一旦出现特殊天气情况,就不知道哪是最适合的拍摄点,结果拍出来的作品,当然只是一般的作品了。比如拍冬天的日出,如果当天北风,有云,第二天的天气预报是南风,气温变暖,那就可能出现海上日出加平流雾景象,而河面上也会出现薄雾,那么等日出时候,就能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了。所以,拍片的时候看天气也不看天气,只要掌握好天气,选准什么天气情况下拍什么,去哪拍,出大片还难吗?
其他网友回答
真正的摄影师是能驾驭天气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差异的。并不一定非得拍炫丽的晚霞,阴天也能出大片,下雨天也可以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不得不承认,总得情况是,日出到上午十点前,日落到下午三点后是风光摄影最好的时段,(世界各地时间会有差异),光影美丽,层次丰富。
但是现实情况是,不可能每次外出拍摄天气和时间都会那么完美,尤其在旅途中。
我一般在正午阳光猛烈时,尝试拍摄黑白和建筑摄影。或者找阴影部分在画面中形成对比。
阴天时,会有意识的拍摄慢门,或者广角暗调风光。
下雨时会拍水坑,景色加雨伞行人,或者暗调情绪片。
天气不好时候的片子,光线均匀,后期会用的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