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从历史知识、历史故事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优质回答:
我从历史知识、历史故事中,收获最大的是——智慧、勇气、自信。
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听长辈们讲历史知识,历史故事,有时候还会央求长辈讲故事。觉得历史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充满智慧,全身是胆以及充满自信。上初中后便抽时间多读史书,开始也只是抱着读点历史书,拓宽一下自己的知识面,多懂几个历史故事就好了,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这些历史上记载故事,也不深入了解史书中记载的故事人物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真是为读历史而历史,为读故事而故事了!然而历史终究是历史,它已成为过去了,后人在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故事中有什么收获呢?下文我举两个历史故事,分享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吧。
火牛阵破燕军
公元前248年,燕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很快占领了齐国的大片领土,攻下齐国70余座城池。最后只剩下了莒、即墨两座城池城还在抵抗。而楚国又出兵,名为援助,实为攻击,楚将淖齿虐杀齐湣王,淖齿又被齐人杀死。即墨大夫出战阵亡。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被推举为城守。即墨全城军民由田单率领抵抗,双方交战五年。乐毅强攻不克,改用包围策略。接下来是田单出场拼智慧、勇气、自信的时候了,危亡之际,田单坚守即墨,碰巧燕昭王死,子惠王立,此时田单抓住有利时机,派人入燕行离间计,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本怨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投奔赵国。燕惠王中了即墨守将田单的反间计,撤掉乐毅让骑劫代为将。接着田单又充分发挥自己智慧,利用封建迷信引导和麻痹燕军,田单眼看反攻时机成熟了,于是趁机鼓励士卒,晚间募得水牛千多头,在它们身上蒙上布,画着龙纹,又在牛角上扎上快刀,尾上扎上灌了油脂的芦苇,凿开城门数十洞,夜纵火牛,五千精壮勇士紧随于后,城内军民擂鼓击器,呐喊助威。牛群冲入燕军,燕军大惊,以为神兵天降,夺路逃命,互相践踏,死伤无数,燕军大败,混乱中骑劫被杀,齐70余城又全部夺回。田单依靠当时人民对于封建迷信的一种向往,使用巧妙的手法激励自己士兵斗志,依靠平民冒充自己军队数量,使敌人无法分清具体情况!最终燕军大败,齐国光复。
田单军民当时跟燕军的实力悬殊究竟有多大早已无从考证,但当时燕军已经占领了齐国七十多所城池,而田单只有一座城池,所以其兵力差距可想而知了,而田单却能够沉着应战,把被动调转为主动,妙招奇招并出,用反间计瓦解燕军、用火牛阵冲破联军的防守,大败联军!这震古烁今的牛战,靠的是智慧、勇气与自信!
张骼辅跞致师《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春季,棘泽之战……
为方便大家阅读,就不直接引用左传里边的文言文了,还是用白话文好吧,前549年冬,楚康王伐郑国来救被诸侯围攻的齐国,攻打东门,驻军棘泽。诸侯还救郑国。晋平公派张骼、辅跞向楚军单车挑战,向郑国求驾御战车之人。
郑国人先占卜吉利,大伙都觉得宛射犬驾驶技术一流,经验丰富,一定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于是郑国人决定派宛射犬。临行前子太叔告诫宛射犬说:“不能和晋国人平起平坐,你遇事需小心,多多忍让才是。”而宛射犬孤行己见回答道:“不论兵多兵少,御者的地位在车左车右之上是一样的。”(我觉得宛射犬说得太对了,都是同一条船上,危机时候怎么能说某某人不重要呢?)太叔又很耐心地说:“不是这样的。小土山上永远没有松柏。”于是宛射犬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收拾好行李便出发前往晋军营垒了,到营垒后宛射犬受到的待遇是张骼、辅跞在帐篷里,让射犬坐在帐篷外,他们吃完饭后,再让射犬吃(宛射犬此时心理想真是混蛋,走道瞅)。吃饱喝足后,张、辅两人先命宛射犬驾车前进,而他们两人却还坐着平时的战车(可理解为私家车),将到楚军营地时,才登上射犬的车,而后不慌不忙地蹲在车后横木上弹琴。从开始现现在这一系列不尊重盟友、无视同伴存在的行为让宛射犬心中十分不悦,便有心想要戏弄一下二人。时间飞快,很快他们的战车接近楚军营门了,此时宛射犬没有告诉他俩车已驶近楚营,就疾驰而进。说时迟那时快张骼、辅跞从袋子里拿出头盔戴上(只匆匆取头盔戴上),战车已冲入楚营。张骼、辅跞二人一跃而下,如虎入羊群,一把抓起一个楚兵扔出营垒,然后又捆好或挟在腋下。趁楚兵畏怯之际,二人挟起抓到的战俘准备胜利撤退。不料,回头一看,只见宛射犬自己驾车冲出营垒,并有没策应他俩的意思。张骼、辅跞见状,纵身一跃,跳上宛射犬的战车,顺势抽出弓箭来射击追兵。脱险后,张骼、辅跞又蹲在车后横木上弹琴,边弹边唱说:“公孙!咱们同坐一辆战车,就是兄弟,为什么两次都不招呼?”射犬回答:“第一次是一心冲入敌营,这次害怕敌军多,没顾上商量。”张骼、辅跞笑着说:“公孙是个急性的人啊!”
首先故事不管真假,古人能把这事记载下来,描写张骼、辅跞两人从容不迫、风趣自信,身手不凡,同时也描写出一位机智勇敢,不卑不亢的宛射犬,更是描绘出了一幅沙场之上抚琴高歌,谈笑自若,勇闯敌营,敢于献身的生动画面。
有时候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繁杂,乏味,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去读,去思考,会就会发现,不管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今社会,想要成功、想要活出自己的风采都离不开智慧、勇气与自信人生没有捷径,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充分运用古人的智慧确来帮我们走得更快更平稳更安全。学以致用,这是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给我们留下宝贵且无限财富。
熟读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它将伴随着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抉择!每一次成功!
其他网友回答
偶然性、必然性交加推动历史的发展;它可以很丑陋,它可以很美观,它可以绵里藏刀,它也可以君子之交淡如水;同一个人,三个故事
在他那个时代,佩剑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尤其是一把好剑。他就拥有一把好剑,但却穷困潦倒,靠朋友接济甚至洗衣女的接济度活。“待我发达归来,一定千金以报”他的承诺,却遭讥笑。
终于在一个平常的日子,一个地痞赖上了他“你的佩剑是不是很锋利,要不用它杀了我,要不就从我胯下钻过去。”杀人者死,这条法律他深深的明白,他不想死更不能死,所以他选择了从无赖胯下钻过去。
他是诸侯体制下一个普通的小兵,本来自己的大王建立不世之功,却被不公正对待被分到“汉地”。从上而下迷茫一种悲观的情绪。身边的伙伴们一个个逃走。终于,在一个月高之夜,他也收拾好行囊离开军营而去。
好在,军营后勤部老大觉得他是个人才,在那个夜晚知道他跑了后二话不说快马把他追了回去!并且推荐给了汉王,从此,开启了他开挂的人生。
他已经是掌握天下三分之一兵马并且打下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他的大王目前正在跟劲敌交战,勉强支撑。
此时,大王不断的催促他出兵击敌;另一边的“敌人”派使者劝他自立为王;甚至,自己的谋士也劝他独立。他只犹豫了一会,就义无反顾帅军与大王军队会师并亲自帅军剿灭了“敌军”帮大王夺取天下建立了强大的帝国!
相信大家都看得出来他是谁!号称“兵仙”,创造成语最多的韩信!
只是,从这些故事里,里面有它发展的必然,但如果说稍微转变一点呢?那历史会不会改变?如果韩信忍受不了“胯下之辱”杀了无赖;如果说,萧何月下没追上韩信,或者韩信没跟他回去又或者刘邦压根不授他大将军呢;又如果说,楚汉相争他选择自立呢?
历史的必然面临一个个选择,每个偶然的选择造就了我们看到的精彩!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史浩瀚如海洋,灿烂似星河,纵观上下五千年让人感慨万千,启迪良多。
一、国家合多分少,再统一后往往是一个更加强大的王朝
灭秦后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公元前202),5年后归于一个强大的汉帝国;稍长一点的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170年后归于中国历史上鼎盛时期的隋唐;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9年),73年后归于大宋。
这种短暂分裂后又迅速寻求统一,似乎是中国历史一种特殊现象,不象其他的国家,特别是欧洲的大多数国家那样,对分合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而中国不同,似乎每一历史时期的领袖人物都以赢得国家的统一为己任,而所有中国人对此也高度认同。
我想,这种现象应该是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字的统一,使所有中国人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所有人高度赞同国家大统一而不是分裂。
正因为这种民心所向,通过短暂分裂、饱尝乱世带来痛苦的万千民众,才对新的统一王朝更加倾心,万众凝心聚力,所以才有更强盛王朝的出现。
二、开国君主英明神武,后代子孙多平庸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朝的洪武皇上、清代的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康熙大帝,哪一个不是英明神武、气吞山河之辈?而他们的子孙后代中,有志向抱负的真正寥若晨星!有的可谓到了不谙人间世事的地步,更何谈江山社稷。当他的子民饿殍遍地时,竟有楞楞地发出“何不食肉糜?”这种的君王,只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谁知,还有亡国之君竟然“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国君,能治理好国家?不被推翻真是天理不容!
三、国家兴亡、黎庶祸福往往系于一人一家
某朝某代遇上了一位贤明、有作为的君王,国家就强盛,社会就繁荣,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否则,国家就衰败,社会就动荡,人民就水深火热!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出现,占这个国家绝大多数的人民是无能为力的,只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仅仅凭着君王一人或是他们一家的决策与取舍来决定国家的兴亡与万千民众的生死,翻开中国历史,每朝每代莫不如此!
四、一个国家必须有一批有血性的人方能定国安邦,方能民族强盛
中国历史上不乏英雄,同时也不少贪生怕死、卖国求荣之辈。当热血英雄之气居于主流时,国家一定强大,人民活得有尊敬,当贪生怕死之风盛行往往就是国家代衰败、民族的羸弱、人民的灾难之时!大汉如果不是有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如果不是有李广、卫青、霍去病、窦固等一大批血性的汉子,还能有“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还能有巍巍四百多年的大汉象一颗璀璨的明珠辉煌在世界和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想想当年仅21岁的霍去病千里追击匈奴宰杀数万敌首,豪情万丈“封狼居胥”时,让饱尝匈奴几百年蹂躏的华夏子民是何等的扬眉吐气!当“匈奴远遁,漠北无王庭”时,我们又怎么不对他们崇敬万分?!
反过来我们再看看清末,腐朽的政府,导致几乎军无斗志,全民頹废!亚洲一流的北洋水师一战几父全军覆灭,是武器不行吗?日寇登陆渤海湾的战役,所有清军放弃防守天险、丢下崭新的大炮和成堆的炮弹一哄而散,连最后登上要塞的日军都感觉不可思议!国民党军亦是如此,日寇侵华时期,成建制的百万军队携枪投敌,宁愿去当汉奸、遗臭万年,也不愿拼死一搏留芳千古。这其中并不是没有一个两个血性之人,如邓世昌,如张自忠、戴安澜等等,但这是个人的忠勇与血性,在整体的頹废之中,这几个个体无济于事!再看看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样的一个群体:“黄河之滨,集合了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是一群!一群有血性有理想不惧任何强敌的忠勇之士,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群人,才能走过二万五千里的血雨腥风,才能战胜八百万蒋军如秋风扫落叶,才能在朝鲜战场上摁下美帝傲慢的头胪,才能让饱经沧桑和屈辱的中国,重新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恩有你!
其他网友回答
就拿我自己来说。本人很喜欢历史,也收藏了很多有关历史的书籍,越是读诗越觉得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越是觉得自己的渺小和无知;越是觉得现实的珍贵和来之不易。历史从来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尊重历史就是要遵循它的自然规则,研究历史就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泊,服务当下就是要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努力工作,弘扬正气,为社会为国家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就是我这些年读历史,看历史最大的收获。
其他网友回答
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借鉴历史可以让我少走弯路,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