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时候,为什么诸葛亮没在刘备身边?
优质回答:
感谢邀请。
诸葛亮当时在成都主持内务,内政主持的井井有条。但对夷陵的战事装聋作哑装作不知道。
倾国伐吴是刘备的一意孤行,听不进自己的劝谏,严重违背了自己苦心策划的战略,挫伤了自己的极积性,以及满腔的抱负和热情,好吧!你刘备自己的事自己负责,从头到尾与我无关,我不想伸一个指头介入不是我的意愿的事,不按我说的做,失败了证明你错我对,我反而气顺了,怎么可能压抑着自己去为你收拾烂摊子,我在这里面算是什么角色?你既然轻视我我也没有义务为你的江山负责,我等着你在白帝城向我认错,托孤,托付江山吧!你真那样了,人心相换,鞠躬尽瘁我一定把你儿子扶上一统大位,死而后已。
同时我觉得诸葛亮也是在默许刘备以为弟报仇的名义吞并吴国。诸葛亮也认为刘备稳赢,但当时孙刘联盟是刘备极力主张的,如果诸葛亮跟随刘备显得很尴尬。所以明的劝谏不要伐吴,实则支持,但人算不如天算东吴出了个陆逊,致使刘备输的惨不忍睹,连营被烧七百里,元气大伤。
刘备死后孙刘重新订立同盟条约,才有了后来更精彩的故事,要不《三国演义》该变两国演义了。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讨伐孙权,刘备与诸葛亮出现了分歧。但是,抛开成败论,讨伐孙权是否就一定错误,还有待商榷。
站在刘备的角度讲,讨伐孙权时机已经成熟,是巩固巴蜀势力的绝佳机会,是摆脱诸葛亮影响的有利时机。
刘备认为讨伐孙权时机很好。荆州已经丢了,从巴蜀直接北伐,路途遥远崎岖,困难重重。从诸葛亮数次北伐就能看出,从蜀地直接北伐的劣势非常明显。刘备新得了益州,荆州兵马损失不大,却新得益州兵马无数。益州本就富足,又多年未动刀兵,粮草充裕。可以说此时刘备有讨伐孙权的本钱。打下荆州,再北伐,按照《隆中对》的既定策略走,才是上上策。诸葛亮不赞同这种看法,不愿讨伐孙权。刘备因此不会带诸葛亮,难道要带一个明里暗里反对你决策的人在身边?
刘备一直都活在诸葛亮的阴影里。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颠沛流离;遇到诸葛亮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在占领益州的过程中,还折了庞统,不得不让诸葛亮从荆州紧急增援前线,这才扭转局势。在军队中的威信,诸葛亮甚至要高于刘备。作为称王了的刘备,如何能允许这样威胁到他的帝位的人存在,如何来进行平衡,刘备想出了两点:一是在没有诸葛亮的影响下独立地打一个大胜仗,可以极大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二是通过对外战争,把新接收的巴蜀的势力安插进军中,与诸葛亮代表的荆州势力互相牵制。刘备自认为兵精粮足,可以打败孙权,而又有太多不能让诸葛亮知道的事情要做,故也不能带诸葛亮在身边。
站在诸葛亮的角度看,讨伐孙权的时机不成熟,且刘备对他的防备让他主动疏远与刘备的距离来自保。
诸葛亮认为讨伐孙权的时机不成熟。连孙抗曹是保持天下大势的基本国策,不能因为其他的因素的影响而动摇。虽然吕蒙杀了关羽,但是吕蒙也很快不明不白地死去,算是为关羽报仇了。且刚刚取得益州,理应休养生息,整顿兵马,以待时变,而不是贸然出击,逆天而行。但是,诸葛亮也认为征讨孙权不会败得那么惨,甚至胜算也有几分,最担心的还是魏军的动向。与刘备的讨伐孙权的根本思想出现了分歧,诸葛亮不愿意出现在讨伐的队伍中。
诸葛亮对刘备占领益州之后的自我膨胀有敏锐的洞察。刘备刚刚占领益州时,诸葛亮提出要宽松刑罚,轻徭薄赋,但是刘备却反其道而行之。诸葛亮深知,已经取得了安稳的根据地的刘备,有了自己的施政理念和思路,不会再对他言听计从了。因此在劝阻刘备讨伐孙权的事情上,也没有极力劝阻,因为他知道,自己对刘备的影响力已经有限了。而刘备的一意孤行,也让诸葛亮开始重新审视一个臣子该怎么做,能不能继续像以前一样做朋友,甚至做军事上的核心。因此,对于一个不太能听进自己意见的刘备,诸葛亮不会跟随他去讨伐孙权。
综合来看,刘备是不想诸葛亮跟着,诸葛亮也不愿跟着,那么,暂时的分开,一人守成都,一人征孙权是最好的选择了。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就是要给关羽报仇并趁势夺回荆州。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蜀军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回。此战蜀国精锐尽失,元气大伤,可以说已经基本失去争夺天下的能力。在这么重要的战役里,我们却没有看到诸葛亮的身影,我们经常会想如果诸葛亮在刘备身边,那夷陵之战的结局可能就会不一样,那诸葛亮当时为什么不在刘备身边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刘备是在称帝建立蜀国不久就发兵攻打东吴,此时蜀国国内的政局并不稳定,外部还有魏国虎视眈眈。这种情况下,刘备一走,蜀国必须要有一个人能稳定住蜀国的局势,并且对刘备忠心不二,让刘备安心打仗,不用再为后方分心。那这个坐镇后方,保境安民的非诸葛亮莫属,其他任何人都不具备这个能力,也难以获得刘备的信任。
其次诸葛亮是联吴抗曹的坚定支持者,虽然东吴背盟在先,偷袭荆州杀死关羽在后,但是诸葛亮还是认为应该先打魏国,打败魏国那吴国就会不战而降。可是刘备不这么想,在刘备看来,东吴背信弃义,在先前平分荆州的情况下,还要偷袭荆州并且杀害关羽,无论从道义还是兄弟情义上都是刘备不能接受的。所以为了全结义之情,并夺回战略价值及其重要的荆州,刘备是必须要讨伐东吴的。这种情况下,出于战略理念的不同,刘备也不愿意带诸葛亮一起东征。
由此可知,夷陵之战时刘备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主要是因为蜀国刚刚建立不久,政局不稳,刘备一走蜀国必须有一个能力出众,德高望重,忠心不二的人来留守,这个人只能是诸葛亮。如此刘备才能放心去讨伐东吴。其次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对待东吴的战略方针不同,刘备也就不带诸葛亮来攻打东吴了。
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问答”的邀请。
这要从关公被东吴杀害说起。
《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写道:“关公父子皆遇害。——时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也。关公亡年五十八岁。”
东吴杀害关公后,害怕西蜀报仇,“遣使者以木匣盛关公首级,星夜送与曹操”。
曹操在司马懿的劝说下,“遂设牲醴祭祀,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南门之外”。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一上来就这样写道:“却说汉中王闻关公父子遇害,哭倒于地;众文武急救,半晌方醒,扶入内殿。”刘备发誓:“孤与东吴,誓不同日月也!”
这样一来,刘备就把所有的仇恨和愤怒,一股脑都洒在了东吴一方。在此情形之下,蜀吴大战已成必然之势。只是在诸葛亮等人的劝说之下,当时,刘备未做出立即兴兵之事。
《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写了“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两件大事。刘备正位汉中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生擒逆贼,以雪此恨”。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一上来,是赵云苦苦劝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刘备就是不听,“下令起兵伐吴”。这里,虽然诸葛亮没有出面劝谏,赵云的话就是诸葛亮的话。让赵云出面劝谏,比诸葛亮直接出面劝谏回旋的余地较大些。
出兵之前,学士秦宓再次苦谏,刘备不听,并要治秦宓的罪,诸葛亮上表为他求情,并在表中建议:“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刘备拒纳。诸葛亮最后出面劝谏也无济于事,可见刘备已是铁了心要做伐吴这件事。这一切,也为他后面的被东吴大败埋下伏笔。
刘备“遂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自己统兵战东吴。
由上可以看出,刘备帅兵攻打东吴,是他一味要做的,谁的劝说也不听。诸葛亮留守,完全是刘备做出的安排。他之所以不带诸葛亮伐吴,理由有两个:一个是后方非常重要,让诸葛亮和太子一起“守两川”,他心里踏实。除了诸葛亮,其他人都不能担此重任。另一个理由是,诸葛亮压根就不同意伐吴,就是带诸葛亮去,他也不会积极地出谋划策。既然这样,还不如让他留守后方好。
其实,在带不带诸葛亮伐吴的问题上,刘备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如果他带着诸葛亮前去的话,即使打不了胜仗,也绝对败不了那样惨。
其他网友回答
这件事情要从刘备征战东吴的动机说起:刘备显然是为了兄弟之死而决定讨伐东吴的,但是基于当时的情况,吴蜀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魏国,所以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其中就以诸葛亮为首,大将赵云等人也纷纷表示这样做违背当时的形势。
试想如果你是主公,你会带着一个和自己意见不合的谋士,或者说是手下去征战吗?从整体情况来看,刘备显然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而且有些自大,他以为以自己的军事力量能够征服东吴,却因为自己能力的不足而导致了全军覆没。
从结果来看,正是由于刘备等人的排兵策略给了东吴可乘之机,最终导致火烧连营而葬送了大军,也让蜀国元气大伤,这是刘备没想到的,也是诸葛亮等人万万没想到的。
有许多人说,蜀国之所以一步步走向衰落,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刘备等人不顺从天下大势,也就是所谓的逆天而行,这里面没有迷信的说法,而是基于当时真实情况分析得来的。
打仗,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从刘备的种种表现来看,他最终还是不适合成为一个主公,领导蜀国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