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是怎么看待商鞅变法的?
优质回答:
商鞅变法要辩证地去看,既要看到它的进步性,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一方面,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变法过程中轻视道德教化的作用,通过“燔诗书”破坏了不少文化典籍,又大肆鼓吹“严刑峻法”以顺民,加大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重新调整社会关系。由于铁制农具的投入使用和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却是没有确立。另外,由于各国之间兼并战争频繁,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生产活动,以致生产关系面临崩溃的状况。到了战国时期,小国已经被灭的差不多了,诸夏七国并立,彼此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局面,社会比较平稳发展。
春秋战国是大动荡和大变革的时期,社会开始进入了转型期。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奴隶社会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各国兼并战争更甚以往,严重破坏了社会正常的生产活动,导致生产关系濒临崩溃的边缘。为应付日益严重的天下形势,各国之间开始了变法运动,旨在图强以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其中,著名的改革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以及后来的“商鞅变法”等。这些政治改革的进行,无疑加速了社会转型的步伐,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了。
在这些变法运动里,商鞅变法无疑是最为彻底的一场社会变革。商鞅入秦后,获得了统治者秦孝公的赏识,先后进行了两次变法运动,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其中,提倡“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设立二十等爵制度,肯定了军功阶层的地位,新的地主阶级开始出现。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主阶级获得了应有的地位,旧的生产关系彻底被革除。
总之,商鞅变法是一场极为成功的改革运动。时代赋予了商鞅变法的使命,顺流而上造就了变法运动的巨大成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之间兼并战争频发,经济发展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民渴望变法以图强。
其他网友回答
不论是何种变法 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进步 受到人民的赞成和拥护 商鞅变法正是如此 因此 秦期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 由于商鞅变法严重损害了贵族世卿的根本利益 商鞅失势后惨遭车裂 从另一个層面印证了其变法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其他网友回答
商鞅变法让秦朝变得如此辉煌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秦国在战国初期,贵族们垄断政权,经济、政治和军事都比较落后,国君权力较小,国力很弱,国土常常受到别国的侵占。 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道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约公元前390——338年)贵族出身,因是卫国君的后裔,曾以“卫”为姓,称作卫鞅。按当时习惯,国君的公子后裔,以“公孙”为氏,所以他又称为公孙鞅。商鞅这个名字,是他在秦国被封为商君而得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其主要内容有:
(1)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权,按军功的大小重新规定官爵的等级和待遇。下级士兵在战争中勇敢杀敌的,也可以得到官爵,临阵脱逃和投降敌人的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凡是进行私斗的,按照情节轻重判处刑罚。
(2)废除奴隶制的井田制度,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鼓励男耕女织,凡是劳动好,生产粮食和织布多的免除徭役和赋税。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其家属罚作官奴婢。
(4)加强中央集权,普遍推行郡县制。全国设31个县,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同时进行户口编制,实行连坐法,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什伍中互相纠察告发 “奸人”,有坏人不告发的,什伍连坐。
(5)由中央制定和颁发统一的度量衡。比如以“商鞅方升”做为当时的标准量器,有利于税收和经济交往。
商鞅新法直接打击了奴隶制旧势力,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它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仇视和顽抗。因此,变法从开始到最后,一直是在激烈的斗争中进行的。开始,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旧势力公开反对变法。主张“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说什么“依照原来的旧习俗来教导人民,可以不劳而成;根据旧有的制度来治理,官吏既熟悉,人民也安定”。商鞅反驳说:“制度和法令应该按照当时的客观环境来制定,治世从来没有一个划一的办法,只要求其便利于国家,不一定要效法古代。商汤和周武,是没有效法古代而称王的;夏桀和殷纣是没有更改旧制而灭亡的。从此可知,反古未必错,循礼未必对。”最后,秦孝公表示完全同意商鞅的意见。
商鞅拟好新法,就要公布了。但是,怎样才能使人民相信呢?经过一番考虑,他让手下的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杆竖立在国都的南门,悬赏有能把它搬到北门的,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不敢搬动。他却接着又悬赏说:“有能搬去的,赏给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杆搬到北门,商鞅立刻赏给五十金,以示信用。接着,公布了新法。
这时候,在朝廷内部新旧两种势力斗争更激烈了。当时有人议论新法不便执行的多至千数。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在幕后唆使太子触犯新法。他们企图用这个办法破坏变法。商鞅说:“太子犯法,是老师没有教育好,应该给老师处罚。”于是下令把他俩一个割掉鼻子,一个脸上刺了字。从此再没有人敢议论新法了。为了保证新法顺利实行,商鞅还杀了贵族祝欢,把捕获的700多个违法乱纪的坏分子押到渭水边上镇压。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基本废除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所有制,确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基本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郡县制。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惠文王继位。旧贵族马上对商鞅进行反攻倒算,公子虔等强加商鞅以“谋反”的罪名,将他逮捕并用“车裂”的酷刑处死了他。商鞅虽死,但秦惠王和他的后继者都继续实行了商鞅的新法,所以秦国的国势得以进一步发展,为后来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商鞅变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法,变法使秦国从一个积弱积贫的国家成为了一个战国时期综合实力超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国地处偏僻,一直是一个很弱的国家,当时的诸侯国都瞧不起秦国,秦国经济,政治,文化都比较落后,邻居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强盛起来,侵吞了秦国的河西之地,秦国国君想夺回河西之地,但魏国强大不能如愿以偿。
秦孝公继位后,对秦国的衰弱很痛心,他立誓要让秦国强大起来,为了招揽人才,发布了求贤令,这时候商鞅在魏国因为得不到重用,来到秦国。
秦孝公得到商鞅后,经过三次会面,商鞅把自己霸道治国的策略献给秦孝公,秦孝公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是迅速增强秦国国力好方法,于是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变法图强。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重视农桑,奖励军功,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使秦国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让秦国平民百姓凭借军功有了升迁的机会,削弱了贵族,官吏的特权,让他们也参加到劳动生产当中,秦国通过两次变法,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成为战国七雄里最强大的国家。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通过变法,彻底瓦解了奴隶社会制度,推动了封建社会的进程,实行郡县制,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