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王熙凤为何能因一句话就甘心为馒头庵的老尼姑办事呢?
优质回答:
这老尼姑社会阅历丰富,很有心计,她一眼看穿王熙凤是什么样的人。稍微言语激将,王熙凤立即掉进坑里。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王熙凤不喜权揽事,不爱财不贪慕虚荣,又怎么会掉进坑里去呢?总的来说,还是自身的不足。
“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
当然,激将法是开端,几千两银子才是主攻。贾府例银凤姐尚且要拿出去套利息获利,何况几千两银子是一笔不少的钱财。
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可能是王熙凤放大招欲擒故纵,从中获利。
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3000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尼姑答应给她三千两银子的谢礼,她便让书吏借贾琏名义修书一封,给守备上司送去。
说到底,还是银子的力量大。
一封书信,害得张财主女儿与守备公子双双殉情。
凤姐的罪孽又添一笔。
谢谢邀请
其他网友回答
净虚老尼跟王熙凤提为李衙内办事的时候,她其实已经接下了这活。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几层意思。一是净虚码准了王熙凤是会答应这件事的,虽然作者在这里用了激将法,那也是为了显档凤姐的权力和她的能耐,是写作者惯用的手法,为了让文章好看,也为了彰显凤姐的身份(其实是贾家的身份)。
二来,净虚之所以敢这样做,说明她做这样的事已经不止是一次两次。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能否办成一件事内心无底,是不会那么坦然地接下来,顶多也只是说问问看。现在她接下来了,接得那么坦然,可见她跟凤姐之间,这一定不是第一回做交易。
三则,李衙内家来托净虚,这里面说明的问题太多了。一是李衙内就知道净虚是经常干这活的,有这能耐,净虚早就声名在外。二则是净虚这样的出家人可能早就仗着自己跟贾家熟,到处主动揽活,连个衙内也要求尼姑办事。三是出家人早就不是一块净地,甚至比俗世还可恶,作者给她起名净虚,简直就是莫大的讽刺,既不净也不虚,实在得很。
细想想,这里面真心是可怕。净虚虽则只说了为数不多的话,但,其中透露的信息量太大。贾家最后败落,或许就藏在这样的一些话中。
我是苏小妮,喜欢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其他网友回答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是《红楼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这件事牵扯到军方、地方官、地方乡绅、宗教人士,而背后操控的是荣国府少奶奶、九省检点王子腾侄女儿王熙凤。王熙凤染指军方和官方,目的仅是赚得三千两银子,可是这件事引发的另一结果是十分令人痛心和悲伤的,因为威权的介入,棒打鸳鸯,当事双方一对青年男女张金哥与守备之子双双殒命,两个家庭人财两空,两败俱伤,而凤姐得了染着两个年青人鲜血的三千两白花花的银子,热衷此事的老尼姑静虚估计好处也不少,这件事王熙凤与静虚老尼做的实在阴损,不积德。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曹雪芹笔下这个事件的两个重要人物——王熙凤和静虚老尼姑,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这两个人都不信什么阴司报应,都不积阴鸷,银子才是她们的信仰。
尤其是尼姑静虚,按说她是佛家弟子,修身养性、弘扬佛法才是她的本分,普渡众生才是得道高尼为之追求的事业,可她身在佛门,心系红尘,芸芸众生她是不会留意的,她游走于世宦乡绅豪门,结交权贵,她去给胡老爷府里产了公子的太太念几天《血盆经》,就可得十两银子的酬劳,她常常去荣国府去请太太奶奶们的安,就可得成例的银子,周瑞家的送宫花给惜春,就碰到她带着徒弟智能儿到贾府来,只是她太忙了,见了王夫人又马不停蹄的去于老爷府上了。
静虚的钻营是相当有一套的。早在她初出家之时,是在长安的善才庵,就结交下了当地的张大财主,也就是张金哥的父亲,而且我想她也一定和长安府府太爷以及他的小舅子李衙内熟悉,当这个静虚到了京都馒头庵(水月庵)当住持时,当然这时的静虚结交了不少京城的达官显贵,张大财主和长安府太爷都要求她走门路了。至于那个倒霉的长安守备,因为官相对小一些,也可能钱不多,根本入不了静虚的法眼。
曹雪芹笔下弄权的凤姐一样,对于银子的贪婪,让她丧失了最根本的人性,在那个凡事讲因果报应,人们笃信“头上三尺有神灵”,还有就是“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的传统道德,都制约不了凤姐,有人说静虚用了激将法,又捧的凤姐很受用,凤姐才答应给她办这件事,这个老尼姑的确是相当掌握凤姐的性格弱点,话说的也是恰到好处,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凤姐考量这件事对她来说不过是轻弹手指般容易,就可以收获三千两白银,要知道凤姐贪财到可以将婆子丫头的月钱她都要扣下几天,放出去获几两利钱银子的,三千两对她的诱惑之大我们可以脑补,要是放在今天,凤姐的理财水平也一定登峰造极。
第二个特点,作者直接写这两个人的坏。
《红楼梦》的一大特点是曹雪芹最擅长说反话,要批判这个人,反到要说他慈,说他善,说他贤,越是重视越说他不在意,可是对于王熙凤、对静虚,甚至对于葫芦庙的后来充门子的小沙弥、王一帖、马道婆、水月庵的智通、地藏庵的圆信等这些佛门弟子都是直接写他(她)们的坏,写他们的恶,写他们的伪善,给予他们最严厉的批判。他(她)们是真小人,历来的红楼评论文章对这些人批判并不是太严厉,就是因为人们更讨厌伪君子,更痛恨披着善良外衣而行鬼蜮伎俩的虚伪小人。
在静虚这个老尼鼓吹摇舌之下,利用王熙凤和贾家王家的威势,一对青年男女的姻缘被活生生拆散了,谁知张金哥节烈,决不再行聘嫁,投水自尽,守备之子也追随未婚妻自尽了。本该颂经讲法的馒头庵里,充斥着铜臭的灵魂、肮脏的交易,实际上,就是静虚老尼和王熙凤密谋之时,馒头庵里也即将发生另一件丑事,就是来铁槛寺送姐姐亡灵的秦钟与智能儿终于云雨成趣,缱绻偷期,秦钟也正是这几天亏空了身体,染上风寒,回去就病倒了,后来与智能儿之事败露,气死老父亲,自己不久也一命呜呼了。
馒头庵,不光是他的馒头做的好,我相信小说八十回后,这个伤天害理、染指红尘的静虚尼姑,在她埋葬别人的土馒头里,定会埋葬了她自已。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我的喜马拉雅FM:屏山讲读红楼梦)
(此文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