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在淮海战役(黄百韬多个兵团的战役是)

网友提问:

淮海战役中,为什么黄百韬兵团对整个战役如此重要?

优质回答:

淮海战役中,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意义非常重大,该兵团覆灭后,胜利的天平其实完全向解放军倾斜,华野和中野的军事压力也大大缓解。

那么,黄百韬兵团的存在与否,为何对交战双方都显得如此重要呢?

黄百韬兵团兵力强大

1948年7月6日,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官区寿年被俘,该兵团大部被歼灭。8月,第七兵团重建,黄百韬任司令官,兵团组建之初,辖三个军,即63军、64军、25军,这三个军都是粤军背景,其中25军是黄百韬的基本部队,也是该兵团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在淮海战役前夕,黄百韬兵团驻扎在徐州以东陇海线的新安、阿湖一带,位于运河以东。其中,兵团司令部和63军驻扎在新安镇,25军驻扎在阿湖镇,64军驻扎在新安东南的高流。

11月5日,本来于两天前奉命向海州开进的100军,被南京国防部下令划给了黄百韬兵团。11月6日,黄百韬正准备率部按照原地计划向徐州方向开拨,但突然接到命令,让他原地待命,等待并掩护第九绥靖区司令官李延年的部队。

李延年的部队虽然没有黄百韬多,但是李延年还有着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的头衔,加上黄百韬一向听话服从,所以他明知道留下来有危险,但还是执行了命令。当然,黄百韬还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第九绥靖区的44军也被划入了黄百韬兵团,这样一来,黄百韬名义上指挥的部队就有5个军12万人了,单看人数可谓是相当庞大的一个兵团了。

如果当时华野没有能够果断及时的出击,让黄百韬带着这五个军撤到徐州,那么徐州国军兵力会大大增强,一旦按照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聚在一起的构想,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四个兵团抱成一团,那么真的是非常难以吃掉的。

黄百韬兵团覆灭后,改变了兵力对比

淮海战役的兵力对比是国民党军80万对解放军60万,但是国民党军的部队利用率不高,而且比较分散,杜聿明曾经有一个集中兵力组成几个机动兵团决战的建议,虽然被蒋介石采纳,可是在杜聿明准备实行的时候,东北战局告急,蒋介石带着杜聿明跑到东北“救火”去了。

有人认为杜聿明把几个兵团聚集到一起的办法并不高明,但实际上杜聿明的真实想法是不方便对蒋介石说的,他的意图其实是准备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带着徐州国军主力南撤,如果这个计划一旦实施,那么渡江战役就要难打不少了。

在杜聿明走后的时间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无所事事,坐看几十万国军分散摆开,等到淮海战役打响的前夜,刘峙才下令让国军收缩到徐州,但是已经失去了先机。

黄百韬为了等44军,在新安镇等了整整两天,而且居然没有提前架设浮桥,等到解放军包围上来,黄百韬让部队西撤时,沿路受到解放军不断的打击,等到黄百韬率第七兵团撤到碾庄时,12万大军仅剩7万余人。

黄百韬兵团被围后,杜聿明指挥邱清泉、李弥兵团的主力参与救援,但是在华野坚强的阻击下,未能得逞。11月22日,第七兵团覆灭,黄百韬自杀。

第七兵团覆灭后,黄维兵团也被中原野战军合围在了双堆集。这个时候杜聿明所能指挥的主力仅剩下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了(孙元良兵团只有4万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徐州国军已经没有了和华野进行主力决战的实力了,只有南撤一条路了。

至于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由于兵团实力不足,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其实全程都在摸鱼。

黄百韬兵团的覆灭,让徐州国军彻底失去信心

黄百韬兵团被围后,公允的讲,邱清泉、李弥的救援还算尽力,毕竟一万多人的伤亡在那里摆着。

但是,在黄百韬兵团覆灭后,徐州国军将领的心态明显变了,这就导致黄维兵团被围后,实际上已经根本指望不上靠谱的援军了。李延年、刘汝明在象征性的打了几下后,干脆撤军了。杜聿明给蒋介石的建议则是:趁着黄维兵团吸引了中野主力的机会,让徐州国军趁机南撤。

黄维兵团是蒋介石的命根子,所以在杜聿明率徐州国军主力即将撤到永城时,蒋介石又让杜聿明停下来,继续去救黄维兵团,结果杜聿明集团也交待了。

由此可以看出,歼灭黄百韬兵团的意义非常重大,不仅是代表着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而且也让徐州国民党军失去了决战的实力,失败已成必然。

其他网友回答

枪打露头鸟,黄伯韬有幸成为华野的第一目标,是其所在的位置有关。不管国军部队在什么地方,华野的目标是歼灭战,黄伯韬只不过是适逢其会而已。不过,黄伯韬兵团战斗力不错,给华野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占淮海战役伤亡的近一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