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两个字名字的人那么多?
优质回答:
谢邀!
说起《三国演义》中的人姓名大都是两个字。这其实要从中国古代的礼文化说起,中国从重视礼仪的西周开始,就形成了姓加一个单字的习俗,只有一些底层的百姓例外。
到了西汉末期,王莽篡汉后再次规范人们起名由姓加单字为名,字可以起两个字。
这种姓名文化一直延续到元朝,游牧民族成为统治者后,数千年的华夏文化被割裂后,才不再讲究姓名为两个字。
所以,何止是三国演义姓名多为两个字?宋之前基本都是两个字的姓名,贵族阶层还都有字,作为名的补充。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的名字,有名,有字。
其他网友回答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注意到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其实不仅是三国,再往前看看,加上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有些三个字的比如诸葛亮,司马懿,是复姓,仅以名而论也是单字。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这个人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王莽对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当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
但是这种取名的习惯并不完全是王莽心血来潮,单字名有一个优点就是容易避讳,也就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讳,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一个字需要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其他的字代替,缺笔,空字等。但不管是哪种,都会遇到麻烦,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民字都需要避讳,于是开国功臣李世勣,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徐茂公就变成了李勣,观世音菩萨就变成了观音菩萨,六部中的民部变成了户部,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观民风者得焉”也变成了“人风”。如果名字都取一个字,那会减少很多麻烦。这也是王莽这次改制的影响能持续很长时间的原因之一。至于后来慢慢又变成单字名不如双字名尊贵,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其他网友回答
名字里面的“名”和“字”在古代是分开来说的。最早的时候只有名,没有字,而且限于文化整体水平较低,汉之前的人起名是很随意的,往往是根据孩子出生的时候有什么记忆深刻的人或者事或者自然现象甚至是动物来起名的,所以看夏商周三朝的人名都很任性,甚至连天子都不例外。
大约从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开始在“名”的基础上加上“字”,一般来说,名是父母起的,而字是由有学问的长辈或者身份名望比较高的人赐予的,一般都叫“赐字”,所以看孔子名丘字仲尼,而他的主要弟子也大都是有名有字,同时期的其他学派倒是不太在乎这个,有的跟着赶潮流,有的也不在乎。
早期来说,名由父母确定,代表了“孝道”,字由师长赐予,代表了“师道”,这也是儒家礼教思想的核心理念。而赐字必然要寄托师长对于这个人的一种期望或者劝诫,自然需要有相当的文化水平,而当时知识完全集中掌握在贵族手里,所以就形成了社会阶级上的区分。当时的统治阶级是“王、公、侯、伯、子、男、卿士”掌握着知识和文化,而更下级的“农、工、商”基本都是文盲,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王以下的贵族有名有字的现象,王没有字是因为身份太高,没人有资格赐字,臣子也不敢给王取字,否则就是“不臣”,下级阶级也没有字甚至没有名,是由于没文化。
到了秦末汉初,统治阶级的“卿士”地位下降,形成了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士农工商”的社会基础阶层,但是也代表了文化知识的扩散。所以“名字”也就逐渐的在更多的群体中出现了。但仍然仅限于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身份比较尊贵的群体才会有“字”,这一时期取字也有一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例如刘邦,实际上名“季”、字“邦”,项羽名“籍”字“羽”。而取字的人选范围也不一定是必须要师长,自家的长辈也行,甚至自己取字也行。而且依然沿袭了最上层和最下层没有“字”的格局,皇帝里面只有开国皇帝可能有“字”例如刘邦,还有后面明代的朱元璋,名字全都是是老丈人给起的,名“元璋”字“重瑞”。
而到了东汉末年,由于儒学的独大,有名有字逐渐成为一种上层阶级的共同习俗,而且还衍生出了“一字名为贵,重字名为贱”的现象。在大家族里,只有嫡系子侄或者身份较高的才取一字名,而身份低下的庶出子侄会取两字名,嫡系必然会有字,而庶出的可能有字,也可能没有。而且在称呼上也有讲究,一般自称用名,以示谦虚,比如刘备曹操自称的话都是“备如何如何,操如何如何”;称呼别人用字,以示尊敬,例如曹操和刘备说话都是“玄德公如何如何,孟德公如何如何”。所以《三国演义》包括《三国志》里浓墨重彩的人物以及能够列传的人物基本都是一字名加两字字的名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