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为什么要说普通话(幼儿园说普通话的意义)

网友提问:

现在幼儿园都是说普通话,小孩的启蒙语是方言还是普通话?

优质回答:

幼儿园里是普通话,但是家里可以说方言呀,孩子都可以学会的。我家宝宝三岁上小班,小时候奶奶带,现在普通话和方言都听得懂,也会说普通话和方言。

其他网友回答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有些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从小学习普通话,放弃方言,这种做法到底正确与否呢?

许多家长只让孩子学习普通话,无非是“随大流”!怕孩子将来在学校说方言会被歧视,或者避免孩子将来学习普通话受到影响。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建议家长:把方言作为孩子的第一语言(启蒙语言),普通话作为孩子的第二语言。

为什么要把方言作为孩子的第一语言,普通话作为孩子的第二语言?

1、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根据蒙台梭利提出的“儿童语言发展敏感期”的概念,孩子一般在0-2岁时会模仿大人说话,两岁左右就已经可以掌握大量词汇,这个阶段,可以让孩子尽快掌握方言!

等到孩子3-5岁时,会经历发音改进的阶段,只要在这个阶段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普通话训练,孩子就能轻松掌握普通话。而这个阶段,正好是孩子入学的阶段,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因此,我建议把普通话作为孩子的第二语言,由更加专业的老师来指导孩子普通话的正确发音,这总比我们这些业余人士把孩子的语言搞得“四不像”要好得多!

2、环境因素

孩子在学习语言的阶段,会受到身边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老人、父母、伙伴等的语言。如果家长只让孩子学习普通话,放弃方言,孩子将来与老人或者伙伴交流时,就会出现一些沟通难题,我们总不能因为自己孩子说的普通话,而要求所有人都讲普通话吧?

3、方言本身的价值

“56个民族,56枝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方言就是文化底蕴的一种体现!我们先来看一项调查:

2012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04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95.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37.1%的人表示身边能说纯正方言的年轻人已经不多。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随着老一辈人的逐渐减少,方言也可能会出现传承问题!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孩子说方言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就如同传统节日一样,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游子终将叶落归根,不会方言的人,该归往何处?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伴随着家人的一声“呼唤”,我们与他们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家人尤其是老人,将自己的语言教给孩子,这除了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条感情的纽带,我无法想象一个不会说方言的人会与老人有多深的感情!对这个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有多少感情!将来我们都是要落叶归根的,如果缺少了感情的寄托,我们又该魂归何处?

因此,建议家长把方言作为孩子的第一语言(启蒙语言),普通话作为孩子的第二语言,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其他网友回答

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个人觉得孩子的启蒙语言还是普通话好。我婆家是壮族的,他们方言说的是壮语,但是从我孩子这一代开始他们都是教孩子说普通话了,不说方言了。

我回老家的时候也很奇怪,为什么在农村里老人带的孩子教的还是普通话而不是方言这在很多地方都少见的。因为我们比较接近城里吧,而且现在的孩子上幼儿园就要开始学普通话了,老师上课也是用普通话,他们大概是担心孩子到学校了,听不懂吧,所以从小不管村里还是城里,老人还是父母自己带孩子,教的都是普通话。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我大姐家两个孩子一个是带在身边的,在城里读书。一个是从小就跟老人在村里的老家。老人不会说普通话,所以孩子的启蒙语言就是他们当地的方言。

去年暑假吧,她把两个孩子都带在身边。一起出去玩的时候留老家那个孩子不会说普通话。没人愿意跟她玩,连他的自己的哥哥都不愿意跟她玩。她就只能自己玩玩

普通话,作为我们的通用语言,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用到,所以孩子早学习也是好的。而方言作为一种当地的语言,作为当地通用的语言,特别是跟老年人沟通的时候,有些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方言。

所以对于普通话还是方言作为启蒙语,要从实际的情况而定。如果像我们这边一样孩子都是说普通话的那就选择普通话。如果像那些普通话很少用都是方言的,就可以给孩子教方言。因为孩子是要用语言交流的,所以启蒙语最好就是便于孩子交流的语言。而普通话在上学阶段都会教到的,所以也不必要纠结于选择何种语言,方便孩子就行了。

其他网友回答

小朋友的启蒙语言个人认为是方言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