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高欢是一个怎样的人?
优质回答:
高欢,(496年-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成为鲜卑化汉人。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造反,其中,大多是鲜卑人,还有不少汉人、匈奴人、高车人、氐族人、羌族人。
这些人战败投降后,被安置在河北。
由于不断受到尔朱氏契胡兵士的凌暴,他们又屡屡造反,大小二十六次,人员被杀过半,仍然造反不已。
北魏永安三年(530年),孝庄帝杀死尔朱荣,导致尔朱家族起兵讨伐。
孝庄帝战败被杀,尔朱家族立长广王元晔为帝。
刚刚杀死孝庄帝、掌握北魏政权的尔朱荣侄儿尔朱兆,对六镇降兵的屡屡造反感到头痛,特地向高欢咨询意见。
高欢回答:”六镇降兵反叛不休,又不能全部杀掉,大王您应选心腹之人去统领他们。再有反叛,就归罪其将领,不能每次都杀掉大批的兵士。”
尔朱兆就任命高欢为六镇降兵的统帅。
高欢出大营后,马上宣令:”我受命统管六镇降兵,都到汾东受我号令。”
六镇降兵一向厌恶尔朱氏和他手下的契胡兵士,便在极短时间内,就奔赴高欢处,集合完毕。
不久,高欢上书尔朱兆,表说山西霜旱灾多,兵士没有粮食,请求移师山东,解决军粮问题。
尔朱兆有勇无谋,下令高欢移军山东。
高欢到山东后,拥立北魏宗室、渤海太守元朗为帝,与尔朱氏决裂。
在高欢与尔朱兆的交战过程中,北魏大都督斛斯椿等人回到洛阳,尽杀留守的尔朱氏党羽,又立宗室元修为皇帝,即北孝武帝元修。
同年五月,元修鸩杀节闵帝元恭,立即迎娶高欢长女为皇后。
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尔朱兆兵败自缢。
其手下大将慕容绍宗,携其妻子及余众归降高欢。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准备率军攻伐驻扎在晋阳的高欢,夺取实权。
他下诏戒严,声称要讨伐南朝梁。
为了麻痹高欢,他密诏给高欢,说要带兵攻打关西的宇文泰和贺拔胜。
高欢马上回复,说自己属下五路兵马共二十二万已出发,助援皇帝征讨,并清除朝中奸佞。
孝武帝元修,此时不得不和高欢摊牌。
他令中书舍人温子升,以自己的名义给高欢写了一封书信,把皇帝一番忧惧无奈、不甘示弱、晓以大义、表面贬损自己实际威胁对方的心迹披露无疑。
高欢丝毫不为所动,只是上表极言斛斯椿等人的罪恶,兵进不止。
孝武帝亲信、中军将军王思政,劝皇帝避高欢兵锋,前往关中依附宇文泰。
于是,孝武帝元修以宇文泰为关西大行台、尚书左仆射,赐以公主为妻,又下诏宣示高欢的罪恶。
高欢以高敖曹为先锋,攻打宇文泰。
宇文泰也发檄各地声言高欢罪恶,从高平出发到弘农屯军。
孝武帝元修最后在长安东阳驿,被率兵迎驾的宇文泰迎接。
高欢于是回洛阳,立时年十一岁的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
当时,清河王元檀自己已经准备好当皇帝,高欢怕他日后不好控制,就选择了这么个少年推上帝位,以免重蹈覆辙。
从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高欢换掉皇帝后,又觉得洛阳西近西魏,南近梁国,就决定迁都邺城。
此后,东魏和西魏连年交战,互有胜负。
东魏武定四年(546年)十月,年过五旬的高欢,又率大军十万,围攻西魏位于汾河下游的重要据点玉壁(今山西稷县)。
玉壁久攻不下,东魏军又损失惨重,高欢忧愤发病,一病不起。
一天夜里,有大星坠于营中。
古人认为,天降陨石,是预示将星坠落。
高欢由此惊惧,解围而走。
归途中,军中讹传,敌将韦孝宽,大弩射杀高丞相。
西魏一方闻知此消息,又派大军四处高喊:”劲弩一发,凶身自殒。”
为使军心不致摇荡,高欢不顾病重之身,在露天大营,召集诸将宴饮,令斛律金唱《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高欢亲自和唱,哀感流泪。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正月朔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恰巧日蚀。
高欢在垂死之时,叹道:”日蚀是为了我吗?死亦何恨!”
不久,薨逝于晋阳家中。
时年五十二岁,葬在义平陵。
高欢去世后,长子高澄独担东魏大任,后被膳奴刺杀。
次子高洋袭位。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黜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齐国,史称北齐。
其子高洋称帝后,追尊高欢为太祖献武帝,后被改尊为高祖神武帝。
高欢作为汉人,深知属下鲜卑士兵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他却偏袒鲜卑族,从政治上、经济上给予六镇鲜卑很多特殊的照顾,规定他们以打仗为主要职业,不从事生产,衣食供给,都仰承于汉族人民。
这是因为,六镇鲜卑拱卫在晋阳的四周,既有利于高欢对军队的调发和使用,又成为他重要的兵源。
他也试图调和胡汉之间的关系,但是,调解得并不成功,没能像西魏宇文泰那样,把汉族和鲜卑族一起整合为关陇集团。
汉族和鲜卑族,民族矛盾本来就十分尖锐,而高欢的作为,则加深了这种矛盾。
这导致了高欢及其身后的北齐,国祚短暂,最终败给了由关陇集团构成的北周。
高欢在东魏当政十五年,比较留意农桑,关心民间疾苦,先后沟通了卫水、漳水,开通了天平渠(于天平年间开凿,故以年号命名),用来灌溉良田。
他还曾多次治理黄河水患。
他曾下令禁止各地牧守令长擅立佛寺,以防止大量国家编户成为免除租税赋役的僧尼。
但是,高欢的吏治十分败坏。
比如,勋贵尉景贪得无厌,压榨百姓,高欢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告诫尉景说:”可以无贪也。”
尉景却毫无惧色,大大咧咧地答道:”我跟你比谁贪的多呢?我不过从凡人上剥取钱财,你是从天子身上取啊!”
面对勋贵如此厥词,高欢也无可奈何。
这其实与他起家是依赖六镇流民有关,他的逻辑就是,不怕民心乱,只怕军心乱。
可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岂有依仗武力,纵容墨吏而能长治久安呢?
其他网友回答
高欢,字贺六浑,是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北齐的实际创建者,北齐高祖神武皇帝,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 495年),卒于东魏武定五年( 547年),渤海蓨县人。
高欢出身官僚家庭,六世祖高隐曾为西晋玄菟太守(辽河流域),三世祖高湖曾为北魏政权右将军。祖父高谧,官至北魏侍御史,后因犯法被迁居北部边境怀朔镇(内蒙古固阳南),高次即出生于怀朔镇。高欢幼年丧母,寄养之家家境贫寒,直到娶妻成家,得岳父支持才有了自己的马,参加了镇军,并担任镇军的队主,负责保卫边境和当地治安。后转任函使,往返于怀朔镇与北魏都城洛阳,负责投递中央与地方间的信函,到此时,高欢的生活才开始有转机。
先天的官僚家庭出身和后天的贫困生活,使高欢逐渐养成了深沉大度、轻财喜士的豪侠品格,担任镇军后,高欢的视野扩大了,尤其是出任函使常去洛阳,逐渐熟悉北魏政治中心的情况。当他目睹羽林军烧主张排抑代来武人“不使预在清品”的领军张彝住宅,并殴伤张彝,杀其子张始均,而朝廷却不闻不问,认识到北魏政治的腐败,遂产生了推翻北魏统治的念头。为此,他与司马子如、刘贵、贾显、孙腾、侯景等结为好友,相机行事。
北魏正光六年( 525年),北魏上谷地区(怀来东南)爆发起义,高欢即与司马子如等先后参加了河北杜洛周、葛荣的起义队伍。不久,高欢离开葛荣,投奔了北秀容川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尔朱荣对高欢并不十分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高欢有雄才大略,遂与之谈论政治,高欢认为当时北魏皇帝愚弱,太后淫乱,宠臣专权,朝政大乱,建议尔朱荣乘势起兵,推翻北魏朝廷。此建议正中尔朱荣下怀,因而更加信任高欢,任命他为亲信都督(卫队长)。
武泰元年( 528年),明帝派密使诏请尔朱荣率兵入洛阳清君侧,替他除掉心头之患,在此事件中,高欢因参谋有功被尔朱荣赐爵位为铜(革是)伯。尔朱荣在控制洛阳政权后,大规模镇压农民起义,高欢则一面利用他与起义军昔日的关系,离间起义军;一面则与尔朱荣的将领一起直接镇压起义军。不久即被尔朱荣提升为第三镇人酋长,常常参与制定重大决策,实际已成为尔朱荣的副手。
北魏建明二年( 531年),高欢带军进驻信都(河北邢台西南),时值尔朱度律废元晔而立节闵帝,为寻求高欢的支持,他说服节闵帝,封高欢为渤海王,东道大行台、冀州刺史。高欢在河北、山东立住脚,开始准备与尔朱氏决裂,他假造书信,说尔朱兆要把六镇人分配给契胡族做部曲,引起六镇人对尔朱氏的不满;接着又假造兵符要征占六镇人当兵,并亲自到郊外为征发的万余人送行,六镇人表示拥戴高欢为主,这样,高次将六镇20万人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为缓和民族矛盾,加强自己的力量,高欢严整军纪,使这支军队成为战胜尔朱氏的基本力量。
北魏普泰元年( 531年),高欢部将李元忠与高乾合力平殷州,斩尔朱羽生后,高欢开始公开反对尔朱氏。高欢便以朝廷被权臣把持、表奏不得上达为由,拥立北魏宗室章武王融子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史称后废帝,年号中兴。高欢利用尔朱氏内部矛盾,采取反间计使其互相猜测,致使尔朱度律、尔朱仲远不战而还,高欢则在广阿(河北隆尧东)击败尔朱兆军。
北魏永熙元年( 532年),尔朱氏军再次汇合集结邺城周围,号称20万,准备与高欢决一死战。当时,高欢步兵不到三万,马匹不到二千,双方力量悬殊,但六镇兵士因深受契胡族压迫,人心归一。两军交战,尔朱氏军大败,尔朱天光、尔朱度律被亲信斛斯椿擒获,送到洛阳;尔朱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韩陵之战后,高欢乘势进据洛阳,废节闵帝,另立孝武帝(北魏孝文帝曾孙)。孝武帝即位后,授予高欢大丞相、世袭定州刺史,北魏大权实际已落入高欢手中。
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做傀儡,于天平元年( 534年)征召关右军队,并亲率屯于河桥准备攻打高欢,高欢也领军驻扎河桥以北10多里的地方。元修所领军内矛盾重重,无力抵抗高欢军,元修本人只得逃奔关中,投奔了宇文泰,高次立清河王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同年,关中的宇文泰毒死元修,拥立孝文帝孙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北魏始分为东西魏,东魏将都城迁邺,军国政务完全被高欢所控制。
天平二年( 535年),高欢特派使者出郡巡察,向民疾苦。到邺朝见东魏帝时,令百官向他汇报治理地方情况,对不守法的官吏“节级相坐”,对守法勤奋的官吏则大加褒赏。天平四年( 537年),高欢再次出兵,仍以蒲律渡河攻西魏,西魏军则进据沙苑(陕西大荔县南)迎击。此次东魏军大乱,损兵折将八万多人,高欢本人亦险遭不测,最后跨橐驼逃到黄河边,抢船渡河才得以逃脱。
高欢怎么死的
沙苑战后的第二年,高欢又做了一次进攻西魏的努力,部将侯景与司徒高昂将西魏将独孤信包围在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双方展开激战。西魏帝和宇文泰领兵救援,东魏高欢也领兵支援,双方在河阴(河南洛阳市东北)大战,结果东魏军大败,司徒高昂和大都督李猛等被杀。
东西魏在玉壁战斗中,高欢病倒,回到晋阳不久于武定五年( 547年)正月死去,终年52岁。死后葬于邺西北漳水之西,东魏孝静帝赐谥号献武王。高欢子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初年追崇高欢为献武帝,庙号太祖,陵曰义平。高欢孙北齐后主高纬于天统元年( 565年),改谥神武皇帝,庙号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