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育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公务员,喜爱文字。有作品在多家媒体和网络平台刊载。
疫之果
在疫情肆虐的日子及以后的这段时间也是发现自己、完善自己的时候。因为疫情,本该早到了开学时间的孩子被滞留在家中上网课,孩子的焦虑、家长的担忧;因为疫情,各个旅游景区成了摆设,再怎么爱自由的人为了生命健康不得不禁足;因为疫情,让人们真切体验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因为疫情,让我们将曾经看重的东西重新清理一遍,再出发。
健康的身体最硬核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身体的自身抗病能力最起作用,在不明真相的病毒面前,即使是你的孩子和父母亲,你的爱都无力表现。即使你拥有比别人多得多的口罩等资源,喝各种预防药等各种手段都用上,也显得那么的软弱无奈。不得不感叹,病毒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贵贱和尊卑,即使你能呼风唤雨,身体不行,仍是无用。所以平时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安全,保持身心健康是最得力的措施。
危难时刻医护人员更显得重要和可爱
其实不是他们这个时候才显得重要,只是人们的遗忘往往过快,每个住过医院的患者在医院医治期间都认识到医护人员是自己最大的依靠,但是常常在身体恢复后,又觉得自己再不需要了医护人员似的。
在疫情蔓延时期,空荡荡的街道上呼啸而过救护车的警笛声,最让人纠心,也是因为它,最使人安心。
通过这场疫情,当医护人员夜以继日拼死拼活奋斗在一线将一个一个患者抢救回来时,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应该重新给他们定位呢?
敬畏生命,善待医护人员就是善待自己。
视频《我的太阳》
警察不是孙大圣,但他们仍是最可爱的人
我是一名基层警察,因为是年龄偏大的女警,多多少少受到点照顾的,于是,在一线战友们忙得顾不上看手机、顾不上说话的时候我还可以说话。我不必替这个群体辩解,他们不需要辩解,即使他们的赤胆忠心遇到不理解也无所谓,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时间顾忌这些。
人们在危难的时候希望警察是孙大圣,希望他们上能通天,下能入地。但是即使孙大圣也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办好,他们是血肉之躯,同时是半军事化管理,是纪律部队,时刻在自己不起眼的岗位上干着高风险的活。
在疫情爆发期间时刻面临被传染的风险,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满身疲惫地重复着繁重的工作,不会因为没有口罩、没有基本的防护设备而撂挑子,更没有功夫骂人。他们有对家人不能照顾的焦虑和愧疚,有来自社会对他们工作严要求的压力,还有对逝者的同情和心疼,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只有到了疫情持续向好了,紧绷的神经才松弛下来。
有时候人们又希望警察是唐僧,希望他们冷静希望他们理智甚至希望他们优雅。他们只是普通人,他们也吃喝拉撒睡,他们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但是他们用行动,用最朴素的信念在最危难的时候给人以安慰和力量。他们知道这是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只希望人们能理解和配合他们的工作,以便最大可能地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和保护大家的人身安全。
最让人敬佩的是那些真心为民服务的志愿者
他们是最纯粹的奉献者,置生死和金钱于度外,他们的奉献是默默的自觉而不是为了薪水和荣誉。
今年元霄节晚上,民警在值勤的过程中有一位小伙真诚地说他看民警辛苦,他想来当志愿者帮民警干活。在疫情期间我县被封闭的一个村口的值勤点上,两个女大学生要求来当志愿者,听该点的民警说,她们在当志愿者的十几天时间里勤恳认真负责,干了许多工作,给民警减轻了许多工作量。
有一位民警给我说,两个女娃真让人敬佩!在我们电话排查一位在外地工作春节回家的男士时,他说自己身体良好,这次疫情刚好遇到在家乡,就到社区当了志愿者,能为家乡干些活心里舒坦。
一直以来,对志愿者我有一种敬意在心中,他们存在的本身,就足以召唤出一个广阔的世界。
祖国是我们最强有力的靠山
在武汉疫情暴虐的大年夜,国家当机立断一声令下,四面八方医护人员源源不断驰援湖北武汉各地。严谨有序的纪律部队雄赳赳赶赴灾难所在地的映像,永远是我心中挥之不去最深的刻痕。
钟南山、李兰娟、张继先、张文宏等等一些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人民警察等,他们不但给人以希望和动力,更是点亮人们心底的盏盏明灯,他们是祖国的脊梁。
在我国疫情基本被控,世界其它各国疫情暴虐时,又是祖国毫不犹豫送人送钱送物帮助世界人民共克时艰。
祖国最安全,最感恩,最厚道,最包容。
这世界最奢侈的礼物,不是荣誉和物质,而是大自然的恩赐,是阳光空气和雨露,是那些祖国的脊梁给我们内心的安全、充盈和感动,他们是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是对这个世界的爱与宽厚。
大巫小丑藏不住
还是忍不住要说,国家养活了一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养了一批养尊处优拆台的投机分子,让人痛心;还有多少磳热度蹭流量蹭人民币的子媒体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让人厌恶;还有趁机发国难财造谣诈骗的犯罪者,让人愤怒。
这次疫情,让臭的美的恶的善的都明晃晃凸显了出来。为什么那些丑行那么刺目,因为那些行为少而突出。但是相信,任何恶之花能量都很有限,绝不会倾国倾城。
编委会主任:张兆昆总顾问:朱炳明
编辑:东方虹
视频技术:杨世英
编发:微旬刊《大文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