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个悲剧人物,他的失败(你认为刘邦和项羽谁是英雄为什么?)

网友提问:

项羽是悲剧人物吗,是什么选择了刘邦,而淘汰英雄般的项羽?

优质回答: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项羽的确是个悲剧人物,而且是个英雄,力拨山兮气盖世,论武功论打仗可以甩刘邦几条街,那最终刘邦为什么胜出了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项羽缺少智慧,而刘邦在这方面又远胜于他。

项羽缺少智慧体现在三个方面,下面一一道来。

项羽不会识人用人,而刘邦知人善用

项羽手下有个高明的谋士范增,是他的叔父项梁给他留下的人才,就这个智囊他也不是言听计从,范增有些重要的意见他也不予采纳。到最后陈平使用离间之计把范增气走了,老头又生气又旧病复发死在了路上。从此以后,再没有为他出谋划策的人。

韩信、陈平原来也是项羽的部下,可是韩信屡次给他提出军事方面的建议项羽却不以为然,根本认识不到韩信是个军事大才,韩信最终弃他而去投奔了刘邦。陈平是个玩阴谋的高手,在项羽手下也得不到重用,最终也投奔了刘邦。

韩信、陈平投奔刘邦后,最终都得到了刘邦的赏识和重用。韩信被封为大将军,陈平成了刘邦的重要谋士,这一文一武两个奇才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了奇功,甚至说没有这两个人刘邦都不一定能夺得天下。

项羽很少能听进去别人的意见,而刘邦善于纳谏

项羽不听谋士的建议,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鸿门宴上不听范增之言放走了刘邦。范增早就看出了刘邦的野心,要项羽在刘邦来赔罪的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以绝后患。可项羽在刘邦连哄带骗下放弃了杀刘邦的念头,最终让刘邦借机逃走,放虎归山。事后范增气的说了一句话:“夺取项王天下的,必定是沛公了!我们这些人眼下就要成为他的俘虏了!”

反观刘邦却很聪明,善于纳谏。韩信在占领齐国后,派人去向刘邦要求封他为代理齐王,来人把韩信的意思说给刘邦后,刘邦很生气,因为他正在和项羽苦战,韩信不来增援反而想当齐王,刘邦想要攻打韩信。张良对刘邦说:“不如趁此封他为齐王,使他自为战守。”于是刘邦就封韩信为齐王。这个封王让韩信大为安心,死心塌地为刘邦效力。

项羽不会笼络人心,而刘邦善于收买人心

刘邦在进入咸阳后,刚开始也是想好好享受一下,就跑到后宫找美女快活去了,在张良的即时提醒下,刘邦收敛了放纵,并发布了约法三章,收买了民心,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反观项羽在刘邦手中接收咸阳后,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和一帮皇亲国戚;放火烧了秦国宫室,大火足足燃烧了三个多月;劫掠秦朝的财宝和妇女运往东方。

项羽不懂得收买民心而屡屡残暴行事,使得老百姓都开始害怕他憎恨他,老百姓都站到了刘邦的一边,最终使项羽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走向了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

正如刘邦在楚汉相持时对项羽说的一句话:“我宁肯斗智,不愿斗力。”刘邦最终打败项羽,靠的就是智慧,项羽这个人勇武过人,而智谋不足,这才是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了,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项羽的英雄之名。何为英雄?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许,能够力挽狂澜者是英雄,或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英雄,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英雄。而项羽,满足了大部分人对英雄的定义。所以,英雄之名当之无愧。

刘邦是英雄么?司马迁这样描述刘邦:

好酒及色。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若是不看刘邦最后的成就,刘邦无疑是一个地痞流氓般的存在。好酒好色,不务正业,整日与泗水亭的一群游手好闲之徒混搭,一点没有做大事的样子。但是,凡成大事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秦末天下大乱,农民纷纷起义,为刘邦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地痞般的行事风格又为刘邦

聚拢了一批忠心踏实的手下。这么看来,刘邦的崛起又不是完全运气。

两个都是英雄,时代却选择了刘邦,放弃了项羽。我们通常说,只有有了明确的目 标一往直前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那一年,秦始皇出巡,被刘邦看到,当时就说了一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羡慕秦始皇的气派,身为男儿,就应该活的像秦始皇那般,君临天下。另一层则是取其而代之。不过是看了秦始皇一眼,就在心中起了这样的念头,刘邦从那时就有了夺天下之心。

到了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刘邦被流放到巴蜀地区,也依然没有放弃夺天下的念头,厉兵秣马,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卷土重来。

而项羽,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彼可取而代也。”但是,待到项羽打下天下时,离取而代之仅有一步之遥时,项羽放弃了,并没有为建立统一的大王朝做准备。而是放弃最能够夺取天下的有利位置,一念之差,最后落得兵败人亡。

项羽是英雄,是一个悲剧的英雄。虽然,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项羽的失败也在告诉我们,成王败寇,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没有胜利。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自古就有“时势造英雄”的说法,庄子也说过:“自古风云多变幻,不以成败论英雄”。所以,项羽确实是个英雄。

项羽是悲剧人物么?

后世也多有人为项羽感到惋惜,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要说他是个悲剧人物,在下不敢苟同。

悲剧是什么意思?就是明明可以成功,却阴差阳错的失败了。

翻开历史看看,项羽的失败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性格决定成败,项羽的性格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人选,即使没有刘邦,也会来个马邦,王邦打败项羽。英雄注定是干不过枭雄的。

项羽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刚强不知变通,过度注重个人武力,残暴肆杀。大家看看这样性格的人,在历史上有几人能成事的。

所以我一点也不为他惋惜。

刘邦和项羽的对比

1.人格魅力

大家可以看看,刘邦手下的名臣大将,你们能叫出多少人来?

不用想,肯定是一大把。韩信,英布,彭越等等,估计能排几十人。

那我们再看看项羽这边,你叫的出名字的有几人?

真正的人才全都到了刘邦那里,留在项羽手下的大都是贵族子弟,且都被项羽的光芒所掩盖。

2.权谋变通

在刘邦和项羽的争霸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刘邦这方各种权谋机变,用的大家眼花缭乱。

反观项羽这边,大都是直来直去,堂堂正正,不得不说项羽确实是强,但这种过分迷信武力的人,注定是会被淘汰的。举个例子,很多人玩过竞技游戏,对于那种血厚攻高反应慢的战士,大家都用什么套路来对付?

必然是先剪除其羽翼(队友),然后再慢慢放风筝到死。那么大家看看刘邦灭项羽的过程。

看到项羽我总会想起春秋时期的宋文公。

假如项羽夺取天下

我们做个假设,如果项羽夺取天下,会是什么景象。

重新回到战国时代,贵族还是贵族,平民还是平民,天下还是那个“王侯将相,宁有种”的天下。大家再关起门来打上几百年。

这是开历史的倒车,这是复辟。天下经历几百年的战争,好不容易走到今天。才学之士能答应,天下百姓能同意?

说到这里想必已经很明显了,选择刘邦的不是别人,它是历史大势,同时也淘汰了项羽。

我想即使没有刘邦,依然会有张邦,李邦站出来收拾局面。

其他网友回答

自古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并非帝王,而被太史公写入帝王本纪,他的失败被赋予了浓重的悲壮英雄色彩,虽败犹荣的形象深入人心。江山本唾手可得,却功败垂成,世人皆为其惋惜;鸿门宴上本可斩杀刘邦以绝后患,却妇人之仁,放虎归山;本可东渡乌江卷土重来,却选择自刎乌江。在项羽身上,有很多的本可以,却终究错失良机,痛失江山。但破釜沉舟的神勇、霸王别姬的悲凉,英雄末路的豪壮,都让他为后世敬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无疑,他的结局是悲剧的,故事是悲情的,但也是必然的。

项家世代为楚将,封于项。项羽出生名门,从小自带优越感,加之自身力能扛鼎,天赋异禀,可以说是少年英雄。他从小有一颗雄心,有不愿臣服的傲气,秦始皇南巡时,项羽见到秦始皇仪仗,说的是“彼可取而代之”,这是自信,也是自大。跟随叔父项梁在会稽起事时,他才二十四岁。定陶之战,项梁战死,项羽失去荫蔽,开始独当一面。巨鹿之战,六国诸侯大军作壁上观,项羽率领江东子弟破釜沉舟,一举击败秦军,成为反秦大业的实际盟主。楚怀王定下“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虽先于项羽入关,但项羽军事实力远在刘邦之上,刘邦只好称臣。鸿门宴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盛极而衰,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历数项羽十宗罪,振臂一呼,天下群雄蜂拥而起反叛项羽。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项羽乌江自刎,结束了楚汉之争。

项羽的失败可以总结为政治、军事、性格三个主要原因。这是王立群先生总结的。

第一、政治上幼稚,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谁才是自己真正的对手。

第二、军事上被动,太缺乏战略眼光,过分注重局部胜利而忽略全局部署。

第三、性格上刚愎自用,不会用人。项王“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这是陈平说项王的话。刘邦也说项王虽有一范增却不能用。

项羽是人臣之才,却错居人主之位;是可用之人,而不是用人之人。这是他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项羽性格矛盾,对对手心慈手软,对降将却残暴坑杀,最终失民心,失人才,失天下。

其他网友回答

项羽绝对是一个英雄,但同时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并不是历史选择的刘邦,而是韩信的军事才能打败了英雄般的项羽,同时也让项羽在乌江自刎成了悲剧人物。

相比项羽和刘邦,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并且成败英雄论,在司马迁那儿是不成立的。因为司马迁一直认为,失败的人未必不是英雄,而成功的人也未必就一定是英雄。

西楚霸王项羽:

可以说既是乱世造就的英雄,也是乱世造就的悲剧性人物。

一 男人本就是英雄本色

首先,项羽一定是一个英雄。也可以说是一位大英雄。从以下几件事我们可以了解到。

1在秦朝时,皇帝游会之时,年纪轻轻的项羽就曾经说过:彼可取而代之。

其一可以看得出,年少得志,很有志气,有远大的报复。其二这也同时反映出来,项羽并不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在这种时候,狂妄的话是不应随时说出口的。

2军事才能也不差,更是一位大英雄。

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勇气,让当时的军队以少胜多。这可以说豪气万丈。

但项羽一听说,刘邦先入关中,就情绪不稳定,二话不说,直接发兵。这就有点草率了,但同时也体现他的率直。但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这种率直并不适合。

有人说:

当年樊哙私闯军营,还口出狂言,恶言相向。项羽不但没有计较,反而好就好肉的款待樊哙。这是愚蠢吗?也不一定,或许是项羽的一种大度吧。

毕竟历史是成功人写出来的,每个人成功的背后,总会加一些天命之类的。能成为帝王,一定是跟天命有关,其实无论怎么样都有胜利者,所以无非就是谁是那个成为帝王的人,最后让人歌颂,让人研究他是怎么成功的?又是在危急关头怎么化险为夷的。

其实当时的人,绝对不知道自己一定会当帝王,我们是回过头来看历史,知道结局的。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事情,当时每个人都会认为是最正确的选择。

当然了,只有最终的胜利者,会被人所说,以前的事,都是英明的决定。

二 悲剧性的人物项羽

我们都知道项羽力大无穷,做出的事令人称赞,如果当时没有韩信这位军事才能优越的人,我想项羽大概会是那位干出名垂青史,被后人称赞的铁血男儿,成就一番伟业。

但历史毕竟是历史,项羽的性格造就了他悲剧性的一面,刚愎自用不说,还缺少谋略。

在刘邦闯入关中之后,自立为王,项羽并没有制定详细的军事策略,更没有做出一个帝王在这个时候遇到这种事应有的判断,可以说是目光短浅,冲动鲁莽之人。

如果一个人太刚愎自用,那就会导致唯我独尊,天下唯我第一的一面。了解过楚汉历史的我们都知道。当时的项羽是谁都不服,在行军打仗当中,谁不服就要去干谁。

这样的性格也是导致了他的失败,并且注定了他的失败。

汉高祖刘邦

真的是历史选择的他吗?并不是,韩信成就了刘邦。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绝对不是项羽的对手,在没有遇到韩信之前,刘邦与项羽的局面就可以看出来,项羽强于刘邦。

曾经韩信也是想去跟过项梁和项羽的,可惜的是项羽的性格,刚愎自用,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样子,韩信得不到重用,最后走了。

说到刘邦,其实并不是一位完人,曾经同样看不上出身贫苦的韩信,幸好是萧何了解韩信,和韩信深度交流和了解过。

刘邦虽然说人不怎么样,没有项羽那样,但是他的性格还不错,善于听信别人的建议,尤其是萧何的。

所以在萧何月下追韩信后,刘邦答应给韩信建高台,封将。而且刘邦这个人虽然自己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但是会收买人心,他的身边不少人都跟着他,而且大多都是比他有能力的人。

因此最终得到了天下,成为了汉高祖刘邦。

说到刘邦,就必然会说到韩信,古人云,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关于韩信的成语很多,足以见得韩信的军事才能在当时绝对是独挡。

总结:

毕竟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我们是知道结局后去分析,去了解的。才会觉得是不是历史选择的刘邦。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只要有战争,就必然有胜利者,有胜利者,就必然是有新王。所以说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而刘邦得韩信,成功也是必然的。

像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也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在为人处事上做的每件事都不会很完美,有的时候会说,如果我知道今天是这样,肯定以前不会这样做,但人为什么每天乐呵呵的活着,大概是未来是未知的,有千万种可能,充满了神奇色彩。

所以加油!

期待你关注我,了解更多真实的奇闻历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