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义薄云天的人物(水浒传中最仗义的人物)

网友提问:

《水浒传》一百八将里,义薄云天、情商最高的人物是谁?

优质回答:

行侠仗义,怒杀贪官,惩恶扬善的打虎英雄武松。

其他网友回答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里,义薄云天、情商最高的人物就是及时雨宋江,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因为续书《征四寇》颠覆了《水浒传》,为被施耐庵写成了一条狗的宋徽宗翻案,污蔑梁山好汉。因而,宋江也被写坏了。加之金圣叹、李卓吾(伪托)等站在统治者立场不顾文本,肆意删改,着意瞎批,宋江以及梁山好汉全部变成了向宋徽宗摇尾乞怜、屈膝招安的投降派。

读《水浒传》应当分清楚版本,把《征四寇》与《水浒传》混为一谈者,都不可能解读出施耐庵著作的本义。在《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人人都是忠义之士,在梁山上各展所长,情商都不低,他们是好汉英雄。但是,从龙虎山伏魔大殿地窖中逃出来的“妖魔”,在宋江的召集下,全部到梁山聚义。《水浒传》通篇以忠义贯穿,所有人都因为宋江的义气而相聚,宋江不是义薄云天、情商最高的人,还有谁能担当这个美名?

梁山是施耐庵“替天行道”的理想境界

施耐庵的《水浒传》到梁山好汉排座次就结束了,以下便都是续书。在施耐庵的原著中,打下东昌府之后,一百零八人悉数来到山寨,然后,按照石碣天文排定座次。石碣天书是不能更改的,梁山好汉安装所对应的星煞各归其位。但是,宋江却按照一百单八将的才能、特长,对梁山好汉进行分工,从而,又排出了一份分工名单。总兵都头领、参谋部、财政部、五虎将、八骠骑、十大步军头领,小骠骑、步军将校,以及情报部门、后勤部门……等等,梁山的建制非常完整,俨然一个独立于北宋王朝以外的小朝廷。

在施耐庵的笔下,梁山泊就是一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理想境界,是《水浒传》主题“替天行道”的最高级表现。书中写道: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认性同居;或笔舌,或刀枪,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

这段话是容与堂本《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一首赞诗。这首诗,非常准确的概括了梁山好汉大聚义时一百单八将之间的关系,无论出身,无论贵贱,无论性情,无论愚智,人人平等,各展所长,各归其位,都是英雄好汉。

《水浒传》开篇故事中,施耐庵就以赵匡胤、赵祯(宋仁宗)的故事,描述了一个“天下太平无事日”的太平盛世,那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百姓受了些快乐”。梁山大聚义的这段描写,正是照应开篇,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没有等级之分,没有贫贱之别,“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境界。

梁山好汉排定座次后,“众皆大喜”,倘若宋江按照身份贵贱,搞阴谋、耍权术,违背“替天行道”之义,违背江湖之义,梁山好汉能“尽皆欢喜,拱听号令”吗?因而,梁山好汉歃血盟誓:

自今已后,若是各人存心不仁,削绝大义,万望天地行诛,神人共戮,万世不得人身,亿载永沉末劫。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着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鉴察,报应昭彰。

众人同声共愿,但愿生生相会,世世相逢,永无断阻。一百单八将盟誓已毕,尽醉方散。

施耐庵的《水浒传》就是这样描写梁山好汉的,历经千辛万苦,一百单八将齐聚梁山,为头的就是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因而,书中写道:“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

因为宋江一心呼群保义,这才有梁山大聚义。难道施耐庵的《水浒传》所写义薄云天、情商最高的人不是宋江吗?

及时雨宋江名播江湖

梁山大聚义时的那首赞诗中,还有一句话,概述了梁山好汉为何聚义于梁山。这句话是这样写的:“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梁山好汉在江湖上都有名声,但名声传播最远的,无疑就是及时雨宋江。而宋江的名声并不是自己虚构浮夸的,施耐庵自宋江出场时,就以很多细节为宋江完成梁山大聚义做了铺垫。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这一处文本讲的就是宋江的孝义,自小就以“孝义”闻名乡里。宋江的大孝,从后来对宋太公的唯命是从中可以读到,他就是个大孝子,没有作假。江湖上,宋江有“及时雨”之名,这个绰号也不是宋江贪图虚名而自夸的,而是切切实实做出来的:

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晁盖也专爱结交天下好汉,但上了梁山之后,却没有一个好汉来投奔他。柴进门招天下客,但大多是些囚徒罪犯,是有选择性的结交江湖人士。宋江则不然,“若高若低,无有不纳”,是个“能救万物”的及时雨。梁山大聚义时,各色人物齐聚梁山,若没有宋江,恐怕谁也无法完成这等大事,《水浒传》中没有一个人能做到“救万物”。

晁盖没有招纳一个好汉上梁山,宋江则在江湖上屡屡被好汉所救,仰仗的就是远播江湖的义气名声。此后,每次有好汉主动来投奔,都说是冲着宋江而来,即便是晁盖也在场,好汉们都是这样说。晁盖都没有意见,金圣叹为何乱解?

宋江出场后,第一件事就是“担着血海干系”,救了托塔天王晁盖。因为给晁盖报信,为吴用完成逼晁盖上梁山,揭开梁山大聚义的序幕提供了先决条件。然而,晁盖是佛教的护法天王,梁山是道家的“妖魔”聚义,因而,“晁盖恐托胆称王”,没有招揽一个好汉入伙。宋江才愿意“呼群保义”,召集江湖好汉在梁山“替天行道”,然后“保境安民”。

晁盖上梁山后,宋江又出手救助了谁也不愿意帮助的阎婆惜一家。当时,阎婆惜一家三口来到郓城县投亲不遇,阎公又染疫去世。孤儿寡母无钱葬父,热心的王婆立即想到了及时雨宋江。宋押司听说了阎婆惜的不幸遭遇,二话没说出手相助。宋江不仅给阎公买了一具棺材,还送了一锭银子,资助她们的生活。

金翠莲一家渭州城投亲,与阎婆惜的遭遇一样,鲁达出手相助却赢得了好名声,宋江则被指责为假仁假义。《水浒传》也被双重标准,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了。

阎婆因为宋江相救而十分感激,也为自己的生活着想,便打听宋江的情况,问王婆宋江有没有娘子。王婆说:“常常见他散施棺材药饵,极肯济人贫苦,敢怕是未有娘子。”王婆此言不虚,郓城县卖馄饨的王公也得宋江救济,还许下了一副棺材板。

有人说,宋江的小恩小惠是为自己积攒名声,是沽名钓誉之辈。这就奇怪了,北宋末年吏治腐败,宋江有那些钱,何不直接去官府钓誉,救济阎婆、王公,以及唐牛儿,他钓的什么誉?救晁盖上梁山,分明是要掉脑袋的,宋江“钓誉”干什么?

因而,宋江之“义”是真实的,《水浒传》中没有谁像宋江那样,救济他人不分贵贱,不论亲疏,也不图回报。

宋江义薄云天有胆有识

宋公明不仅救济下层老弱,也最爱英雄好汉。在逃亡江湖期间,宋江结识了武松、李逵等等一群好汉,在揭阳镇不惧恶势力,大胆出手,资助病大虫薛永。

又有人说,宋江帮助这些江湖好汉,为的是日后利用他们。这可是天大的笑话。宋江当时只顾逃命,哪有闲心为自己的日后做打算?朱仝义释宋公明,当时就问宋江去哪里安身,宋江告诉他,可能回去柴大官人庄上,或者去孔明孔亮家,也会去清风寨花荣那里。此时,宋江准备利用谁呢?大概除了利用他们避难而外,宋江恐怕还没有掐算到日后在梁山上为自己建立派系吧。

被宋太公一封假信招回家中,宋江立即被赵能赵得抓捕,宋太公反复叮嘱宋江接受朝廷法度,告诫他不要入伙梁山。途径梁山泊时,宋江以自刎来谢绝晁盖、吴用的挽留,坚意往江州充军。宋江根本就不打算造反,笼络武松、李逵、薛永以及江湖好汉干什么?难道宋江在这个时候就打算架空晁盖,去梁山搞权术了?

却说宋江从家中逃到了柴进庄上,遇见了武松。宋江“在灯下看了武松这表人物,心中甚喜”。自此,宋江十分喜欢武松,与之结拜为异姓兄弟。《水浒传》中明写宋江与人结拜,大概就只有这一回,可见宋江对武松的喜爱。武松也因为结识了宋江,整天跟在宋江后面,“前病都不发了”。所谓跟好人学好人,跟仙娘学鬼神,宋江若不是义薄云天、情商很高的好人,武松缘何“前病都不发了”?

宋江的义气感动了武松,在经历一番遭遇之后,武松变成了行者,去二龙山入伙途中,与宋江重逢于孔家庄。二人十分不舍,在孔家庄住了一段时间。这期间,宋江劝武松跟着自己去清风寨花荣那儿。武松却十分凄婉的说道:

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亦且我又做了头陀,难以和哥哥同往。路上被人设疑,倘或有些决撒了,须连累了哥哥。──便是哥哥与兄弟同死同生,也须累及了花荣山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武行者的这一段话,感动了不顾文本,肆意删改《水浒传》,铁定“恶宋江”的金圣叹。在武松的这段话中,金圣叹夹批道:“只是由三字,去了罢三字,便活衬出宋江恩爱来。”可见,宋江对武松的感情是十分真实的,而且,超出了一般江湖中的义气。此处,便是宋江“义薄云天”的升级体现。

《水浒传》中,是武松首先提出了招安。然而,武松想招安,不过是为了使自己得到赦免,以期与宋江再度相逢。武松对宋江也是情深义重,竟然要祈祷上天保佑,使自己活到朝廷招安的时候。

武松说这番话之后的十余天,兄弟两人便各奔前程。临别之时,宋江依然像前一回柴进庄上分别时那样,对武松十分不舍,喝酒作别。武松要送宋江一程,宋江却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金圣叹在此处却不顾文本,瞎批道:“都是宋江权术”。这一段兄弟话别的情节十分感人,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分别故事,金圣叹不知是哪只眼睛看到了宋江的权术,竟然连武松也被他泼了脏水。宋江所说的话合情合理,因为,此时的宋江绝对没有想到去造反,因为希望武松得脱苦难,所以,赞同武松以招安的方式建立功名。

然而,宋江在武松说出招安之后,并不单单是企求与武松的重逢,而是劝他去边上杀敌立功,青史留名。这是宋江之所以喜欢武松的缘故,因为“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做得大事业,可以记心。”

《水浒传》的主题是“替天行道”,因为金兵的入侵,梁山升华了这一主题,在大聚义时提出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主张和目标。宋江劝武松去边上搏杀,其实就是梁山主张的最早表述。宋江的江湖义气在这段文字中被升华,实可谓“义薄云天”。

武松告别了宋江,去了二龙山入伙,自此之后,书中再也没有写到武松烂醉如泥,甚至一笔都没有写到武松喝酒了。宋江劝武松“少戒酒性”,武松应当是坚决的听从了宋江的劝诫。因而,武松肯定也会按照宋江的话,去边上一刀一枪的搏杀。

《水浒传》中,梁山荡平曾头市,武松与鲁智深并肩作战攻打正东大寨,然后与攻打正北大寨的杨志会师——不仅武松去了边上杀敌,二龙山大头领鲁智深,二头领杨志都有抗击金兵的英雄壮举——这就是《水浒传》中所要表达的大义。

宋江“义薄云天”,二龙山所有的头领都按照宋江的劝诫,前去“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了。宋江的情商也帮助他完成了梁山大聚义,归结了《水浒传》的主题。

宋江绝不是权术家阴谋家

否定宋江义气与忠义,诬宋江是阴谋家、权术家的是金圣叹之流,加之续书中的续书影响,于是产生了“梁山阴谋论(或水浒阴谋论)”。

“梁山阴谋论”涉及到这样几个问题:宋江架空晁盖,阴谋篡权;宋江积极招安,违背梁山大多数好汉意愿;宋江拉帮结派,排名时阴谋打压异己。这样的人当然是阴谋家、权术家了,说他是《水浒传》“义薄云天,情商最高”之人肯定是滑天下之大稽。但是,施耐庵是这样写的吗?

宋江并没有架空晁盖。《水浒传》的蓝本故事,及其大架构告诉我们,梁山大聚义是宋江召集的,宋江原本就是梁山的当然寨主。最早有续书的《水浒传》是容与堂本,本回答上文已经引用这个版本,提到了“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被大明王朝腰斩然后续书的容与堂本,也不得不承认宋江便是梁山的当然寨主。

《水浒传》中,宋江是道家的“天魁星”,梁山是龙虎山伏魔大殿地窖里误走的一百单八个妖魔,这群妖魔就是道家紫府北斗七星群中的星煞。晁盖不是道家的星煞,而是佛教的护法天王。托塔天王就是北方多闻天王,也就是毗沙门天王,晁盖“托胆天王”说的就是这个事。佛家天王,怎么能做道家妖魔的首领呢?

“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中早就告诉读者,晁盖是北斗斗柄上化作白光飞去的小星。因而,晁盖只是一个过渡人物,宋江才是呼群保义的当然寨主。如此,又何来宋江架空晁盖之说呢?晁宋互为一体,《水浒传》主张“佛道合一”。因而,晁宋之间的关系也是“义薄云天”,宋江也绝对不可能在晁盖面前耍阴谋,架空晁盖。

梁山上要招安的人不是宋江。因为晁盖是佛教护法天王,所以,他不主张造反,不肯上梁山。吴用是北斗七星中的最高级别人物,是他暗中设计,将晁盖逼上了梁山。列位看官不妨细读一番“智取生辰纲”的故事,看看吴用是如何“智取晁天王”的。

佛门中人讲究修善果,更何况托塔天王了。所以,晁盖一再告诫梁山好汉“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得知客商没有一人受到伤害,晁盖大喜,宣布:“我等初到山寨,不可伤害于人。”杀人都不愿意,难道晁盖愿意造反吗?所以,当彭玘劝降凌振时,便按照晁盖的授意,说道:

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既然我等到此,只得从命。

《水浒传》中先讲出招安的人是武松,梁山上首先提出招安者是晁盖,这两人一个是行者,一个是佛家护法天王,假如梁山上有派系,却是佛、道两派,哪一派要招安,施耐庵写得明明白白,怎么就诬赖宋江是招安派呢?

宋江带兵四处攻击,竟然连宋徽宗的国舅都给斩杀了,宋江会率领梁山好汉向宋徽宗投降吗?《水浒传》中以朱武行苦肉计投降史进,解救陈达的故事,隐写了梁山好汉的招安。因遭张叔夜伏击,“副贼”被擒,宋江无奈率领梁山好汉投降。朱武之举是大义气,宋江若以这样的方式投降,难道不是“义薄云天”之举?

宋江不是招安派,所以,后来的“水浒传”篡改了容与堂本,塞进去一段“菊花之会”,说宋江急切盼望招安,引发了武松、李逵、鲁智深的反对。其他两人暂且不说,武松原本就要招安,能反对宋江吗?

梁山好汉排座次绝非宋江操纵。梁山好汉排座次,原本就是按照道家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固定顺序排定的,大致规则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比如,三阮的排名最能说明问题。在蓝本故事中,阮小七排名最高,其次是阮小五、阮小二,而且,他们原本就不是亲兄弟。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把他们写成了三兄弟,因而,必须调整他们的排位,按照兄弟齿序排定座次。阮小七绰号活阎罗,以道家紫府放走原本是“酆都之鬼”的妖魔,寓意阎罗失败而让阮小七上应天败星。因而,阮小七就坐在了对应天败星的位置上。

但是,接下来就不好办了,阮小二原来的绰号是短命二郎,二郎神曾经犯过天条,当对应天罪星,天罪星则排在第二十九位。阮小五绰号立地太岁,太岁是悬在人的命运头上的一把剑,应当上应第二十七位的“天剑星”。如此一来,阮小五就得排在阮小二前面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耐庵干脆把这兄弟二人的绰号调换了一下,原本就是“小二”的阮小二绰号变成了立地太岁,“小五”反倒做了“二郎”,绰号短命二郎。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师父排在徒弟后面(李云),杜千、宋万位置掉个,等等,都是“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的规制使然。

人物是施耐庵塑造的,故事是施耐庵讲的,绰号也是施耐庵根据人物来确定的,梁山好汉人人有故事,难道是宋江写好的剧本?难道是宋江给每一个好汉取了绰号?绝对没有。梁山上的那块石碣,原本就是龙虎山伏魔大殿正中央的那一块,难道宋江穿越过去造假?

搞明白这三个问题,宋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昭然若揭了。梁山一百单八将都是因为义气来投奔的,这伙“妖魔”都在宋江的召集下聚义,然后“替天行道”,都服从宋江的将令,难道宋江不是《水浒传》中义薄云天,情商最高的人物吗?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我觉得很多,其中最有代表的是及时雨宋江,还有独臂擒方腊打虎英雄武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