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优质回答:
清朝,乃至于中国的衰弱,经济上开始于“十全老人” 乾隆皇帝,但是政治上从雍正那里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乾隆皇帝把他爹一辈子呕心沥血充盈起来的国库败光,把自己的子嗣吓死得差不多,最后勉强选了个平庸守成的道光,丢给他一个国库空虚,吏治腐败的烂摊子,至此清王朝开始一蹶不振,每况愈下,最后到无可救药,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乾隆的作死,表面上是不坚持改革,乱花钱,没培养好接班人这三点,实际上,还有非常深层次的元婴。
中国封建王朝的所有朝代乃至于民国,都天然不可避免两个必然灭亡的原因。
一个是内部的崩坏,一个是外部的打击。
中国东部临海,南部是潮湿炎热的沼泽丛林,北部是草原、雪原、荒漠,西部是高原、荒漠。本来东渡、西行都可以,但是偏偏又因为内部领土广袤,资源丰富,所以发展成了典型的大陆文明,大国封建的计划经济,高度统一的集权制度。
而维京、英国、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这些被逼到海边跳崖的小国,因为内部资源有限,不得不展开海洋开拓和对外贸易,发展成了海洋文明、小国寡民的市场经济,契约平等的民主制度。最后进而走上全球殖民的道路。
海洋文明的一个特点就是要不断地冒险,不断地扩展,不断地掠夺,不断地交易。他们的生存环境是不稳定的,只有武力、契约这两样东西能带来稳定。这很像海盗,海盗在一条船上,要活命,就要能打,要协作,就要公平分配战利品,要互相信任,就要建立契约,人人平等,要低投入低成本,就要学会控制预算,理性,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大陆文明的一个特点是,离不开土地,一年四季必须不断地生产,储蓄资源,而农业生产在过去是一个极度依赖大自然以及依赖经验传承,同时又需呀投入大量劳动力的活动,所以年轻人服从老人,下级服从上级,最终形成封建、集权的社会体系。
海洋文明如果要搞大陆文明的中央集权,没有那么多资源,而大陆文明如果要搞海洋文明的平等交易,那很可能会土崩瓦解为很多个小邦,都是不利于发展的。一直觊觎中国乃至于亚洲的日本,一直想建立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共荣圈”,然而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朝鲜、都不鸟它,也绝对不从,而日本的蛇吞象也差点把自己撑死;未统一以前的德国,由无数个小帮国组成,一个商品从南边到北边,要被征收无数的税,交通,货币都不统一,根本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所以大陆文明只能不停地生娃,种地,而海洋文明只能不停的出征,掠夺。
种地的中国封建王朝,一般会遇到两个必然结局:
1. 一帮农民泥腿子夺了天下,开始种地,越种越好,财富不断积累。为了巩固利益,就只能把地分给一起打天下的伙伴,儿女,但是人性是贪婪的,子女是一代代越来越多的,最后一个大蛋糕被划分为无数个小蛋糕,小蛋糕再被不断地几何划分,到最后,子女代数越多,大家越穷,互相土地兼并,矛盾尖锐,最后物极必反,新的,最底层的穷人,农民泥腿子起来造反,再次夺天下。
2. 士大夫阶层用道德制约贵族的贪欲,用礼教束缚泥腿子门的欲望,巩固和加强皇权,士绅阶层被打压,皇权被放大后,百姓受到的剥削变少,开始生产积累社会财富。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北方来一个海洋强盗民族一打击,就彻底完蛋。宋、元均为例。
内部自家人特别多,特别强,可以抵御外部强盗的时候,土地不够分,自己因为分赃不均就打起来了。打起来灭了诸多亲骨肉,只剩下自己的时候,又虚弱得难以抵抗外敌。历史的矛盾因果始终循环。
所以我们这里要来说乾隆和雍正了。
雍正在政治上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建立军机处,加强中央集权,在他这里,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中的中央集权被巩固到了极致,基本山就是到了皇帝一句话,一个政策就能立刻执行的程度。没有那么多诸侯,没有那么多既得利益集团的插手,皇帝一言九鼎,对于全国发展生产,积累财富是极好的。但是它将来带的问题就是,帝国特别会种田和赚钱,在打架这件事上,会越来越虚弱。
他留给乾隆的是一个高度集权,独裁的统治机器,其实乾隆是无法在这个体量巨大,惯性巨大的政治机器上做什么修改的,自己只能按照惯性走。同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还要不断玩弄权术——我是最完美的,我是十全老人,你们都要向我表忠心。表面上看是个人的性格,实际上就是帝国最高统治者唯一的理性选择——
老老实实关着门种地,不要出去乱打乱抢,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自家兄弟的觊觎和瓜分。所以削弱王爷们,也就削弱了整体国防力量。
到了清朝后期,前面的预言基本上就兑现了——因为高度集权,军事上弱,经济上又有榨不干的油,所以就是近代中国一次又一次硬不起来,一次又一次被外族海盗掠夺。
雍正努力改革,给清王朝留下了翻身的财富,但是这笔财富被乾隆败光了,好死不死道光又选择了循规蹈矩的守成,所以太平天国,八国联军一闹,清王朝就元气大伤,最后再遇到一个海洋强盗日本,基本上历史的命运就无法改变。
其他网友回答
仁宗初逢训政,恭谨无违。迨躬莅万几,锄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盗,力握要枢,崇俭勤事,辟地移民,皆为治之大原也。—《清史稿》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这个朝代有辉煌,但是也有衰败,直到最后一蹶不振,那么到底是哪个环节,也就是哪个皇帝出了问题呢?
上述的第一段是清史稿之中对于嘉庆皇帝的评价,其实历史上大多数是说嘉庆皇帝导致的清朝衰败,但与其说嘉庆,还不如说是乾隆开始的。
上述的是给嘉庆皇帝的评价,其实嘉庆皇帝是倒霉的,接过了乾隆这个烂摊子,当时的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嘉庆皇帝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还是没能挽回。
弘历浪费奢侈。六下江南花费巨大。原本经过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国富民强国库充盈,但在弘历的挥霍下国库却变得囊中羞涩。
弘历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壮年之时确实将清朝达到了顶峰,甚至有了“康乾盛世”的说法,但是耐不住晚年确实过于挥霍了,将整个国家祸害的千疮百孔。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导致民不聊生;闭关锁国使得乾隆自以为天朝上国,不受人间烟火,自大高傲的同时给清朝埋下了不思进取的种子。
晚年的弘历更是变本加厉,埋下了让清朝从“康乾盛世”极快的转向了“道咸衰世”之后一蹶不振走向灭亡的种子。
只有足够的创新,才配跟的上世界的进步,乾隆是专断独行的,是清朝文字狱惨案最多的朝代,当时的文人墨客都快要被斩尽杀绝了,直接就给清朝埋下了伏笔。
但是前期接过雍正治理后的朝代,确实将清朝推上了极盛顶峰,只事后续的志得意满,导致的各种消息闭塞,经济落后,让嘉庆皇帝无以为继。
乾隆才是让清朝由盛转衰的苗头,也就是较为关键的转折点。
嘉庆帝认为,掐断了和珅的庇护制网络结构的花朵,它的根株便会自然枯萎。但是,上层行政的改革不能医治十九世纪官僚制度中根深蒂固的弊病。
嘉庆皇帝是一个很努力的皇帝,他知道乾隆皇帝宠信和珅,所以作为一个皇子不去表露什么,但是等乾隆驾崩,直接就将和珅的家给抄了。
官僚体质已经根深蒂固了,以和珅为首的腐败分子已经占据了当时的朝政,这让嘉庆帝难以下手,本来以为直接拔出和珅能够缓解,却发现并不是如此。
历史总评价是:嘉庆是一个较为平庸的天子,没有父亲的谋略,也没有祖父的勤恳,所以清朝在他手上只是扮演着,不是执行者。
嘉庆在一步步收拾乾隆留给他的烂摊子,但是在收拾这边的时候,新的问题却又在不断扩大,所以这就导致了清朝由盛转衰的爆发点。
下启: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联军入侵。
上述其实很大还是要给嘉庆一些责任,毕竟是很大情况下嘉庆的不作为,才导致了后续事件,到最后的“道咸衰世”。
总结:乾隆是苗头,晚年的大肆铺张浪费,闭关锁国;嘉庆是爆发点,无作为以及自大;总之,清朝的衰败跟这俩父子是脱不开关系了。
其他网友回答
准确的说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乾隆在位期间,我们来看下清朝几位重要的皇帝的关系,顺治是康熙的爹,康熙是雍正的爹,雍正是乾隆的爹,乾隆是嘉庆的爹,嘉庆是道光的爹。这样简单明了,大家都说康乾盛世这没有错,而到乾隆后期因为他的好大喜功,加上宠幸贪官,闭关锁国这一系列的动作使得整个高层乌烟瘴气。整个清朝的衰败是从乾隆时期开始,嘉庆只不过是背了个国而已。
在政治上,他远远不如自己的前辈上心。康熙皇帝几乎每天都在上书房处理政务,雍正皇帝的勤政更是出了名的。但是到了乾隆这里,明显就懈怠多了。皇帝最喜欢的就是体察民情。这是官方的称呼,说白了就是喜欢玩。他的一生中,要么南巡要么东巡。大兴土木修建船只和行车,带上大臣、太后、妃嫔不远万里,去观赏山山水水。皇帝觉得这是在体察民情,让各地的子民感受到皇帝的关心,但是他不知道:这样一次南巡,要耗费的人力、财力可以让全国百姓吃喝穿好几年的。乾隆经常把自己跟圣祖比较,所以后来自夸“十全老人”,尤其后期乾隆更是贪图享受,早把励精图治放在一边,一直沉醉在自己的功劳中。后来英国使者求见,乾隆和福康安都以天朝大国自居。
与这个情况如出一辙的有唐朝的唐玄宗,唐玄宗在位期间,前期兢兢业业为国为民把大唐创造成了一个万国来朝的局面,玄宗后期贪图享乐奸臣当道,大好河山也开始慢慢动摇,可以说唐朝最鼎盛时期是玄宗时期,衰败的根源也是这个时期。
同样的问题明朝也有个这样的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人称不上朝皇帝,这个不上朝皇帝在前期由于首辅张居正的辅助下完成了政治上的改革,明朝一时间海晏河清;本人也是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先后在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巩固了汉家疆土。后世有说明军虽均获胜,但军费消耗甚钜。而三大征实际军费则由内帑和太仓库银足额拨发,三大征结束后,内帑和太仓库仍有存银。
万历十四年(1586)十一月,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身体虚弱,每况愈下。因此,朱翊钧执政中后期,几乎很少上朝。他处理政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向下面传递。“万历三大征”中边疆大事的处理,都是通过谕旨的形式,而不是大臣们所希望的“召对”形式。在三大征结束之后,朱翊钧对于大臣们的奏章的批复,似乎更不感兴趣了。同年,礼部主事卢洪春奏曰:朱翊钧“日夜纵饮作乐”。从同年起,为争立皇太子,演成了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
为明后期埋下了祸根,到朱由检时期,这艘破船已是千疮百孔,任由他怎么补漏都是无济于事。明朝也是在万历死后24年走向灭亡。
其他网友回答
看王朝盛衰的转折点,一定要注意它的军队变化,这是实实在在、也是国家首要考虑的因素。清朝满蒙八旗号称骁勇善战,在顺治朝入关追剿李自成,以及南下攻占南明地区时,都展示了强悍战力。但当康熙朝吴三桂起兵时,八旗的怯战情绪完全暴露了出来。本来清廷快速调派了八旗军南下,但军队却迟迟没有进占武汉与江西的战略要地,惹得康熙皇帝对前线将领畏懦怯战的心理极为恼怒。
?
八旗军在关外时类似于准部落制,部落首领有着善养士兵的责任,因而出征时往往能上下同心。入关后,清廷通过税收的转移支付,给予了八旗首领丰厚的待遇,同时士兵的生活费也由朝廷供给。这等于拆解了原先八旗军内部得以凝聚的根基。另外清廷给予八旗官兵的俸禄非常优厚,已经养成士兵无心疆场杀敌的心理,走上了北宋高薪养兵养出堕性的结果。因此抛开所谓康乾盛世的面纱,从军力角度来看,康熙朝才是大清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