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五言四句都不押韵,算诗歌吗?
优质回答:
当然算。其实还有许多这样的诗,而且还名传千古。诗韵为次,意为首。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直接切题:五言四句都不押韵,算诗歌吗?我的回答:“是,是,是,肯定是,百分之百是!”首先让我们看上面这张图上王维题为《杂诗》的这首五言绝句,短短二十个字的小诗不符平仄的正好十个字,正好对半。那么,我就想好好问问那些楞把声调都给变味来死扣平仄的老学究小学究们,在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里像这样不合韵律的诗词多了去啦,你们为何不把这里的“来”读成仄声?把“事”改作平调?就像《中国诗词大会》上董、康、蒙、王等等老师以及学员都把苏轼《明月几时有》里的仄声“胜”读成平声,把李义山《无题》里的四声“看”念作一声。为什么王维他老人家当年不把这首自古至今几乎每个选本都必选的神作好好改写改写,使之成为一首既合辙又合律的小诗出来?为什么?是因为我们鼎鼎大名的摩诘大师不懂韵律?还是他原本地地道道就是傻X傻帽一个,根本就不会作诗?还是我们这依据《平水韵》为检测鉴别平仄格律的APP在糊弄我们?其实,以上的所有疑问都非常扯淡,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只有一个,那也就是我一再强调一再坚持并一再认可的最好的注解:决不能以律害意!!!而和这首这样完全不去在乎又完全违反平仄格律的名诗不胜枚举,像陈子昂最最著名的《登幽州台歌》,虽不是五言绝句,也没有什么平仄可言,那难道这些被历朝历代的芸芸大众所追捧所热爱的小诗就不是、就不算诗歌了?我想,这恐怕绝对没人会同意!会同意把这些以神韵天成为内涵而傲世独立的诗歌不叫诗歌,会为了让这些诗歌变得既合平又合仄,既二、四、六分明又合辙押韵就大刀阔斧来改它个天翻地覆!所以,最后我就想假设一下:如果当年他们都分别把他们这些不合格律的神韵诗歌改出完全符合平仄的两个版本,真不知现在的我们到底是更喜欢这神韵天成的现在的版本呢,还是比较喜欢为合平仄而别扭至极的改版呢?!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说几句。却不一定正确,欢迎交流商榷。
一,古体诗可以不押韵
诗,在唐朝前后盛行,到中唐时期达到鼎盛,晚唐时开始衰落,到宋朝基本被词替代。
唐诗分为两种,一种是古体诗,乐府诗就是其中的一种;另一种是近体诗,律诗就是其成熟时期的代表。古体诗不讲究押韵和严格的对仗,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就属于乐府诗,不太讲究押韵的。而律诗,尤其是后来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必须讲究平仄、押韵,甚至有严格的对仗要求。
二,王维的这首诗
王维的这四句诗,是其《杂诗三首》中的第二阙。原诗是这样的:
其一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其三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从整首诗来看,三首都没有明确的韵,所以可以归于古体诗的类别。
现在,爱好格律诗的人不少。但是,如果有好的意境、好的内容、好的语句,不必一定要绝对押韵。有时过度强调押韵就会失去好的意境。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不管诗词曲,只要用词准,意境美就够了若能再押韵则更美!
枯藤老树昏鸭,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用词、字,意境都很准很美!前三句十八个字已为后边情境作足铺垫,况且皆为名词,用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表达作者悲忧、愁伤、无奈之极!叠加名词聚意境很少见,但这里却用的恰到好处,无可替换。这首曲很是特別,也很优美!
其他网友回答
不管是五字或七字,有所称谓。也有五古也有五绝之分。绝意截也。即是从律诗中截出一半,或前一半或后-半。七古与七绝也一样。再古诗的字数也不一定对等也可以不整齐。那是古代一种歌词,与现代的歌词有点象。可能以后的诗歌会在古诗和民歌中发展起来!毛主席与陈毅谈诗中也提到这个间题。平仄式肯定会束缚内告发挥,对初学者尤其如此!诗可以也应该有发展。但不要拘泥于写上绝律字样,若标明,韵律不符,那就是错的,也不管是谁写的诗。因为你写上原有格式名称,就要按本来的格式写,是祖宗的几千年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