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启蒙数学有好方法吗?
优质回答:
启蒙教育期的孩子学数学有一个非常简单方便的方法,那就是利用扑克牌。
1. 认数字:
我们可以选1—10的扑克牌给孩子训练,先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数字,然后让他指读(用手指指着数字读),也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1像什么,2像什么,也就是形象记忆法。
训练方法:
(1)用闪卡的方式,即让孩子看1秒说出数字,这种方法需要高度集中 还可以锻炼专注力,一举两得。
(2)把牌分列好,抽到哪张就说是什么数字的牌。玩游戏的方式更轻松。
2.排序,比大小
我们可以把数字从1—10按顺序排起来,或者从10—1的倒序,然后告诉孩子大小。
训练方法:
(1)让孩子按顺序或倒序排列
(2)随机抽几个牌,让孩子说出几个牌的大小。
3.加减法
我们可以用十个手指辅助,告诉孩子一个手有五个手指头。然后伸1个手指头,用扑克1表示,伸2个,用扑克2表示,直到5……
这样可以教会孩子五以内的加减法。
同理十以内也是用两个手合起来。
训练方法
(1)大人伸几个手指,小孩把扑克几拿出来。
(2)大人用手指做加减数,小孩也把扑克拿出来,最后由孩子算出得数。
4.其他
还可以找出同类别的数字:
比如都是红色,都是黑色。
比如黑桃,红心,方块,梅花归一类
比如快速找出四个1—10(每副扑克每牌都有四个)
训练方法
(1)说好规则,然后先不限时间。
(2)熟练了以后,可以限定时间开始比赛。孩子会更有兴趣。
扑克牌简单又方便,携带也很容易,娱乐性强。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对于启蒙阶段的孩子学习数字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大家都来试试吧。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给孩子进行数学启蒙一直是个难题。每天教孩子学数数、做算术题……各种方法下来却收效甚微?其实,不是孩子数学天赋不好,而是家长陷入了数学启蒙的误区。
误区一:数学=机械记忆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家长将乘法运算表、各种加减公式贴在墙上,让孩子天天看,天天背。通过机械记忆,让孩子背诵、识记数字,短期内也的确看到了显著的效果。
但这种机械背诵的情况更多的是依靠孩子的记忆能力完成,并没有从理解层面帮助孩子正确认知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恰恰与数学强调的“举一反三“发散思考方式相违背。
误区二:数学就是会算术
很多家长认为,学好数学就是算好算术,一遍又一遍的刷题。但是当孩子遇到与实际生活挂钩的数学问题时,却表现的无所适从。
这当中的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有意无意地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进行区分,孩子没有从生活角度形成对事物数量、重量等基本数学概念的认知,继而影响在数学学习中的效果。
误区三:忽略阅读的重要性
在孩子数学启蒙的过程中,家长往往会忽略“阅读”的重要性。很多孩子数学成绩的下滑,不是由于数学知识掌握不足,而是看不懂题目,更不要说解答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其实也是数学启蒙的重要技巧。
数学启蒙走进了误区,使用方法的不当不仅无法让孩子真正掌握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会打击孩子信心,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产生恐惧心理。
数学启蒙关键在于“教什么”与“怎么教”。数学不是一道道枯燥的运算,需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MathStart数学启蒙」系列告诉你,数学时刻就在我们的身旁!数学启蒙就该从孩子兴趣出发,结合趣味阅读,从生活角度玩转数学知识。
MathStart数学启蒙系列,由美国著名童书作家斯图尔特·J. 墨菲(Stuart J. Murphy)联合30多位国际知名插画家合作绘制;巧妙把图画故事和基础数学概念融为一体,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习各种数学概念。
至今已出版发行 60 余册,国外销量达1200多万本,被美国图书馆协会评为「青少年非虚构系列十佳图书系列之一」。
本次给大家介绍的是MathStart数学启蒙系列的第一阶,包含了21册趣味绘本。适读年龄为4-8岁,覆盖学龄前至小学三年级的年龄段。
帮助家长避免数学启蒙误区的宝典,让孩子在阅读与玩乐中培养数学兴趣和思维,循序渐进提升数学素养。
1、融入生活,数学启蒙触手可及
数学启蒙系列每册绘本都有独立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为孩子提供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化入丰富多样的故事内容中,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通过日常整理房间的过程中,让孩子跟着主人公Maddie亲身感受到了不同物品的轻重。▼
每涉及到数学概念时,画面通过最直观的图示形式让孩子轻松理解,强化孩子的印象。
比如数量的多少:more、same、less ▼
或者是长度的比较:long、longer、longest ▼
2、不仅学数学,学英语
数学启蒙绘本故事性强,句式结构整齐重复,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去预测故事的情节和内容,逐渐地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逻辑能力;押韵的句子,使故事富有旋律感,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音素意识。
A Pair of Socks 这个故事里,一只落单的袜子很伤心,因为它从来没有被主人穿过。于是,它决定要找到和它配对的袜子。▼
在这个过程中,它遇到了许多的袜子,这些袜子都有不同的特点,而“This one’s XX and YY”则在故事里反复出现了4次。
而且,这几个句子之间还押韵十足:
This one’sstinkyand grimy.
This one’ssudsyand slimy.
This one’s all warm and fluffy.
This one’s folded and puffy.
3、寓教于乐,帮助孩子全面成长
数学启蒙系列绘本除了强调让孩子在生活中开启数学之路外,还注重对孩子身心的塑造。在习得数学概念过程中,孩子还能了解生活的道理,促进全面成长。
在 Bug Dance 这则故事里,蜈蚣不会跳舞,但他愿意持之以恒地去练习,经历几次失败后,他终于学会了跳舞;告诉了孩子谦虚与坚持是成功的秘诀。▼
而在 It’s About Time 里,孩子会学习时间的概念,认识一天当中的24小时,同时还能养成“有规律的作息”这一良好习惯。▼
4、使用指南,拓展数学生活趣味
在每册绘本末尾附有详细的使用指南,为家长提供了亲子共读建议和大量的亲子活动,帮助家长通过有效的趣味互动方式,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巩固学习效果。
配合点读笔的使用,让阅读过程增添更多互动形式。点一点,标准美式发音;场景互动,让孩子置身于故事当中。
MathStart数学启蒙系列,帮助家长在数学启蒙过程中避免误区。寓教于乐,从孩子兴趣出发,结合趣味生活,学习数学也能如此轻松有效。
其他网友回答
在数学启蒙中,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可以从数手指头、数楼梯、数豆豆等等开始,但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当孩子不知不觉能从1数到100,然后学会了10以内、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差不多父母们就会认为完成了数学启蒙工作,于是将学习任务交棒给了学校里的老师。
但是,我认为真正的数学启蒙,是要做好“大数字”学习,并且是要对数字进行根深蒂固的认识!幼龄阶段的孩子接受了这样的数学训练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使他的潜意识里面埋藏进强大的数学因子,这对他未来在事业上的发展大有帮助。
所谓的大数字启蒙学习,那就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突破100内的数字认识,帮助孩子认识千位数,认识万位数,甚至更高位的数。
可能会有家长质疑:小小的孩子能够接受这样的数学思维训练吗?答案是可以!我曾对自己的儿子做过大数字启蒙,虽然数字后面的“0”很多,但不足以让孩子望而却步。相反,恰当的方法,反而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亲子之间数数比赛,突破100数到1000、10000,甚至更多。
对于“比赛”,孩子大多都是有兴趣的,这种非正式的教,有助于孩子主动去了解数字规律,比如过了“100”,当大人报出下一个是“101”的时候,即便孩子第一次接触百位数,他也能顺势往下数“102、103……”
开始阶段,每一次进位,可能会成为孩子的拦路虎,比如十进位、百进位、千进位、万进位……孩子可能会被卡在109、199、1099等这样的当口,家长不必给孩子细讲规律,主动报出正确的数字,解决孩子的“拦路虎”。次数多了,孩子渐渐就能够自己猜透其中的规律,这个时候,父母再多数一个数,把进位数交回孩子的手中,如此重复练习,就能巩固孩子对大数字的认识。两个人轮流之后,可以三个人轮流数,打破既定的规律,让孩子滚瓜烂熟。
家长还可以借助孩子喜欢的游戏卡进行大数字比较和计算,很多卡片上都印有英雄人物的攻击力,抵御力等等,两张卡片比一比,谁的更厉害。对这样的挑战,孩子也是喜欢的,比较过程中就可以渗透数位比较:“先比位数,谁的位数多谁大;相同位数,从高位比,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这样的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就潜移默化地被植入进孩子的思想中,他可以四岁、可以五岁、可以六岁,只要他训练过大数字认识,只要他对大数字产生了兴趣。并且,这种自发主动学习的动机,能够让他学习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