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杀兄弟了吗(李隆基与兄弟们)

网友提问:

兄友弟恭,李隆基一天之内连杀三子,却为何对兄弟爱护了一辈子?

优质回答:

李隆基是通过唐隆政变与先天政变夺取和稳固皇位的,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诛杀了其三伯的妻子韦后与女儿安乐公主,灭了自己的姑妈太平公主的一家;这个 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所以,对即将要分享自己权力的李瑛等三个 儿子残酷无情,这显然是出于维护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力的需要。

1.李隆基友爱兄弟,有感激的成分!

新唐书中有“帝于敦睦盖天性然,虽谗邪乱其间,而卒无以摇”的评价,史载李隆基确实对其大哥李成器、二哥李成义、弟弟李隆范、李隆业等人极为友爱;这主要在于他的哥弟与自己年龄不相上下,且没有任何觊觎自己皇位的意图,算是贪图享乐、胸无大志的主,对自己的皇权构不成威胁,所以,他可以适当放开!

李隆基当了皇帝后,环绕着自己住的兴庆宫里,专门给自己的几个兄弟修了宅邸,每当听到兄弟们在府邸里奏乐玩耍,就邀请兄弟们一起进宫来宴乐。可以说,这不仅仅是维护自己声誉的需要,还有点感恩的意思。

因为,他当太子时,他大哥李成器主动谦让过。而且,他的两个弟弟李隆范、李隆业亲自带兵帮他平定了太平公主的叛乱,打架亲兄弟啊!

2.当皇权受到威肋,李隆基对儿子残酷无情。

李隆基不顾骨肉之情,杀李瑛等三王时,已是开元末年的事;此时李瑛等人都已经成人,且都有了自己的班底,羽翼已丰,有兴风作浪的资本了。

而李隆基已年过半百,力有不逮;满朝文武中,有些儒家人物都支持太子,天长日久,形成了太子的势力;如名相张九龄,就是太子李瑛的铁粉,如果右相和太子结合起来,很容易架空皇帝。

李瑛当初之所以被李隆基立为太子,是其母赵丽妃受宠,是皇长子(非嫡长子);而开元末,赵丽妃已年老色衰,武惠妃却风韵正好,李隆基已经疏远了赵丽妃;李瑛对父皇喜新厌旧很反感,与同病相怜的其它二王(二人的母亲也受了冷落)经常发父亲的牢骚,这正好让武惠妃和李林甫钻了空子;二人狼狈为奸,在玄宗面前盐加醋,捏造事实,让李隆基认为三个儿子要进宫搞兵变!这导致了玄宗一日诛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在权力面前,李隆基是非常决绝的!

3.李隆基的友爱兄弟有限度。

李隆基友爱兄弟不假,但没有放弃对兄弟的防范;有点胡萝卜加大棒的意思。

李隆基让他那些兄弟们环宫而居不仅是要达到相亲相近有照应的目的,还有对兄弟们进行严密监视的意图,这与李隆基安排自己的子孙聚居在大明宫附近的十六王宅、又为孙子们在附近修了百孙如出一辙,都是为了便于监控方便,毕竟,他是搞 政变才上台的,坐北朝南后,似乎对谁也没有彻底相信过。

其他网友回答

皇权至上,李隆基一日杀三子是因为感觉皇权受到了威胁(当然事实上三个儿子是被诬陷了),而对兄弟友爱恰恰也就是因为兄弟们当年不仅不争皇位,还为他获得皇位做出了贡献。

先说说一日杀三子事件。李隆基原配皇后王氏无子,无嫡立长,故立次子李瑛为太子(长子李琮相传曾在狩猎时被野猪伤脸,仪容有损不能做太子)。后李隆基宠爱武惠妃,为她废了皇后王氏。武惠妃欲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玄宗第十八子)做太子。李瑛与玄宗第五子鄂王李瑶、第八子光王李琚三人经常聚会,因武惠妃得宠,自己母亲失宠,口出怨言,被武惠妃抓到把柄诬告他们犯上,虽然第一次有贤相张九龄力保,第二次却又被诬告谋反,而张九龄已经罢相,当时掌权的奸相李林甫帮助武惠妃,最后李隆基宁可信其有,将三子贬为庶人,旋即赐死。虽然后来李隆基应该有过后悔,也没有立李瑁为太子,而是依然用立长的原则立第三子李亨为太子,武惠妃也因为害死三个皇子而受到折磨,居然精神失常,恐惧而死。但是大错已经铸成,李隆基一日杀三子,成为一个著名的父子悲剧。

李隆基为什么会轻信关于三个皇子谋反的谣言呢?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最宠信的武惠妃和李林甫的谋划和怂恿,另一方面,则是李隆基自己当初就是靠政变上台,而且是两次。一次唐隆政变、一次先天政变,所以对政变特别防范。而这两次政变,恰恰就是兄弟们与自己坚定站在一起,不仅如此,兄弟们从小与李隆基一起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并甚至将本不属于自己的太子之位给了自己。这就是李隆基对兄弟毫不怀疑的原因。

说起李隆基五兄弟的感情,那真的是亲密无间。他们不仅是亲兄弟,更是患难之交,生死与共。早年,武则天废中宗李显,立睿宗李旦,李旦的五个儿子也就成为了皇子。但是,武则天对亲自登基仅仅一步之遥,武氏宗亲更是虎视眈眈,这种压迫下,李旦自让皇位,最终退为皇嗣。武则天登基,李旦的五个儿子也就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地位迅速下降。不仅如此,武三思等人还想方设法要把李旦做成谋逆罪,连他身边两个女人刘氏(原配皇后,长子李成器之母)、窦氏(李隆基之母)都被武则天处死。一家人时刻都在悬崖边。李隆基五兄弟当时住在隆庆坊一带,相依为命,不知屠刀何时落下。

神龙政变后,中宗李显复位,李旦成为安国相王,姑姑太平公主加号镇国。二人成为唐朝最厉害的两股势力。但是很快,李显的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急剧扩展势力,李旦、太平公主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不久之后,李显竟被韦后毒死,韦后大权独揽,欲效仿婆婆武则天。李旦和太平公主岌岌可危,关键时刻,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拔剑而起,联合姑姑李隆基的几个儿子和禁军将领发动唐隆政变,杀韦后与安乐公主,拥护父亲李旦即位。

李旦即位后,李隆基获封平王。但是,太子之位一直犹豫不决。按理,嫡长子继承,太子应该属于李旦长子宋王李成器,但李隆基功高,于是陷入两难。而李成器此时站出来,表示太平盛世应该嫡长子继承,而国难之时应当功高者为之。坚决推辞太子之位,二哥申王李成义也以此为由辞让太子之位,才有了李隆基成功当上太子,进而当上皇帝。所以说,李隆基的皇位是两个哥哥让出来的。他们原本就有机会做皇帝而不做,故而李隆基放心,他们不会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

第二次政变,是源自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之争。李隆基做太子之后,与姑姑矛盾日益凸现。李旦不堪其扰,退位,李隆基登基。姑侄二人之间没有了缓冲,矛盾更加剧烈。太平公主企图另立皇帝,废掉李隆基。这时,姚崇宋璟提议将李成器、李成义分封到外地担任刺史,以绝太平公主的念头。两个哥哥也顾全大局,欣然前往,没有一个愿意到太平公主身边做傀儡皇帝。而两个弟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更是直接参与李隆基最后对太平公主大清算的先天政变,为扫灭太平公主党羽立下大功。

(描述李隆基兄弟五人感情的五王醉归图)

所以,四个兄弟都在李隆基最艰难的时刻情义相挺,从无背弃。他们都有机会做皇帝而放弃,故而李隆基不会担心兄弟们谋反。李隆基曾做大枕大被,与兄弟同枕共盖。四个兄弟死后,大哥李宪(李成器改名)被追谥让皇帝,其他三人也都追谥太子。可谓前无古人。李隆基这么做就是要表示,皇位是他们五人共同的,可谓兄友弟恭的典范。

其他网友回答

  唐玄宗李隆基对待儿子非常差,“一日杀三子”事件中除掉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后来又放任奸相李林甫迫害继任太子李亨,而且还抢了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但是他却对一众兄弟好的不得了,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唐玄宗李隆基对儿子死防严守源于其恋权本质,而兄友弟恭则源于一众兄弟不恋权的根本原因,一切奥妙都绕不开皇权两个字。

  唐玄宗恋权为哪般

  除了“一日杀三子”事件、放任李林甫迫害李亨,抢寿王李瑁媳妇这三件事,还有很多事情可以说明唐玄宗李隆基对权力欲望的贪恋程度。

  1.唐玄宗李隆基利用宫廷禁军尤其是大唐最高战力的万骑主导唐隆政变,其过程非常果敢。清算为韦后集团非常彻底,政敌家族凡是身高超过马鞭长度(大概1米到1.3米之间)皆处死。事后怂恿亲信推举他为太子,如果不是嫡长子李成器让贤,估计情况很难收场。

  2.先天政变中其父唐睿宗李旦苦苦哀求唐玄宗李隆基留太平公主活命,但他根本不听,还是缢死了姑姑太平公主。不仅如此,他还杀光了太平公主全家,只留下一个跟他比较要好且没什么威胁的表弟薛崇简。当然了清算太平公主的党羽也跟唐隆政变一样彻底,绝不留后患。甚至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太平公主亲信之一宰相窦怀贞见势不妙自缢了,但李隆基还是下令屠戮他的尸体。

  3.张说、张九龄曾是唐玄宗李隆基最信任且重用的宰相之一,但是因为他们支持太子李瑛,最后都被他贬官了。李林甫也是很受重用,但到了晚年,唐玄宗李隆基意识到最终太子李亨会继位,便放弃了李林甫这枚棋子,甚至李林甫病重之时想见他最后一面都数次拒绝,最后不得已才到城楼上远远观望,十分冷血。

  4.唐肃宗李亨灵武继位之后,遥尊其为太上皇。一度自暴自弃放弃抵抗的唐玄宗李隆基,马上跳出来争权,并且使用了一条毒计。他任命十六子永王李璘为江陵大都督,统领江南西路、黔中、岭南、山南东路四道军队,企图与儿子唐肃宗李亨分庭抗礼。这个永王李璘生母死得早,从小由李亨抚养,兄弟情同父子,感情非常深。经过唐玄宗李隆基的挑拨,结果永王李璘直接造反,最后兵败身死,十分可怜。

  从以上不难看出唐玄宗李隆基对权力渴望的程度,一直是想将其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为除后患可以斩尽杀绝。即便儿子李亨提前继位了,还是不肯罢休,可见其执念之深。我认为唐玄宗李隆基对兄弟也一样,只要他们对自己的权力有威胁,照样会做出严防死守的举措——只不过那些兄弟因为各种原因都避开了权力漩涡。

  一众兄弟为何不恋权

  唐睿宗李旦一共生了六个儿子,分别是嫡长子李成器、老二李成义、老三李隆基、老四李隆范、老五李隆业、老六李隆悌。这六位均因为各种原因,主动或者被动放弃手中权力。

  老大李成器原本是唐睿宗李旦的法定继承人,但是能力远远不如老三李隆基,而且他是最先一个看清李隆基的面目的,所以很识趣地让出太子之位。在先天政变之后,还交出了手中的兵权。所以李成器虽然最有资本跟李隆基争权,但主动放弃且将威胁降低到最小,甚至为零。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肯定是要一辈子感激的,故而会在其死后追封为让皇帝。

  老二李成义出身不太好,他的母亲是柳宫人,品级很低,即便唐睿宗李旦登基或者复辟之后都没有对其母追封。这个是有原因的,因为柳宫人祖父柳奭是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的舅舅,王皇后被废后,柳奭就被杀了,柳宫人因此成了奴隶。之后虽然被唐睿宗李旦临幸了,生下李成义,但还是被武则天忌讳且厌恶,硬生生将他们母子分开,命令李旦将李成义交给豆卢贵妃养育。这导致了柳宫人始终摆脱不了奴隶身份,其子李成义地位一直成问题。

  不过因为唐玄宗李隆基的母亲窦德妃被武则天赐死了,年幼的他被父亲唐睿宗李旦交给豆卢贵妃抚养,所以他跟李成义朝夕相处感情甚至比李成器还深。李隆基成为太子之后,甚至委任给他重要的兵权,一直到先天政变结束才解除兵权外放任职。而且李成义死得也早,大概42岁,始终对唐玄宗李隆基威胁很小,故而死后被追赠为惠庄太子。

  老四李隆范死后被追赠为惠文太子,一看就知道跟文化有关——没错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岐王李隆范,杜甫诗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那位文化界热衷追捧的名人。岐王李隆范不热衷权力,一直是在文化界混的,故而也对唐玄宗李隆基没有任何威胁。相反他们兄弟还经常一起切磋文学,感情变得越来越深。

  老五李隆业跟唐玄宗李隆基关系也很好,在唐隆政变、争太子之位、先天政变这三大事件中都是站在唐玄宗李隆基这一方的,而且也很卖力。值得一提的是,李隆基数次政变的王牌禁军当中有一支就是李隆业统帅的,可见其对李隆业的信任程度。

  但是这也不能说明唐玄宗李隆基一直对这个弟弟放心,之后还是出现了李隆业的妻弟妄议国事被杀的事情,一度让李隆业惶恐不安。好在他跟其他兄弟一样老早就交出兵权了,唐玄宗李隆基没那个必要继续打击他。

  至于老六李隆悌11岁就早夭了,更别谈威胁了。死后被唐玄宗李隆基追封为隋王,算是还可以了。

  综上所述,唐玄宗李隆基恋权是刻在骨子里的,为了拿到权力或者不失去,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他的那些兄弟除了老六李隆业早夭,其他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手中的权力,尤其是兵权,故而对唐玄宗李隆基的威胁甚小,所以实在没那个必要去为难他们,反倒不如表现得兄友弟恭,博得历史美名,好对得起头顶上的正大光明。

  所以唐玄宗李隆基对儿子差,对兄弟好,本质还是权力的问题,绕不开皇权二字。

  我是东海寻人,喜欢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记得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评论哦!

其他网友回答

李隆基爱护兄弟,兄友弟恭?我不这样认为!相反,我认为李隆基这个人物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薄情寡恩、贪恋权势、痴迷美色、骄奢淫逸的昏君罢了,他的前半生之所以励精图治、孜孜不倦开启“开元盛世”之局势,只是因为实力不允许他醉卧美人膝而已,待一切眼前大敌皆亡,他终于原形毕露,过上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理想生活…

李隆基的幼年是在奶奶武则天的阴影之下度过的,亲眼见证了武则天的叱咤风云,更是见证了她的心狠手辣。他的父亲李旦一度称帝,在李隆基五岁那年(公元690年),父亲李旦被武则天废掉帝位,从高空之上被武则天拍落尘埃,两年后包括年幼的李隆基在内“皆幽闭宫中,不出门庭者十余年”。

就这样,生活在巨大的恐惧之中的李隆基,从宫门之中得以走出时,已经十四岁了,他和众兄弟被武则天整整关了七年的禁闭。

在这七年里,他见证了武则天废掉大唐国号改立武周登基称帝后的“鸠占鹊巢”,他也见识了大权在握后的武则天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李隆基也在往后的岁月里,见识了武则天在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的“神龙政变”后的凄凉下台…

看到三伯父李显的登基称帝,也看到他在五年后被韦皇后等人用计毒死后的悲惨下场…

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权力虽好,却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在没有能力将它完全收服之前,一定要万般谨慎小心!

两次兵变,成就李隆基

后来,他在姑姑太平公主的配合下发动兵变—唐隆政变,杀掉自己的三伯母韦皇后以及堂妹安乐公主等人;后又再次发动兵变—先天之变,杀掉自己的亲姑姑太平公主及其子女族人。

两次兵变,将李隆基推到了权力的圆点,坐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成就了他九五至尊之身躯。

李隆基之所以励精图治,只是因为恐惧

对于初登大宝的李隆基而言,他敢去放飞自我、声色犬马享受人生吗?连皇帝都能被废掉甚至被枕边人所毒杀;此时的李隆基对于权力是极度渴望的,同时又是保持着足够的敬畏之心!

因为,他害怕他也步入他们的后尘,所以那时的李隆基励精图治,完全展现他的治国安邦之才能,唯有如此,才能保住自己的九五至尊之皇位,也唯有如此,才能安身立命,免得什么时候一觉醒来发现:

我特喵的竟然被废了?!!!

所以说,恐惧才是李隆基励精图治的原动力!

李隆基为何一日杀三子?

一、李隆基年事已高,而太子李瑛正年轻气盛,且与另外两个不受宠的皇子形成同盟,而且他们三个时常聚在一起“非议”李隆基,惹得李隆基大为恼火,对于太子李瑛等人越发不满,李隆基自然而然的动了想废掉李瑛太子之位的想法!

一旦动了这个念头,对于太子李瑛,他是越看越觉得厌恶!

二、朝堂之上,太子李瑛与诸多大臣来往甚密,形成了以太子李瑛为核心的政治团体,对李隆基产生了直接的威胁。想想看,李隆基就是靠着玩政变起家的,他能允许自己的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给自己来一出“政变逼宫”的戏码吗?

当然不允许,怎么办?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不,瞌睡来了,李林浦就递过来一个枕头“太子李瑛等三人密谋造反”,于是大喜过望的李隆基当场接过,一纸诏书将三个儿子一应斩杀!

“管他是真造反还是假造反?杀了就杀了,我无所谓!”

李隆基爱护兄弟一辈子?

我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事!

请问,一个连亲生儿子都不怜惜的人,会爱护自己的兄弟?这话说出来恐怕就是李隆基自己都不会相信的吧?

李隆基把大哥李成器、二哥李成义、弟弟李隆范以及李隆业等人的府邸修建在自己的寝宫周边。表面上是为了方便他与兄弟们把酒言欢,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监视他们!

对于这几个兄弟,他可不会放心,如何让自己放心,当然是将他们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了;他们,只不过是李隆基豢养的笼中之鸟罢了!

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知疼爱的父亲,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兄弟?说出来你信吗?只不过是贪恋权势的借口而已,千万不要当真!

卸下伪装,原形毕露,真正的李隆基出场了

当一切大患得以消除,包括他的儿子以及兄弟以后;李隆基终于开始放飞自我了,从自己的儿子李瑁手中夺得儿媳妇杨玉环,自此以后,终于可以享受他前半生如履薄冰换来的“革命果实”…

如果他能够“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话绝对让人为之佩服,可惜的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综上所述:李隆基本质上就是一个迷恋权势的昏君,只是因为前车之鉴太多,他不敢放纵罢了,一旦危险的警报得以解除,他就迫不及待的卸下伪装,展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出来…

安史之乱怪杨贵妃吗?与她何干!只是李家王朝这群没种的“男人”为自己的无能找的替罪羊罢了,毕竟李家王朝的男人,都是一些被武则天“阉割”掉男性荷尔蒙的残次品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唐玄宗李隆基是老迈昏聩,听信宠妃武惠妃谗言,误以为三位儿子起兵谋反、大逆不道,才在昏庸之下,狠心下了杀手,竟下令废黜三位亲子,还全部处死。但其兄弟并没有遭人陷害,也没卷入皇权斗争,安坐亲王之位、淡泊名利没争皇位的野心欲望。所以唐玄宗也善待他的手足兄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