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三国演义》,你从中悟出来了什么道理呢(看了三国演义我悟出的道理)

网友提问:

看完《三国演义》,你从中悟出来了什么道理?

优质回答:

〈原创〉谢邀请,《三国演义》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部才子书,除作者的写作手法高超外,其中有很多故事桥段,令人感慨万千,折射出许多值得参考借鉴的道理,限于篇幅,只能撮其要者陈述于后。

一,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演义》第73回,当刘备占据荊州,西川,东川(汉中)之后,王平刘封等又夺取了上庸诸郡!当此之际,刘备采信孔明之建议在西川称王。表到许都后曹操大怒欲起倾国之兵伐蜀与刘备决战!后听司马懿之计,选择吴魏联合夺取荊州!而荊州战略要地一丢,蜀国就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昔日,汉高祖刘帮曾说过: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可刘备和诸葛亮若不急于称王,派赵云或黄忠等添兵荊州,再从荊州和西川两路出兵,借曹操兵败汉中之劣势而伐魏,则三国的结局或将改写!正因为之人去荊州带來一连串的不良反应,使张飞刘备相而亡……。由此告诫人们,凡做事要权衡利弊,切忌操之过急。

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许攸本是袁绍部下,投曹操献计劫乌巢粮道,曹操缺粮面临兵败事危之局面!正是曹操用许攸之计烧了乌巢粮草,才能大败袁绍!反败为胜。

云长攻打襄樊,若能听司马王甫之言,用赵累守荊州,荊州能丢吗?

刘备因不听孔明赵云之良谏,出兵伐吴遭到火烧连营之败绩!以致蜀国元气大伤,只好托孤白帝城!此后,诸葛亮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因国力衰竭,以弱征强,故很难一统天下。

以上几例足以说明,为人者,不但要海纳百川从善如流,更要在决策大事时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可一意孤行!

三,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皆未动摇魏国之根基,而晋公司马昭伐蜀却一举成功,为什么?正应了百姓的那句话:家里不和外人欺!

第105回,当晋主司马昭了解到,蜀主刘禅溺于酒色,不理政事,信用宦官黄皓,姜维在沓中屯田,实为在外避祸。。于是派邓艾和钟会两路出兵伐蜀→一举成功!

第120回,晋主司马炎得知吴国孙皓,迷恋酒色,不修政德,专行无道,宠信中常侍岑昏,滥杀无辜,使君臣失和。又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于是,用老将杜预出兵伐吴→终于降孙皓三分归一统!以上从国家的兴亡更替中不难发现,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若吴蜀两国都励精图治,政通人和,晋主能一战成功吗?

其他网友回答

有些人,看似忠厚,其实内藏奸诈。

其他网友回答

聪明反被聪明误

其他网友回答

庞统:人的颜值很大程度决定了你是否能成功。所以诸葛亮名垂青史,庞统和他齐名却早早在落凤坡陨落了。

刘备:只要有个好出身,哪怕你已经落魄到摆地摊了,还是能随时当大哥,当“总裁”!

孙权:富二代不用奋斗照样能富可敌国。

于吉:这个世界上是否有鬼神谁也说不清,还是尽量多做点好事。

魏延:如果领导看不上你,你再有本事也白搭!

其他网友回答

看完三国演义,你从中悟出来什么道理?我悟出来这么个道理,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优缺点,面对缺点,应及时改正,不能放任不管,不改过,最终都会自食其果,会因此丢命。拿几个风云人物来说吧!我们都知道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还有一个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就这四个响当当的人物,最后因为自身缺点,付出了生命代价。先从刘备说起,刘备虽然是织席贩履之辈,自认是中山靖王之后,有匡扶宇宙之志,为了理想奋勇直前,吕战吕败,吕败吕战,从不轻言放弃,最终建立蜀汉政权,成为汉昭烈帝,但是刘备的致命弱点,就是义气用事,为了给关羽报仇,带领大军,杀向东吴,诸葛亮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联吴抗曹,曹操,是刘备,孙权的共同敌人,只有联和东吴,才能有机会灭曹,这时候不是讲兄弟义气的时候,然而刘备不管这些,一心想打败东吴,为关羽报仇,结果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白帝城刘备大病,病入膏肓,托孤诸葛亮后,走完了辉煌的一生,如果不急于同东吴开战,结句也许不一样,什么时候都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为了那个所谓的义气,而不顾实际情况。再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英雄一世,但关羽的缺点是,太傲了,任何人都看不起,除了刘备,没有一个人能入他的法眼,就是这份傲气,失去了一次和东吴联和的机会,孙权想和关羽结亲,关羽说,虎女岂能嫁犬子,也是因为这份傲气,孤军北伐,不想东吴白衣渡江,关羽大意失荆州,后来走麦城,被吕蒙所擒,英勇就义,骄傲就有可能低估了对手,一着棋走错,满盘皆输,就是这么道理。说完关羽说张飞,张飞最大的缺点,是脾气暴躁,动不动就鞭打士族,这个情况绝对不是好事,是容易制造仇恨的,打在谁身上,谁不疼啊,打急了,哪个士兵不恨你,最终范江,张达在张飞熟睡时,砍了脑袋,把头献给东吴,这个在百万军中,去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将军,曾经喝断当阳桥的人,就这样糊里糊涂的丧了命,所以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管住自己的臭脾气,没人能忍受你对人不公。最后要说的是诸葛亮,三顾茅庐,借东风,火烧战船,赤壁大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被刘备封为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演义中顶级人物,缺点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用老百姓的话说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由于刘备托孤,诸葛亮万分小心,穷极一生,辅佐刘禅,不敢怠慢,时刻想着北定中原,不分昼夜,日夜谋划,不敢出错,牵一发而动全身,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最终疾病缠身,五十多岁就就走完了一生,看来干什么都要量力而行,分清主次,身体不能超负荷运转,别把所有的事,都揽在自己头上,都后来活活累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