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孩子过早认字好不好?
优质回答: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一生下来就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提早教孩子认字,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识字,对孩子而言意义不大,因为家长忽视了识字和阅读的重要性,没有把识字和阅读纳为一个正确的高度,这也是语言教育的误区。那么识字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和阅读能力。
1.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认字,不提倡写,可以在读读、听听、背背、讲讲的过程中认识字。
2.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阅读量远远高于识字少的孩子。虽说识字早不一定就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对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3.识字要讲究方式方法,在生活中教会孩子识字。比如带孩子逛街时,教孩子认认店牌上的字,逛超市时教孩子货架上、指示牌上的字,这样既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认字。
历史上有多少伟人、文学家,他们成功都得益于小时候正确的启蒙教育,得益于他们在童年时候就形成良好的读书的好习惯可见,早期识字和阅读,能更好的了解世界,比同龄儿童更有能力、更聪明,也有更多的自尊、自爱、自强和自信。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家长热衷于让自己的孩子提前认字、写字。但实际上,现在的学前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五觉的发育等,会采用朗诵或者背诵诗歌、古诗等方式,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而,家长真的没有必要让孩子提前认字识字。
而且过早让孩子认字,会对孩子造成以下的影响。
1.因为过早就认识了不少字,在前期的学习中,学习成绩会占优势,容易产生骄傲的心理,觉得学习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自己很聪明,一旦遇到比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小朋友出现,在心理上很难接受,遇到挫折容易受打击,气馁。
2.影响孩子的创造力,过早的灌输孩子不属于他们年龄阶段应该接触的知识、事物、思想等都会使他们在创造力,想象空间范围及大脑思维受到影响,2至3岁的孩子基本未形成逻辑思维,认字也只是不理解的强迫性记忆,不利于孩子智力发展。
既然过早让孩子识字认字不好,那孩子多大可以开始做这件事情呢?
教学研究表明:4至5岁的孩子,可以达到认字水平,家长可以开始进行正确的教育。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自己表现很有兴趣学习,家长可以进行引导,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意愿而强要孩子过早的认字。
有观点认为,让孩子早认字还是有不少好处的,但关键是看父母是如何引导的。那好处又有什么呢?
1.让孩子上学更自信
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或多或少的学过一些常见字,所以一年级的老师默认的是绝大多数孩子都认识字,上课的进度相对比较快。孩子提前认字了,上了一年级会比较轻松,一方面要适应小学的规矩,另一方面再有学习的困难,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如果认字之后,上课会变得有自信,从而为小学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
2.丰富孩子的阅读量
提早认字,意味着孩子可以尽早开始自主阅读。别的孩子还在学简单的字的时候,你就可以广泛涉猎阅读的海洋了。自己读绘本,读故事,发展到后来读大部头。孩子一旦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会如饥似渴的爱上阅读的。阅读带孩子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大量的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好处。阅读积累的多,无论对说话还是写作乃至三观都很有帮助。
3.让孩子更能读懂数学题
早认字,不光是对语文课有帮助。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看懂数学题目更是有益。不需要老师的解释,自己就能看明白题目,有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题目不会做,而是看不懂题目的意思。
那如何教孩子认字呢?学龄前的儿童推荐用“猫小帅学汉字”这款识字软件,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更多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小评果快乐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