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为何要火烧圆明园不去烧故宫(英法联军为什么烧圆明园不烧故宫)

网友提问:

清政府做了什么事,使英法联军险烧故宫,而选择烧了圆明园?

优质回答:

火烧圆明园的起因竟然是不给皇上磕头,封建荼毒毁了一座建筑宝库,真可悲。

巴黎圣母院的一把大火,让我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又一次空前的一致起来,众多国人都在哀叹西方文明毁于一炬的同时,也有朋友以这样的标题【巴黎大火,我们该不该为“别人”的文明哀恸?】抒发情怀。是啊,1860年同样的一把大火,也烧掉了国人的牵挂。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让中国最瑰丽的皇家园林成为残垣断壁。不同的是,那次是人为纵火。

圆明园之所以成为中国永远的殇,是因为圆明园是一座汇聚中国文明瑰宝的宝库,其陆上面积等同故宫,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同时又汇集了众多珍贵文物。

圆明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打造,正值康乾盛世,在强大的综合国力背景下,圆明园内可谓极尽奢华。法籍传教士王致诚在游览了圆明园后,称赞圆明园为“万园之园”“无上之园”。

火烧圆明园的原因一直是我国历史学家在考证的问题,历史终成过去,原因不管怎样去考证,总是猜测而已。至今可信度最高的是“巴夏礼事件”。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使臣代表巴夏礼率领39位使臣一同进入中国进行外交谈判,并提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清政府都同意签约,唯独不能容忍英国使臣不行跪拜之礼。然而,在跪拜皇帝的问题上,巴夏礼果断的拒绝这个要求。皇帝不满,将英国的39名使臣全部逮捕扣押,这些使臣遭到了满清政府残忍的凌虐,百般拷打。在一个月后,释放这些英国使臣的时候,39人中已经有21人被凌虐致死。

为报复满清政府以上行为,1856至1860年,英法联军先后攻克广州、天津,于1860年10月13日,攻陷北京城。据当时的英军最高长官总帅格兰特所讲,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以清军虐杀俘虏为理由,要求清政府赔偿抚恤银50万两,如不许则将放火烧圆明园。此照会送达恭亲王手中,恭亲王立即回复照会,派一名守备投送洋营。不料该守备竟未送到,而且私将回复毁弃,另捏造一洋文收条回营交差。英法联军方面等候三天,英国人此举的目的便是为了给清朝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西方人的可怕,为了出一口恶气便将世界上最珍贵的文化园林化成一片火海。

而笔者认为,以上仅是英国的一家之言,在面对如此恶行时,肯定是尽可能去讲对方的责任。其根本原因,应该是为了掩盖自己在圆明园内烧杀抢掠的恶行,而将其付之一炬罢了。

回首这段历史,称为国人之殇绝对不为过,并且它是根植于任何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如今面对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我们不应该去幸灾乐祸,毕竟现在世界一体的国际环境下,文化是属于全世界的。惟愿对这些艰难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少一些伤害吧!!

其他网友回答

唉!给两个链接你们自己看吧。

https://www.jianshu.com/p/6d0e28aec302

https://www.jianshu.com/p/7d04b2d5963d

有人说落后就要挨打,其实还要看是什么落后。技术层面的落后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体制、教育、文化、信仰、经济等。文明就是一个整体,你不能取其一而舍弃二、三……日本就老实多了,全面学习。

甲午战争最后败在的不是军事,而是体制及其它一系列的改革问题。

我们挨打,只看到洋枪洋炮,却没有看到这些东西背后的更深层次的理念。

都讨论上百年了,还在河里,难道那水里不凉吗?会犯风湿的……

该上桥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来回答

这一部分历史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知道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为啥烧?为了打砸抢!不是那么简单,继续放火进行打砸抢更凶的反而是中国一些暴民。

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因为当时海战胜利后,联军派了一个三十多人的使团来和咸丰谈判,种种原因吧,他们并没有见到皇帝,好像是因为礼节上的问题,不答应跪拜之类的,当使团准备悻悻而归的时候,大清政府突然扣押了他们,并把人折腾的不轻,据说其中一个随团记者已经被肢解,可谓严刑伺候,这当时是犯了基本的大忌,扣押使团。

联军大怒,军队挺进,大清只好放人,但已经被折磨死了十几个!一怒之下,联军攻进北京,皇帝已经跑了,当然人也见不到,因为圆明园是皇帝的游乐场,为了惩罚皇帝,他们就动了火,据说比联军抢的更凶的是后来的暴民……道听途说,请行家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圆明园是当时皇家的娱乐场所,故宫则是政权的中枢,英法联军只是想给皇家一个警告,让他们乖乖听话。

烧故宫会导致政权不能运作,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英法联军并没有统治整个中国的实力,因此他们需要清政府作为傀儡帮助他们统治中国。清政府庞大、系统、又不堪一击,是他们理想的通知工具,所以必须保留清政府的政权。

于是,圆明园烧毁了,留下的是故宫。

其他网友回答

估计好多人受了《为什么英法联军烧的是圆明园,而没烧紫禁城》这篇文章的影响,认为英法联军只想报清政府虐待他们俘虏的私仇,不想毁坏一个国家庞大的政府机构,故只烧清皇室的私人园林,不烧烧皇城。

这种说法确实有据可依,但不能以偏概全认为这就是英法联军不烧故宫的原因。

实际上圆明园历史上被烧过两次,一次为1860年英法联军所烧。(此次共烧过两次,中间有间隔)二次为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所烧,此处为避免跑题暂且不讨论1900年那次。

1860年10月6日~9日,当时英法联军追击清军并为补充水源,来到京郊的圆明园。发现了此前被僧格林沁扣押的巴夏礼等37名英、法外交人员的物品,联军推测:“这些俘虏一定是被带到了圆明园中,并在清军的酷刑折磨下丢掉了性命”。因而被激怒的士兵“放火烧起了房子,要焚烧这个罪恶的地方。……离圆明园最近的房子起火后,火势蔓延到了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只有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

至于为何火烧圆明园,不烧故宫,联军焚毁圆明园已经能达到“报复虐俘”的目的了。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逼迫清政府议和,和清政府谈赔偿,而不是让清政府垮台。火烧圆明园烧的只是清政府的私人园林,而烧紫禁城的话以来国际影响不好,二来极易引起人民民愤跟全中国人民为敌。

联军不肯毁坏紫禁城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进城时和清政府有约定——清军将安定门交给联军,联军“不得破坏城市”;也就是说联军入城时承诺不对北京城进行破坏。不能对紫禁城进行破坏,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烧圆明园泄愤了。

最后还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当初清政府没有屈服,英法联军的火极有可能会

烧到紫禁城。破坏紫禁城仍在联军的预备计划之中。

故清政府答应议和条件,是紫禁城能幸免于难的重要原因。

版权声明